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職能職責說明書又稱為職務說明書,是人力資源管理中最基礎的文件,是工作分析的最終結果,是通過工作分析過程,用規範的文件形式對企業內各類崗位的工作性質、任務、責任、權限、工作內容和方法、工作條件、崗位名稱、職種職級以及該崗位任職人員的資格條件、考核項目等做出統一的規定。
所以,企業的管理者都希望通過「崗位職能職責說明書」的制定,解決企業「權、責、利」不清的問題。
然而,朗歐企管發現很多企業都有制定「崗位職能職責說明書」,但最終演變成了一種擺設,甚至成為部門、崗位間相互推卸責任的依據:崗位之間、部門之間相互推諉、扯皮、衝突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崗位職責過重,而有的崗位卻非常清閒,職責的界定依然存在不合理之處。
問題出在哪裡?朗歐企管發現企業在制定「崗位職能職責說明書」的時候存在一些共性的問題:泛、大、全。
1、泛:範圍泛
例如,有些企業的「PMC經理」該崗位職能職責說明書裡面,包括了生產部、品質部、技術部的很多工作內容,雖然這些工作內容都與PMC部相關聯,但,我們一定要分清楚崗位職能職責說明書和整個的職位說明以及他的工作範圍的說明,還是有一定差別的。
2、大:內容大
「內容大」是指,很多企業在制定「崗位職能職責說明書」時,希望把某個崗位的職能職責關聯到企業中的方方面面,試圖通過一個崗位職能職責的設定就解決企業管理中所有的問題。在工廠裡面,特別是PMC部和生產部,基本上這兩個部門的工作能夠跟工廠任何一件事情產生聯繫。這樣的崗位職能職責不能聚焦真正的核心問題,做成「擺設」成為必然。
3、全:職責很全
例如,上面舉的例子,PMC部的職能職責其核心就是理清PC、MC(計劃鏈、物控鏈)的職能職責;生產部其核心的崗位職能則是執行生產計劃、保證效率、品質,降低成本。
但是很多企業裡面,在制定崗位職能職責說明書的時候,做出來的像一個「龐然大物」,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所有的問題都有人解決,一旦被執行的時候就會發現,所有的問題都沒有人去解決,因為根據已設定的「職能職責說明書」都可以讓別人去解決,所有人的崗位職能職責說明書裡面,也許都包含了這些內容。
怎麼制定一份比較好的「崗位職能職責說明書」呢?也是三個字:精、細、準。
1、精:用具體的工作內容來聚焦崗位的關鍵工作
例如,PMC經理的崗位職能職責說明書,應該圍繞著計劃、物控。如果倉儲部屬於PMC部管控的話,還得圍繞著倉儲部。總之,一個崗位的職能職責要圍繞著它的主要業務去設置,這就是精。
2、細:用具體的動作性的描述來代替範圍上的、概念性的描述
什麼是範圍上、概念性的描述?例如,某企業PMC經理的崗位職能職責:有效組織各方資源保證生產順利進行;調配、跟進生產進度;合理安排生產計劃,達成客戶交期。這些都是描述性的語言。
從字面意義上來看,這些描述都沒有錯,但是,從執行的角度來看,我們不禁要問「什麼是有效組織?什麼是加強?什麼又是合理安排?」
細分的職能職責說明書,怎麼制定呢?
要規定:誰?什麼時間?做什麼具體的動作?例如:PMC經理,早上9點鐘組織召開生產協調會;每天下午5點鐘之前要給生產車間各工序、各班組下達次日的日冷凍滾動日計劃;這些就是很具體、細化的動作了。
3、準:要用關鍵數據鎖定該崗位的關鍵目標
不要泛泛地去談,好像描述了一大堆,但,最後這個崗位它所需要呈現的問題、業績,用什麼數據來體現呢?所以,「崗位職能職責說明書」裡面必須要有的一項內容設置是:崗位目標。
這個「崗位目標」,是要用具體數據的達成情況來衡量、體現的。如果沒有這個關鍵數據,就沒有辦法去量化這個崗位的工作結果。
制定崗位職能職責說明書之前首先要做好科學細緻的工作分析,只有工作分析做到位了,你的崗位說明書才比較科學合理。因此制定崗位職能職責說明書的過程實質就是一次完整的工作分析的過程,而且在制定的過程要遵循「精、細、準」的指導思想,這樣才能夠很好地指導每個崗位員工的工作,也才能夠有效落實。
工廠精細化管理實戰教材推薦:《管理是藍海:向精細化管理要效益》,集執行力、交期管理、效率提升、現場改善、薪酬體系、績效管理、團隊打造等工廠精細化管理整體解決方案。購買本書可以搜索關鍵詞「朗歐企管」,關注朗歐企管微信公眾號,並回復關鍵詞「管理是藍海」。
PMC部崗位職能職責說明書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