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了高中語文新教材半壁江山的古詩文 應該怎麼學?

2020-12-12 浙報融媒體

對於語文新教材,大家最關注的就是其中的古詩文比重,以及有多少要求背誦。「高中語文新教材古詩文佔近一半」這個話題,還被大家推上了微博熱搜。

在剛剛公布的普通高中《語文》全套5冊教材中,共選入古代詩文67篇(首),佔全部選文數(136篇/首)的49.3%。其中古詩詞33首,古文34篇。選文的題材多樣性強,體裁覆蓋性也很廣,從古風、民歌、絕句、律詩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魏晉辭賦到唐宋明清古文,從文言小說到白話小說,均有呈現。從目前公布的《語文》必修上冊的目錄來看,不少大家熟悉的篇目也都得以保留。

高中古詩文有23篇要背誦

古詩文學習要靠「量」

每次提及古詩文背誦,網友們總會一片「哀嚎」,回想起來,多是慘痛經歷。

高中古詩文到底要背多少篇?學軍中學語文教研組長童洪星老師幫我們數了數。

「在高考的《考試說明》裡,對於要背誦的古詩文有明確要求,古文12篇,古詩詞11篇,加起來23篇。其中除了《五人墓碑記》《滕王閣序》等6篇是節選的,《阿房宮賦》《赤壁賦》等都要求全文背誦。」童老師說,這不算多,在學軍的高一、高二年級,還要背一些課本外的篇目,以提升語文素養。

童老師說,想要古文學得好,主要靠「量」。這裡有兩個概念:一是數量,讀的篇目要夠多;二是代表遍數的「量」,文章要反覆讀。很多人理解有偏差,以為只要讀的書多就可以了,其實一本書讀很多遍,更重要。「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的遍數多了,對文章自然會有感覺,不需要工具書,都能通過上下文揣摩出意思來。」

舉個例子,《漢書》裡的「胸喘膚汗,人極馬倦」這句話,「極」是什麼意思?一般來說,「極」是表示程度的副詞,但在這句話裡,意思卻大不同。

「胸」和「膚」對應,「喘」和「汗」對應,「人」和「馬」對應,由此看來,「極」和「倦」對應,都是「倦」的意思。

「如此看來,考的就不是知識,而是能力了。靠死記硬背不行,要通對文言文的大量誦讀,才有感覺,才有提升。」童老師說。

教材的古文比重調整後

課時也會向文言文傾斜

明年,普通高中《語文》全套教材就要在浙江開始正式使用,不少杭州高中語文老師也十分關注。對於古詩文學習增多這一點,杭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語文老師趙琦也蠻有感觸。

趙老師說:「在我們現在使用的蘇教版教材中,古詩文就佔到了很大的比重。在高考試卷中,古代詩文閱讀的分值一共是40分(總分150分),雖然比重看起來不是特別高,但是語文老師在教學上對於古文的課時傾向會比較大。主要原因還是古文的難度大,像類似《赤壁賦》這樣比較難啃的古文,一篇完整學習下來就要花三四節課的時間,而有些現代文一節課就可以上完。其次,文言文對於高中學生來說就是一個難點,所以老師在上古文課時都會放慢速度、增加課時。所以我個人認為,在教材的古文比重調整後,老師的課時也會向文言文傾斜。」

在近幾年的浙江高考卷中,不少老師發現,閱讀理解部分的題越來越活,套路化的題目越來越少,這個情況在古代詩文閱讀題中,也有出現。

趙老師說:「現在的題目都出得比較巧,不再問你程式化的一些東西,更是落實到考查你有沒有讀懂這個文章。現在的文言文題目也有這樣的趨勢,更加指向高中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要求:讀懂淺易的文言文。文言文的題型基本上比較穩定,前面三道選擇題分別考文言實詞、文言虛詞,以及對這篇古文的理解,基本沒有變化。但是在選題上,浙江高考卷近年來有些打破常規。比如選文不是局限於以往多見的歷史類名人小傳,而是開始選明清的小品文。文章不是簡單地陳述某個人做了什麼事,而是要求歸根結底地讀懂它。這對學生的要求也更高了。」

「比如大家常接觸的名人小傳,其中用到的文言實詞是相近的,但跳脫出這個類型的古文後,學生會接觸到另一套體系中的實詞,這也非常考查學生文言文的積累。因此在古文的學習上,還需要同學們在課後自己做整理,比如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詞類活用等各種繁瑣的知識點。我們在暑假期間也會推薦學生去讀一些書,比如鍾叔河的《念樓學短》和蒲松齡《聊齋志異》,都很有可讀性。」

語文能力能達到怎樣的高度

與文言文功底密切相關

浙江大學附屬中學資深語文特級教師程繼伍老師,最近正在準備關於高中語文新教材的論文。程老師也對現在大家使用的蘇教版語文教材和即將使用的統編版教材中的古詩文進行過比較。

