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說起《海底總動員》這部系列電影,真的可以說是童年回憶了,在我還在上學的時候,《海底總動員》第一部是我和父母一起看的,等到了第二部的上映,我是帶著我的父母還有孩子一起觀看的。
每次看皮克斯的電影都會是一種奇妙的體驗,美麗奇幻的海底世界不僅在炎炎夏日給人帶來了一絲清涼,更拾起著一份久違的童真,
《海底總動員》確是一部令人難以忘懷的經典所在,雖然這部續作依舊只是換湯不換藥的尋親故事,比起初見時的歡愉有著那麼些許的頹勢,但不可否認,在一部優秀的電影裡,情感的附加永遠會令人動容。
《海底總動員》第一部的主旨是如何用勇氣與愛戰勝內心的恐懼的尋親主題,讓我們懂得了一生中有一些事情的確是值得自己去冒險去努力的道理;而第二部則是把愛與勇氣的尋親主題升華到了"與自己的缺陷握手言歡"的成長命題上。
而對於本片的主題,導演稱:"影片主要教育孩子要接受自己的缺陷和獨特的一面。以前,多莉對自己的缺陷感到尷尬,這次她則做到把缺陷當成是超能力來看待,弱點同時也是優勢。"
但他也解釋影片不僅是針對有殘疾或先天缺陷的人,而是指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弱點,都有自卑的時候,但應該勇敢接受、面對而不是為此苦惱。
今天我們就通過淺析這部電影,來說一說——當缺陷孩子自卑,父母更應該比孩子勇敢。
一:患有健忘症的多莉
在第二部的劇情裡,主角是藍唐王魚多莉。
多莉是一條記憶力短暫的小魚,她原本在一個新家生活得夠愉快了,但是一次事故讓她想起來了自己的原來的家人和朋友,於是多莉便決定開始尋找自己原來的生活,Marlin和Nemo兩父子一路陪伴她,三個人開始了新一輪的海底冒險之旅。
在冒險中,不同的動物角色的性格各具特色,劇情也跌宕起伏笑料不斷。
但這部片喜劇外表下,其實還是有很多讓人感到難過的灰暗細節,比如多莉因為自己的健忘症,幾乎是個麻煩製造機。連Marlin都會對她說出傷人的話,比如:"你就只會幫倒忙,反正你最擅長遺忘"、"你就一邊兒待著,把這些事情忘記好了"之類的話。
當你與別人不同,難免被孤立——這部電影以非常真實的方式承認這一點。但同時,它也讓更多與眾不同或擁有奇特怪癖的角色融合性地共存,告訴我們"與眾不同"沒什麼大不了。
在電影中,高度近視的鯨鯊、只有七條腿的章魚、神經質的白鯨和右鰭先天缺陷的小丑魚Nemo都成了多莉志趣相投的夥伴。
二:當父母選擇更勇敢
在電影中,最讓人們明顯感悟到的是多莉的堅強,她與自己的健忘症和解——"只要用心就不會忘記"
但對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卻是出場時間最少的——多莉的父母Jenny和Charlie。
他們大多只是短暫地出現在閃回的片段中,卻清晰的向我們做出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告訴家長們在面對孩子缺陷與自卑的時候,應該表示什麼樣的態度和做法。
一句話概括——比孩子更加的勇敢。
因為患有短期失憶症(健忘症),多莉她總是轉頭就忘了一切,這讓她無法與人正常交談,也無法交到朋友。但她的父母Jenny和Charlie卻從未對於多莉的與眾不同表現出任何不耐煩,他們耐心向她解釋短期失憶症到底是什麼狀況,在她每一次失憶的時候溫柔地提醒,也總在想更多靈活的方式來幫助她、鼓勵她繼續向前。
毋庸置疑,他們的愛是完整的、無條件的,他們永遠都是在多莉面前表現勇敢積極自信,但也只有夜深人靜的時候,才露出對於多莉未來的擔憂。
在尋親冒險之路上,多莉心裡也清楚自己的缺陷會遭嫌棄,處於一種害怕被拋棄的不安全感中,總是害怕自己會被落下,很害怕孤單,同樣這也是為什麼她要找到自己父母的原因,因為父母是唯一無條件包容和關愛她的。
而電影的最後,多莉父母為了尋找多莉,鋪了很多條貝殼路,他們一直都堅信多莉一定會找到回家的路。
看到那條貝殼路,我眼睛溼潤了,父母對子女的那份情感,不能言表,只能用心去感受。
三:缺陷孩子的自卑
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陷,這就是很簡單的道理——沒有人是完美的。
而缺陷的不同,也導致不同的人展現出不一樣的態度去面對。
有的人會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過更多的人還是會因為自身存在的缺陷而感到自卑。
那麼當缺陷孩子自卑,父母比孩子更加勇敢,會產生哪些神奇的效果呢?
大概有這幾種可能:
1.孩子更加有勇氣直面自身不足
勇敢的父母會幫助孩子直面自身的不足,告訴孩子"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的道理,要知道缺陷的存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所以說父母們應該更勇敢更包容的看待孩子的缺陷,從而和孩子一起面對缺陷不足。
2.孩子會找到這自身的閃光點
勇敢的父母還會不斷的鼓勵孩子找到自己的閃光點所在,避免孩子因為缺陷而陷入自卑。當孩子正視自身情況的時候,也會更加努力的去發掘和培養優勢所在,以得到取長補短的的作用。
3.孩子會換個角度看待自身缺陷
有的時候,轉變角度去看待自身的缺陷,可能還會有新的轉機,缺陷會成為自己新的優勢,因為缺陷並不能單純的電影為缺點不足,有的時候也是自身的特色所在,這也就要要求家長更加的勇敢,不要對孩子的缺陷進行迴避更不要挖苦和埋怨,而是要正確的引導孩子,給予孩子關愛和鼓勵。
四:折翼的天使
每個有缺陷的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他們更需要家長的關愛和呵護,敏感脆弱的她們如果沒有得到好的引導,可能就會陷入濃濃的自卑之中,性格也會漸漸內向孤僻,這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成長勢必會造成更大的不良影響。
我們身為家長,就應該更多包容孩子的不完美,要做孩子身邊最親近的支持者和依靠,即便全世界的放棄,也要對孩子不離不棄,鼓勵和關愛孩子。
溫馨有愛的家庭環境營造很重要,家長要注意不要刻意的迴避有關於孩子缺陷的問題所在,當然了如果孩子很看重的話也不要主動地過多提及。
為了幫助緩解孩子自身的自卑感,家長也可以多找一些勵志事例,讓孩子通過他們的勵志故事得到啟發和激勵,同時家長也可以多引導孩子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轉移注意力,也可以藉此培養孩子的優勢所在,這就可以幫助孩子增加自信心和勇氣,從而消除內心因為缺陷而產生的自卑感。
孩子都是我們的天使,我們要給予溫暖,要比孩子更加的勇敢。
我是周,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專注育兒知識和分享育兒經驗,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關注我,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