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英文牛娃|有遠見的英語啟蒙,沒有雞血,全是日常(三好學堂)

2020-12-11 堂主的後花園

不上輔導班,4歲多的娃英語可以多流利?點開視頻,先睹為快:

據堂主了解,目前剛過5歲的豌豆,在媽媽的親子閱讀陪伴下,已實現中英文流利自主閱讀,平時中英文對話隨時切換。

每一個牛娃背後,都有一位不平凡的媽媽。

今天,我們就邀請到了豌豆媽媽,分享她在孩子英語啟蒙路上踏過的坎兒:

01

「神獸養成日記 · 第1期」

英語啟蒙媽媽做的功課

by 豌豆媽媽

大家好,我是小豌豆媽媽,說到我的英語啟蒙育兒經驗,其實不雞血,很日常。

豌豆3歲9個月經朋友介紹開始上愛課L1,L2出來後就換了上到現在,4月開始用ABC Reading讀Raz,級別設置在J-N每天隨機蹦一本,半小時內朗讀完+quiz。

牛津樹家裡只買到9,還有英文版西遊記,都是隨便拿一本就可以相對流利的朗讀,還能和我講劇情。

像神奇樹屋這類章節書字小圖少還黑白的,所以還沒怎麼給他看,留到小學吧,有時外出我帶著老鼠記者他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前幾天上愛課的視頻,新鮮熱乎著:

有時娃突然興趣來了說,媽媽我給你讀故事,你錄下來給爺爺奶奶看,然後就隨機抓一本,都是裸讀(他自己想讀書時出現錯誤我一般都不糾正,建立自信,保護興趣)

找了幾個視頻給大家看看哈~

娃讀Raz的小紅帽,我在旁邊練琴他讀,他說大灰狼是動物英語說不好,模仿的特別搞笑,第6頁,我聽一次笑一次,他還問我演的好不好,我說是他的super duper fan...

所以在我家,讀書就是娃的興趣愛好,沒有雞飛狗跳或者雞血滿滿。

英文版的西遊記,娃很享受的讀書狀態~

牛津樹,我也沒看過,他拉著要我錄,很長,加上邊讀邊玩的小動作,錄了三個快5分鐘的視頻。

發這麼多視頻,只是想說我帶娃學英語最終是想他享受故事的樂趣,而非盯著語言本身。

中文故事他也一樣讀的津津有味。

1

為什麼想娃學英語?

但凡有朋友來諮詢英語啟蒙方法,我都會問他們這個問題,畢竟目標決定路線。

如果想娃以後應付體制內考試,就按學校路線走,按部就班背單詞完成作業即可。

如果是看到別人家的牛娃心痒痒,那就還得揣摩下自己能不能像別人家長一樣給孩子提供資金情感支持,學語言無非就是砸錢砸時間砸精力。

之前還在朋友圈發了條狀態,也是討論家長讓孩子學英語的動機,我覺得這個是首要想清楚的問題,因為目標決定投入啊。

都想清楚了,目標有了,路線也基本可以確定, 剩下的就是執行力了。

我也不是英語專業,最開始也不敢開口給娃讀繪本,怕把他帶偏了,後來想反正普通話也不標準,就把英語當有鄉音的方言好了,會說的說唄。

講到這裡進入今天我想特別分享的第二個話題。

2

陪伴人的自我提升很重要

陪娃頭三年是我長這麼大最忙最充實的日子。

除了照顧娃吃喝拉撒玩,其餘時間我都在不斷學習提升自己,包括看育兒書聽講座,學習兒童大腦心理髮育知識。

英語方面更是自己抓的緊,豌豆幾個月時我給自己報了人生第一個線上班從26個字母48個音標開始學起。

同時每天讀一篇新聞,鵝媽媽童謠一天學一首,一周再學三首英文兒歌,學會的標準是看到歌就能清唱下來,才能保證講繪本或者生活中隨時可以唱出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力學習,我從最開始的五音不全不敢開口唱歌,到後來會幾百首英文歌謠。

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看到會唱teddy bear teddy bear turn around,看到火車唱down by the station或者I've working on the railroad,看到船唱the big boat sails on the alley alley oh…

