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政策下,「物化生」就是高考選科的「王炸」組合?

2020-12-10 上海向陽生涯

一提起高考選科,很多家長和學生都會選擇「物理+化學+生物」,原因很簡單:可選擇的專業超過97%,受到的限制少,未來就業面廣……然而,新高考改革後,無論是「3+1+2」模式還是「6選3」模式,不能再以片面的因素去選取科目,否則,將會對學生造成無法挽回的困惑和影響。

向陽生涯給你舉個例子:

女孩小王,初升高時,趕上了高考改革,當地在高一的時候,需要選科。她情況是,整體成績班級裡中等水平,理科類成績相對一般,比如物理、化學這些課程基礎稍微要差一些。歷史、政治、生物還不錯,自己也比較喜歡。然而,父母希望她未來能學電子信息、電氣工程等這些傳統又比較好就業的專業,於是建議她選擇物理、化學、生物這個熱門組合。但她在選科時,自己是有過糾結的,因為自己害怕學物理,基礎不好,想學歷史、政治。但也糾結,萬一選了歷史,可報的專業受限制。最後,還是選擇了聽從父母的建議,選擇了物理、化學和生物這個傳統組合。然而,到了高二以後,王同學學起物理、化學來特別吃力,特別是物理,成績開始直線下降,經常一百分的考試,只能考60-70分的成績,這時候的王同學,甚至有點後悔,當初自己是不是應該選擇歷史、政治和生物,最近非常苦悶,痛苦不已。無獨有偶,王同學所在的省份去年也施行的是「6選3」模式,她化學成績中上,物理一般,父母覺得選擇物理化學日後就業面廣,選擇政治對日後考研、考公務員有很大幫助,所以王同學選擇了物化政組合。但王同學本身對政治、物理沒有興趣,對自己未來專業、職業方向選擇也沒有規劃。如今隨著高二各科難度的提升,已經被虐得不能自理,苦不堪言。王同學十分後悔自己的選擇,然而這個時候再改選已經太晚,只能努力適應,咬牙堅持。而王同學同校的同學張同學,平時動手能力比較強,喜歡維修一些小家電的故障。6個選考科目中,喜歡學習物理,但是地理考試成績最好,政治最好學。他希望自己能夠考一所位於一線城市的名牌大學,就讀機械自動化、電氣自動化相關專業。他物理成績並不高,選擇地理可能會提高總分,但不符合上述工科專業對選科的要求。但他覺得政治好學,也可能在高考中能拿到高分。綜合他對未來大學專業的選擇和興趣、院校分數,他最終選擇了物理+地理+政治組合,找到了自己的「最優」選擇。

從上面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3+1+2」模式還是「6選3」模式,新高考改革,放大了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學生可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和專業要求,選擇適合自己學科組合及未來發展道路。

但是,有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適合什麼、未來想學哪個專業、進到哪所大學,想從事哪種職業,只是單純的考慮成績和就業面的問題,輕易決定選擇哪種科目;相反,對自己有清晰認知和目標的學生,可以抓住新高考的選科模式這個機遇,綜合自身情況,選擇出興趣+分數+專業/院校最優解的科目組合,為自己日後的發展打下基石,鋪平道路。

新高考改革後,不僅在選科模式上給了學生更大的自主權,還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升學機遇:自主招生、綜合評價、強基計劃……在這個選擇大於努力的環境中,能否吃透高考新政細則,提前做足備考功課,已成為高中優等生保持優勢、中等生逆襲突圍、把握更多名校升學的關鍵。

向陽生涯專注職業規劃與生涯教育19年,是國內職業規劃事業的開創者。向陽生涯研發的高考志願規劃師課程,該課程由三位十年以上實操經驗的導師,理論實戰相結合,深入淺出地講解,新老高考無縫銜接,幫助你快速掌握最新高考規則與志願實操技法!想要在新高考下幫助孩子的老師和家長,要抓緊學習,來幫助孩子做出最優選擇!

