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中啟用新教材 對學生要求有啥變化

2020-09-05 南方都市報

南都訊 記者梁豔燕 開學了,伴隨著校園裡各種迎新的氣氛,廣東高一新教材也亮相了。這意味著今秋開學,廣東將在2020級高中新生中全面實施廣東新教材方案。高中新課程方案提出,基本保留原有學習科目。普通高中開設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科目和綜合實踐活動等13門國家課程,以及校本課程。

新教材對學生的要求有何變化?以語文為例,南都記者採訪了部分一線教師,他們均表示新教材更重視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課內閱讀篇目中,中國古代優秀作品比重增加至二分之一。同時,新教材更重視寫作知識體系的構建。

焦點1: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古代詩文佔全部課文數一半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這次課標修訂的重點之一。從古風、民歌、絕句、律詩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魏晉辭賦到唐宋明清古文,從文言小說到白話小說,均有呈現。共選入古代詩文67篇(首),佔全部課文數(136篇/首)的49.3%。其中古詩詞33首,古文34篇。另外,教材設計了4個獨立的「古詩詞誦讀」版塊。

語文統編教材與原來人教版教材比,變化大約有40%,其中要求背誦的古詩詞共有20篇。高中推薦閱讀的內容是《鄉土中國》和《紅樓夢》。

焦點2:革命傳統教育貫穿始終

新教材全面加強與專題學習相結合,在將革命傳統教育內容要求貫穿在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各部分的同時,還設立專門的「革命傳統作品」專題,集中學習研討。

同時,廣泛閱讀與深入精讀相結合,要求學生在課內外廣泛閱讀革命先輩的名篇詩作,闡發革命精神的優秀論文與雜文,以及關於革命傳統的新聞、通訊、演講、述評等,課內外讀物推薦篇目涉及毛澤東詩詞,以及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艾青、臧克家、賀敬之、郭小川、周立波等一批作家反映革命傳統的作品,讓學生充分體會崇高的革命情懷。

據普通高中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去年在教育部的發布會上表示,教材選取反映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作品,謳歌革命領袖的豐功偉績,讚頌革命英雄人物事跡,凸顯革命理論文章的指導價值,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的情感。其中,有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改造我們的學習》等5篇(首)文章,魯迅的《拿來主義》《紀念劉和珍君》等5篇文章,還有《長徵勝利萬歲》《大戰中的插曲》《百合花》等多篇作品。

此外,教材注重選取反映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的作品。這些課文,有的反映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展現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如《哦,香雪》;有的謳歌時代楷模,讚頌自力更生、執著探索、忘我奉獻的寶貴精神,如《喜看稻菽千重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青蒿素:人類徵服疾病的一小步》;有的反映黨在新時期的理論探索,體現出理論對實踐的巨大指導作用,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聲音

廣州市鐵一中學高中語文科組長羅小慧:

新教材更重視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作為一個經歷了人教版(試用版)、人教版(修訂版)、粵教版、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版)高中教材、有30年教齡的高中語文教師,廣州市鐵一中學高中語文科組長羅小慧認為,統編版教材有它鮮明的特色和理念。

首先,新教材「立德樹人」的編寫目的非常突出。「以德育為魂,以能力為重,以基礎為先,以創新為上」的理念貫穿始終。統編教材單元結構不再以單篇講授型篇目為主,而是以任務群學習為單元結構,單元內也打破了按主題、按體裁、按古今編排的單元體系,代之以雜糅式的篇目結構,選文既兼顧經典性,也更具有時代性。

其次,新教材更重視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教材以語文課程標準規定的18個學習任務群為基本依據。其中,有13個「閱讀寫作」為主的任務群,5個「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群,3個「思辨性閱讀與寫作」任務群,3個「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任務群,2個「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任務群。可見,新教材依然以「閱讀寫作」能力的構建培養為重心,但更重視核心素養的培養。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教材更重視寫作知識體系的構建。新教材的寫作教學有相對獨立性,讓書面表達的能力訓練更有層次,更能落到實處,實現了讀與寫的高度融合。雖然每一個任務群的學習中都有寫作的訓練,但還有一個相對獨立的寫作序列,並在任務後邊以補充材料的形式附有寫作指導,尤其重視語文的交流表達功能,在實用性文體的寫作上給予了更多的佔比。

廣州六中語文老師郭子健:

