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網點資源優勢的中國郵政和專業保險法國國家人壽的股東組合讓中法人壽自出身便含著金湯匙,然而業務不濟、償付下滑等指標「紅線」令其走上不斷被拋棄的路途。此次增資方案中,法國國家人壽退出,標誌著中法人壽將從目前的中外合資險企變為中資險企。而自2015年新進中法人壽第一大股東,鴻商集團看中的便是其經營控制權,即便業務停滯,經營業績苦不堪言,鴻商集團依舊堅定持有,此次更是引入寧德時代作為股東,此舉似乎意在「盤活」中法人壽。
11月13日,中法人壽官網公告,公司擬新增注資28億元,引進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青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山控股」)、貴州貴星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貴星」)三家新股東,註冊資本將從2億元躍升至30億元。
若增資完成,中法人壽將從目前的中外合資險企變為中資險企,其中鴻商集團持股33%、寧德時代持股30%、青山控股持股30%、貴州貴星持股7%,原股東法國國家人壽和北京人濟九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濟九鼎」)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資料顯示,自2016年陷入經營危機,中法人壽的償付能力一降再降,期間曾啟動兩次增資擴股方案卻遲遲沒有後文,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償付能力在行業最低,保費收入第三季度為0。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或是捨不得手中壽險公司的經營控制權,雖然中法人壽此前兩度增資未果,其第一大股東鴻商集團仍對其「不離不棄」,除近4年間27次借款中法人壽,此次參與增資的寧德時代背後亦有其背影。
兩度增資未果,中法人壽償付遇「紅線」
公開資料顯示,中法人壽由中國郵政和法國國家人壽於2005年合資設立,註冊資本金2億元,兩者分別持股50%。
據年報數據,中法人壽起初發展不錯且在第四年便實現盈利。2006年-2009年中法人壽保費收入分別為1905萬元、3700萬元、1.29億元和2.7億元,2009年首次實現盈利300萬元。
然而好景不長,自2009年中國郵政全資子公司中郵人壽成立後,中法人壽業績開始下滑,2010年保費收入滑落至2.2億元、淨利潤-0.16億元,至2015年,公司保費收入僅2.5萬元,淨利潤-0.45億元。對比之下的中郵人壽保費高歌猛進,從20億元增至247億元。
也正是2015年,中國郵政退出中法人壽,由鴻商集團接手其50%股權,同時法國國家人壽轉讓其25%股權給人濟九鼎。
伴隨著新股東進入,2016年中法人壽保費收入初次回升,為6361.41萬元,但僅2億的註冊資本金,顯然無法支撐保費發展。也因此,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開始由正轉負,據2016年年報,中法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由2015年末的996%降至2016年末的-140%,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法人壽償付能力為行業最低,其綜合及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均降至-24408.67%。此外風險綜合評級也不達標,其風險綜合評級自2016年四季度降為D級後一直維持至今年三季度。
面對償付能力遭遇「紅線」,中法人壽隨後開始謀求增資重組。資料顯示,2016年,中法人壽擬新增註冊資本13億元,其中原股東鴻商集團、人濟九鼎分別欲增資6.5億元和3.25億元,擬引入新股東吉林省長久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出資1.625億元,和新股東安徽國盛投資有限公司出資1.625億元計入新增註冊資本,不過此後便無下文。
無獨有偶,2017年,中法人壽再推新的增資方案,增資13億元,其中原股東鴻商集團和人濟九鼎分別出資4億元和1.74億元;另有新股東廣西長久汽車投資有限公司和寧德時代分別欲增資4.29億元、2.99億元。