相關焦點

  • 新高考選科,你希望孩子在物化生政史地6科中選哪幾科?由孩子定
    新高考在很多省市推行,目前大家比較喜歡選擇的學科是生物、地理、物理、歷史等學科,選擇政治與化學相對較少,實際上我們選擇的目的不外乎就是既想要保持分數能夠最大化,又想要保持大學專業有更多的選擇。關於新高考如何選科,最希望孩子能夠學習哪三門?
  • 新高考選科「大坑」:學校組合開不全,學生選科傻了眼
    「新高考前沿」根據新高考兩年來一線全程參與學生選科的經驗,以及對學生選科後學習情況的持續追蹤,總結「新高考如何選科」10季失敗案例,詳細為您記錄新高考選科中的那些「坑」。一些您意想不到的細節,卻關乎著孩子未來,今天為大家帶來《新高考選科失敗案例第五季:學校強制3選1,身不由己淚空流》,又名《新高考選科「大坑」:學校組合開不全,學生選科傻了眼》。
  • 新高考3+1+2模式選科推薦,物化生是最佳組合,理科生仍然佔優勢
    自從新高考模式開始執行,3+1+2選科模式就被大家所熟知。很多家長都非常關心新高考改革方式,時刻關注與高考密切相關的內容。新高考模式實行之後,已經沒有文理科之分,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課程。3+1+2模式就是,語文數學英語必修,物理歷史選一個,地理政治化學生物選兩個,這樣的選科方式豐富了學生的選擇,避免了只有物化生和歷政地兩種上課模式。很多家長和學生也都十分贊同該選科模式的執行。說到新高考,就不得不提到3+3模式,所謂的3+3,就是語數英必修,在剩餘六門課程中選修三門。雖然豐富了學生的選擇,但是缺點也顯而易見。
  • 新高考「最佳」選科組合,專業覆蓋率高,江蘇卻很少人選,為什麼
    「3+1+2」高考模式共有12中選科組合,對於學生以及家長來說,如何選科是一大難題,除了要考慮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成績和未來的職業規劃以及所在地區同學的選科情況外,還要考慮大學招生專業對於選科的要求,但目前學生和家長對於大學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卻知之甚少。
  • 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選科「潛規則」必須了解
    新高考從2014年開始啟動到現在,已經有6個省(市)實行了新高考,而今年是實行新高考省份最多的一次,尤其是山東省高分滑檔的情況,對於今年即將進入新高考的同學們也是很重要的警示。新高考選科學霸扎堆現象嚴重,到底該怎麼選才能更容易上名校?新高考選科有哪些「潛規則」提前了解,避開這些坑!
  • 物地生:新高考「最佳」選科組合,卻不適合「中等生」,為什麼?
    「3+1+2」高考模式共有12中選科組合,對於學生以及家長來說,如何選科是一大難題,除了要考慮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成績和未來的職業規劃以及所在地區同學的選科情況外,還要考慮大學招生專業對於選科的要求,但目前學生和家長對於大學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卻知之甚少。
  • 新高考選科:高一選科「物歷地」全面解讀,這個選科組合成為新高考的贏家?
    要想加入新高考選科諮詢群的家長和考生,長按下方二維碼加瑩瑩老師微信號18516978225,將由瑩瑩老師拉您進群。
  • 高考選考:物生地選科組合體現實力+興趣,是揚長避短的優選
    但從目前各省選科數據來看,生物、地理的選科人數較多,在賦分制的前提下,中等生選擇這一組合不佔優勢,不利於考生在高水平層次競爭。專業覆蓋根據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發布的2021專業選科要求來看,物生地選科的專業覆蓋率達87.61%,不能選擇的專業基本為歷史類、語言類、政治學類專業。除此外,絕大部分專業均可報考。
  • 遼寧省2021年新高考「3+1+2」模式,物化生組合可以報哪些專業?
    遼寧省2021新高考實行「3+1+2」模式,共計有12種選科組合。為方便各位考生了解各選科組合可選哪些專業,王老師結合《2021年擬在遼寧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的通知》匯總整理物化生組合可以報的專業,供大家參考。遼寧省2021新高考選考物理化學生物組合,可選專業24283個,約佔本科專業總數的95.89%。
  • 一文讀懂新高考政策!「3+1+2」模式下,12種組合應該這樣選
    這就可以看出,今年新高考選考物理的優勢在報考志願上完全展現出來了。根據2020高招要求,報考物理後,理論上可選專業覆蓋率最低在97.4%,而沒物理的選科組合中,史地生可報專業覆蓋率僅為52.9%。尤其是想考清北等名校的專業大部分都要選考物理。