以前一篇一篇精析 現在一本本鑑賞

廣州六中語文老師郭子健認為,新教材強化閱讀的重要性,增加閱讀的比重。統編高中語文教材格外重視目前語文教學讀書少這個問題,抓住培養讀書興趣這個牛鼻子,重視讀書方法的養成,擴大閱讀面,提升閱讀品位。新教材重視經典文本的選編,統籌安排古今中外各類文章作品的比例,有的還有建議拓展閱讀書目,這一切都是為了激發讀書興趣,養成讀書習慣。新教材提倡的各種新的理念和教法,包括聚焦學習任務群、自主性學習、在活動中學習。「語文的變化真的很大,以前是以課文為單位,一篇一篇精析;現在則以群文或整本書為單位,一本本鑑賞。」郭子健表示,現在倡導項目式學習,以項目、任務帶動學習;倡導情景化學習,這裡的情境可能是大單元的真實任務帶來的,場景式學習包含的,虛擬情景形成的,也包括認知和情感的結合,生活經驗的介入。

相關焦點

  • 開學第一天:高中啟用新教材 你準備好了嗎?
    今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是非常特別的一屆,因為他們是首批接受「三新政策」,也就是新課標、新高考、新教材的學生,其中最為明顯的變化是,從這個學期開始,全市高一年級使用的教材將全部改為新版本。那麼,相較於舊教材,新教材有哪些變化,對於學生的學習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呢?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我們也將為您關注高中新教材的相關情況。
  • 高中物理新教材內容曝光,變化很大!高考會考!
    近日,高中物理新教材內容曝光!   高中物理新教材曝光   必 修 一 目 錄   高中物理新教材的具體變化   1.新教材體系發生了明顯變化:所有學生必須學完三本必修教材內容,即可參加學業水平的合格性考試
  • 廣東2020高一新生啟用語文新教材,寫作和閱讀比例提升
    開學了,伴隨著校園裡各種迎新的氣氛,廣東高一新教材也亮相了。這意味著今秋開學,廣東將在2020級高中新生中全面實施廣東新教材方案。高中新課程方案提出,基本保留原有學習科目。
  • 2022年秋全國高中均使新教材,北京明年開始啟用
    記者從教育部獲悉,今天公布的《關於做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教育部正組織編寫修訂普通高中各學科新教材,從2019年秋季學期起,全國各省(區、市)分步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其中,北京等已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試點省份從明年新高一開始啟用新教材,最遲2022年秋,全國各地均使用新教材。此前,《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已對外公布。教育部表示,此次新課程和新教材將與協同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高考綜合改革和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等有機銜接。
  • 高中物理新教材內容曝光, 變化很大!高考會考!
    根據2017版《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和新高考改革的需要,部分內容做了刪減調,像安培力、洛倫茲力的部分內容安排在選擇性必修,降低了學業水平考試(即必修部分)內容的難度要求。具體如下:必修課程知識點變化 ——2022年秋季開學,全國各省(區、市)均啟動實施新課程新教材;到2025年,新課程新教材的理念、內容和要求全面落實到普通高中各年級的教育教學各個環節。解讀:也就是說,最遲到2022年入學的高一新生,全國所有普通高中的起始年級都將實施新課程新教材,2025年將實現所有年級全覆蓋。
  • 詳細解讀高中英語新教材,九大變化你知道嗎?
    高中英語新教材全國高考到底考什麼內容?有哪些新變化新要求呢?九大變化你知道嗎?高考英語新教材主要體現在九大方面的變化;教材主要是傳播中國文化的元素;完美體現課標精髓,體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核心素養考核成為英語學科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 6省市高中三科啟用新教材 語文「跳出課本多讀書」引關注
    6省市高中三科啟用新教材 語文「跳出課本多讀書」引關注 2019-根據這三大要求,新編的語文教材精選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名篇,注重題材的多樣性和體裁的覆蓋面,從古風、民歌、絕句、律詩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魏晉辭賦到唐宋明清古文,從文言小說到白話小說,均有呈現。共選入古代詩文67篇(首),佔全部課文數(136篇/首)的49.3%。其中古詩詞33首,古文34篇。
  • 廣東高一新生啟用新教材:144學分方可畢業
    今天,廣東省教育廳發布了《普通高中課程實施方案(2020年修訂)》(下稱《方案》),全省普通高中從2020年秋季新入學的高一年級起全面實施《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訂)和各學科課程標準,使用新教材。高中學生完成相應課程規定課時的學習並考核合格,即可獲得相應學分,總學分達到144方可畢業。
  • 高中啟用新教材,學生要求有啥變化?今晚8點,名師專家在線答疑
