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框回復「分數」
查看院校最低錄取分數線
▼
考生報考2021年3+證書高考前,往屆生/應屆生都需先行網上註冊。
註冊時間為:2020年10月28日~31日。憑姓名、證件號註冊考生帳號,設置密碼,並綁定手機號。
預報名時間為:11月1-6日
確認報名時間:11月6-10日
流程:
①考生網上註冊
②現場審核派發考生號
③網上預報名
④現場確認報名
考生成功在網上註冊後,考生應該可以攜帶資料前往報考點進行領取考生號,不同類型的考生所去的招生辦公室報名點也不一樣,大致為:
應屆生,去學校或戶籍所在地招生辦公室報考。
往屆生,去戶籍所在地招生辦公室報考,能否回原學籍地報考需提前諮詢。
更加具體的要求請看下面資料:
(一)應屆畢業生
廣東省戶籍應屆生:
原則上在學籍所在地(市)報考,也可以在戶籍所在地(市)報考,不得在其他地市借考。
解讀:2021年畢業的廣東省內戶籍的應屆生,可以選擇在學校集體報名或在學籍所在地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名點報名,也可以選擇在戶籍所在地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名點報名,但不能在這兩個報名點之外的其他城市借考。
外省戶籍的隨遷子女應屆畢業生:
隨遷子女考生原則上在學籍所在地(市)報考,也可以在父母居住證所在地(市)報考,不得在其他地市借考。
解讀:符合隨遷子女在我省參加高考的2021年畢業應屆生,可以選擇在學校集體報名或在學籍所在地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名點報名,也可以在父母居住證所在地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名點報名,但不能在這兩個報名點之外的其他城市借考。
(二)往屆畢業生
廣東省戶籍考生往屆畢業生:
原則上在戶籍所在地(市)報考,能否在原高中(含中職、技校)畢業學校所在地(市)報考,按各地市相關規定執行,不得在其他地市借考。
解讀:已經取得畢業證的往屆生、社會青年考生,要到戶籍所在地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名點報考,能不能回到原畢業中職學校所在地的招生辦公室報考,需按照當地招辦的規定執行,部分城市;除這兩地之外,也不能到其他城市借考。
以深圳為例,深圳市戶籍畢業生原則上在戶籍所在區(指的是羅湖、福田等區)的社會報名點報考。而深圳市外戶籍的廣東其他城市戶籍往屆畢業生需回戶籍所在地報考,不接受此類考生報考。
外省戶籍的隨遷子女往屆畢業生:
原則上在原高中(含中職、技校)畢業學校所在地(市)報考,能否在父母居住證所在地(市)報考,按各地市相關規定執行,不得在其他地市借考。
解讀:符合隨遷子女在我省參加高考的往屆生、社會青年考生,可以回到原畢業中職學校所在地的招生辦公室報考,能不能回到父母居住證所在地報考,也需要按照當地招辦的規定執行,除這兩地之外,也不能到其他城市借考。
「3+證書」考試的報考對象為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的應往屆畢業生(包括退役士兵、西藏新疆內職班應屆畢業生)。
應屆畢業生持中等職業學校應屆畢業證明(或在校證明)報考,入學時由錄取高校審核畢業證原件,無中等職業學校畢業證的學生,不予報到和註冊。往屆畢業生持畢業證書報名。
「3+證書」考生報名時須獲得相應職業技能證書,種類包括教育部考試中心頒發的英語或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省教育考試院頒發的「廣東省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技能課程考試證書」(簡稱專業技能課程證書)和人社部門職業技能鑑定考核機構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等單位頒發的21種職業資格證書、護理證書。退役士兵憑退役證可以報考。
已取得教育部考試中心頒發的英語或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和省教育考試院頒發的專業技能課程證書的考生,高考報名時,系統會自動關聯證書信息;未自動關聯的其他證書,由考生據實填寫證書信息,錄取前將核查是否屬實。
