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選考:物生地選科組合體現實力+興趣,是揚長避短的優選

2020-09-03 領眾教育路老師

「3+1+2」選科探討「物生地」組合的優劣勢和適合人群,供高一、高二家長和考生參考。

「物生地」選科組合

專業覆蓋率:87.61%

科目關聯度:地理和生物的文理界限劃定並不是十分的明顯,生物學有很多知識點需要較高的記憶力,地理也需要一定的理解力,物理就是典型的理科思維,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科目之間有一定的關聯度。

科目學習難度:學習有一定的難度。和化學相比,地理和生物的難度還是要低一些的,選擇此組合的考生基本上是以物理作為專業選擇的定向,以地理和生物作為得分的重要方式。


「物生地」組合適合什麼考生

1、物理成績不錯,理科思維較好

2、有往醫科方向深造想法的考生

3、目標理工類專業考生,物理成績不錯,但化學成績不佳

選擇物生地和物生政的考生大多是考慮「實力+興趣」的群體,需要擅長物理學科,會基於學習興趣和未來專業、職業方向進行選擇。

但從目前各省選科數據來看,生物、地理的選科人數較多,在賦分制的前提下,中等生選擇這一組合不佔優勢,不利於考生在高水平層次競爭。


專業覆蓋

根據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發布的2021專業選科要求來看,物生地選科的專業覆蓋率達87.61%,不能選擇的專業基本為歷史類、語言類、政治學類專業。除此外,絕大部分專業均可報考。

可選科目列舉:大部分理科類專業,醫學、生物相關的專業,水利水電、測繪類專業均可選擇。

限選科目: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學、外國語言文學等


延伸:

「物化生」選科組合


專業覆蓋率96.22%

科目關聯度:該組合為傳統的純理科組合,科目之間的學習關聯度較高,一般理科特別強的考生會做此選擇。

學科學習難度:物理、化學都屬於理科類比較難的科目,生物的學習難度雖然低於這兩者,但是同樣也需要考生具有超高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這種組合的學習難度較大。


「物化生」組合適合什麼考生


1、理科的邏輯思維能力大幅度優於文科水平;

2、目標基於985/211工程類院校的學生們;

3、大學不考慮學習哲學、歷史類專業。

從已經公布的數據看,選擇該組合的考生人數較多,而且多為優等生,競爭壓力較大,如果成績一般的考生選擇這個組合,很明顯會處於競爭的劣勢。


專業覆蓋


根據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發布的2021專業選科要求來看,物化生選科的專業覆蓋率極高,位居前三。

物化生組合的可選專業較多,專業覆蓋率達95%以上,不能選擇的專業基本為哲學類、歷史類專業。除此之外,其他所有專業,該選科組合的學生未來都可報考。

可選科目列舉:工科類的熱門專業、計算機類、經管類、醫學也在選擇之列。

限選科目:由於法學門類下的政治學類、民族學類、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公安學類,要求再選科目中必須有政治,因此該選考科目組合不能報考以上專業類。

提示:如果家長不打算讓孩子未來報考公安警校的話。考慮學科的相關性,選擇物化生組合比物化政更科學。


「物化地」選科組合


專業覆蓋率95.84%

(數據測算來源於部分第三批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考生選考數據,供參考)

科目關聯度:地理又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物化地的組合方式背誦內容較少,符合理科學習「少背誦、多理解」的特點,該組合的學習科目之間關聯度較高。

學科學習難度:綜合來說,物化地組合的學習極注重理科思維,學習難度較大。



「物化地」組合適合什麼考生


1、理科的邏輯思維能力突出、成績優秀的考生;

2、目標基於985/211工程類院校的學生們;

3、善於獨立研究、思考問題的學生。

4、對於自然科學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目標基於各大高校的科研課題(考研方向)。

從整體看,雖然理科優等生較多,競爭壓力較大,但選物化地組合較物化生組合來說,既避免了與學霸們」廝殺「,又能發揮理科思維優勢,是新高考選科的受益者。



專業覆蓋


根據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發布的2021專業選科要求來看,物化地選科的專業覆蓋率位居前三。

可選專業大類列舉:地理科學,測繪,地質學,數學,物理學,生物學,統計學,農學,工學(如機械、水利、計算機、礦業類、建築類等),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化學,海洋科學,材料科學,製藥,,哲學,經濟學,管理學,體育類,藝術類,新聞傳播。

限選科目:法學門類下的政治學類、民族學類、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公安學類專業與物化生一樣,不能報考。