    如何調整心態湖南都市頻道「開學季,加油吧我的抵抗力」報導 ↑根據湖南省教育廳印發的《湖南省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湖南省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20)》中要求,自今年秋季學期開始,湖南省各普通高中開設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畢業學分最低要求為144分。
  • 2019年北京高中新生可用新教材,有何不同?
    8月24日公布的《教育部關於做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透露,教育部正組織編寫修訂普通高中各學科新教材,北京等已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試點省份可從明年新高一開始啟用新教材,最遲2022年秋,全國各地均使用新教材。
  • 家長們注意新教材來了 成都小學生學語文有啥新變化?
    新教材來了普通高中語文教材精選了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名篇,一共選入古代詩文67篇(首),佔全部選文總數的49.3%義務教育三科教材投入使用後,教育部跟蹤回訪發現,師生對教材整體滿意度較高,近90%的學生表示喜歡新教材,認為教材內容豐富有趣、語言優美、圖文並茂、啟發思考。
  • 廣東省高中新教材實施方案出臺 2020年秋實施新教材
    今明兩年入學新生教材不變  省教育廳表示,根據教育部有關要求,廣東明確新課程實施與新教材使用同步進行。  具體實施時間為:2018年、2019年秋季學期普通高中高一年級繼續使用教育部2003年印發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學科課程標準,使用現行國家課程教材。2020年秋季學期普通高中高一年級起實施新課程方案,使用新教材。
  • 接軌「新課標」和「新高考」常州高一全面啟用新教材
    important}為了接軌新課標和新高考,今年秋季學期,江蘇省普通高中高一年級全面啟用了新教材。那麼,和舊版相比,新教材有哪些變化?整個高中三年語文新教材從古風、民歌、絕句、律詩到詞曲,從兩漢論文、魏晉辭賦到唐宋明清古文,均有呈現,共選入古代詩文67篇(首),佔全部課文數近一半。
  • 2020年秋季學期,太原高一年級將啟用新教材
    8月3日,市教育局公布,太原市被教育部確定為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省實驗中學、太原五中成為示範校。今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將啟用新教材。  太原市承擔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任務,將為高考綜合改革做準備工作。
  • 明年實施的高中新課程新教材「新」在哪?對高考有何影響?
    2022年秋季開學,全國各省(區、市)均啟動實施新課程新教材。那麼,你所在省份的高中什麼時候開始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是否要和高考改革同步進行?高中新課程到底「新」在哪裡?各科教材和學習內容都有哪些新變化?對2019年及今後的高考有何影響?
  • 江蘇高中2020年前啟用新課程新教材
    日前,江蘇省教育廳發布《關於高考綜合改革背景下加強普通高中教學組織管理工作的意見》,明確結合我省高考綜合改革的推進,2020年前高中學校將全面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省、市將建設一批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示範校,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 學生不再「文理分科」了 新高一啟用全國統編新教材
    本報訊 28日是中小學開學第一天,全市百萬中小學生由此邁入新學期,新高考、新教材、新課表、新食堂,一系列教育教學改革令這個新學期充滿新意。  高一全面實行選課走班  由「3+X」改為「3+3」,將選擇考試科目的權利交給學生,2020年的高考改革無疑是近些年來最大的。
  • 2019年秋季新學期,我省中小學啟用新教材
    今年9月開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統編教材在北京、天津、遼寧、上海、山東、海南6個省(市)率先使用。同時,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統編教材,也在今年秋季學期實現小學、初中所有年級「全覆蓋」。  新教材有哪些新亮點和新變化?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時應該如何應對這些變化?日前,海南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省教育研究培訓院(以下簡稱省教培院)專家和我省部分中小學教師。
  • 2020年起廣東高一新生啟用新教材修滿144學分方可畢業
    10月27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普通高中課程實施方案(2020年修訂)》要求廣東省普通高中從2020年秋季新入學的高一年級起全面實施《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訂)和各學科課程標準,使用新教材
  • 高中各科新教材出來了,普遍反應變化大,有人說難有人說簡單
    這就說明未來高考大綱又會出現新的狀況,考試重點也會有偏差。所以,高中新教材對於高中生和家長來說,又成了一件讓人心慌讓人愁的心事。尤其是新教材擺在面前了,家長普遍反應新書變化大,不過,有的家長說簡單,有的家長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