未取得證書,但已報名參加2021年1月由省教育考試院組織的專業技能課程證書考試(10月下旬-11月初報名)的考生,可先報名,並在春季高考填報志願前取得證書,方可參加「3+證書」考試的填報志願和投檔錄取。
獲得專業技能課程證書,但未能通過高考報名系統核驗的考生,需於填報志願前攜帶本人身份證、證書原件、複印件到地市招生辦辦理證書確認手續。退役士兵持身份證和退役證辦理相關手續。
持人社部門職業技能鑑定考核機構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等單位頒發的21種職業資格證書、護理證書的考生,報考時須如實填寫證書名稱、證書號碼等信息,並上傳證書圖片。考生須對填寫證書信息的真實性負責。招生院校在錄取時須對職業資格證書進行核驗。職業資格證書不符合招生專業要求或未能通過核驗的考生作退檔處理。建檔時,中等職業學校畢業證和職業技能證書的複印件須放入檔案。
2021年高考報名流程:
①考生網上註冊
②現場審核派發考生號
③網上預報名
④現場確認報名、
這些考生需要參加報名:
1.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夏季高考)考生;
2.普通高等學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3+專業技能課程證書」考試(簡稱「3+證書」考試)考生(含報考高職院校的退役士兵、西藏新疆內職班應屆畢業生);3.高職院校依據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成績錄取(簡稱依學考成績錄取)的考生;4.高等學校單獨組織考試(含免試)及單獨錄取的保送生、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高水平運動隊(單招)、職教師資、殘障(單招)、消防救援(單招)等類型考生;5.報考高職院校自主招生(簡稱高職自主招生)及中高職銜接三二分段轉段(簡稱高職三二分段)的考生。6.高職院校五年一貫制錄取並於2021年進入高職階段學習(簡稱五年一貫制)的學生。第一步
掃描關注廣東高職高考網公眾號
第二步
點擊自菜單「高考報名」
此類考生需準備:
身份證
戶口本(含複印件)
技能證書原件
*聽學校安排即可
此類考生需準備:
身份證
戶口本(含複印件)
技能證書原件
在校證明(需蓋學校公章)
*在校證明由就讀學校提供,前往學校所在地招生辦公室報名。
此類考生需準備:
身份證
畢業證
戶口本(含複印件)
技能證書原件
*前往戶籍所在地縣/區招生辦公室報名
身份證、退役證
考生先通過報名點讀取身份證信息並派發考生號後,根據派發的考生號和註冊時設置的密碼在網上自行錄入其他基本信息、報考信息、個人簡歷、家庭情況,上傳報名材料。報考「3+證書」類考生須在基本信息中如實填寫畢業學校及專業。網上報名時,考生須認真閱讀報考須知,籤訂《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見附3),並按系統指引,錄入本人的基本信息(含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擇考科目在內的報考信息、聯繫方式、個人簡歷、家庭情況等),上傳身份證、戶口簿等身份證明材料,採集和上傳相片,並交納報考費(25元/科)。上傳的報名材料支持JPG/PNG/PDF文件格式,大小不超過2M,其中身份證要求上傳正反兩面、戶口簿要求上傳首頁、戶主頁、父/母親或監護人頁、考生本人頁,考生可提前準備好電子文檔,方便報名時上傳。網上報名完成後,考生還須在規定時間內持二代(或三代)身份證、戶口簿、學籍學歷等證明材料到市縣招生辦公室指定的報名點辦理確認報名手續。確認報名手續包括確認報名資格、校對和核准報考信息、採集指紋等。(一)戶籍從外省遷入我省的考生。
戶籍從外省遷入我省的考生,高考報名前,應屆畢業生須提前辦理《廣東省2021年普通高考報名應屆畢業生學籍戶籍審核表》(見附5,簡稱《學籍戶籍審核表》);往屆畢業生須提前辦理《廣東省2021年普通高考報名往屆畢業生報名資格審核表》(見附6,簡稱《報名資格審核表》)。《學籍戶籍審核表》和《報名資格審核表》經縣(市、區)招生考試機構審核,籤署意見為「材料已核,同意報名高考」的,才能在我省正常報考,並填報本專科批次院校志願;籤署意見為「僅限報高職院校」的,只能填報高職(專科)批次院校志願。僅報考高職院校的中職學校畢業生(含五年一貫制、高職三二分段、「3+證書」、高職自主招生)無需填寫《學籍戶籍審核表》和《報名資格審核表》。《學籍戶籍審核表》和《報名資格審核表》辦理流程如下:
1.考生辦理流程。考生註冊成功後,在網上填寫並列印《學籍戶籍審核表》或《報名資格審核表》後,應屆畢業生連同身份證、戶口簿等材料提交所在中學集體辦理《學籍戶籍審核表》;往屆生攜帶身份證、戶口簿、高中階段學校畢業證到戶籍所在縣(市、區)招生辦辦理《報名資格審核表》。
2.中學審核。應屆畢業生所在中學負責《學籍戶籍審核表》內容的初核工作,包括核對《學籍戶籍審核表》信息與相關證件信息是否一致,學籍和實際就讀情況是否屬實等。審核完成後,由中學校長籤名,並蓋學校公章後,提交縣(市、區)招生辦公室審核。
3.縣區招辦審核。縣(市、區)招生辦公室負責根據考生提交的報考證明材料,審核《學籍戶籍審核表》和《報名資格審核表》,給出「材料已核,同意報名高考」或「僅限報高職院校」或「不同意在我省高考報名」的審核意見並籤名蓋章。各地應充分利用學籍、戶籍數據進行核驗,審核結果在高考報名系統上提交,並及時告知考生。
(二)隨遷子女考生。
隨遷子女考生在高考報名前應提前辦理《廣東省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高考報名資格審核表》(見附7,簡稱《隨遷子女資格審核表》)。辦理流程如下:
1.考生提交材料。考生填寫《隨遷子女資格審核表》,並提交本人身份證、戶口簿、父母居住證、父母社保(含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繳費證明等材料給所在中學進行資格初核。
2.中學初核。中學負責對《隨遷子女資格審核表》進行初核。初核主要包括考生所填信息是否真實準確,是否符合我省隨遷子女報考條件。經初核,符合報考條件的,根據各市縣制定的隨遷子女高考報名具體工作流程,報相關職能部門審核。不符合我省報名條件的隨遷子女,所在中學應及早做好解釋和學生分流工作,引導學生儘早回戶籍所在地參加高考報名。尤其是藝術類、體育類、中職類等特殊類型考生,因考試時間較早,一旦錯過當地高考報名將無法安排考試。
3.職能部門審核。各市縣根據本地隨遷子女審核工作流程充分利用數據聯審等方式,對隨遷子女考生報名資格進行審核,辦理《隨遷子女資格審核表》蓋章等。審核結果應儘早告知考生。
4.考生錄入信息。審核通過的隨遷子女考生應在網上預報名後,通過高考報名系統輸入《隨遷子女資格審核表》相關信息。並在報名確認時,連同身份證、戶口簿等報名材料到報名點辦理報名確認手續。
(三)殘疾人考生。
殘疾人考生在網上報名時應在高考報名系統上填寫相應的殘疾信息。根據《教育部 中國殘聯關於印發殘疾人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管理規定的通知》(教學〔2017〕4號)規定,符合條件的殘疾人考生可以申請在普通高考中佩戴助聽器、使用光學放大鏡、使用大字號試卷、延長考試時間、免除英語聽說考試等合理便利。辦理流程如下:
1.考生申請。殘疾人考生憑本人身份證、二代殘疾人證,填寫《殘疾人報考廣東省2021年普通高考合理便利申請表》(見附8)在高考報名時向報名點提出正式的申請,並按當地安排,由專家組進行現場確認和評估。無殘疾人證考生不能申請合理便利。肢體殘疾申請延長考試時間的考生,應在申請表中說明考生肢體殘疾的具體情況,是否影響書寫,必要時可附醫院診斷報告。
2.市縣審核評估。市縣招生考試機構聯合殘聯、衛生等相關部門專業人員組成專家組,對考生的申請材料和殘疾情況進行現場評估,形成《殘疾人報考廣東省2021年普通高考合理便利專家評估表》(見附9)。
3.結果告知。各市匯總所有考生申請表和評估表,填寫《殘疾考生參加廣東省2021年普通高考申請合理便利匯總表》(見附10),於2020年11月25日前上報省教育考試院(考試招生一處)。省教育考試院將聯合省殘聯、醫療專家進行覆核,最終審核結果由省教育考試院發文通知。
