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寧德時代,第一大股東鴻商集團意在「盤活」中法人壽?

2020-12-10 環球老虎財經

擁有網點資源優勢的中國郵政和專業保險法國國家人壽的股東組合讓中法人壽自出身便含著金湯匙,然而業務不濟、償付下滑等指標「紅線」令其走上不斷被拋棄的路途。此次增資方案中,法國國家人壽退出,標誌著中法人壽將從目前的中外合資險企變為中資險企。而自2015年新進中法人壽第一大股東,鴻商集團看中的便是其經營控制權,即便業務停滯,經營業績苦不堪言,鴻商集團依舊堅定持有,此次更是引入寧德時代作為股東,此舉似乎意在「盤活」中法人壽。

11月13日,中法人壽官網公告,公司擬新增注資28億元,引進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青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山控股」)、貴州貴星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貴星」)三家新股東,註冊資本將從2億元躍升至30億元。

若增資完成,中法人壽將從目前的中外合資險企變為中資險企,其中鴻商集團持股33%、寧德時代持股30%、青山控股持股30%、貴州貴星持股7%,原股東法國國家人壽和北京人濟九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濟九鼎」)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資料顯示,自2016年陷入經營危機,中法人壽的償付能力一降再降,期間曾啟動兩次增資擴股方案卻遲遲沒有後文,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償付能力在行業最低,保費收入第三季度為0。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或是捨不得手中壽險公司的經營控制權,雖然中法人壽此前兩度增資未果,其第一大股東鴻商集團仍對其「不離不棄」,除近4年間27次借款中法人壽,此次參與增資的寧德時代背後亦有其背影。

兩度增資未果,中法人壽償付遇「紅線」

公開資料顯示,中法人壽由中國郵政和法國國家人壽於2005年合資設立,註冊資本金2億元,兩者分別持股50%。

據年報數據,中法人壽起初發展不錯且在第四年便實現盈利。2006年-2009年中法人壽保費收入分別為1905萬元、3700萬元、1.29億元和2.7億元,2009年首次實現盈利300萬元。

然而好景不長,自2009年中國郵政全資子公司中郵人壽成立後,中法人壽業績開始下滑,2010年保費收入滑落至2.2億元、淨利潤-0.16億元,至2015年,公司保費收入僅2.5萬元,淨利潤-0.45億元。對比之下的中郵人壽保費高歌猛進,從20億元增至247億元。

也正是2015年,中國郵政退出中法人壽,由鴻商集團接手其50%股權,同時法國國家人壽轉讓其25%股權給人濟九鼎。

伴隨著新股東進入,2016年中法人壽保費收入初次回升,為6361.41萬元,但僅2億的註冊資本金,顯然無法支撐保費發展。也因此,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開始由正轉負,據2016年年報,中法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由2015年末的996%降至2016年末的-140%,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法人壽償付能力為行業最低,其綜合及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均降至-24408.67%。此外風險綜合評級也不達標,其風險綜合評級自2016年四季度降為D級後一直維持至今年三季度。

面對償付能力遭遇「紅線」,中法人壽隨後開始謀求增資重組。資料顯示,2016年,中法人壽擬新增註冊資本13億元,其中原股東鴻商集團、人濟九鼎分別欲增資6.5億元和3.25億元,擬引入新股東吉林省長久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出資1.625億元,和新股東安徽國盛投資有限公司出資1.625億元計入新增註冊資本,不過此後便無下文。

無獨有偶,2017年,中法人壽再推新的增資方案,增資13億元,其中原股東鴻商集團和人濟九鼎分別出資4億元和1.74億元;另有新股東廣西長久汽車投資有限公司和寧德時代分別欲增資4.29億元、2.99億元。

然而伴隨著兩次增資方案均遲遲未有下文,註冊資本無法得到補充,公司業績再次遭遇「滑鐵盧」。保費收入方面,2016年回升後,2017年轉而跌至18.06萬元,到2019年僅4.93萬元,今年三季度保費收入為0;與此同時公司淨利潤也斷崖式下跌,從2015年的-4499.58萬元驟降至2016年-8153.93萬元,到2019年,該公司淨虧損為-6228.96萬元,今年前三季度累計淨利潤-3981.4萬元。