找到一些當時的學習記錄,截圖給大家參考。

英語資料現在或許能找到更多更有趣的,但關鍵點就在於要去做去落實,不然網盤網課繪本囤積一堆,也沒用。

在我的觀念裡,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就是為了給娃多一雙看世界的眼睛,如果脫離了閱讀,光識字的娃和提字器有啥分別呢?個人觀點哈。

即使短期內用類似量子讀書法讓娃認字了,能閱讀了,但是就像被逼著學鋼琴的娃,過了十級可能仍然不懂音樂,因為不是他們的內驅力在做這件事,而是被逼的。

所以轉到我想說的第三點:

3

不以培養閱讀習慣為主的啟蒙

都是耍流氓

我家就是從四個月開始每天中英文親子讀,當時想著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既然娃這麼小,那就靈魂先通過閱讀穿越吧。

最初確實沒想過是在做英語啟蒙,2015年中,常青藤爸爸才剛辭職公眾號寫第一篇文章,嘰裡呱啦也只是個提供論壇蓋樓交流的免費軟體,各種音視頻資源和原版繪本都沒有現在豐富物美價廉。

當時我得了幾本繪本,比如pat the bunny,設計太讓人傾心了,從此一入原版深似海,開啟了買買買讀讀讀的親子閱讀之路。

就是這幾年親子讀給豌豆積累了大量的聽力詞彙,為上幼兒園後快速過渡到指讀識字奠定了基礎。

(繪本不分級,用詞比分級難多了,娃聽慣了難的,再從簡單的分級指讀認字,只需要把音和形對應起來,簡直是秒殺速度)

豌豆讀書經常有人說他不可能都認識吧,看著很難,讀了知道意思嗎?

我在機構裡,有很多家長也會說,我一讀書小朋友就跑開了,根本不愛讀書。

首先書得選對,不是你愛書給他讀,而是要觀察孩子的興趣,按這個思路來選書,其次你得讀的有趣啊!

媽媽變戲精,小朋友即使跑開了,你繪聲繪色或者唱起來小朋友肯定又回來了。

不能功利心太強,但是往往孩子越大我們越不淡定,這也沒辦法,時間緊任務重,但是欲速則不達,愉悅的不帶目的的親子閱讀還是要做的。

再個,孩子越大培養閱讀習慣就越難,尤其還得加個陌生的語言,大人都喜歡舒適區,何況孩子。

所以群裡娃還小的媽媽們一定要抓緊現在的時間培養孩子先坐下來,讀書,中英文都好。

分享下以前讀繪本的方法,可以借鑑:

以我在家裡帶娃,遊樂場,機構裡多場英語故事會的經驗,真的沒有幾個娃不愛聽故事的~

所以如果家裡的娃不愛讀書,上述截圖裡的方法可參考,以前我出過教媽媽唱兒歌讀繪本的韻律課,估計也有上千個家庭參與吧,能堅持個一兩年的如今娃都能自己讀書了。

最後說一個自始至終貫穿生活的話題:

4

陪伴人的心態很重要

以前豌豆小,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會說我:這麼小的孩子給他讀那麼多書壓力好大,上學後更不輕鬆,現在就讓他好好玩唄! 中文都不會說,還講英文,聽得懂嗎?

那個時候的我在他們眼裡就像個唱獨角戲的神經病,讀書時孩子一個肯定的眼神反饋,唱歌遊戲時孩子蹦出一個個模糊不清的牙牙學語,這些只有每天陪他的我懂,而且還樂在其中。(病的不輕啊)

反正我自己帶孩子,他們說歸說,管不著,有些是和老人住一起的,更得堅定,自己的孩子自己負責,不要別人說啥你就放棄了,孩子的監督人是你。

最後我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向他們證明,孩子閱讀習慣培養好了,親子關係也好,又好帶又好學。

單英語方面來說,老人家看到別人家的孫子花費不少去這個那個線下班或者外教課還不如豌豆學的好的時候,終於誇獎我了:還是媽媽帶的好!