附4.廣東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網上報名實施細則為規範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簡稱普通高考,下同)報名流程,確保考生電子檔案真實準確,特制定廣東省2021年普通高考報名實施細則如下。第一條 我省普通高考報名採取網上註冊報名加確認方式。報名前,各級招生考試機構要預先做好中學代碼、報名點代碼、報名點規模的審定確認工作。報名前,考生需通過普通高考報名系統進行用戶註冊。報名時,考生憑報名點(中學)派發的考生號,以及註冊時設置的密碼登錄報名系統,了解報考須知,籤訂《廣東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在網上自行錄入本人的報考信息,按要求採集和上傳相片,並交納報考費,然後在省教育考試院規定的確認報名時間內到市、縣(市、區)招生辦公室指定的報名點確認報名資格、校對報考信息、採集指紋和列印報名校對表。相片上傳不成功的考生,可在確認報名現場補攝像。第二條 報名開始前,各市、縣(市、區)招生考試機構、報名點(中學)對報名考生進行資格初核。對符合我省高考報名條件的考生,在採集考生基本信息後,向考生派發考生號,然後在普通高考報名系統上錄入相關信息。具體做法是:考生先通過報名點讀取身份證信息並派發考生號後,根據派發的考生號和註冊時設置的密碼在網上自行錄入其他基本信息、報考信息、個人簡歷、家庭情況,上傳報名材料。基本信息內容包含政治面貌、考生類別、畢業中學、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繫電話、個人特長及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相關信息等;報考信息包含考試科目、術科考試形式及項目、職業技能證書信息等。上傳的報名材料支持JPG/PNG/PDF文件格式,大小不超過2M,其中身份證要求上傳正反兩面、戶口簿要求上傳首頁、戶主頁、父/母親或監護人頁、考生本人頁,考生可提前準備相關電子文檔,方便報名時上傳。報考「3+證書」類考生須在基本信息中如實填寫畢業學校及專業。姓名中無法輸入的生僻字用大寫拼音字母代替,並書面向報名點(中學)申請備案。在網上錄入的所有漢字信息採用簡體中文。報名結束後,報名點(中學)應將姓名中無法錄入的有生僻字的考生姓名、考生號造冊後連同考生身份證複印件,由地級市招生考試機構統一匯總上報省教育考試院(信息處)。第三條 報考類別分為普通類(物理)、普通類(歷史)、體育類、藝術類、單考單招類、退役士兵類及「3+證書」類共七大類。其中,藝術類包含音樂類、美術類、書法類、舞蹈類、廣播電視編導類、藝術校考類。單考單招類是指報考高校單獨組織考試(含免試)及單獨錄取的保送生、高水平運動隊(單招)、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職教師資、殘障(單招)、高職自主招生、高職三二分段、依學考成績錄取、五年一貫制和消防救援(單招)的考生。單考單招類考生不參加夏季高考統考,採用考生屬性為「6」的考生號報名。單考單招類考生如果要兼報其他高考類別,則派發其他相應屬性的考生號,並要求考生報名時選擇相應的考試科目。第四條 考試科目採用「3+1+2」模式,其中「3」為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統一考試科目,「1」為在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的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自主選擇1門,「2」為在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的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自主選擇2門(簡稱四選二,下同)。普通類(物理)考生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和四選二。普通類(歷史)考生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和四選二。體育類考生考試科目為:在普通類(物理)或普通類(歷史)考試科目的基礎上加考體育術科。藝術類考生(含音樂類、美術類、書法類、舞蹈類、廣播電視編導類、藝術校考類專業)考試科目為:在普通類(物理)或普通類(歷史)考試科目的基礎上加考藝術術科。