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海底總動員》:當缺陷的孩子自卑,父母更應該比孩子勇敢

2021-01-17 周俊英子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說起《海底總動員》這部系列電影,真的可以說是童年回憶了,在我還在上學的時候,《海底總動員》第一部是我和父母一起看的,等到了第二部的上映,我是帶著我的父母還有孩子一起觀看的。

每次看皮克斯的電影都會是一種奇妙的體驗,美麗奇幻的海底世界不僅在炎炎夏日給人帶來了一絲清涼,更拾起著一份久違的童真,

《海底總動員》確是一部令人難以忘懷的經典所在,雖然這部續作依舊只是換湯不換藥的尋親故事,比起初見時的歡愉有著那麼些許的頹勢,但不可否認,在一部優秀的電影裡,情感的附加永遠會令人動容。

《海底總動員》第一部的主旨是如何用勇氣與愛戰勝內心的恐懼的尋親主題,讓我們懂得了一生中有一些事情的確是值得自己去冒險去努力的道理;而第二部則是把愛與勇氣的尋親主題升華到了"與自己的缺陷握手言歡"的成長命題上。

而對於本片的主題,導演稱:"影片主要教育孩子要接受自己的缺陷和獨特的一面。以前,多莉對自己的缺陷感到尷尬,這次她則做到把缺陷當成是超能力來看待,弱點同時也是優勢。"

但他也解釋影片不僅是針對有殘疾或先天缺陷的人,而是指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弱點,都有自卑的時候,但應該勇敢接受、面對而不是為此苦惱。

今天我們就通過淺析這部電影,來說一說——當缺陷孩子自卑,父母更應該比孩子勇敢。

一:患有健忘症的多莉

在第二部的劇情裡,主角是藍唐王魚多莉。

多莉是一條記憶力短暫的小魚,她原本在一個新家生活得夠愉快了,但是一次事故讓她想起來了自己的原來的家人和朋友,於是多莉便決定開始尋找自己原來的生活,Marlin和Nemo兩父子一路陪伴她,三個人開始了新一輪的海底冒險之旅。

在冒險中,不同的動物角色的性格各具特色,劇情也跌宕起伏笑料不斷。

但這部片喜劇外表下,其實還是有很多讓人感到難過的灰暗細節,比如多莉因為自己的健忘症,幾乎是個麻煩製造機。連Marlin都會對她說出傷人的話,比如:"你就只會幫倒忙,反正你最擅長遺忘"、"你就一邊兒待著,把這些事情忘記好了"之類的話。

當你與別人不同,難免被孤立——這部電影以非常真實的方式承認這一點。但同時,它也讓更多與眾不同或擁有奇特怪癖的角色融合性地共存,告訴我們"與眾不同"沒什麼大不了。

在電影中,高度近視的鯨鯊、只有七條腿的章魚、神經質的白鯨和右鰭先天缺陷的小丑魚Nemo都成了多莉志趣相投的夥伴。

二:當父母選擇更勇敢

在電影中,最讓人們明顯感悟到的是多莉的堅強,她與自己的健忘症和解——"只要用心就不會忘記"

但對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卻是出場時間最少的——多莉的父母Jenny和Charlie。

他們大多只是短暫地出現在閃回的片段中,卻清晰的向我們做出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告訴家長們在面對孩子缺陷與自卑的時候,應該表示什麼樣的態度和做法。

一句話概括——比孩子更加的勇敢。

因為患有短期失憶症(健忘症),多莉她總是轉頭就忘了一切,這讓她無法與人正常交談,也無法交到朋友。但她的父母Jenny和Charlie卻從未對於多莉的與眾不同表現出任何不耐煩,他們耐心向她解釋短期失憶症到底是什麼狀況,在她每一次失憶的時候溫柔地提醒,也總在想更多靈活的方式來幫助她、鼓勵她繼續向前。

毋庸置疑,他們的愛是完整的、無條件的,他們永遠都是在多莉面前表現勇敢積極自信,但也只有夜深人靜的時候,才露出對於多莉未來的擔憂。

在尋親冒險之路上,多莉心裡也清楚自己的缺陷會遭嫌棄,處於一種害怕被拋棄的不安全感中,總是害怕自己會被落下,很害怕孤單,同樣這也是為什麼她要找到自己父母的原因,因為父母是唯一無條件包容和關愛她的。

而電影的最後,多莉父母為了尋找多莉,鋪了很多條貝殼路,他們一直都堅信多莉一定會找到回家的路。

看到那條貝殼路,我眼睛溼潤了,父母對子女的那份情感,不能言表,只能用心去感受。

三:缺陷孩子的自卑

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陷,這就是很簡單的道理——沒有人是完美的。

而缺陷的不同,也導致不同的人展現出不一樣的態度去面對。

有的人會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過更多的人還是會因為自身存在的缺陷而感到自卑。

那麼當缺陷孩子自卑,父母比孩子更加勇敢,會產生哪些神奇的效果呢?

