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需要科技沒錯,更需要故事,講故事是營銷的重要部分。馬斯克是能幹的故事大師,請問誰不想聽聽移民火星,住在星星上的故事?看過科技趨勢,回頭再看一下講故事在傳播的作用。華杉說的符號學只是一種方式,不能過於迷戀。
之前看許榮哲的《小說課》,只記住了講故事的七步法:目標-挫折-努力-結果-意外-轉彎-結局。後來許榮哲又出了《故事課》在小說課基礎上再延展,引入了很多廣告營銷案例,很值得讀。
上冊在七步法的基礎上,增加了很多其他模型,努力人、意外人、專場,36個情景模式之類。下冊寫的是故事廣告案例:牛逼,一個個好故事,一氣呵成看完。
上冊寫模型:
第一章,寫「目標-阻礙-努力-結果-意外-轉彎-結局」這個模型,舉例褚時健和賈伯斯。
第二章,寫第一章的七步,改為靶心人和意外人的兩個四步。靶心人,舉例愛迪生;意外人,舉例偉哥的發現。
第三章,寫十秒鐘講一個故事,扭曲現實力場。感覺有些虛,更像是一種聯想,一個比喻。舉例賈伯斯。
第四章,寫用前邊三章內容,分別進行三分鐘、一分鐘、十秒鐘的自我介紹。
第五章,寫著重舉例畢卡索,畢卡索是天才,在每一步都用到了故事。1自我推銷2明星代言3社交4創造競爭5異業合作。
第六章,寫靶心式七步法,通過順序的打亂,變成5040個套路,舉例海的女兒。
第七章,寫通過「相似轉場物」來靈活運用5040個套路。
第八章,寫故事來反敗為勝,某種程度是個類別。舉例邱吉爾、威爾遜、比爾蓋茨,和自己被外星人帶走的事。
第九章,用拯救大兵瑞、吃餅分金、笛卡爾的情書的故事,來說以智慧結尾的故事第二好。
第十章,闡述預言成真的故事,是最好的故事。預言>智慧>數學。預言是幾萬年人類的底層基因,夢見了啥,算命之類的故事,長盛不衰。舉例「斯金納鳥籠」實驗來說明。
第十一章,介紹了36種劇情模式,很全面,很嗨。用《海的女兒》做底,闡述如何改寫。
第十二章,舉例說這36種情景模式,很值得多次細品。
下冊寫廣告故事。看完下冊,突然感覺到華杉的厲害之處。故事雖然是一種角度,但在品牌層面,符號才是實體。故事只是符號實體的一種外掛形式,當然也可掛沒有故事的聯想之類的。
第一課,舉了村上春樹選擇寫作這條路的故事,來說明,這種平淡而跳脫的故事方式,不適合大家。大家適合有套路的故事敘事方式,用「教父和修女」的故事來闡釋,故事可以有很多切入點,來放大自己,來實現自己目的。而不是村上春樹那種壓抑自己的方式。
第二課,商業廣告範例。舉例普魯士腓特烈大帝推廣馬鈴薯,土耳其凱末爾禁止黑頭巾故事,來闡明故事對實體符號的改變。所謂符號好壞黑白,就差一個故事。舉例蘋果公司,通過廣告故事片把自己美化成天才和黑化對手。
第三課,舉例了廣告故事片上的反擊案例。可口可樂的反墊腳石,漢堡王好吃不嫌遠,可口可樂渴望當英雄,和PC「牆上的蒼蠅」。從這個角度看,有種廣告業故事內卷了。也反映出美國人喜歡幽默感的故事。
第四課,廣告故事的套路。一個是包裝功能,另一種是包裝夢想。舉例萬事達和維薩。三種切入角度,正面迎戰(奔馳在暴風雨中飛馳)、側面進攻(寶馬的拍火箭)、繞後突襲(豐田的魔鬼攔路),故事的切入角度,需要看聽故事的人是誰,關心什麼。
第五課,講耐克是如何把故事裝進自己的品牌符號中的。用畢卡索營銷自己入手,講耐克不僅選了勝利女神的名字,還把喬丹等體育勝利者與耐克結合,塑造自己的「英雄」形象。
第六課,講蘋果這個符號,是如何依託愛因斯坦等名人的think different,往蘋果這個符號裡,猛裝「改變世界的天才」的故事。
第七課,將掛羊頭買狗肉套路。故事舉例:神秘數字陳美麗57、毛姆徵婚啟事、瘋子老師、不能說的綁架秘密。
第八課,說微電影形式,這個不是套路,是形式。舉例吳彥祖的車、誠實村和謊言村。
第九課,利用反差。講反差的巨大作用,即反差的錨定效應。比如警察審口供,水門案的差戰略,捐款男孩的階梯戰略。
第十課,封閉式提問。這個也算是錨定吧,給了選擇後,無論哪一個,都是達到目的,比較無感。
第十一課,講調動聽者親身經歷。引起聽者想起自己經歷的故事,比較有說服力,可用於公益廣告。比如NBA新秀課,和遵守交通公益廣告。
看完感悟:廣告故事只是傳播工具,傳播只是營銷4p中的一個,不要陷入其中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