對於這個組合的學生,首先,大部分理科類專業都會需要物理基礎;其次,很多醫學相關的專業也會需要化學基礎;最後,一些水利水電,測繪類專業會需要地理基礎。所以,選擇物理生物地理,以上這些方面的專業,大多都可以選擇。

相關焦點

  • 選科03期 物生地 化生政 物史地 物政地
    特別說明:物生地組合分析適用於「3+1+2」和「3+3」選科組合。物理生物地理組合中,物理是強理科組合,生物屬於傳統理科,地理學習也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科之間有一定關聯度,整體來看是強思維的偏理科組合。
  • 高中生看過來,3分鐘看懂「3+2+1」下選科組合優勢,收藏
    最近有很多學生和家長對選科問題的諮詢,小對於「3+1+2」選科組合進行分析,幫助大家了解各個組合的優劣勢和適合人群。第一期分析「物化X」組合,家長和學生可詳細閱讀!4、對於自然科學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目標基於各大高校的科研課題(考研方向)。從整體看,雖然理科優等生較多,競爭壓力較大,但選物化地組合較物化生組合來說,既避免了與學霸們」廝殺「,又能發揮理科思維優勢,是新高考選科的受益者。
  • 江蘇高考改革後,孩子選考科目填的是物生地,據說不好。你咋看?
    江蘇高考改革後,我家小孩是第一屆,選考科目填的是物生地,據說不好,大家有何高見?高見談不上,憑藉筆者20多年高中一線教育教學經驗來看,這個選科組合,作為偏理科的學生是很佔便宜的,應該說非常好才對,哪裡來的「不好」之說?
  • 詳細解讀選科最熱門的8種組合
    物生地選科中的地理科目注重理解和思維能力、記憶量小。雖然中學地理屬於傳統文科,但大學地理科目更偏重理科思維,所以物生地選科的理科思維有利於以後進入高校專業學習。物生地選科中的政治科目則是考生未來選擇考研和考公務員的基礎。解讀:物生地和物生政兩個選科組合避開了學習難度較大的化學科目,是物理成績不錯,但不喜歡化學科目考生的首選。
  • 新高考物生地及物生政選科分析,實用派和實力派的選擇
    導讀:近期,自主選拔在線推出新高考選科模型解讀的系列文章收到了廣大家長和考生的反饋,表示對其他選科組合系列文章的期待。繼物化政、物化生、物化地選科分析後,這期就物生地和物生政兩個組合進行分析,就組合的優劣勢、適合考生人群以及可選的院校和專業進行推薦,供家長和考生參考。
  • 新高考選科所有組合優劣勢深度分析!
    選科不僅關係著高中的學習生活,更關係著高考志願填報及未來就業方向。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新高考選科所有組合優劣勢分析,幫助大家快速選擇、不再糾結。說明:「3+1+2」選科模式下共12種選考組合,其適應省份有江蘇、河北、重慶、遼寧、福建、湖南、湖北、廣東;同時,該模式也適用於「3+3」選科模式。
  • 新高考選科:高一選科「物歷地」全面解讀,這個選科組合成為新高考的贏家?
    (添加時一定要註明新高考選科)要想加入高考志願填報諮詢群的家長和考生,長按下方二維碼加瑩瑩老師微信號18516978225,將由瑩瑩老師拉您進群。(添加時一定要註明高考志願填報)請各位家長按照想選擇的招生方式來添加微信,請勿重複添加浪費資源。若有添加不上的情況,請及時在微信後臺聯繫選科高報君,選科高報君將在第一時間內為您解決。
  • 8省市新高考選科數據來了,物理火爆,這些組合真的無人選擇?
    最後的「2」是從化學、生物、地理和政治4門學科當中選出任意2門學科,按照等級賦分計入高考成績。想必各位家長最關心的就是這幾個省市區的學生究竟選了哪些組合,哪些組合人數比較多,哪些組合沒人願意選,具體數據是什麼樣的。下面李老師就獲得的相關信息做一個匯總,以饗讀者。
  • 實行「3+1+2」模式下,物化地組合和物生地組合,哪個更好?
    新高考下,最好的組合是物化生組合,但是很多學生學不了這個組合。另外兩個組合也可以推薦:一個是物化地組合,一個是物生地組合。這兩個組合哪個更好?哪個組合最好?適合孩子的組合最好!一、選擇物地生,學習難度降低!高中選考科目中最難的科目是哪一科?說是物理,可能絕大多數學生都不會反駁;高中選考科目第二難的是哪門學科?如果說是化學,可能就會受到很大的爭議,這個真的因人而異。但是,對於多數學生來說,化學還是比生物和地理難學難考的。
  • 選科方式也能影響高考成績?12種選科組合利弊逐一分析
    作者:北京新東方中小學全科教育1對1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科目的選擇,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組合主要有12種。高中選科,是高中起步階段的重要一環,考生不僅要匹配自己職業興趣方向,還要了解高校專業對選考的要求以及對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需要。