大概有這幾種可能:

1.孩子更加有勇氣直面自身不足

勇敢的父母會幫助孩子直面自身的不足,告訴孩子"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的道理,要知道缺陷的存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所以說父母們應該更勇敢更包容的看待孩子的缺陷,從而和孩子一起面對缺陷不足。

2.孩子會找到這自身的閃光點

勇敢的父母還會不斷的鼓勵孩子找到自己的閃光點所在,避免孩子因為缺陷而陷入自卑。當孩子正視自身情況的時候,也會更加努力的去發掘和培養優勢所在,以得到取長補短的的作用。

3.孩子會換個角度看待自身缺陷

有的時候,轉變角度去看待自身的缺陷,可能還會有新的轉機,缺陷會成為自己新的優勢,因為缺陷並不能單純的電影為缺點不足,有的時候也是自身的特色所在,這也就要要求家長更加的勇敢,不要對孩子的缺陷進行迴避更不要挖苦和埋怨,而是要正確的引導孩子,給予孩子關愛和鼓勵。

四:折翼的天使

每個有缺陷的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他們更需要家長的關愛和呵護,敏感脆弱的她們如果沒有得到好的引導,可能就會陷入濃濃的自卑之中,性格也會漸漸內向孤僻,這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成長勢必會造成更大的不良影響。

我們身為家長,就應該更多包容孩子的不完美,要做孩子身邊最親近的支持者和依靠,即便全世界的放棄,也要對孩子不離不棄,鼓勵和關愛孩子。

溫馨有愛的家庭環境營造很重要,家長要注意不要刻意的迴避有關於孩子缺陷的問題所在,當然了如果孩子很看重的話也不要主動地過多提及。

為了幫助緩解孩子自身的自卑感,家長也可以多找一些勵志事例,讓孩子通過他們的勵志故事得到啟發和激勵,同時家長也可以多引導孩子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轉移注意力,也可以藉此培養孩子的優勢所在,這就可以幫助孩子增加自信心和勇氣,從而消除內心因為缺陷而產生的自卑感。

