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氣格柵不會關,算什麼豪車?

2020-12-11 weINcar

進氣格柵常被比作汽車的嘴巴,不過它「吃」的不是飯,而是空氣,發動機燃燒、動力總成的散熱,都依賴於流經進氣格柵的空氣。不過一些高端的汽車,格柵的狀態不是固定不變,而是可以調整張開的幅度、甚至完全關閉的,就是所謂的「主動式進氣格柵」,或者「智能式進氣格柵」。

那麼問題來了,進氣格柵為什麼需要開閉的調整,有需要在什麼時候做怎樣的調整呢?

智能格柵的英文「Active Grille Shutter, AGS」,也有人翻譯為主動式進氣格柵。汽車廠商使用這項技術的原因一般都是用於降低油耗。

一般格柵的孔洞是都是通的狀態,氣體可以流進機艙內,而智能前格柵的「智能」之處,在於它可以根據工況把格柵打開或者關閉,允許或阻擋氣體流進機艙內。

如下圖的狀態,格柵允許不同程度地開度,比較常見的從全開和全閉狀態之間會有16個不同的開度。

AGS可以影響整車的風阻以及熱管理,所以它的控制一般都會根據這兩方面的需求展開。

下面是一些比較常見的要使用AGS功能的場景以及與不同參數的關係

降低風阻,這是最容易想到的:

在車輛高速行駛時,空氣阻力佔的比重會隨著車速的增大佔得越來越大,而空氣阻力是與車速成平方關係。

AGS可以通過改變格柵的不同位置,使風阻係數降低,從而空氣阻力減小,從而實現降低油耗。

那麼,AGS就要根據車速控制格柵的位置,使車在不同車速下對應的風阻係數最小。具體到底能起多大效果,不同的車設計不一樣,獲得的效果也不一樣.

具體到某個車,AGS對風阻係數最大分別有7個count和12個count左右的優化量(1 count=0.001)。

縮短熱機(warm-up)時間,也是比較容易想到的:

一般認為:

在冷啟動時,可以將格柵關閉,這樣從機艙往外散熱量就會的減少,從而這樣可以縮短冷機時間,使發動機快速進入到最佳的工作溫度,從而降低油耗。

但這樣通過減少了熱量往外散,從而縮短發動機冷機到熱機的時間,所以降低了油耗的說法,也有人認為是值得商榷的。

因為在冷機狀態下,發動機的冷卻水的水溫很低,走的冷卻小循環,並沒有打開大循環,此時即使格柵打開,從散熱器散出的熱量可以說是不會太多。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

低溫下潤滑油阻力較大,而潤滑油的溫度上升要比水溫上升慢,關閉格柵有利於使發動機和變速箱的潤滑油溫加快上升,從而有利於降低油耗,那麼這樣的話,對於冷起動階段而言,通過AGS來降油耗可以說是與油溫的關係相對多一點。

空調管理和保護:

空調分為暖風冷風。

對於暖風:

同上一條說到,關閉格柵有利於機艙內的溫度上升,熱風可以比別人來得更早那麼一點。

部分供應商也紛紛表示,使用AGS可以有利於縮短除霜時間,冬天早上開車起步更從容安全。

對於冷風:

空調的作用其實是將車內的熱量搬到外面散掉,所以它需求一部分的冷卻能力,因此當空調內的壓力上升到一定程度時,出於保護空調的原因,需要開啟風扇加強對空調系統蒸發器的散熱。

由於不同AGS的控制格柵開啟的位置不一樣,進入到機艙內的冷卻空氣是不一樣的。

因此此時的AGS的開度控制,需要與風扇的控制配合,保證有足夠的氣流進入,以滿足空調的冷卻需求。

此時空調壓力也可以說是參與控制AGS的一個變量。

動力總成(發動機及變速箱)的冷卻及潤滑溫度控制:

上面說到,發動機和變速箱等需要運行在一個合適的冷卻溫度及油溫範圍內,當水溫或油溫過高時,進行冷卻降溫,同上面的空調控制一樣,由原來的常規的單獨的風扇控制,變化為風扇和AGS配合工作來保證有足夠的氣流進入到機艙內冷卻。

