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生物地理組合中,物理是強理科組合,生物屬於傳統理科,地理學習也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科之間有一定關聯度,整體來看是強思維的偏理科組合。
1、理科思維較好,邏輯思維強的考生;
2、有往醫科方向深造想法的考生;
3、化學單科成績不佔優勢或對化學不感興趣的考生;
4、目標理工類專業,綜合成績在中上遊的考生;
1、可選擇專業範圍大:物生地組合專業覆蓋率極高,大部分專業都可以報考,在「3+3」模式中覆蓋率甚至達到99%。
2、利於學習時間分配:物生地組合中物理需要大量刷題,生物重課本知識,地理的理解性內容較多,理解和背誦相結合,有利於考生學習勞逸結合。
3、學科組合延續性好:三個學科都需要利用理科思維,對考生進入大學以後的學習有利。
1、學習有一定難度:物生地組合需要考生理科思維較好,邏輯思維強,在學習上有一定難度。
2、部分專業受到限制:要求化學的化學、化工、製藥類專業、部分高校醫學專業和要求政治的思想政治教育等專業不能報考,尤其是確定考研意向的考生需注意。
3、賦分影響:從目前選科數據來看,生物、地理選科人數較多,成績居於中等的考生賦分不佔優勢。
物生地這一組合在「3+3」模式中專業覆蓋率99%,「3+1+2「模式中專業覆蓋率在87.61%,在兩個模式下專業覆蓋率都很高。
物生地組合專業覆蓋廣,大部分專業都可以報考,也可以選擇醫學、生物、水利水電、測繪類專業。不能選擇的專業基本為歷史類、政治學類專業,如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學等。
物生地的組合是「3+3」和「3+1+2」兩種新高考模式中都存在的組合,列舉往年選考人數,供參考。
1、「3+1+2」模式
「3+1+2」模式下,偏向於理科又希望可以擴大專業範圍的考生會選擇這個組合。通過對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學生選考數據分析,也可以看出物生地組合選考人數情況。
數據說明:本表數據為福建、廣東、河北、湖北、湖南、重慶六省市2021屆高三選考人數平均值,僅供參考。
2、「3+3」模式
「3+3」模式下,考生可在20種組合中選擇,物生地受歡迎度較高。以下為山東省2020屆高三選科數據情況,物生地組合選考排名位靠前。
數據說明:選取實行「3+3」選考模式的山東省2020屆高三選考數據,數據來源於山東省考試院。
化學、生物、政治屬於偏理科組合,在學習的方式,需要理解的知識較多,更加注重考生的應用實踐能力考查。
化學、生物都屬於自然學科範疇,政治則是人文社會學科的代表,雖然三者研究的對象不一致,但是都對研究對象的發展,變化以及規律的總結髮現,學習的方式上有一定的關聯度。
1、特別不擅長物理的考生,不願意以傳統理科和學霸爭排名;
2、未來希望考研、考公的考生,提前打好政治基礎;
3、理解能力強,善於總結和發現學習規律;
4、有較好的記憶力,對知識點整體把握能力強;
5、目標重點大學,成績中上等考生。
1、專業覆蓋率高:「3+3」模式下化學生物政治組合專業覆蓋率為88.1%,化學生物兩科涵蓋的專業就包括醫學類、生物研究類、化學材料類等,該組合考生還可以報考行政管理類、經濟貿易類等專業,總體來說,可選擇的專業範圍較廣。
2、學習難度相對較低:選擇此組合的考生主要是不擅長物理,但有很強的理科思維。化學生物客觀答題,學習難度比物理要小很多,政治則更無法和物理相比,相對於物化生組合,該組合的學習難度較低。
3、學習壓力小:化學、生物這兩科屬於客觀性答題,沒有太多主觀知識的發揮,考生想要取得高分只受到自身實力影響。而政治雖然得高分的概率小,但也不會有物理那樣低分現象出現。同時也可以為之後考研打下基礎,整體來說,考生容易獲得成就感,學習的壓力較小。
1、理工類專業選擇受限:大部分的理工類專業要求物理為必選科目,如果考生以後想要學習工科專業,在專業的選擇上會收到一定的限制。
2、競爭壓力大:不擅長物理的考生選擇此組合的人數最多,考生選擇此組合就要與理科學霸競爭化學生物排名,競爭壓力較大。
化學生物政治屬於「3+3」模式下的組合,專業覆蓋率為88.1%,在20組選科組合中,屬於專業覆蓋率較高的組合。
選擇此組合的考生不擅長物理科目,但是具有很強的理科思維,在化學生物上可以取得一定的優勢,而政治的學習難度低於物理,選考人數少,考生更有機會獲得靠前排名,整體來看,這個組合被賦予高分的機會大。
「3+3」模式下,考生可在20種組合中選擇,化生政受歡迎度不高。以下為山東省2020屆高三選科數據情況,化生政組合選考排名位列第9,選考熱度一般,一般為中等成績考生的選擇。
數據說明:選取實行「3+3」選考模式的山東省2020屆高三選考數據,數據來源於山東省考試院。
特別提示:物理、歷史、地理組合適用於新高考「3+3」模式
