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科03期 物生地 化生政 物史地 物政地

2021-02-18 智培家長會



09、物生地選科組合專業覆蓋廣,但中等考生不佔優勢?
特別說明:物生地組合分析適用於「3+1+2」和「3+3」選科組合。

物理生物地理組合中,物理是強理科組合,生物屬於傳統理科,地理學習也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科之間有一定關聯度,整體來看是強思維的偏理科組合。

1、理科思維較好,邏輯思維強的考生;

2、有往醫科方向深造想法的考生;

3、化學單科成績不佔優勢或對化學不感興趣的考生;

4、目標理工類專業,綜合成績在中上遊的考生;

1、可選擇專業範圍大:物生地組合專業覆蓋率極高,大部分專業都可以報考,在「3+3」模式中覆蓋率甚至達到99%

2、利於學習時間分配:物生地組合中物理需要大量刷題,生物重課本知識,地理的理解性內容較多,理解和背誦相結合,有利於考生學習勞逸結合。

3、學科組合延續性好:三個學科都需要利用理科思維,對考生進入大學以後的學習有利。

1、學習有一定難度:物生地組合需要考生理科思維較好,邏輯思維強,在學習上有一定難度。

2、部分專業受到限制:要求化學的化學、化工、製藥類專業、部分高校醫學專業和要求政治的思想政治教育等專業不能報考,尤其是確定考研意向的考生需注意。

3、賦分影響:從目前選科數據來看,生物、地理選科人數較多,成績居於中等的考生賦分不佔優勢。

物生地這一組合在「3+3」模式中專業覆蓋率99%,「3+1+2「模式中專業覆蓋率在87.61%,在兩個模式下專業覆蓋率都很高。

物生地組合專業覆蓋廣,大部分專業都可以報考,也可以選擇醫學、生物、水利水電、測繪類專業。不能選擇的專業基本為歷史類、政治學類專業,如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學等。

物生地的組合是「3+3」和「3+1+2」兩種新高考模式中都存在的組合,列舉往年選考人數,供參考。

1、「3+1+2」模式

「3+1+2」模式下,偏向於理科又希望可以擴大專業範圍的考生會選擇這個組合。通過對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學生選考數據分析,也可以看出物生地組合選考人數情況。

數據說明:本表數據為福建、廣東、河北、湖北、湖南、重慶六省市2021屆高三選考人數平均值,僅供參考。

2、「3+3」模式

「3+3」模式下,考生可在20種組合中選擇,物生地受歡迎度較高。以下為山東省2020屆高三選科數據情況,物生地組合選考排名位靠前。

數據說明:選取實行「3+3」選考模式的山東省2020屆高三選考數據,數據來源於山東省考試院。

10、化生政組合解讀,學醫考生的最佳選擇?

化學、生物、政治屬於偏理科組合,在學習的方式,需要理解的知識較多,更加注重考生的應用實踐能力考查。

化學、生物都屬於自然學科範疇,政治則是人文社會學科的代表,雖然三者研究的對象不一致,但是都對研究對象的發展,變化以及規律的總結髮現,學習的方式上有一定的關聯度。

1、特別不擅長物理的考生,不願意以傳統理科和學霸爭排名;

2、未來希望考研、考公的考生,提前打好政治基礎;

3、理解能力強,善於總結和發現學習規律;

4、有較好的記憶力,對知識點整體把握能力強;

5、目標重點大學,成績中上等考生。

1、專業覆蓋率高:「3+3」模式下化學生物政治組合專業覆蓋率為88.1%,化學生物兩科涵蓋的專業就包括醫學類、生物研究類、化學材料類等,該組合考生還可以報考行政管理類、經濟貿易類等專業,總體來說,可選擇的專業範圍較廣。

2、學習難度相對較低:選擇此組合的考生主要是不擅長物理,但有很強的理科思維。化學生物客觀答題,學習難度比物理要小很多,政治則更無法和物理相比,相對於物化生組合,該組合的學習難度較低。