孩子都是我們的天使,我們要給予溫暖,要比孩子更加的勇敢。

我是周,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專注育兒知識和分享育兒經驗,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關注我,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海底總動員2》:「話癆」多莉也尋親
    原標題:《海底總動員2》:「話癆」多莉也尋親   由迪士尼·皮克斯出品的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今天將全國上映。電影講的是小丑魚尼莫跟著同伴出去玩,結果被打魚的捉了去,他的父親馬林雖然膽小,但為了孩子,依然勇敢地踏上了尋找尼莫之路。馬林在途中遇到了好心的小魚多莉,在多莉的幫助下,經過重重困難,終於找到了尼莫,成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海底總動員》中最受歡迎的角色就是那條患有短暫記憶症卻又很愛嘮叨的藍藻魚多莉,她最愛問的是「我在哪?你是誰?」今天上映的《海底總動員2》講的就是她的故事。
  • 暑期到了,適合父母陪孩子一起看的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
    評價一個孩子的智力,一個最重要的評價標準就是想像力,它決定了孩子是不是有創造性。而動畫電影,就是可以擴展孩子的想像力。所以,今天為大家推薦一部,非常適合父母陪孩子看的。《海底總動員》現在的孩子「嬌貴」的很,父母不讓做這,不讓做那,但是你知道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否有益呢?過度保護真的好嗎?小丑魚爸爸莫林就是這樣一位家長,時刻保護在兒子尼莫的身旁,擔心他受到哪怕一點的傷害。
  • 《海底總動員2》驚現同性情節 引美國家長爭議
    搜狐娛樂訊 小麥/文 皮克斯出品、迪士尼公司發行的《海底總動員2》(Finding Dory)裡出現了女同性戀?影片預告片推出後,很多觀眾驚異地發現一個  嬰兒的「父母」好像都是女的。她參與《海底總動員》配音為影片拉到不少人氣。這次她的角色多莉變為主角,在片中踏上尋找親人之旅。艾倫不可避免在記者會上被問到關於片中出現女同的問題,她說:「我瞪大眼睛仔細找這段,結果就看到一個女的剪了很醜的短髮,難道你們看到短髮女就一定是女同性戀嗎?」因為片中並未明確說這兩個女人是孩子的「父母」,她們只是回頭看嬰兒車卻發現章魚,艾倫覺得這樣就被認為是女同「沒有說服力」。
  • 國語版《海底總動員2》:張國立為馬林配音 徐帆為多莉配音
    多莉依然健忘又嘮叨   記者至今都記得2003年《海底總動員》上映時關注度很高,還獲得了第76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電影講的是小丑魚尼莫跟著同伴出去玩,結果被打魚的捉了去,他的父親馬林雖然膽小,但為了孩子,依然勇敢地踏上了尋找尼莫之路。
  • 海底總動員:很喜歡的海洋題材,電影歡樂也感人
    海底總動員網友評論:海底總動員一部很早的動畫片,親情父子片。再一次看,讓我覺得這部影片很真實,很有教育意義。讓我明白,做父母的人,是不斷開拓孩子視野,為他引導他想去的路的人,過於的保護和溺愛,不會是幫助孩子成長的有益途徑和方法。 最終讓我感動的卻也是小丑魚爸爸那顆強烈的愛子的心,讓他穿越整個太平洋乘著暖流來到了雪梨,這中途他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危險,都是他自己都難以想像的,但是在夥伴的互幫互助下,他都驚險萬分地做到了,他的事跡傳遍了整個海洋,到了小丑魚的耳朵裡。讓小丑魚為自己的爸爸感到十分驕傲。
  • 經典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劇情簡介及影評
    《海底總動員》是一部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並於2003年由華特迪士尼發行的美國電腦動畫電影。這部電影的故事和劇本是由安德魯·史丹頓編寫的,導演則是史丹頓以及李·安克裡治兩人。該影片一經上映即獲得了空前好評,並於2004年成功收穫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
  • 經典回顧:海底總動員,讓孩子們了解大海友誼,父愛母愛叢林法則
    像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白雪公主等。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海底總動員,這部讓孩子們了解海洋,認識友誼,感恩父母,以及初步了解叢林法則的動漫電影。大海:海底總動員這部電影,光從名字裡就可以看出,故事的主要發生地就在大海,裡面肯定離不開大海的種種元素:藍,物種多樣性,群島,海鳥,浪潮,無垠的海面倒映無垠的天空等等。
  •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因為有愛才如此美好,多莉回家之旅
    《海底總動員2》用充滿喜劇色彩的故事和橋段,將最本真的情感和人生經驗潤物無聲地渲染開來,無論什麼年齡層的觀眾,都能找到引發共鳴、觸碰心弦的元素。影片配樂和IMAX影院音效,給觀眾身臨其境之感。《海底總動員2》和前作相比,視覺效果更加驚豔除了依然有色彩斑斕的海底世界,海水裡的光照效果和海洋動植物更加豐富生動,影片主角所居住的珊瑚礁和冒險過程中經過的海藻森林,都美得令人驚嘆。