物理、歷史、地理這一組合僅適用於「3+3」新高考模式,屬於偏文科性質的組合。採取「物理+兩個文科」的搭配方式,專業覆蓋率高達99.3%左右。但物理和地理、歷史的學科關聯度較低,且學習難度高,所以整個組合在學習上會有一定的難度。
1、有良好的記憶力,對知識有整體的規劃把控能力,擅長歸納總結;
2、有一定的理科基礎,特別喜歡並擅長物理;
3、思維散發且活躍,能夠在不同的學科之間轉換學習思維;
4、希望擴大專業選擇範圍,但是不喜歡純理科組合;
1、專業覆蓋率高:物理、歷史、地理這一組合的專業覆蓋率高達99.3%,可選擇的專業範圍廣,考生不會在志願填報時發愁;
2、學習難度相對降低:物史地組合專業覆蓋率相對於物化生僅有0.1%的差距,但是學習難度相較於純理科組合較低,考生不會有有太大的學習壓力。
3、客觀答題,得高分概率大:物理、歷史、地理的考試題目答案都是比較客觀的,沒有太多的主觀發揮,考生想要取得高分段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1、學科之間關聯度低:物理和歷史、地理屬於不同的學科範疇,在學習的思維和考察方向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考生在知識的學習上會有割裂感。
2、賦分制下競爭壓力大:新高考改革模式下,物理、歷史、地理都是選擇人數較多的科目,且物理是學霸的必選科目,因此考生選考此組合的競爭壓力較大。
物史地專業的專業覆蓋率為99.3%,僅次於物化生組合。因為大部分的理工類專業都要求物理為必選科目,此組合的選擇範圍較廣,理工類、部分文史類以及經濟貿易類專業都在選擇的範圍內。
從新高考選科數據來看,物理、歷史的選擇人數較多,且多為學霸考生的必選科目,如果考生綜合實力不是特別強,在排名的競爭上並沒有太大的優勢,被賦予高分的概率不大。
「3+3」模式下,考生可在20種組合中選擇,物史地受歡迎度不高。以下為山東省2020屆高三選科數據情況,物史地組合選考排名位列第8,選考熱度一般,一般為中上等成績考生的選擇。
數據說明:選取實行「3+3」選考模式的山東省2020屆高三選考數據,數據來源於山東省考試院。
註:物理政治地理選科組合同時適用於3+1+2和3+3選考模式。
物理政治地理組合中,物理注重邏輯思維基礎,但政治和地理都在學習上偏記憶和理解,整體來看物政地組合是兼具理解和記憶的偏文組合。
1、物理成績比較好,但化學、生物成績一般的考生;2、文科相比於理科整體有優勢,但是往往成績屬於不溫不火的中遊水平類型;
3、三大主科中語文、英語成績更好,記憶、理解能力突出;
4、學習過程中,文、理科思維切換自如的考生;
5、有考公務員、軍校以及考研深造意向的考生;
1、專業覆蓋率偏高,就業方向廣:物理政治地理組合是強理科搭配兩個文科形式,有物理存在,大部分理工專業都能報考,政治地理的加入大幅度提升整個組合的專業覆蓋率;
2、文理科發展比較均衡,方便大學銜接:組合中既有鍛鍊邏輯思維的理科又有需要大量記憶和歸納的文科加入,不論將來選擇什麼專業,在大學學習都不會斷層。
3、組合人數較少,競爭壓力小:從目前數據來看,物政地組合在3+1+2和3+3選科中都不是熱門選擇,同組合選擇人少,競爭壓力較小。
1、文理科思維跨度大,學習有難度:物理注重邏輯思維基礎,政治和地理在學習上需要更多記憶和理解,在學習上要求考生兼備文理科思維、記憶力好;
2、大部分醫學及化工專業無法覆蓋:選考科目組合中沒有化學和生物,所以整個醫學門類下只能報考中醫學類(小概率)以及護理學類。
3、選考人數少,走班難安排:物理政治地理組合雖然專業覆蓋率高,但從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選考較少,很可能導致某些中學無法排班。
物政地這一組合在「3+3」模式中專業覆蓋率99%,「3+1+2「模式中專業覆蓋率在82.19%,在兩個模式下專業覆蓋率都很高。
物政地組合專業覆蓋廣,大部分專業都可以報考,僅有對化學、生物要求嚴格的生物科學類、化學類、醫學類專業,工學裡的紡織類、輕工類,農學中的植物生產類、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草學類等。
物政地的組合是「3+3」和「3+1+2」兩種新高考模式中都存在的組合,列舉往年選考人數,供參考。
1、「3+1+2」模式
「3+1+2」模式下,物理成績好又希望可以擴大專業範圍的考生會選擇這個組合。通過對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學生選考數據分析,也可以看出物政地組合選考人數情況。
數據說明:本表數據為福建、廣東、河北、湖北、湖南、重慶六省市2021屆高三選考人數平均值,僅供參考。
2、「3+3」模式
「3+3」模式下,考生可在20種組合中選擇,物政地受歡迎度不高,選擇人數較少。以下為山東省2020屆高三選科數據情況,物政地組合選考排名位靠後。
數據說明:選取實行「3+3」選考模式的山東省2020屆高三選考數據,數據來源於山東省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