3、學習壓力小:化學、生物這兩科屬於客觀性答題,沒有太多主觀知識的發揮,考生想要取得高分只受到自身實力影響。而政治雖然得高分的概率小,但也不會有物理那樣低分現象出現。同時也可以為之後考研打下基礎,整體來說,考生容易獲得成就感,學習的壓力較小。

1、理工類專業選擇受限:大部分的理工類專業要求物理為必選科目,如果考生以後想要學習工科專業,在專業的選擇上會收到一定的限制。

2、競爭壓力大:不擅長物理的考生選擇此組合的人數最多,考生選擇此組合就要與理科學霸競爭化學生物排名,競爭壓力較大。

化學生物政治屬於「3+3」模式下的組合,專業覆蓋率為88.1%,在20組選科組合中,屬於專業覆蓋率較高的組合。

選擇此組合的考生不擅長物理科目,但是具有很強的理科思維,在化學生物上可以取得一定的優勢,而政治的學習難度低於物理,選考人數少,考生更有機會獲得靠前排名,整體來看,這個組合被賦予高分的機會大。

「3+3」模式下,考生可在20種組合中選擇,化生政受歡迎度不高。以下為山東省2020屆高三選科數據情況,化生政組合選考排名位列第9,選考熱度一般,一般為中等成績考生的選擇。

數據說明:選取實行「3+3」選考模式的山東省2020屆高三選考數據,數據來源於山東省考試院。

11、物史地組合解讀,專業選擇範圍廣選考熱度為何不高?


特別提示
:物理、歷史、地理組合適用於新高考「3+3」模式

物理、歷史、地理這一組合僅適用於「3+3」新高考模式,屬於偏文科性質的組合。採取「物理+兩個文科」的搭配方式,專業覆蓋率高達99.3%左右。但物理和地理、歷史的學科關聯度較低,且學習難度高,所以整個組合在學習上會有一定的難度。

1、有良好的記憶力,對知識有整體的規劃把控能力,擅長歸納總結;

2、有一定的理科基礎,特別喜歡並擅長物理;

3、思維散發且活躍,能夠在不同的學科之間轉換學習思維;

4、希望擴大專業選擇範圍,但是不喜歡純理科組合;

1、專業覆蓋率高:物理、歷史、地理這一組合的專業覆蓋率高達99.3%,可選擇的專業範圍廣,考生不會在志願填報時發愁;

2、學習難度相對降低:物史地組合專業覆蓋率相對於物化生僅有0.1%的差距,但是學習難度相較於純理科組合較低,考生不會有有太大的學習壓力。

3、客觀答題,得高分概率大:物理、歷史、地理的考試題目答案都是比較客觀的,沒有太多的主觀發揮,考生想要取得高分段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1、學科之間關聯度低:物理和歷史、地理屬於不同的學科範疇,在學習的思維和考察方向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考生在知識的學習上會有割裂感。

2、賦分制下競爭壓力大:新高考改革模式下,物理、歷史、地理都是選擇人數較多的科目,且物理是學霸的必選科目,因此考生選考此組合的競爭壓力較大。

物史地專業的專業覆蓋率為99.3%,僅次於物化生組合。因為大部分的理工類專業都要求物理為必選科目,此組合的選擇範圍較廣,理工類、部分文史類以及經濟貿易類專業都在選擇的範圍內。

從新高考選科數據來看,物理、歷史的選擇人數較多,且多為學霸考生的必選科目,如果考生綜合實力不是特別強,在排名的競爭上並沒有太大的優勢,被賦予高分的概率不大。

「3+3」模式下,考生可在20種組合中選擇,物史地受歡迎度不高。以下為山東省2020屆高三選科數據情況,物史地組合選考排名位列第8,選考熱度一般,一般為中上等成績考生的選擇。

數據說明:選取實行「3+3」選考模式的山東省2020屆高三選考數據,數據來源於山東省考試院。

12、物政地選科組合解讀,專業覆蓋率高但學習難度大?

