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這個季節不止大人們出現乏力犯困的現象,許多學生到了這個季節,也出現了上課愛犯困的現象。
而現在冬天來了,天氣變冷,相信不少學生都是下面這種狀態。
相信有很多學生,一到了上課的時間就昏昏欲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對於學生們來說,「犯困」的原因很複雜:課堂上老師趕進度;課後各種輔導班隨時待命;再加上到家後父母不時甩起來的「小鞭子」;認真來講,有時確實不怪孩子們開學後提不起精神,他們確實是被學業「壓彎了腰」。
根據長期的教學實踐和課下的調研,總結一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個人因素:
1) 晚上睡眠質量不佳。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誘因很多,比如說睡眠時間不夠,有的學生晚上12點才睡,早上5點多點就起床;比如說壓力、焦慮、日常的瑣事引起的失眠等等;
2) 身體出現狀況。除了身體疲憊以外,部分學生也會因為感冒、鼻炎而腦缺氧導致犯困。
3) 飲食不科學。網上有專家指出澱粉質能促進睡眠。所以早餐可以多攝取蛋白質,少吃飯、麵條、土豆等澱粉質豐富的東西,其實有些時候我們也會有這樣的感覺,一定的飢餓感能使人保持清醒。
2.客觀因素:
1)空氣不流通。如果室內長時間沒有新鮮空氣,大腦會習慣性進入休眠狀態。現在天氣轉冷,教室的門窗往往處於封閉的狀態時候較多,如果再不能在課間和放學的時候進行室內通風等舉措,出現這種情況則在所難免。
2) 教師方面的原因。往往緩慢柔和的語氣有催眠的效果;對這個學科不感興趣,聽不進去就會犯困;考試越近,學生越困,似乎已成常態。往往都是老師們唇焦口燥天天呼,學生們上課睡覺不嘆息。
總的來說,其實就是沒有足夠的興奮點刺激自己,學生一直感受的是單調、複雜、無趣的內容和形式,這才讓我們的學生困到失去靈魂。
此外,有什麼辦法能夠解決犯困問題,時刻保持清醒呢?學生重點關注一下!
①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睡覺前不玩手機
學生上課犯困,有一點原因四是因為昨晚沒睡好,睡眠質量較差,直接影響到第二天的學習。
那麼,這一類學生就要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身體好,同時睡覺前夜不應該玩手機,如果晚上沒有什麼睡意,可以提前半個小時到床上躺著,這樣你的困意也會提前出現,明天在上課的時候就不會因為睡眠問題影響上課。
②主動培養學習興趣,主動回答問題
有時候老師講課內容讓學生感到無聊,學生沒有辦法集中聽見,就會昏昏欲睡,針對這種情況,學生可以好好培養一下對這門課的興趣,在課堂上主動跟老師互動,讓自己的大腦活躍起來。
當然,不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搗亂,而是主動回答老師的問題,讓自己的頭腦時刻保持清醒,逐漸培養對這門課程的興趣,學習感興趣了,困意自然就沒有了。
③利用午休或課間時間休息
學生上課實在很困的話,可以堅持一堂課,在課間的時候,可以稍微休息一會,或者閉目養神,這樣可以緩解困意。
其次,利用好中午這段時間很重要,最好是好好休息一下,這樣下午的課上才不會無精打採,困意十足。午休可以幫助學生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