因此可以根據不同的水溫或油溫,控制AGS處於不同位置來滿足這種冷卻需求。

上面的空調及動力總成的溫度控制這部分,說起來原理比較簡單。其實實際為了得到這些合適控制參數,達到最優的效果,需要做大量計算和試驗,工作量不少。其實在常規車上,單獨風扇和空調的控制策略就需要很多實驗去驗證,加上AGS需要更多的工作量。

說完場景,那麼AGS的控制邏輯就是要實現上述場景的控制功能。

由於廠商之間的實力與需求不同,不是每個廠商都會對上面每一個場景都使用AGS,所對應的控制策略也會有所不同。

一般,要想從AGS中獲得更多的收益,那麼考慮越多的因素進去,那麼模型就會更複雜,那麼對應所要投入就越大。

上面是大多數可能會用到參與控制AGS的情形及相關參數。不同廠商可以根據不同需求選取一種或多種情形都參與到AGS的控制中。

比如:比較簡單的,單單用發動機的水溫控制,當水溫達到多少度時,AGS對應開多大的角度。

也可以把車速加進來,當車速低於某個值時,單單由水溫來控制,當車速大於某個值時,同時參考水溫和車速來控制。

要做複雜可以多複雜呢,比如考慮了題目所說的水溫、車速、還有油溫等這些因素的對AGS和風扇的控制邏輯,其複雜程度大約可以用下面這個輸入輸出的框架圖示意。

可以看出,它並不是一個單一的輸入輸出關係,而是多輸入的多輸出的一個比較複雜的控制模型。

相關焦點

  • 進氣格柵大亂鬥 聊聊各種格柵的品性
    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外觀已經成為了他們選車買車的第一要素,什麼配置空間都先往後靠,長得好看才最重要。作為一輛車的門面,前臉自然就成了它最引人關注的地方,而「進氣格柵」,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中網」,是決定前臉顏值的關鍵性因素之一。那麼市面上各式各樣的進氣格柵究竟有啥功用?為啥有的電動車採用封閉式格柵,有的依然採用傳統格柵?
  • 趣味配置:什麼是「主動式·進氣格柵」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問題:什麼是進氣格柵,主動式進氣格柵又是什麼意思呢?假設關注中高端汽車比較多的話,對於這項配置總不會陌生;但是很多新手司機並不懂得其功能,甚至還有網友不知道何為進氣格柵……「中網」是進氣格柵的俗稱,格柵是由平行的柵條組成的網狀結構,說白了就像個「濾網」;由於汽車的濾網是放置在車頭正中間的位置,所以也就叫做中網了。
  • 汽車設計72變(23) 「善變」的進氣格柵
    [愛卡汽車 汽車視覺 原創]  每當新車上市,除了配置和空間外,我們同樣關注著這款車的顏值。而在一款車上決定前臉顏值的關鍵點就是進氣格柵,同時它還是每個廠商為其產品賦予靈魂與理念的地方,成為汽車廠商的「家族臉譜」,愛車人士只要一看汽車格柵,就知道它們師出何門。那麼,這麼多形形色色的進氣格珊到底是有什麼區別和作用呢?
  • 堪稱該品牌下最協調的車,大早上更加細化,獨有的進氣格柵裝飾
    堪稱該品牌下最協調的車,大早上更加細化,獨有的進氣格柵裝飾,國產汽車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今天與大家分享一款國產車子,對於其他產品而言,瑞風S7可以說是最為協調的車了,這款車子的打造上更加的精細化的瑞風S7,它在設計上採用自身特有的進氣格柵裝飾,更加有特點,在售價上大約在十五萬左右。
  • 汽車臉譜上的六邊形進氣格柵為何越來越流行?