而此次增資版本相較於2017年版增資方案再度發生變化,增資金額由13億增至28億元,新入局股東中僅存寧德時代,另有青山控股、貴州貴星參與出資;長久汽車不再參與,而原股東法國人壽、人濟九鼎亦均欲退局。

此外不同於之前的股東結構,這一次寧德時代這家明星企業領銜下的增資擴股股東頗為多元,但亦有明顯實業特徵。第一大股東鴻商集團和寧德時代,皆以實業為主。鴻商集團旗下洛陽鉬業實現A+H上市,市值近千億;寧德時代作為近來A股明星股,市值近6000億元,兩者合計近7000億。青山控股亦是製造企業,位居中國500強,國內知名不鏽鋼生產企業。貴州貴星則從事汽車銷售。

第一大股東鴻商集團是寧德時代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鴻商集團成立於2003年,註冊資本為1.8億。旗下控股一家上市公司「洛陽鉬業」,而背後的實際控制人是於泳。1998年,於泳創立了鴻商,並在2003年整合組建為專業化的產業投資控股集團。

早在2013年,鴻商集團便將目光放至控股保險業。2013年8月鴻商以持有百年人壽2億股、佔比達8.4746%,與大連港集團等7家公司並列為其最大單一股東。然而由於拿不到實際經營控制權,鴻商集團在僅僅隔了4個月便清退了其在百年人壽中的所有股權。

此後,鴻商繼續鎖定新獵物。據悉,鴻商集團期間還看中過信泰人壽、新光海航人壽和幸福人壽等,這幾家保險公司的部分股東彼時也有意出售股權。但最後皆因各種原因無疾而終。

直至2015年,中外股東都有退出之意的中法人壽,進入了鴻商集團的視線。而自2015年接手中國郵政手中中法人壽股權且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後,鴻商集團便逐步加大對中法人壽的話語權。

企查查數據顯示,2016年1月,中法人壽經歷人事大「換血」,其中劉立清董事長,比肖普總經理,李國華、陶禮明、白芮和拉諾迪四位董事均退出,與此同時新增周正平董事長、袁宏林副董事長、唐庚榮、陳毅敏和陳經緯三位董事,2017年5月,中法人壽法定代表人由周正平變更為袁宏林。

與此同時,袁宏林擔任鴻商集團旗下鴻商產業控股北京辦事處、鴻商資本股權投資北京分公司、上海鴻商創業投資和西藏鴻商資本投資等多家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等職務。另值得一提的是,袁宏林亦擔任洛陽鉬業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一職,而近年來洛陽鉬業「混改」成功,跨越發展並實現A+H兩地上市背後源於兩次引入戰投鴻商集團。

資料顯示,2004年洛鉬集團引入鴻商集團進行戰略投資,促使公司產能迅速擴大一倍。2014年鴻商集團通過二級市場增持H股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公司性質由國企轉為民企。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此次增資後,中法人壽股東變動較大,股權趨於多元化,且第一大股東鴻商集團股權由50%被稀釋到33%,但公司的話語權卻似乎仍牢牢掌握在第一大股東鴻商集團手中。

事實上,此次進入中法人壽第二大股東梯隊的寧德時代股東背後亦早有鴻商集團身影。

作為一家大型民營企業,鴻商集團以研究為先導,高度看好並擁抱新能源汽車大周期投資,早在2015年寧德時代開始啟動第一輪融資之時,就通過旗下西藏鴻商資本投資有限公司迅速入股,彼時寧德時代估值僅200億元。

據同花順數據,西藏鴻商資本投資自2017年四季度便以持股6274.53萬股進入寧德時代前十大股東,經過幾次減持後,截至今年三季度,持股3880.34萬股,佔比1.67%,為寧德時代第九大股東。粗略估算,短短5年左右的時間,投資寧德時代增值超20倍。