程老師說:「大概在一兩年前,就有各種版本的高中統編語文教材在網上流傳,也有不少關於古詩文內容比重加大的說法。但是從現在正式公布的版本來看,教材對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確實在加強,體現在教材中,就是古詩文數量的提高。但是在入選的67篇古代詩文(首)中,古詩詞的分量實際上達到了一半,這些內容的教學是比較快的,實際的背誦要求上,數量和現在也基本持平,並不會使學生增加太多的負擔。新教材採用的主題加任務群的編排方式,從結構上看也更加合理。」

「當然對於古詩文來說,因為時代的差異,學生對它的理解上也存在一些障礙。最容易體現一份試卷難度的也是古詩文,但是高考難度也有它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古詩文學習是現在的高中生需要加強的一部分,解決好這個矛盾,對我們語文教育的提升,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對於網友們紛紛熱議的古詩文佔比,浙江省高中語文教研員黃華偉老師認為,這並不是教材變化的重點,但古詩文學習越來越受重視卻是事實。

其實,早在浙江省上一輪課改中,古詩文的數量就有了顯著提升,大約佔所選課文的比重也超過了40%。

為什麼要學古詩文?

「古詩文是傳統文化的載體。白話文脫胎於文言文,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能力,都是從文言文中來的。一個人的語文能力能達到怎樣高度,與文言文的功底密切相關。」黃老師形象地說,一個學生的語文能力高還是低,高出來的那一截,就是文言文能力。

今年高考後,快報記者採訪了學軍中學的黃文令傑,他高考語文143分,就非常喜歡古詩文,平時愛看《古文觀止》。

黃老師說:「確實如此,文言文功底差,要想高考考出高分,是很難的。」

(原標題《佔了高中語文新教材半壁江山的古詩文 應該怎麼學?》。編輯 高唯)

