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競賽在新化一中舉行

2020-12-20 教育信息速報

新化新聞網訊(通訊員 康新星)11月17日,2020年新化縣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競賽暨陳蔚文語文名師工作室集體備課成果展示活動在新化一中落下帷幕。來自全縣普通高中學校的10名教師參加了為期兩天的比賽。經過緊張激烈的角逐,新化一中謝海洋、肖燕,新化三中伍小牡、新化二中曾錦文榮獲一等獎;上梅中學曹媛、新化十二中廖富蓮等6位老師榮獲二等獎。

據悉,本次活動由新化縣教育局主辦,新化縣教育科學研究所、新化縣教師進修學校承辦,新化縣第一中學協辦,以「聚焦語文核心素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古詩文教學質量」為主題,旨在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發展,切實提高我縣高中語文學科古詩文教學質量。

作者:康新星

編輯:袁曉暉

【來源:新化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婁星區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競賽在婁底三小舉行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唐福明 李慧)古詩文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也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為聚焦語文核心素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古詩文教學質量,11月18日,2020年婁星區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競賽(北片區)在婁底三小多功能報告廳舉行。
  • 新化高中學校蠻好,求學不必東奔西跑!
    美術課新化一中高考戰報 新化一中2018屆高三師生奮勇拼搏,碩果纍纍,在2018年高考中創造了新的輝煌,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學校有一支思想素質好、教研能力強、教學水平高、結構合理的新型教師隊伍。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30人,一級教師70人,國家級、省級和市級骨幹教師數十人。近三年來,我校教師在教學比武、參加教研教改論文競賽、在各級報刊上發表教研教改論文共300多篇。
  • 悠悠古文情濃濃詩韻香 婁星區2020年中學語文古詩文課堂教學競賽...
    11月19日,區教育系統舉行2020年婁星區中學語文古詩文課堂教學競賽活動拉開序幕。活動中,10位婁星區高、初中優秀教師們奉上各自精心準備的精彩課程。活動中,培星學校肖紅貴老師的《逢入京使》生動活潑,歡樂的氛圍讓老師和孩子們無一不被感染。
  • 株洲市高中語文新教材「整本書」教學研討活動在市一中舉行
    紅網時刻株洲12月11日訊(通訊員 梁晶)12月8日,株洲市高中語文新教材「整本書」教學研討活動在株洲市一中國學館舉行。市一中副校長唐玄俊表示,高中語文整本書教學首次被明確寫入《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是廣大語文教師面臨的新教材中的新課題。
  • 成都武侯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範式課例解析競賽在沙堰小學舉辦
    近日,成都市武侯區教育科學發展研究院主辦的智慧教育背景下「聚焦思維進階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範式的實踐研究」課例解析競賽活動在成都市沙堰小學舉行。武侯區語文教研員廖馨梅組織本次競賽,青羊區教科院老師劉文虎、成華區教科院老師餘致俊受邀擔任專家評委,區內10所群文閱讀項目校參加本次詩歌組課例解析比賽。
  • 資溪教體局舉行全縣初中數學優質課競賽(圖)
    大江網/撫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熊 星報導:為推進學科課堂教學研究,搭建教師之間交流展示互動平臺,達到以賽代訓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目標,近日,資溪縣教育科技體育局在資溪一中舉行了全縣第一屆江西省麵包商會育才杯教師優質課競賽(初中數學)。
  • 佔了高中語文新教材半壁江山的古詩文 應該怎麼學?
    對於語文新教材,大家最關注的就是其中的古詩文比重,以及有多少要求背誦。「高中語文新教材古詩文佔近一半」這個話題,還被大家推上了微博熱搜。在剛剛公布的普通高中《語文》全套5冊教材中,共選入古代詩文67篇(首),佔全部選文數(136篇/首)的49.3%。其中古詩詞33首,古文34篇。
  • 新化各高中新生:錄取公告來了
    新化一中2019級高一新生錄取公告各位中考考生及家長:  尋知音,覓賢才,新化一中的大門向你敞開!新化一中 2019年7月12日熱烈歡迎廣大優秀初中畢業生來我校就讀!百年學府,三湘名校——新化一中等你來!
  • 直播講座暨《我這樣教學古詩文》新書發布 | 如何讓中學生樂學、愛學、會學、學會古詩文?
    該書是董旭午走古詩文「生活化教學」之路的理論思考和實踐案例集。作者將古詩文的教和學與作者生活、課文生活、讀者生活、學生生活、生活情理相融通,將課內教學與課外體悟、自主歷練相融通。作者的實踐說明,生活化古詩文教學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古詩文閱讀和鑑賞能力。全書包括「問題與思考篇」「方法與歸因篇」「教例與反思篇」三部分。針對古詩文教學中常見的文本解讀誤區,用生活化教學的視角詳加分析。