外語選考語種為英語、日語、德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中的一門。外語語種為英語的考生,須參加英語聽說考試,英語聽說考試單獨進行。「3+證書」考試的文化課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第五條 我省普通高考報名系統網址為:https://pg.eeagd.edu.cn/ks。第六條 考生須憑身份證、戶口簿和相關報考證明材料到規定的縣(市、區)招生考試機構或指定的報名點(中學)領取考生號,並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報名手續。第七條 考生進入網上報名網頁,須認真閱讀報名流程、《考生須知》和《廣東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閱讀完畢並確認後,才可繼續填報其他信息。第八條 考生須妥善保管好本人的系統帳號和密碼,以便在確認報名資格時修改個人資料、填報志願、查詢考試成績、查詢錄取結果等後續環節使用。考生在註冊時須準確綁定個人手機,用於高考成績、填報志願驗證碼、錄取結果等各種信息的接收和確認。第九條 考生須按規定交納考試費。考生在網上報名時須按物價部門批准的收費標準交納考試費。藝術類和體育類術科統考考試費與文化課考試費一併在網上報名時交納。考生根據選考科目,按系統操作指引進行交費。第十條 報名點(中學)須認真審核考生報名資格。符合報考條件的,由工作人員根據考生提供的考生號核查是否為該考生的資料,是否已正常採集相片、指紋(有需要的地市),並已交費,核查無誤後在系統進行提交確認,並列印出該考生的報名信息表。未採集相片信息的考生,由工作人員現場核驗考生身份,並採集相片。在學業水平考試報名時已經採集了指紋的考生可以不用重複採集指紋信息。未採集指紋信息的,現場進行指紋信息採集。第十一條 考生辦理報名確認手續時,要認真逐項核對本人報名信息表中的內容,尤其是姓名、身份證號碼、戶籍、應/往屆、選擇考科目、選考外語語種、聯繫電話等關鍵信息。報考藝術類專業的考生還須認真核對術科統考(含考試項目)或校考的信息。考生姓名中無法輸入的生僻字使用支持國標大字符集(GBK)的輸入法輸入,確實找不到的生僻字用大寫拼音字母代替,並在報名確認時向報名點(中學)申請備案正確姓名。如果核對時發現有錯誤,請考生在報名信息表上用筆更正,再交給報名點(中學)工作人員修改,並重新確認和列印。為避免報考信息錯誤影響填報志願和錄取,考生應認真核對報考信息。報考信息核對無誤後,由考生本人籤名確認。第十二條 考生須認真閱讀《廣東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並籤名確認。第十三條 考生信息一經確認,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考試與錄取管理、入學電子註冊、畢業證書頒發都以考生籤名確認的報名信息為依據。考生對所填報考信息的準確性負責。因考生本人錄入的信息錯誤而造成的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第十四條 高考報名實行分級管理、逐級組織的工作方式。省教育考試院負責全省報名工作的整體組織協調,保障網絡安全與數據安全。市級招生考試機構負責本轄區高考報名工作的整體組織與協調,監控各縣(市、區)報名工作的進程,處理個別遺留問題。縣(市、區)招生考試機構負責各報名點(中學)報名工作的組織協調及各類信息採集工作的實施,以及為不具備上網條件的考生或中學提供上網環境與便利,並監控各報名點(中學)的工作進度,聯合公安等部門審查考生報考資格,處理遺留問題。考生所在中學負責審核考生學籍和實際就讀情況。各報名點(中學)負責組織考生進行網上報名,監控考生報名信息及其他信息採集工作的進度,幫助考生解決報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考生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辦理報名資格確認手續,並對自己所提供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點擊圖片進入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