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的結束,又一屆高三畢業生即將邁入大學的殿堂。在進入大學之前,商量未來每個月的生活費是準大學生們心中都非常在意的一件事。
之前小編發了一篇關於「大學生一個月多少生活費夠用」的文章,引起了較大的反響,評論區的留言也是兩極分化,粗略統計了一下,大家的生活費是幾百到幾萬不等。
那麼大學生生活費每個月應該多少錢合適呢?是多一點還是少一點好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根據《2019大學生消費理財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在校大學生每月平均花銷達到了1197元。不過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大學生們的月生活費其實差異很大。
據小編了解,有的大學生月生活費多達5000元,有的大學生月生活費卻只有600元。那麼生活費究竟是多點好還是少點好呢?
小編的答案是:各有優劣。生活費多不見的就鋪張浪費,生活費少也不一定意味著堅強刻苦。在這裡小編分別羅列出各自的優劣,供大家參考。
生活費多(一般指2000元以上)
優勢:首先恭喜你,你的大學生活會過得更加舒服一些,不用一分錢掰成兩份花。有錢,就有底氣,伴隨而來的就是自信心充沛。生活費充裕的你眼界也會更高,目光也會更長遠,較少地會被短期的蠅頭小利所迷惑。
擁有大量可支配財產的你也擁有更多選擇:報各類技能培訓班、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健身、理財甚至利用假期進行旅行開拓自己的視野等等。如果你能在大學做到這些,絕對會為你帶來巨大的提升。
劣勢:相對於高中來說,大學生活可謂是無拘無束。手頭的金錢可能讓你迷失了自我,成日沉迷在網吧、酒吧、KTV等娛樂場所,從而無心學習。
可支配財產多,帶來的也不一定是高眼界和理財觀,如果不能約束自己理性消費,那麼你很可能陷入攀比消費之中,大手大腳,花起錢來從不作打算。
在這種情況下,當畢業進入社會後,習慣了父母供給生活的你甚至難以靠工作養活自己。
生活費少(通常在1000以下)
優勢:因為生活費有限,你會精心打理自己的財產,絕不亂花。這樣反而會使你的飲食更健康:沒有外賣、奶茶、宵夜的摧殘,大多數時候都在食堂吃飯。你會在課餘時間尋找適合自己的兼職並以此賺取更多的生活費,用來購買自己需要的東西。
憑藉自己的工作而購買到想要的物品,這種成就感是其他事情難以匹敵的。而意識到生活的苦後,你通常也會更用心學習,一方面是為了獲取各種獎學金,一方面也是為未來能找到一個好工作從而活得更舒服
劣勢:由於生活費有限,對於各類同學間的聚會、社會活動等你很多時候都會下意識地拒絕,這將對你和同學的友情產生不利影響,同時你的見識也會較同齡人更為匱乏。
精打細算的生活容易讓你養成愛佔小便宜的習慣,這可能使你周圍的人頗有微詞,也可能佔用你許多時間去研究怎樣更省錢。
如果遇到自己心儀的物品,你甚至可能通過校園貸等借貸平臺強行購買,使自己陷入網絡貸款的深淵。大學找到的兼職通常是作為廉價勞動力,對自己除了有限的社會經驗和一點點可憐的工資幾乎難有其他幫助,也讓你難有時間、精力培養更加有用的技能。
總的來說,生活費的多與少各有利弊。希望大家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同父母好好交流,對未來大學的生活費再做打算。
大家認為大學生活費多少合適呢?歡迎在評論區交流、探討哦!
本文編輯:Amber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