所以首先有目標:培養閱讀習慣,把英語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不介意語言載體,只要故事有趣就喜歡。

然後要堅持:自我提升+每天親子閱讀,雖然說起來看著容易,每天一點點做幾年也是需要有耐力和恆心的。

這期間心態也重要:我的是不功利,親子閱讀是為了愉悅,順著孩子的興趣邊讀邊調整,一本書他有一句話喜歡就值了,不要想著讀一本書就要從頭到尾一字不漏的讀完才算是把書利用上了,興趣為王,為了學幾個詞把興趣磨滅了才是得不償失。

現在回想不起很多細節,覺得也沒怎麼花力氣搞什麼英語啟蒙啊,我也不喜歡各種雞血群看別人北上廣深的牛娃4歲讀牛12啥的。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我雖然懶,但認真起來可能真是有點拼命三郎的幹勁兒~

現在豌豆基本上每天上個愛課,讀個Raz,其他時間他會自己各種翻書看,需要我的時候就配合下,其他時候我們都各玩各的。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陪娃就是這樣,先全心投入過,種子發芽後維護著就好了,但是如果一開始就不管,種子說不定不發芽啦!

人生都是場馬拉松,英語只是很少一個部分,在路上,一起穩穩的跑著吧[奸笑]

一些我在用的小方法:

其實現在市面上太多的分級讀來讀去了,這樣有可能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覺得英語很無趣。

之前都是音頻聽得多,隔三差五給看一集汪汪隊,小豬佩奇這種。他很喜歡書,小時候電視和書讓他選,永遠要書

所以,我都是給個老人機,把音頻拷進去,他帶著聽,大量的音頻輸入很重要。年齡小,儘量聽,帶著玩遊戲讀繪本,這個過程也是在高質量親子陪伴。

融入生活,這樣孩子才會覺得學了是有意義的,小朋友學東西都是講究here and now,跟生活無關,讓我學,又用不起來,肯定不樂意了。

家裡環境也可以布置起來,像國際幼兒園那樣:

除了衛生間和廚房,哪兒哪兒都能看到英文。

貼了幾年,有事沒事娃就看看,這樣對識字也有好處。

其實學英語,也不用局限於學英語,也是在學文化和不同的價值觀。

碰到對應的事就跟他講下,比如小朋友動插座,就把他領到海報那裡講下,不會說用中文就行了~

· 草根媽媽雞娃日常,

· 給雞娃父母作實例內參!