相關焦點

  • 高中語文新教材古詩文佔近一半,「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時代來了!
    今天一則「高中語文新教材古詩文佔近一半」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高中部分教材選編情況,其中共選入古詩文67篇,佔全部課文數近一半。這也向我們傳遞了一個消息,未來教育部會更加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時代來了!
  • 成都中小學將使用新教材 小學語文古詩文增至124篇
    近日,「今秋開學後,中小學將統一使用新教材」的消息備受家長關注,成都商報記者向成都市教科院有關專家證實了此事:9月開學,四川所有學校義務教育道德與法制、語文、歷史學科將使用新版「部編版」教材。那麼,「部編版」教材有啥變化?相關學校對此又做了哪些準備?娃娃們在學習「部編版」教材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 成都中小學將使用新教材,小學語文古詩文選篇增加80%
    娃娃們在學習「部編版」教材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變化語文增加傳統文化篇目 小學6年學124篇古詩文「部編版」教材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這一版教材以語文學科為例,課文選篇強調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適當兼顧時代性。其中有一個變化非常明顯,即增加傳統文化的篇目。
  • 北京高中明年用新教材 古詩文背誦篇目增至72篇
    明年起,北京新高一的學生將使用新教材。新的教材「課內外讀物建議」增加了《老子》《史記》,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各類古詩詞,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此外,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明年起全國將分步實施新課程按照教育部《關於做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從2019年秋季學期起,全國各省(區、市)普通高中將分步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2022年秋季開學,全國各省(區、市)均啟動實施新課程新教材。
  • 先學「天地人」 再學「a o e」 語文老師告訴你一年級新教材怎麼學
    翻開小學語文新教材,原本佔據第一課的「a、o、e」被「天、地、人、你、我、他、金、木、水、火、土」取代。9月1日起,進入一年級的孩子們將先認漢字,大約一個多月後再學拼音。新版教材怎麼學?我們特地採訪了兩名用過一年級新教材的語文老師,請他們談談此版新教材的使用感受及建議。語文越來越重視閱讀表達——巴蜀藍湖郡小學語文教師 劉俐宏因為已教授了一學年的新教材,感覺到「新教材」比較明顯的變化就是先認字,再學拼音,而且邊學拼音邊認字。
  • 高中新教材明年秋實施!最新語文72篇背誦篇目搶先看!
    明年起北京新高一學生使用新教材  再有不到一周的時間可就要開學啦,同學們都做好準備了嗎?下面呢小編可有一件與同學們開學後息息相關的重磅消息要宣布:從明年起,北京新高一的學生就要開始使用新教材啦!  那麼,高中新教材究竟「新」在哪兒?小編這就帶大家搶先看!
  • 2019年秋季新學期,我省中小學啟用新教材
    新教材重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育人為本、以學生為本是新教材的導向。新教材以核心素養為綱,重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優秀的品格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傳承經典內容,以學習任務為載體,明確學什麼、怎麼學。統編教材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編寫過程中,由專家委員會全程指導,編寫團隊廣泛聽取意見,嚴謹的編寫過程讓教材更具權威性和代表性。
  • 高中語文新教材古詩文佔近一半 20篇要求背誦
    教育部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高中三科統編教材情況。今年9月起,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統編教材將在北京、上海、天津、山東、海南、遼寧6個省(市)率先使用。其他省市也將在2022年前全部使用新教材。
  • 新教材來了!語文教材古詩文佔近一半課文數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高中三科教材統編情況。目前,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統編工作已經完成,今年9月秋季開學,將率先在北京、天津、遼寧、上海、山東、海南等六省市高中起始年級使用,其他省份也將陸續全面推開。
  • 高中語文統編新教材9月投用 魯迅5篇文章入選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27日電(冷昊陽 郎朗)伴隨著9月開學,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統編教材也將走進部分省份的高中課堂。  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議介紹了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有關工作情況。據介紹,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將於2019年9月秋季學期開始,在北京、上海等6個省(市)率先投入使用,其他省份將陸續全面推開。
  • 中小學語文教材第七次「大換血」 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浙江在線杭州8月17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馮一倫)今年9月份,中國新一批入學的中小學生將迎來新版「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這是白話文興起後,中國語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換血」。  此次教材改版,將換掉了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學6個年級,古詩文總數增幅高達80%。
  • 新媒:大陸語文教材增加古詩文 臺灣憂文化優勢不再
    大陸10多個省市中小學學生使用的語文版新教材23日「亮相」,其中中華傳統文化相當吃重,佔小學課文3成、初中課文4成;小學讀背古詩82篇,比舊教材多4成。相較之下,臺灣小學根本不規定古詩文比例,初中文言文不到3成,「中華文化傳統在臺灣」的優勢可能將拱手讓給大陸。
  • 高中新課程新教材明年秋季起在全國分步實施 新在哪裡?
    記者了解到,今年年初,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程」),目前正在組織編寫修訂普通高中各學科教材(以下簡稱「新教材」)。《意見》要求,2018年底完成新課程全員培訓工作,2019年上半年開始,分批分步完成新教材培訓工作;2022年秋季開學,全國各省(區、市)均啟動實施新課程新教材;到2025年,新課程新教材的理念、內容和要求全面落實到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各個環節。
  • 直播講座暨《我這樣教學古詩文》新書發布 | 如何讓中學生樂學、愛學、會學、學會古詩文?
    該書是董旭午走古詩文「生活化教學」之路的理論思考和實踐案例集。作者將古詩文的教和學與作者生活、課文生活、讀者生活、學生生活、生活情理相融通,將課內教學與課外體悟、自主歷練相融通。作者的實踐說明,生活化古詩文教學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古詩文閱讀和鑑賞能力。全書包括「問題與思考篇」「方法與歸因篇」「教例與反思篇」三部分。針對古詩文教學中常見的文本解讀誤區,用生活化教學的視角詳加分析。
  • 語文新教材學習 讀寫將是突破口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麗琴  「大語文」已成未來教育趨勢  今年9月1日起,部編版教材正式在全國啟用。新版教材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其中,小學語文的古詩文增加到129篇,增幅達87%。日前,在明師教育《敢問,語文學習路在何方?》
  • 新教材來了!中小學教材古詩文比例飆升 網友怎麼看?
    原標題:新教材來了!中小學教材古詩文比例飆升 網友怎麼看?   學好語文,這些工具書值得入手 開學之際,文藝星青年再給大家推薦幾本實用的工具書,方便大家更好地學好語文。根據國家語文規範和標準修訂,收單字13000多個。根據社會發展變化和語言的變化,收錄了一些新的義項、詞彙、例證等,刪去了一些難懂、過時的例證;根據中小學教學的需求,適當增加了一些例證。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廣東高中啟用新教材 對學生要求有啥變化
    這意味著今秋開學,廣東將在2020級高中新生中全面實施廣東新教材方案。高中新課程方案提出,基本保留原有學習科目。普通高中開設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科目和綜合實踐活動等13門國家課程,以及校本課程。新教材對學生的要求有何變化?
  • 六省市高中9月啟用統編教材 語文一半課文是古詩文
    北京等六省市高中9月啟用統編教材共涉及三科 語文一半課文是古詩文 歷史加入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 思想政治增加國家安全相關內容本報訊(記者 雷嘉)昨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語文、歷史、思想政治三科的國家統編教材將於今年秋季學期即9月份起,率先在北京、上海、
  • 各國王室爭學中文,臺灣竟為幾篇古詩文爭論不休
    大陸初中教材古詩文多達132篇,臺灣高中語文課本還在力保20篇?
  • 長沙中小學生新教材來了 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新教材來了,一年級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長沙市教育局基教處周小青介紹,今年中小學生秋季用到的新教材分別是一年級的《語文》和《道德與法治》,七年級的《語文》、《道德與法治》與《中國歷史》。 長沙市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所長、中學語文教研員劉兵介紹,2016年下學期開始,全國各地將有數百萬學生使用這套「部編本」(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語文教材。目前,除了語文,還有德育和歷史。「部編本」取代了原來的「人教版」,覆蓋區域比較廣,小學約佔50%,初中約佔60%。今後,「部編本」覆蓋區域將會逐年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