註:物理政治地理選科組合同時適用於3+1+2和3+3選考模式。

物理政治地理組合中,物理注重邏輯思維基礎,但政治和地理都在學習上偏記憶和理解,整體來看物政地組合是兼具理解和記憶的偏文組合。

1、物理成績比較好,但化學、生物成績一般的考生;

2、文科相比於理科整體有優勢,但是往往成績屬於不溫不火的中遊水平類型;
3、三大主科中語文、英語成績更好,記憶、理解能力突出;
4、學習過程中,文、理科思維切換自如的考生;
5、有考公務員、軍校以及考研深造意向的考生;

1、專業覆蓋率偏高,就業方向廣:物理政治地理組合是強理科搭配兩個文科形式,有物理存在,大部分理工專業都能報考,政治地理的加入大幅度提升整個組合的專業覆蓋率;

2、文理科發展比較均衡,方便大學銜接:組合中既有鍛鍊邏輯思維的理科又有需要大量記憶和歸納的文科加入,不論將來選擇什麼專業,在大學學習都不會斷層。

3、組合人數較少,競爭壓力小:從目前數據來看,物政地組合在3+1+2和3+3選科中都不是熱門選擇,同組合選擇人少,競爭壓力較小。

1、文理科思維跨度大,學習有難度:物理注重邏輯思維基礎,政治和地理在學習上需要更多記憶和理解,在學習上要求考生兼備文理科思維、記憶力好;

2、大部分醫學及化工專業無法覆蓋:選考科目組合中沒有化學和生物,所以整個醫學門類下只能報考中醫學類(小概率)以及護理學類。

3、選考人數少,走班難安排:物理政治地理組合雖然專業覆蓋率高,但從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選考較少,很可能導致某些中學無法排班。

物政地這一組合在「3+3」模式中專業覆蓋率99%,「3+1+2「模式中專業覆蓋率在82.19%,在兩個模式下專業覆蓋率都很高。

物政地組合專業覆蓋廣,大部分專業都可以報考,僅有對化學、生物要求嚴格的生物科學類、化學類、醫學類專業,工學裡的紡織類、輕工類,農學中的植物生產類、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草學類等。

物政地的組合是「3+3」和「3+1+2」兩種新高考模式中都存在的組合,列舉往年選考人數,供參考。

1、「3+1+2」模式

「3+1+2」模式下,物理成績好又希望可以擴大專業範圍的考生會選擇這個組合。通過對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學生選考數據分析,也可以看出物政地組合選考人數情況。