    而支撐這些家族臉譜的最重要的元素是進氣格柵的形狀和中網設計。一般來說,家族臉譜的更新都是從進氣格柵的形狀開始,中網設計變化並不大。比如奧迪的大嘴。2004年,奧迪將四邊形的上下兩個進氣格柵打通,形成了一個四邊形的大嘴。這是奧迪大嘴臉譜的第一代。但是,如果不是大,四邊形的進氣格柵確實太普通了。後來,他們將四邊形加上了稜角,從而形成現在的家族臉譜。這個六邊形的進氣格柵在新一代Q7上顯得立體和有視覺張力,並且有一種雕刻感。
  • 全新寶馬M3進氣格柵將更大更霸氣,但看到效果圖我還是沉默了
    新車將應用更多的鋁材料和高強度鋼以及碳纖維車頂,減輕車重。不過令人在意的還是前臉,偽裝諜照上看到,雙腎進氣格柵似乎比起現款的要大。至於大到什麼程度,有海外媒體渲染出新車的效果圖,這雙腎型格柵大到幾乎掩蓋了車前臉,以致於拍照懸掛位都不得不橫穿進氣格柵。前些天漫哥才介紹了現在的汽車設計,進氣格柵流行大嘴。
  • 進氣格柵除了能挑起漢字讀音大戰,還能幹些啥?
    進氣格柵,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車頭那個「大嘴」,而它對一輛車的顏值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車評人在介紹一款車是經常會提到「進氣格柵」四個字。對顏值有決定性作用進氣格柵的設計對裝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其實這點並不難理解。畢竟我們都稱它為車頭的「大嘴」,而「嘴」確實對整張臉顏值都有影響。而在提升車前臉的顏值同時,也代表了每輛車的風格,和家族標誌。
  • 娛樂圈大佬開什麼車?盤點這4位明星的豪車!
    在明星座駕裡,奧迪TT算得上是一款非常便宜的跑車,接下來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明星們的豪車吧。李晨的座駕阿斯頓馬丁Rapide從跑男裡我們可以看出李晨的身材也不錯,因為外貌和身材受到國人的歡迎,但是至今未成家,父母操碎了心。
  • 起亞Proceed實車亮相,氣質非凡,質感不輸售價百萬的豪車
    起亞Proceed已經在9月13日正式發布,沒過多久它的實車也正式亮相,官圖已經有足夠的吸引力了,實車更是漂亮的不可收拾,它是一款顏值非常高的獵裝車型,用「奔跑的荷爾蒙」形容它再合適不過了。Proceed是起亞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研發中心精心打造,起亞汽車歐洲營運長埃米利奧赫雷拉就說到:Proceed是一款代表起亞一切的車型;可見這款車凝聚了設計師們太多的心血。
  • 21款勞斯萊斯古思特發光進氣格柵世界首創
    新車外觀前臉採用面積更大的直瀑進氣格柵,進行鍍鉻處理的進氣格柵,視覺效果更為奢華氣派。矩形設計的大燈使用了LED燈源,大燈燈眉延伸出來的LED日間行車燈採用C字形設計,辨識度很高。此外,勞斯萊斯全新品牌標識由Pentagram設計,而全新古思特將成為勞斯萊斯更換新車標後發布的首款車型。
  • 寶馬1系爆降到17萬,銷量還是無力回天,豪車效應在華已經失靈?
    寶馬1系爆降到17萬,銷量還是無力回天,豪車效應在華已經失靈? 2018-01-23 10:50 來源: 言車有徐 BBA雖然是豪車,但是對於現在的生活水平來說能夠拿下一輛也不是什麼難事。可即便是這樣,BBA成員的車依舊不會以低於20萬的價格出售特別是上市不久的新車。
  • 橫向貫穿式進氣格柵簡潔大氣,前燈內部的裝飾條與進氣格柵呼應
    高爾夫的油箱蓋開啟方式很獨特,沒有專門的油箱蓋開啟按鈕,跟車門上的**按鈕共用一個,這特別的設計讓人不會感覺不便,反而會覺得很高級。發動機蓋上自帶液壓撐杆和隔熱棉,還是很不錯的。高爾夫的動力、操控性、油耗都不錯,平時上下班、出去玩都還經濟,城市開車超車變道都很隨心,爬坡也不會顯吃力,高速車身很穩不漂。