然而伴隨著兩次增資方案均遲遲未有下文,註冊資本無法得到補充,公司業績再次遭遇「滑鐵盧」。保費收入方面,2016年回升後,2017年轉而跌至18.06萬元,到2019年僅4.93萬元,今年三季度保費收入為0;與此同時公司淨利潤也斷崖式下跌,從2015年的-4499.58萬元驟降至2016年-8153.93萬元,到2019年,該公司淨虧損為-6228.96萬元,今年前三季度累計淨利潤-3981.4萬元。
而此次增資版本相較於2017年版增資方案再度發生變化,增資金額由13億增至28億元,新入局股東中僅存寧德時代,另有青山控股、貴州貴星參與出資;長久汽車不再參與,而原股東法國人壽、人濟九鼎亦均欲退局。
此外不同於之前的股東結構,這一次寧德時代這家明星企業領銜下的增資擴股股東頗為多元,但亦有明顯實業特徵。第一大股東鴻商集團和寧德時代,皆以實業為主。鴻商集團旗下洛陽鉬業實現A+H上市,市值近千億;寧德時代作為近來A股明星股,市值近6000億元,兩者合計近7000億。青山控股亦是製造企業,位居中國500強,國內知名不鏽鋼生產企業。貴州貴星則從事汽車銷售。
第一大股東鴻商集團是寧德時代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鴻商集團成立於2003年,註冊資本為1.8億。旗下控股一家上市公司「洛陽鉬業」,而背後的實際控制人是於泳。1998年,於泳創立了鴻商,並在2003年整合組建為專業化的產業投資控股集團。
早在2013年,鴻商集團便將目光放至控股保險業。2013年8月鴻商以持有百年人壽2億股、佔比達8.4746%,與大連港集團等7家公司並列為其最大單一股東。然而由於拿不到實際經營控制權,鴻商集團在僅僅隔了4個月便清退了其在百年人壽中的所有股權。
此後,鴻商繼續鎖定新獵物。據悉,鴻商集團期間還看中過信泰人壽、新光海航人壽和幸福人壽等,這幾家保險公司的部分股東彼時也有意出售股權。但最後皆因各種原因無疾而終。
直至2015年,中外股東都有退出之意的中法人壽,進入了鴻商集團的視線。而自2015年接手中國郵政手中中法人壽股權且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後,鴻商集團便逐步加大對中法人壽的話語權。
企查查數據顯示,2016年1月,中法人壽經歷人事大「換血」,其中劉立清董事長,比肖普總經理,李國華、陶禮明、白芮和拉諾迪四位董事均退出,與此同時新增周正平董事長、袁宏林副董事長、唐庚榮、陳毅敏和陳經緯三位董事,2017年5月,中法人壽法定代表人由周正平變更為袁宏林。
與此同時,袁宏林擔任鴻商集團旗下鴻商產業控股北京辦事處、鴻商資本股權投資北京分公司、上海鴻商創業投資和西藏鴻商資本投資等多家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等職務。另值得一提的是,袁宏林亦擔任洛陽鉬業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一職,而近年來洛陽鉬業「混改」成功,跨越發展並實現A+H兩地上市背後源於兩次引入戰投鴻商集團。
資料顯示,2004年洛鉬集團引入鴻商集團進行戰略投資,促使公司產能迅速擴大一倍。2014年鴻商集團通過二級市場增持H股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公司性質由國企轉為民企。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此次增資後,中法人壽股東變動較大,股權趨於多元化,且第一大股東鴻商集團股權由50%被稀釋到33%,但公司的話語權卻似乎仍牢牢掌握在第一大股東鴻商集團手中。
事實上,此次進入中法人壽第二大股東梯隊的寧德時代股東背後亦早有鴻商集團身影。
作為一家大型民營企業,鴻商集團以研究為先導,高度看好並擁抱新能源汽車大周期投資,早在2015年寧德時代開始啟動第一輪融資之時,就通過旗下西藏鴻商資本投資有限公司迅速入股,彼時寧德時代估值僅200億元。
據同花順數據,西藏鴻商資本投資自2017年四季度便以持股6274.53萬股進入寧德時代前十大股東,經過幾次減持後,截至今年三季度,持股3880.34萬股,佔比1.67%,為寧德時代第九大股東。粗略估算,短短5年左右的時間,投資寧德時代增值超20倍。
此外據市場人士透露,鴻商集團還在考慮收購一家財產險公司,以及未來在適當時機進入銀行等其他金融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