數據說明:本表數據為福建、廣東、河北、湖北、湖南、重慶六省市2021屆高三選考人數平均值,僅供參考。

2、「3+3」模式

「3+3」模式下,考生可在20種組合中選擇,物政地受歡迎度不高,選擇人數較少。以下為山東省2020屆高三選科數據情況,物政地組合選考排名位靠後。

數據說明:選取實行「3+3」選考模式的山東省2020屆高三選考數據,數據來源於山東省考試院。



相關焦點

  • 3+1+2地區考生選課,物政地,物政生,物生地有什麼優缺點?
    一、3+1+2地區選課特點在實行3+1+2新課改的地區,學生進行選課走班一共有12種組合,分別是:物化生,物化政,物化地,物生政,物生地,物政地,史化生,史化政,史化地,史生政,史生地,政史地。所以,學生能在這12個組合當中任意選,但是物理和歷史不能搭配,因此,有的同學可能物理和歷史比較擅長,但非常遺憾。這些組合單就自身來說並沒有什麼優缺點,它適合於不同的同學。比如學霸可能會選物化生,程度比較差的同學會選政史地,居於中間的同學會選其他十個組合比較多。
  • 高一選科,你會科學地選嗎?
    因此,如果單純這樣來選科,很大可能遇到變故和困難,後悔遺憾。 還有一類人,以面子來決定選科。覺得選物化生最「牛逼」,都是聰明的學生,而史地政最簡單,都是蠢孩子才選擇。殊不知,高考過後,沒人問你選擇了什麼組合,只記得你學得好不好,考上了什麼大學。
  • 高一選科||新高考兩種選擇:物史地&物政地,優劣分析
    2、賦分制下競爭壓力大:新高考改革模式下,物理、歷史、地理都是選擇人數較多的科目,且物理是學霸的必選科目,因此考生選考此組合的競爭壓力較大。物史地專業的專業覆蓋率為99.3%,僅次於物化生組合。從新高考選科數據來看,物理、歷史的選擇人數較多,且多為學霸考生的必選科目,如果考生綜合實力不是特別強,在排名的競爭上並沒有太大的優勢,被賦予高分的概率不大。「3+3」模式下,考生可在20種組合中選擇,物史地受歡迎度不高。
  • 【新高考】物生地 or 物生政,學習難度大?!
    物生地選科中的地理科目注重理解和思維能力、記憶量小。雖然中學地理屬於傳統文科,但大學地理科目更偏重理科思維,所以物生地選科的理科思維有利於以後進入高校專業學習。物生地選科中的政治科目則是考生未來選擇考研和考公務員的基礎。
  • 高中選課寒假延長正當時,物理和化學比較差可以選什麼組合?
    這個假期應該來說比較漫長,主要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的,但是另一方面,停課不停學也給很多學生在家裡自己學習提供了機會,尤其是高一的同學,很多開學後面臨選課走班的問題,所以,利用好這個延長的假期,仔細,認真地選課不失為一個良好的契機。
  • 三種高考選課並存,學渣選物化生只能當炮灰?別不信,大概率如此
    對於新高考的選課是目前困擾很多高一新生的一個大問題,選課不慎,沒有高考之前就輸在起跑線上實屬不該,但很多家長和孩子由於對新高考選課了解不透徹,進而出現選錯科的情況,近期一位家長問小編,當前他們省還屬於3+文綜/理綜模式,孩子成績中等,選了物化生,是否就成了炮灰了?
  • 選物政地、物政生、物生地,有什麼優缺點?哪種容易高分?
    選物理保專業,選另外兩科提分,這種思想是對的,也是我一直比較推崇的。對於題主的這幾個組合,顯然是處於這個考慮。就一般而言,政治是比較好學的學科,除了哲學難理解外,政治基本上不會出現聽不懂的情況,既然能聽懂,得分就不難,但是得高分不容易,即便是尖子生也不敢說有把握,所以成績好的,很少有選政治的。地理和生物都是屬於「中性」學科,比物理化學和理解,比歷史和政治背誦少。對於成績好的學生來說,這兩科難度不大,而且比較有把握得分,所以,理科生很少有人去輔導生物的。
  • 高考選考:物生地選科組合體現實力+興趣,是揚長避短的優選
    「3+1+2」選科探討「物生地」組合的優劣勢和適合人群,供高一、高二家長和考生參考。專業覆蓋根據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發布的2021專業選科要求來看,物生地選科的專業覆蓋率達87.61%,不能選擇的專業基本為歷史類、語言類、政治學類專業。除此外,絕大部分專業均可報考。
  • 新高考賦分制下「最佳」選科組合,專業覆蓋多,拿高分很容易!