相關焦點

  • 英語啟蒙第一步,別被「牛娃心得」和廣告營銷忽悠
    如今英語啟蒙的帖子到處都有,雞媽牛娃比比皆是,沒這能耐的貓小樂準備說點不一樣的。具體啟蒙的方法步驟和材料用具會在後面寫,我先把態度表明確。不,還沒學會說話的小孩就該英語啟蒙了,聽英文兒歌之類的。有部分家長是受「語言敏感期」理論的教育,嬰兒時期的小孩對語言的接受能力特別強哦!6歲以前是小孩學外語的黃金時段哦!只要在這個時期創造語言環境,就能在小孩心中種下一顆種子,長大可再也沒這種機會了,千萬不能錯過!
  • 【走近牛娃】包子媽媽分享包子小朋友的英語啟蒙之路
    群友包子媽媽的兒子小包子年紀輕輕,英語水平十分了得,尤其是語音語調方面。之前我們在群裡邀請了包子媽媽,分享了關於牛娃包子小朋友的英語啟蒙之路,子路為大家將包子媽媽談到的學習經驗與方法整理下來分享給大家,便於各位家長朋友們借鑑學習。話不多說,我們馬上開始!子路歡迎包子媽媽開始分享關於包子小朋友的英語學習經驗!
  • 捧一堆英語教科書回家,你就能雞血出牛娃?英語啟蒙,這樣做才對
    他說:「我要開始給我家孩子英語啟蒙了啊,你家的學習資料,全是原汁原味的美國教材,我直接省省力力把它們丟給孩子去做,再讓他們看看原版動畫片……這樣的環境裡,分分鐘培養出英語小達人來。」我一時沒法接話了。我內心的聲音是,「好吧……真沒見過你這麼坑的爹——專門挖個大坑給你家娃跳。」 講真,二寶爸遇到很多來討教學習經驗的人,有這種想法的爹媽,不是一個人。
  • 孩子讀全英文環境的國際幼兒園,但一年後,我不得不自己給她英語啟蒙
    前一陣,她卻因為女兒的英語啟蒙焦慮上了。女兒小詩上了一年全英文環境的國際幼兒園,英文卻沒有明顯的進步,不光沒有達到她預期的水平,反而還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排斥英文逆反期。這篇文章,就是她冷靜過後的一些分析和思考。
  • 英語牛娃背後有牛媽!媽媽5點起床給孩備課 6歲小姑娘羅凌熹5歲半...
    今天一起來認識這位剛剛6歲上一年級的小姑娘羅凌熹,她從3歲半開始在媽媽有效而有趣的家庭英語啟蒙下,閱讀了上千本英語繪本和分級書,4歲半獲得「希望之星」全國星路風採英語大賽省賽一等獎、國賽幼兒組三等獎,5歲半取得了Star測試GE5.8,這代表其閱讀能力與美國5年級學生的中等水平相當。
  • 陳小春6歲兒子被稱「翻譯官」:有遠見的父母,孩子長大不會平庸
    陳小春父子選擇乘計程車前往,路上與司機交流全靠Jasper這個小翻譯,對話過程十分輕鬆流利,沒有一點兒問題!Jasper自信大方的使用英語,並且用英語給外國人講解繪畫作品,這一切都離不開爸爸陳小春的培養。
  • 5歲女孩靠原版閱讀掌握3000詞彙 英語牛娃怎麼練成的?
    5歲女孩靠原版閱讀掌握3000詞彙 英語牛娃怎麼練成的?Catherine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西安女孩,年僅5歲,但是她英語詞彙量高達3000,而且在抖音上教英語,還收穫了19萬粉絲、28萬贊。先解釋一下,5歲孩子3000英語詞彙,到底什麼水平?2019年中考英語的大綱詞彙是1600個,高考英語的大綱詞彙是3500個,大學英語四級詞彙3500-4000個。
  • 一對上班族父母的「3歲娃英語啟蒙手記」,「慢慢走」 效果卻超預期!
    滿天飛的繁雜信息,讓很多爸爸媽媽都感到焦慮,尤其是我們這一屆啞巴英語的父母,別說親子口語了,原版繪本閱讀起來都磕磕巴巴,於是每天都處於「我可能是耽誤孩子進步的絆腳石」的自我懷疑中。湯圓20個月左右,我第一次接觸英語啟蒙這個觀念。於是我一頭霧水開始瘋狂買書和下載資源。
  • 英語啟蒙:按照這些方法去做,人人都能成為英語牛娃
    在多年的英語啟蒙教育研究過程中,苗爸發現一個現象,大童和絕大多數成年人花費近10年學英語,卻鮮有能夠流利說英語的,而任何一個三、四歲的幼童,卻能輕鬆地掌握母語的聽說能力。除了語言環境這一主要原因之外,還有什麼其它因素導致幼童的語言能力要遠勝成年人呢?經過認真分析,苗爸總結出幾個關鍵點,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普娃成為牛娃。
  • 牛娃不是比出來的
    比如數學,牛娃們做奧數題輕輕鬆鬆,自家普娃連教材的內容都學的夠嗆。 再比如英語,牛娃已經能和外國人無障礙日常交談,自家孩子連人家說啥也聽不懂。 焦慮之後開始找原因,首先是家裡沒有學習英語的氛圍,誰家平常說話講英文啊?導致孩子口語能力上不去。