  • 奧迪A6L是最早進入中國的豪車,相信我的評價會更多的中肯和客觀
    說到豪車,每一個人都是非常的喜歡,每個人都知道,開豪車出門也更加的有面子,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對豪華車開始有了認知,大概應該是從1988年德國奧迪公司授權中國一汽生產奧迪100開始。從代號C3的奧迪100至今,這一代奧迪A6L的代號已經變成了C8,也是A6車系的第五代產品。
  • ds6是什麼牌子的車
    很多對汽車不太熟悉的朋友可能都不知道ds6是什麼牌子的車,但其實這個車的品牌可是大有來頭的,雖然在國內的知名度不是太高,但是說到他的生產商你們一定會恍然大悟,那就是來自法國的雪鐵龍。ds6是什麼牌子的車,其實這款車型是長安雪鐵龍第一款豪華suv車型,在外觀上,最新的款式雪鐵龍DS6可是擁有著既具有辨識度的尾部造型,雪鐵龍DS6在前臉上的進氣格柵也是由設計師搭配了精美的鍍鉻飾條,讓雪鐵龍DS6在總體上看起來極為的美觀而又俊氣。
  • 唯一不被罵的日系車,被譽東方第一豪車入華幾乎零差評,現降10w
    豪車不僅駕駛體驗非常舒適,而且開出去還倍有面,今天來看看唯一不被罵的日系車,被譽東方第一豪車入華幾乎零差評,現降10w。眾所周知,雷克薩斯是世界第一汽車企業豐田的高級品牌,其技術內容包括實力等,完全不輸給BBA。你知道,日本車比較小氣,很多地方都偷工減料,被人吐槽的情況也不少,凱美瑞和雅閣等人氣車型也是如此,雷克薩斯可以說是唯一不會被罵的日系車,地位。
  • 兩款頂級豪車「Head to Head」_太平洋汽車網
    初看這輛賓利慕尚EWB,似遊艇般優雅、偉岸的車身輪廓,自然是其塑造頂級豪車形象的「必需品」。但仔細品味下來,似乎它們也沒有那些諸多工程師們精雕細琢出的小細節來得吸引。  產自英國本土的上等鍍鉻進氣格柵與細膩十足的黑色機艙蓋相得益彰,並成功地把我們視線從哪工藝品級別的紫色車身漆面上移開。仔細鑽研每個部件,小編愈發感到不可思議,為那精雕細琢的最細小的每一根線條的細緻處理感到驚嘆。
  • 摘掉山寨帽子,眾泰B21內飾曝光,科技感爆棚,檔次不輸一流豪車
    摘掉山寨帽子,眾泰B21內飾曝光,科技感爆棚,檔次不輸一流豪車隨著汽車產業不斷快速發展,國內汽車品牌日益強大,在國內汽車市場佔有重要位置,有一款國產在國內名聲非常響亮,這個品牌最大的特點就是借鑑豪車元素,曾經有網友調侃:想開上豪車只能指望眾泰
  • 東風風行新款菱智實車曝光 換裝大尺寸進氣格柵
    近日,網通社從國家工信部獲得一組東風風行新款菱智的申報信息,新車換裝了全新式樣的進氣格柵,外觀造型更顯兇悍,動力上依舊搭載1.6L自然吸氣發動機,同時支持選裝雷達、天窗、輪圈、保險槓、日間行車燈等細節方面的配置。
  • 2020款中東版「捷恩斯G90」曝光,媲美奔馳S級的韓系豪車
    現在隨著生活質量不斷的提高,很多人都買一輛豪車來犒勞自己,說起豪車,我們在路上經常會看到奔馳、寶馬、奧迪,它們也是國內認知度最高的豪車了,但是今天小編要說的這款車,在國內基本上是看不到的,知道它的人的確不多,它就是中東版捷恩斯G90,2020款中東版「捷恩斯G90」曝光,媲美奔馳S
  • 奧迪也是絕了,不到20萬讓你買品牌豪車,背後是大寫的陰謀
    對於買一輛豪車,對於很多人來說相信都是心底的夢,無奈錢包空空蕩蕩,很多人也只能看著豪車嘆氣了。如果你也做過這樣的夢,是不是可以嚴重而深切的感受到我們內心的酸楚啊。但是今天小美要給大家介紹一款車,可以讓你實現自己的豪車夢,讓你也可以享受一下做土豪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