此外據市場人士透露,鴻商集團還在考慮收購一家財產險公司,以及未來在適當時機進入銀行等其他金融領域。

相關焦點

  • 中法人壽28億元增資獲批 創業板「一哥」寧德時代成第二大股東
    此次增資源於一個月前,11月13日,中法人壽在官網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將註冊資本由當前2億元增加至30億元,現有股東鴻商集團參與此次增資,法國國家人壽、北京人濟九鼎兩家老股東不參與此次增資,並擬將所持有的全部股權轉讓給鴻商集團,同時,引入青山控股、寧德時代、貴州貴星三家新股東。
  • 6700億電池巨頭寧德時代進軍金融圈 入股中法人壽
    來源:券商中國近年靠借款度日的中法人壽,迎來新生契機。12月18日,銀保監會官網披露,12月14日批准中法人壽註冊資本從2億元增加至30億元,新引入股東寧德時代、青山控股各自認購9億元,原大股東鴻商集團認購7.9億元,貴州貴星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認購2.1億元。
  • 中法人壽變身中資險企 寧德時代青山控股並列二股東
    得知中法人壽增資和股權轉讓方案獲批後,一位業內人士感慨道。12月18日,銀保監會發布公告,同意中法人壽增加註冊資本以及股權轉讓方案,其註冊資本將從2億元增加至30億元,同時,原有股東法國國家人壽將徹底退出其股東行列,寧德時代等3家公司成為新進股東。分析人士認為,增資後,中法人壽償付能力嚴重不足的問題將徹底得到解決,但公司要重新步入正軌,還需處理好一系列問題。
  • 增資獲批迎28億「及時雨」 中法人壽「久旱逢甘霖」
    12月18日,銀保監會發布行政許可,批准中法人壽增資28億元,引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青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山控股」)、貴州貴星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貴星」)三家新股東;同時,原股東法國國家人壽保險公司(以下簡稱「法國國家人壽」)、北京人濟九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濟九鼎」)退出。
  • 法國國家人壽退出,新股東注資!中法人壽能從泥潭中走出嗎?
    如果要從國內保險公司中找出一個吊車尾的,那非中法人壽莫屬。但是近日,中法人壽似乎迎來了轉機。日前,銀保監會發布公告稱,批准中法人壽原股東法國國家人壽的股權轉讓,以及三個新股東的增資操作。至此,中法人壽的註冊資本從2億元人民幣增加至30億元人民幣,近三年的股權動蕩終於塵埃落定。
  • 償付能力嚴重不足並已出現流動性風險 中法人壽再向大股東借款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吳敏 北京報導近日,中法人壽再次發布「借款」公告,向大股東鴻商集團借款1000萬元。而此次借款,已是2020年中法人壽的第4次借款,也是其在「借款」之路上的第27次。
  • 外資股東卻選擇退出
    外資股東卻選擇退出】12月18日,銀保監會官網披露,12月14日批准中法人壽註冊資本從2億元增加至30億元,新引入股東寧德時代、青山控股各自認購9億元,原大股東鴻商集團認購7.9億元,貴州貴星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認購2.1億元。還批准法國國家人壽和北京人濟九鼎將所持有的全部中法人壽25%股權轉讓給鴻商集團。
  • 中法人壽償付能力大降,常年靠大股東輸血續命
    這些險企中,最觸目驚心的當屬中法人壽。近日,中法人壽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出爐,不管是綜合評級,還是償付能力充足率都不達標,尤其是償付能力充足率降至-18227%。換句話說,中法人壽資金耗盡,沒錢了。相當諷刺的是,中法人壽提到,為了應對流動性危機,公司努力協調股東借款,「日常運營均靠股東借款維持」。
  • 鴻商集團負債達843億 旗下洛陽鉬業業績大跌後復甦
    圖/洛陽鉬業網站截圖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審定,維持鴻商集團主體信用等級為AA+,評級展望為穩定;維持「18 鴻商產業 MTN001」和「18 鴻商產業 MTN002」的信用等級為 AA+。資料顯示,鴻商產業控股集團創立於1998年,2003年在整合附屬機構及所投資企業的基礎上,組建為專業化的產業投資控股集團。鴻商集團旗下產業涉及數據通信設備、航空運輸、機電自動化、礦業投資、金融投資、風險投資等領域。評級報告顯示,鴻商集團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於泳,持股比例為99%。
  • 中國郵政保險牌照瘦身:先賣中法人壽,再賣四家保險中介公司!
    中國郵政集團在保險經營路上顯得如此堅決,鐵心要砍掉保險經營的各個分叉。4月13日,繼2019年多次甩賣後,中國郵政再次出售旗下保險代理公司。從2017年退出中法人壽,到2019年加碼中郵人壽,再至2019年底頻繁出售旗下保險中介牌照,中國郵政的保險棋局,正在生變。