    相比「3+3」高考模式,「3+1+2」高考模式選科的組合數量減少了很多,這對於考生和家長來說是一個好事,畢竟選科難度要比「3+3」模式低得多,但其實無論哪種高考模式,選科依然很重要,選科相當於提前選擇了未來的專業,選科結果不僅影響高中階段的學習重心、學習壓力,同時因為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
  • 遼寧省3+1+2選科模式下要求必選物化生組合院校匯總
    真正強制要求必選物化生的組合併不多,小編整理了現在階段已公布的院校選科要求,其中強制要求物化生的院校專業如下 絕大多數醫學類、農學專業要求必選物化生值得注意的是山東大學和哈爾濱醫科大學多數專業都要求 必選物化生
  • 選考物理86.21%,選史化生模塊0%!8省市新高考改革瓶頸如何突破?
    (2)地理學科選考的人數也相對較多,最多的是江蘇省,84.17%,其次是福建省,56.13%;第三是廣東省,53.95%。八省市平均為53.57%,這也是一個很令人意外的數據。(3)政治學科選考人數最少,36.42%。選考政治最多的省市是重慶市,49.59%;第二是河北省,49.58%,而江蘇省最少,18.64%。
  • 高一選科,選物化生或物化地考985概率大嗎?老師:概率比較大
    引言剛放假就有不少家長給我打電話,有的是我上一屆同學的妹妹,也有的是親戚朋友孩子,因為放假之前學校就已經下通知了,說寒假過後就要選課走班了,讓學生和家長在假期裡好好考慮考慮,等開學之後就進行選科開始走班。
  • 物化生、物化政、物生政哪種組合更好?
    「新高考選科!!物化生、物化政、物政地哪種組合好呢?」這是一位高一家長問老酒的一句話。選科的時候,很多家長容易走入一個誤區,到處諮詢哪種選科組合是最好的。老酒首先必須要強調,沒有誰能說清哪種組合是最好的。
  • 選科03期丨史化生組合分析,中等生擴大專業範圍的無奈之選?
    新學期開始,新高一、高二馬上面臨選科規劃和決策問題。應廣大考生、家長需求,自主選拔在線微信公眾平臺(ID:zizzsw)特開通【新高考選科指導】系列文章,以期為大家提供有效的幫助。第03期,我們為帶大家一起了解下史化生組合。
  • 新高考選科各組合分析
    新高考3+1+2按物理和歷史兩條線各有六個選科組合,共計12個組合,那具體的各個學科組合優劣怎麼樣呢,來具體分析一下。一、物理組六種組合為物化生,物化地,物化政,物生地,物生政,物政地1,物化生組合此組合為傳統的純理組合,三門學科聯繫較密切,在學習中學生不會有太大的思維跳躍,適合理科思維比較強的學生選擇。
  • 3+1+2選科模式下12種選科組合下優劣淺談
    老程大事 金榜生涯規劃 一提到高考改革,對於3+1+2的選科模式家長是一臉茫然!但是時間不等人,很多學校為了方便管理,往往在開學兩個月內就要求作出選科決定,還有些學校對於選科的12種組合只允許選擇其中的幾種!
  • 江蘇選科三維分析,四種組合建議不選
    政治 政治必選專業排名第二,很多軍校和警校的專業政治必選,物理和歷史有的不限,有的限歷史,所以物政組合不推薦,下面會談到; 政治是大學必修課、考研必考,無論學什麼專業,大學都要必修政治;如果就業方向是公務員可以考慮選政治。
  • 詳細解讀選科最熱門的8種組合
    物化生屬於純理科組合,而物化地組合也是偏理科組合。由於兩種組合的大多優劣特性及專業覆蓋較為相似,所以本文把這倆個組合一起詳細分析。一、兩個組合優勢分析1、明顯的理科組合。物理+化學+生物選科組合可以覆蓋97.4%的專業,可以說是最標準、最傳統、最純淨的「理科生」方案。
  • 高一選科||新高考兩種選擇:化政地&物史政,優劣分析
    從實行「3+3」選科組合的省份數據來看,三個科目選科人數都不低,尤其是化學,不少想避開物理的理科生會選擇,文科類的考生選擇,賦分壓力不會小。政地化組合,雖然由於缺少物理,大部分理工專業存在報考限制,但在偏文科組合中專業覆蓋率缺不算低,基本絕大多數文科專業都可以報考,和化學、地理相關理科專業也可以可以報考。
  • 高中選科為什麼選生物?因為這個三大院士齊點讚,女神教授這樣說
    今年李老師的一個同事,孩子整體屬於偏文的學科,選科組合是生政史,物理化學成績實在太差,又是一個女生,最後高考成績考出557分,順利地被山師漢語言文學專業錄取,當然,這個孩子因為之前有綜合評價,所以算是一點小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