  • 一文讀懂新高考政策!「3+1+2」模式下12種組合應該這樣選
    今天報考君就帶大家來解析一下新高考政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吧~2020新高考翻車現場01學霸廝殺慘烈,中上遊考生成炮灰高考成績出來後,北京、天津兩省超700分人數暴漲,尤其是天津超700分人數這就可以看出,今年新高考選考物理的優勢在報考志願上完全展現出來了。根據2020高招要求,報考物理後,理論上可選專業覆蓋率最低在97.4%,而沒物理的選科組合中,史地生可報專業覆蓋率僅為52.9%。尤其是想考清北等名校的專業大部分都要選考物理。
  • 新高考3+1+2模式下,你孩子該如何選科?不同組合優勢/劣勢全分析
    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自從江蘇新高考選科以來,很多考生或是家長為了在賦分制度下平衡分差,在選擇化學時普遍比較謹慎,甚至在網絡有流傳江蘇重點中學為了保證升學率而不開設化學學科。很多人都認為選化學的基本上都是學習高手,在新高考實行賦分制政策下,和優秀學生PK要吃虧的。
  • 新高考選科所有組合優劣勢深度分析!
    選科不僅關係著高中的學習生活,更關係著高考志願填報及未來就業方向。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新高考選科所有組合優劣勢分析,幫助大家快速選擇、不再糾結。說明:「3+1+2」選科模式下共12種選考組合,其適應省份有江蘇、河北、重慶、遼寧、福建、湖南、湖北、廣東;同時,該模式也適用於「3+3」選科模式。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怎麼選科?12種組合優勢/劣勢全分析
    關於新高考改革的選科趨勢,很多即將實行新高考選科模式的同學還存在很多疑問,今天向學霸進軍這篇文章從3+1+2模式再來詳細談一談。 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即通常所說的「3+1+2」模式。
  • 名校「翻車」的背後,選科是重要原因,新高考不能讓學生「胡來」
    但是,學校不要忽略對學生的選科指導,很多學校把這個自主權放給學生和家長,結果出現很多問題,2020年山東新高考第一年,不少省內「名校」的集體「翻車」,和這個有很大的關係。越好的學校,生源越好,選擇物化生這個「純理科」組合的學生就越多,而這也直接影響學校和學生的成績,為什麼這麼說呢?
  • 解析新高考的一個選科組合——物史地,想學好,對學生的要求更高
    話說晴天一聲霹靂,各省高中逐漸不再實行文理分科,改為選科,這也是未來的趨勢和方向!選科組合弱冠之數,今天就來解析一個組合,此組合就像題目說的那樣——想學好此組合,也得需要最牛的人去學,對學生本身要求還是很高,下面主要從四個方面對物史地選科進行解析!
  • 高考選科大潮下,物化生、史地政傳統文理科何去何從?
    高考改革讓考生在選科上有了很大自由,五花八門的組合新鮮有趣,讓考生可以兼顧特長、興趣,不必兩難。 那麼傳統文綜、理綜組合怎麼樣?相信不管是高一、高二,還是高三、復讀的考生,都比較關心。今天就來一起梳理一下吧!
  • ...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985高校"3+1+2"選科要求出爐!
    新高考選科有哪些「潛規則」提前了解,避開這些坑! 新高考選科 01 新高考,你了解嗎?目前新高考改革主要分四批進行,啟動時間指從這一年的高一新生開始進行新高考選科,執行時間指的是這一年的新高三參加的高考將是新高考。
  • 新高考物化生選考熱度居高不下,組合優劣一覽無遺!
    往屆選考情況索引 物理-化學-生物的組合是「3+3」和「3+1+2」兩種新高考模式中都存在的組合,選考比例很高,且多為學霸。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物化生在兩種新高考模式下的選考數據情況。
  • 遼寧省3+1+2選科模式下,新高考志願填報遵循哪些招生錄取規則?
    首先,對於2021即將落地的3+1+2選科模式下的新高考的所有政策的最終解讀,還是要由各省市的招生主管部門來解讀。本文主要是以遼寧為例,簡單的聊聊新高考,主要從新老高考對比的角度做個比較。傳統高考,多數省份採取的都是3+「X」,語數外3門主科(每科原始分150分),「X」為理綜或文綜(原始分300分,其中物化生各科佔比分數各省有所不同)新高考「3+1+2」模式,「3」為語數外主科(每科原始分150分),「1」為物理或歷史中2選1(每科原始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