  • 英語牛娃養成秘籍!
    哪個寶媽不想讓自己的寶寶成為能夠用英語侃侃而談的英語「牛娃」?哪個寶媽不希望自己在家裡就能夠有一籮筐的精囊妙計幫助寶寶「愛上英文」?又有哪個寶媽不希望自己的「火眼金睛」可以一眼便知哪本英語繪本寶寶「愛看」,哪個英語動畫片寶寶「愛學」?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寶寶變成,他和她!
  • 在雞血環境下如何安排英語學習?
    一年比一年雞血的現狀,讓很多雞血家長覺得傳統的英語學習路線有些滿足不了他們的要求了。就好比以前大家會討論的是能不能一年級二年級自己在家裡教奧數,三年級再開始出去奧。但一年半後的今天,大家討論是是中班有沒有秒到測試,小班有沒有去外面學思維。所以,我在這裡拋磚引玉,討論雞血環境下上海小孩的英語學習路線,希望更多的牛爸牛媽可以奉獻出你們的經驗教訓。
  • 【啟蒙路線】小小牛娃——7歲Eva的英文自主閱讀之路
    正文開始:小小牛娃——7歲Eva的英文自主閱讀之路在「童閱森林」群裡混久了,深知群裡很多媽媽都是從小和孩子一起讀英語原版繪本,這點說來慚愧,我對自己的英語沒啥自信,所以在EVA的英語學習道路上,一直沒有親子閱讀這個環節。因此我寫的啟蒙實例,可能更適合給那些英語不太好,無法和孩子英語親子閱讀的媽媽。
  • 「我們家孩子3歲多了,現在英語啟蒙還來得及嗎?」
    我們總說語言啟蒙要抓住0-6歲這個黃金時期,越早開始越好,最好出生就開始。於是有很多家長開始焦慮:「我孩子3歲了,現在才開始英語啟蒙,來不來得及?母語已經很強勢了,怎麼開始啟蒙比較好?」我相信這是很多家長目前在面臨的問題,包括M豆媽媽。
  • 給老大做英語啟蒙一年,能說會讀,職場二寶媽是如何辦到的?
    Jessie媽媽要帶七個月大的老二,還要給老大做英語啟蒙,疲累自不用說,也有過迷茫與焦慮,但堅持的信念從來沒有丟,所以Jessie進展很快,能說會讀。Jessie自己編英文故事如上面視頻呈現的,她能編故事,自主閱讀Fly Guy這樣難度的橋梁書,還可以輕鬆用英語與媽媽一起討論繪本。下面,一起看看Jessie媽媽的一年啟蒙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 英語啟蒙:父母們常犯的錯誤和一個牛娃的訓練方法
    這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905篇原創英語啟蒙文章。經常在群裡與大家互動,及時了解了大家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當然,最常見的問題,是父母雙方白天都要上班,孩子留給老年人看管。由於許多老年人都沒有英語基礎,而且也不會操作現在的一些「高科技」產品,所以,孩子的英語啟蒙成了大家頭疼的問題。
  • 英語牛娃背後有牛媽
    今天一起來認識這位剛剛6歲上一年級的小姑娘羅凌熹,她從3歲半開始在媽媽有效而有趣的家庭英語啟蒙下,閱讀了上千本英語繪本和分級書,4歲半獲得「希望之星」全國星路風採英語大賽省賽一等獎、國賽幼兒組三等獎,5歲半取得了Star測試GE5.8,這代表其閱讀能力與美國5年級學生的中等水平相當。
  • 一篇文章說清楚,為啥雞血家長不喜歡報英語機構。徹底分享雞血英語...
    關於英語機構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講過大體分為蹦跳啟蒙,讀寫和應試三類。   然而經過最近幾年的觀察,雞血家長們越來越不喜歡報機構。
  • #毫無保留#英文啟蒙乾貨 | 4歲流利對話與閱讀,牛娃背後是用心又堅韌的媽媽.
    今天要分享的,是我們群內的大神媽媽IF2.0給女兒的英語啟蒙之路。一切都要從一個視頻開始說起...那天IF媽媽「duang」一下扔進來一個視頻(如上),我們隨手點開一看不要緊——立刻震驚了—— 一個3/4歲的娃,對著英文繪本balahbalah念得順溜又自然。群內從安靜到沸騰,紛紛緊迫感都來了,哈哈。
  • 英語沒有優勢的「普通媽媽」,把握這3點,也能培養出英語牛娃
    那些英語牛娃們,從兒童啟蒙時起,他們的聽力和口語輸入每天基本都在2-3小時。,沒有捷徑可走。:從幾歲開始啟蒙、學的什麼英語、看的什麼動畫、讀的哪些繪本、聽的什麼兒歌......然後積極複製每一個細節,但是具體運作起來就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