  • 60餘家壽險公司最新償付能力大排名出爐中法人壽、新光海航人壽等...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顯示,按照現行監管規定,有3家險企二季度償付能力不達標,分別為中法人壽、吉祥人壽、新光海航人壽。新光海航人壽在償付能力報告中提到,公司在保監會2017年四季度、2018年一季度監管評價中,均被評定為D類保險公司。公司被評為D類公司的原因及風險點,集中在「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達標」。新光海航人壽成立於2009年,當年背靠海航集團和臺灣新光人壽兩大股東,一時風光無限。但窘境很快出現,隨著業務發展,新光海航人壽擬發起增資計劃,但未得到股東方海航集團應允。
  • 引入新股東獲批 海航退出後新光海航人壽能否「翻身」
    股權轉讓後,臺灣新光人壽持股比例減半。股權變更及增加註冊資本金後,新光海航人壽的股東增至6家,臺灣新光人壽持股25%為第一大股東,深圳市柏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柏霖資管」)、香江金控均持股20%,並列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 償付能力期中考:中法人壽新光海航人壽依然墊底
    從披露的償付能力報告看,依然僅有中法人壽和新光海航人壽的償付能力不達標,頗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之感。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其他保險公司可以高枕無憂,恆大人壽、前海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天安人壽、國華人壽、珠江人壽等行業黑馬的情況依然值得追蹤。  值得一提的是,信達財險、長安責任險、眾安財險等都在報送的償付能力報告或年報中出現過數據差錯,這一問題需要加以重視。
  • 新光海航人壽股東變更塵埃落定
    10月10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新光海航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股東及註冊資本的批覆。銀保監會批准新光海航人壽註冊資本從5億元人民幣增至12.5億元人民幣,由臺灣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認購新增註冊資本中的1.875億元,由深圳市柏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認購新增註冊資本中的1.75億元,由深圳市樂安居商業有限公司認購新增註冊資本中的1.375億元,由深圳市國展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認購新增註冊資本中的1.25億元,由上海冠浦房地產開發經營有限公司認購新增註冊資本中的6500萬元,
  • 交銀康聯人壽股東康聯集團退出獲批,日本MS&AD保險接盤
    歷時一年半,康聯集團出清交銀康聯人壽股權一事獲監管部門放行。12月8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批覆稱,批准澳大利亞康聯集團(下稱康聯集團)將所持有的交銀康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下稱交銀康聯)37.5%股權轉讓給日本MS&AD保險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MS&AD保險)。轉讓後,MS&AD保險持有交銀康聯37.5%的股權;康聯集團不再持股。上述批覆落款時間為12月3日。
  • 鼎誠人壽萬峰離場 柏霖資產有望並列第一大股東
    柏霖資產有望並列第一大股東   鼎誠人壽的前身是新光海航人壽。新光海航人壽成立於2009年3月,由海航集團和新光人壽共同出資設立,註冊資本5億元,二者各出資25000萬元。   2016年11月,新光海航人壽曾發布公告稱,兩大股東海航集團、新光人壽分別轉讓其所持有的50%、25%股份,而相應股份則由柏霖資產、光匯石油團和國展投資3家公司接手。
  • 中國人壽成廣發銀行第一大股東(圖)
    中國人壽也將「一家獨大」,成為廣發銀行的單一最相關公司股票走勢大股東。  時至今日,關於廣發銀行尋求IPO的道路依然不明朗,但有分析認為中國人壽收購股權後將為其上市提供便利因素。而此次交易如能成功,國壽集團的金控平臺雛形也將顯現。
  • 擬增資7.5億元引入新股東 新光海航人壽要滿血復活了
    7月31日,新光海航人壽披露公告稱,考慮到公司資金需求以及持續運營的需要,海航集團和新光人壽擬進行股權轉讓和增加註冊資本。如果此次股權轉讓和增資得到核准,屆時新光海航人壽的註冊資本將由5億元上升到12.5億元,股東數量也將從當前的兩家上升到6家。
  • 鼎誠人壽萬峰離場,擬任董事長大有來頭,柏霖資產有望並列第一大股東
    2019年,鼎誠人壽前五大保險產品中分紅險業務保費收入佔總保費比重的六成以上,且主要渠道均為電銷渠道。2009年至2019年,鼎誠人壽淨利潤分別為-0.41億元、-0.49億元、-0.72億元、-0.9億元、-0.86億元、-1.08億元、-0.82億元、-0.99億元、-0.88億元、-0.79億元、-1.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