  • 奮筆揮毫書錦繡,以賽促學展風採 ——南昌縣第三屆「青荷杯」語文素養競賽頒獎典禮圓滿落幕
    奮筆揮毫書錦繡,以賽促學展風採——南昌縣第三屆「青荷杯」語文素養競賽頒獎典禮圓滿落幕12月26日,由蓮塘一中倡議、主辦的南昌縣第三屆「青荷杯」語文素養大賽頒獎典禮在蓮塘一中綜合樓禮堂舉行。圖 | 出席頒獎典禮的領導和嘉賓
  • 新化一中學子參加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成績突出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康新星 葉超英)1月18日,第二十六屆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湖南賽區初賽結果新鮮出爐。
  • 婁星區2020年小學語文古詩文比賽(南片區)活動舉行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龔娟)為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發展,切實提升小學語文學科古詩文教學質量,11月17日,婁星區2020年小學語文古詩文比賽(南片區)在婁底吉星小學舉行。
  • 高中語文:核心古詩文填空300題,預習、複習必備,建議收藏
    對於高中的學生,在經過小學初中的學習之後,已經對古詩文形成了一定的了解,很多學生都在初中背誦過《醉翁亭記》《出師表》等古詩文的千古名篇,學生們也從這些名篇中感受到了古人那份豁達的心胸與忠心的思想,這些古文都給了學生們足夠的震撼。到了高中之後,在語文教學中古詩文依舊屬於一項重要的板塊。所以想要學好古詩文,首先要欣賞它的美感,對其產生興趣。
  • 人教版高中語文新課標「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早背誦多得十分!
    一般來說,語文老師都會在每年的暑假中,要求同學們背誦新學期的古詩文。新課標是2018年秋季高一才開始實行的,而2021年湖北省新高考古詩文考察範圍,就是新課標附錄一中的72篇。今天我們以8問8答的形式,分享人教版高中語文新課標之「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共計72篇。
  • 新化一中、三中、五中、上梅、雙峰一中、連源一中、
    據悉:新化雙峰一中喜報內容汗馬耕耘有矢志,碩果飄香又一年。雙峰一中2020年高考再傳捷報,多項指標大幅提升!除外省上線的音體美播等特長生外,一本上線996人(理831人、文165人),比上年淨增95人,上線率達67.61%;二本上線1226人(理科987人、文科239人),上線率達90.91%。三、單科高分考生再創新高。王豔婷語文132分,朱恬英語147分,王立遠理綜290分,3人均進入全省單科優秀萬分之一行列。
  • 吉安一中全國高中數理化學科競賽創奇蹟
    兩科全省第一 一科全省第二吉安一中全國高中數理化學科競賽創奇蹟  吉安一中全國高中數理化學科競賽教練和獲獎學生合影  吉安一中化學教練與全國決賽(冬令營)獲獎學生合影  物理特等獎  一中學子全面發展,學科競賽捷報頻傳。在前不久剛結束的2015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第32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以及第29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等活動中,該校共有27位同學獲學科競賽江西賽區一等獎,獲獎人數名列全省第一。在全國奧賽決賽(冬令營)中,吉安一中勇奪2金、4銀、3銅的好成績。一年裡,在全國高中學科競賽中取得兩個學科團體總分全省第一和一個全省第二。
  • 【潦水講堂】把握規律讀古文,循序漸進寫作文——甘老師「潦水作文講堂」「古詩文輔導班」2019暑期招生!
    「潦水文藝講堂「「古詩文輔導班」授課老師簡介:      甘樹林老師,男,江西省奉新縣人,中小學語文高級教師(五級),奉新縣語文中心教研組成員,宜春學院聘任客座副教授。江西省宜春市作家協會會員,業餘堅持文學創作,在各類報刊雜誌發表詩文百餘篇。
  • 人教版高中語文新課標之「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72篇你會背幾篇?
    一般來說,語文老師都會在每年的暑假中,要求同學們背誦新學期的古詩文。 新課標是2018年秋季高一才開始實行的,而2021年湖北省新高考古詩文考察範圍,就是新課標附錄一中的72篇。 今天我們以9問9答的形式,分享人教版高中語文新課標之「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共計72篇。
  • 【賴正玲名師工作室】古詩傳古韻,教研共成長——記贛州經開區小學語文第四次教學行動周暨古詩文教學活動
    為推進我區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根據區小學語文教研工作計劃,12月15日,贛州經開區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第四次語文教學行動周暨古詩文教學活動在贛州市大坪明德小學如期舉行。隨後由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賴正玲老師為我們帶來「以兒童的方式遇見古詩詞」的專題講座,她潛心教學,鑽研教材,教學經驗十分豐富,致力於小學語文古詩文研究。
  • 懷仁一中開展古詩文經典誦讀選拔賽啦
    11月27日上午,我校在東階梯教室舉辦了高一二年級古詩文經典誦讀選拔賽。高三語文組楊秀麗、王小麗、馮宇南、楊智豔、車玲玲老師和音美組蔣金老師擔任評委。:黃茜、豐宇668班 劉芸傑 篇目《將進酒》指導老師:武月青辦公室主任常日武做總結古詩文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學藝術中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