199431楊豔 新網師 今天
作者 | 楊豔
審核 | 劉鳳娟 張明坤
編輯 | 趙鳳金
時間的流逝總是那麼快,容不得指尖的抓握,卻已經飄逝太遠。不知不覺,我已經是新網師二年級的學生了。人到中年,做學生早已成為夢境中的幻想之境,這是多麼不可能的事件。依稀記得2019年8月份入學之初,在為期一周的新學員培訓過程中,郭小琴老師那聲「我入學了」,激起我心中無比的激動。
如果有人問我:「你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是什麼?」是啊,四十歲的年齡了,還想要怎麼樣生活呢,知足常樂就好!用丁敬耘老師《發展心理學》課程上的講解,中年人多看看自己的優點,並無限放大他,生當如此,沒有什麼好遺憾的。
可我——很遺憾,我遺憾青春易逝,年華不在;遺憾我四十歲的年齡,才明白如何做明白事,做真誠人;遺憾我白白存活了四十年。
剛才新學員的培訓內容,我總結兩點感觸。
第一:關於偽科學和真科學研究
何剛老師提問:「新網師從不做課題,而學校和教育區域卻非常愛搞課題,但發現許多課題無意義,這些研究課題的老師也沒有看到成長。」
我深有感觸,因為這兩天的時間,我又在完成那一年一度的課題申請,兩天完成了七千字,但是這次的七千字卻和以往的一萬字不同。因為這次是我在2020年半年教學過程中,真正的教育實踐的經驗總結,是在教育教學的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並嘗試去真正解決這些問題,一字一句敲打出的真科學命題。
雖然我依然還是熱情如火的那一個我,但是以前我風風火火的科學研究卻滿紙的偽命題,矛盾地只幻想著託人情,找關係,認為這個社會到處充斥不公平,非正義,我又何苦自命輕高。
這一年來的新網師學習,我慢慢感受到了自己的改變,依然風風火火,卻風的真實,火的透明,每日腳踏實地的閱讀,寫作,思考,實踐。課題真的是一步步做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和想出來的。關於科學研究和課題申請,我依然心中無底,但是我卻堅信,做真學習,搞真教育,就是在做真研究。教育科學的真研究就是在做一門獨屬於自己職業成長的真學問,堅持下去,必有反響。
第二:新網師是在學語文,還是在學數學;是在學技術,還是在學理論?
楊各老師提問:「除了語文教研,還有其他科目教研嗎?」
對於我,恰恰是語文,數學,英語都不需要。我只是一名兩個孩子的媽媽,是一名名不見經傳的工科學校大學小老師,我的學生有大二,有大三,有大四;專業有生物,有化工,有環境,有食品,甚至還可能會有法律。
加入新教育只是由於好奇,想要看看令郝曉東老師痴迷的新網師有什麼新奇之處。那麼這樣的教育與我本身的職業還有什麼意義?回顧這一年的學習,我共選修了三門課《兒童的人格教育》《發展心理學》《教育寫作》,學習了《繪畫心理學》。這個假期我又重新將《發展心理學》的課程重新聽了一遍,並整理和撰寫了九萬字左右的學習體會,新網師圓了我的心理學夢,並激發起我想一直走下去的動力。
今年的課程調整,打亂了我學習的計劃。但是我不得不承認,我原來的學習存在功利性學習的成份,為了學習而學習,學習的底層根基卻是不牢固的。學習心理學的目的,本就是為了教育。但是教育最底層的認知平臺沒有搭建起來,這樣的學習過程正如同無源之水,無根之本,不可能有長期持久下去的生命力。
又是一聲感激,因為懸崖勒馬,我再次如夢初醒。面對教育和學習,下學期的課程改革不是沒有選擇,而是不能選擇。做為一名教育者,需要從根基之處品教育教學的藝術,嘗幸福完整的職業責任感和榮譽感。我太需要這些了。
所以,承擔起來吧,實踐起來吧,無論是課程綜述員,還是評論員。不是因為作為網師,我應該去做這些。而是因為身為網師學員,必須要做這些。這是學習過程的復現,同時更是個人成長的階梯。
看哪,一路行來的夥伴們,與我有同樣的想法。這就是尺碼相同,就是一群家人。
晚上,郝曉東老師解答,達到一定的學分,修完一定的課程,就可以拿到畢業證,我笑了。因為,我永遠不打算從這裡畢業離去,這裡就是我的家園。
楊豔,太原科技大學。因為閱讀,結緣新教育;因為責任,沉浸新教育。古有孔子民間辦學「有教無類」;如今在新教育的教室裡,我又重新做回了小學生。我願意用精湛的教術,育人悅己的文字,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專業素養,綻放我教育生涯中第二朵春花。
往期回顧
●取經心態學習,修行心態教書 | 網師打卡
●心中的那片桃花源 | 聽《2020年下學期課程改革解讀》心得
●聽了那麼多講座,為什麼沒有變成厲害的老師?| 網師打卡
◆ ◆ ◆ ◆ ◆
投稿郵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請附上個人簡介和照片
對已發其他公眾號的文章將慎重選稿
歡迎新網師學員踴躍投稿
寒暑假髮布招生簡章
新網師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