  • 《海底總動員2》票房火爆 大破北美首映紀錄
    《海底總動員2》是2003年公映的《海底總動員》的續集,前作上映時席捲全球好評如潮,收穫大量忠實影迷。時隔十三年經典歸來備受矚目,6月17日,《海底總動員2》在北美4305家影院同時上映,周末三天斬獲1.36億美元的驚人票房,打破由夢工廠《怪物史瑞克3》九年前創造的動畫電影北美首映周末票房紀錄(1.21億美元),並力壓熱映的《魔獸》等大片榮耀登頂周末票房榜。
  • 一個自我成長與父親關愛的動畫《海底總動員》
    透過藍色的海水,我看到父母與孩子之間那無法割捨的親情,看到成長之中我們都要勇敢面對的種種考驗與挫折,看到真愛可以穿越時空,漂洋過海,創造奇蹟。海底總動員的故事發生在熱帶海洋美麗的海底世界,在這個海底世界裡,有一個長滿許多珊瑚的大堡礁,色彩斑斕,多姿多彩,小丑魚馬林和他唯一的兒子尼莫,就在這裡過著寧靜安全的生活。
  • 孩子「自卑」是性格內向使然?別自欺欺人了,這樣教育孩子更優秀
    ,心裡都比較自卑,家庭破裂之後,孩子得不到父母足夠的愛,也會覺得自己是被父母拋棄的,當看到別的小朋友和父母在一起甜蜜的時候,也會感到更加傷心和自卑,小孩子的心理都很敏感,看到自己不如別人,這樣也會讓孩子在心裡形成陰影。
  • 孩子自卑心理是父母造成的
    過度怕人害羞,可能是內心深處隱含著強烈的自卑情緒。如今,自卑成了孩子存在的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因為自卑,孩子膽小、敏感、不自信,性格上有所缺失。然而孩子自卑,往往是父母造成的!久而久之,孩子不再有自信,他像一隻驚弓之鳥,戰戰兢兢,深陷自卑的怪圈中。很多時候,父母的語言暴力比起動手打孩子,造成的傷害更大。
  • IN影評——動漫電影《海底總動員2》
    劇情簡介:  大家最喜愛的、健忘的多莉回來了!她的父母是誰?還有,她是從哪兒學會了說鯨語?多莉與馬林、尼莫一起開啟這場改變「魚」生的大冒險,穿越大洋至加州著名的海洋生物研究所。在這裡,多莉獲得了三位有趣居民的鼎力支持:一隻脾氣暴躁、經常讓研究所僱員找得團團轉的章魚漢克;一頭堅信自己的生物聲吶技能出了問題的白鯨貝利;一頭嚴重近視眼的鯨鯊運兒。
  • 自卑的孩子一眼就看出來,如何避免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父母是關鍵
    這些方面,容易引起孩子自卑心理學家認為,不管一個孩子多麼堅強勇敢2、嚴厲苛刻的家庭環境孩子心理的自卑感,和孩子的成長環境也有關。有這樣一個值得關注的事實:在教師、律師、醫生的家庭裡常常發現任性頑固的孩子。儘管他們擁有很高的職業地位,但他們並沒有能力為家庭帶來秩序與和平,有一部分原因是擁有教育者身份的父母會將職業的權威帶到家裡,把嚴苛的規定加在孩子身上。
  • 《海底總動員》:小丑魚馬林的尋子之旅
    又看了一部皮克斯電影,《海底總動員》。繞開絢爛至極、千奇百怪的海底世界的神秘,和小丑魚爸爸馬林、小丑魚兒子尼莫、藍倒吊魚多莉相遇;和刀疤魚吉爾、大魷魚、大海龜、鵜鶘相遇。父母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孩子也讓父母重新過一遍童年(馮塵《謝謝你,願意做我的孩子》)。這是個相互哺育相互成長的好事情。父親馬林應該跟著尼莫到大海龜的學校學習自己原來缺乏的東西,漏掉的東西。這樣才能停止對危險的害怕和恐懼。
  • 《海底總動員2》公映 3D海底世界震撼升級
    作為影史經典動畫《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的正牌續集,《海底總動員2》十三年後再譜新篇,開啟了全新的絢麗海底大冒險。既有溫馨歡樂的故事,又有華美絢麗的視覺呈現,《海底總動員2》是暑期檔最不可錯過的合家歡觀影選擇。影片亦有望接棒《瘋狂動物城》,成就迪士尼動畫電影的又一輪爆發。
  • 《海底總動員2》歡樂公映 經典回歸海底大冒險
    作為影史經典動畫《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的正牌續集,《海底總動員2》十三年後再譜新篇,開啟了全新的絢麗海底大冒險。  既有溫馨歡樂的故事,又有華美絢麗的視覺呈現,《海底總動員2》是暑期檔最不可錯過的合家歡觀影選擇。影片亦有望接棒《瘋狂動物城》,成就迪士尼動畫電影的又一輪爆發。
  • 《海底總動員》幕後珍藏設定大合集!
    沒錯,就是源於《海底總動員》中的小丑魚兒子Nemo! 無疑,這是一個記憶深處關於父母與孩子之間親情的故事。在看《海底總動員》的時候,眼前是明亮的色彩,耳邊是充滿人情味妙趣橫生的對白,好像伸手就能觸摸到那些可愛的海洋生物們。這部影片就這樣輕易地穿透我們冷漠的面具,擊中了每個人內心最柔軟的角落,喚醒這我們對親情最溫暖與美好的期待。
  • 《海底總動員2》的啟示:有一個特殊小孩時該怎麼辦
    每一個孩子都可能在個性、能力、外貌方面擁有一些獨特性,如果這份獨特性帶來的不是榮耀而是磨難時,該如何與孩子一起面對?或許正在熱播的《海底總動員2》(Finding Dory)能給你一些啟發。作者:Lauren Ferranti-Ballem 來源:todaysparent.com
  • 孩子自卑,多半是這些原因?家長可以用這些方法,幫孩子告別自卑
    漸漸地,小藝仿佛換了一個人,原本是開朗活潑的小女孩,可是卻因為父母的話變得膽小,不自信起來。而且上課後也不主動回答問題了,於是老師把情況告訴小藝父母,小藝父母看到孩子這麼消沉,自卑,後來請心理專家看了一下,後來才明白孩子自卑是自己一手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