  • 「12種選科組合」沒選好,「高考志願填報」專業減半,不怕落榜?
    今年高考結束,明年及以後的考生將實行「新高考」!關於新高考改革的推動,家長和孩子們都焦慮迷茫不已。要知道,新高考選科對於高考成績、專業填報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高一入學如果「12種選科組合」沒有選好,那麼3年後的高考志願填報時,可選擇的專業將要少一半!
  • "6選3"這道題怎麼做?滬上高中已模擬測試體驗選科
    東方網2月4日消息:隨著上海本科高校2017年高考選科方案的公布,高一學生總算摸著了點方向。記者了解到,為了幫學生做好這道選擇題,滬上不少高中已經進行了一些探索,例如開發選科指導軟體、開設等級性考試體驗課,引導學生和家長做出最優選科方案。
  • 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選科「潛規則」必須了解
    >啟動時間指從這一年的高一新生開始進行新高考選科,執行時間指的是這一年的新高三參加的高考將是新高考。山東選考地理的最多,天津選考生物最多,化學次之,2021年實行新高考的地區,選考生物的最多,物理此之。關注「學霸高分寶典」頭條號,學更多新高考知識。
  • 「3+1+2」選科人數爆大秘密: 新高考選科難出天際, 最受歡迎的竟是...
    單科及選科組合特性解讀 1、各選考科目解讀 選考科目與學科本身的特性是分不開的,下面小圈就來大致列舉各學科學習難度及選科情況,供考生做選科參考。
  • 新高考選科全部組合優劣勢分析,最優選是哪個?
    >面對新高考選科,不少考生家長一籌莫展,是選我所愛?還是選我所長?選科不僅關係著高中的學習生活,更關係著高考志願填報及未來就業方向。今天廣東中學生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新高考選科12種組合優劣勢分析,幫助大家快速選擇、不再糾結。
  • 「新高考」模擬選科調查:物理被選考概率僅次於化學
    為準確把握學生因選考、選科、選課變化帶來的學校課程安排、資源配置等變化情況,前不久北京教科院課程教材中心在全市9所學校發放了3000餘份調查問卷,以期通過數據來分析學生學習需求、選科組合及其主要影響因素,為高考改革試點的課程方案研製和學校課程安排、資源配置的準備等提供參考。
  • 【新高考】物生地 or 物生政,學習難度大?!
    兩種學科組合都有益於考生學習的勞逸結合。 3、兩個組合各有所長,頗具實用性。物生地選科中的地理科目注重理解和思維能力、記憶量小。雖然中學地理屬於傳統文科,但大學地理科目更偏重理科思維,所以物生地選科的理科思維有利於以後進入高校專業學習。物生地選科中的政治科目則是考生未來選擇考研和考公務員的基礎。
  • 新高考3+1+2模式下,你孩子該如何選科?不同組合優勢/劣勢全分析
    那麼面對新高考「3+1+2」該怎樣選科?新高一的學生和家長都需要了解,畢竟選科將直接關係孩子的高考難易程度。什麼是「3+1+2」?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 新高考模式 學生如何科學選科
    選科 高一學生入學就需考慮的問題  二位老師介紹,高考「3+1+2」模式,第一個「3」是指語文、數學、外語為必考科目,第二個「1」是從物理、歷史兩個學科中選擇一個作為必考科目,第三個「2」是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科目中任意選擇兩門科目作為選考科目,納入高考錄取的等級考試科目,將由考生自主選擇,不再是文綜和理綜的固定科目組合。
  • 新高考12種選科組合如何選?這種組合成熱門,能選高校中大部分專業!
    2021年江蘇新高考將實行3+1+2高考模式。這個模式也導致很多考生對選什麼科目好,什麼選科組合適合自己產生了苦惱。今天就為大家多角度分析,新高考政策下應該怎樣選科。新高考改革方案除了跟以往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取消文理,除了語數外三門學科之外,其他3門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由考生自由選擇,即在物理、歷史中選擇一門作為首選科目,再從生物、化學、政治、地理科目中自主選擇2科作為再選科目,這意味著將有12種選科組合供學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