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當下最火的社區團購,如何做好社區團購?

2021-01-21 我胖我就驕傲了

自2016年起,在長沙很多地方冒出來一群自稱「團長」的人,他們穿梭於各小區,拉攏小區的住戶進群,還找商鋪談合作,以合適的價格做商品團購,然後,團長就開始在微信群裡發團購信息了,有感興趣的人就會響應團長,這就是早期的社區團購,這是拼多多模式的社區化本地化。

拼多多團購模式的成功,證明了二三線城市的市場是多麼的大,而且,二三線城市的流量也是不容小覷的,因此,社區團購這個模式就在二三線城市生根發芽。

那麼,如何做好這個社區團購呢?

小編覺得,要抓住幾個關鍵點。

1. 團購產品

商品首先要放到第一位,優質的商品可以說是社區團購的核心,產品質量好,價格實惠,性價比高,這樣能提高產品的吸引力,能吸引顧客來購買。

現在的團購平臺多以水果、蔬菜等生鮮類為主,這些都是日常所需的,從日常生活切入,比較貼近居民的生活。

2. 社區團長

團長無疑是社區團購中最重要的一環,團長是平臺和用戶的連接者,沒有團長,就沒有社區團購。

從各種社區團購平臺總結來看,團長一般是這幾類人群:小區寶媽,小區便利店主,在小區比較活躍的達人。

3. 商品貨源

為了給用戶一個價格實惠,性價比高的商品,社區團購平臺一般是跟供貨商直接聯繫,少了中間商,所以既能給用戶一個優質的商品,又能用實惠的價格購買到,這樣讓用戶會更加信任我們。

4. 用戶體驗

目前,社區團購是藉助微信平臺,小程序,這個社交平臺的用戶量大 ,比較集中,提高用戶體驗,讓消費者能夠完全放心、愉快的在我們平臺去消費,這就是要著重關注的一點。

要時刻了解用戶的真正需求,才能更好的適應社區團購的這種模式。

相關焦點

  • 怎麼做社區團購?如何做好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是新零售模式之一,很多網際網路巨頭也把手伸向了社區團購,一時間它成為了一個新的風口。那麼,怎樣做社區團購呢?如何開做好社區團購?今天這篇文章為大家揭曉。確認適不適合做社區團購怎麼做社區團購?想進入社區團購的夥伴們,首先確認一件事:你真的適合做社區團購嗎?你有供應鏈資源和拓客的經驗嗎?
  • 社區團購越來越火,企業如何做社區團購?
    最近幾年,社區團購發展的越來越火。尤其是在今年,幾大知名平臺都相繼完成了上億元的融資,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都表示:我們也要做社區團購。那麼,企業、商家們如何做社區團購?下面就讓有著豐富運營經驗及系統開發經驗的:上海數字商圈產品經理來解答這個問題。
  • 社區團購為什麼火了
    來源:穆滿起【美團滴滴拼多多都下場了 社區團購為什麼又火起來?】萬億規模的市場、高頻剛需、線上滲透率低,令生鮮電商在過去數年間吸引眾多資本和網際網路巨頭爭相湧入。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之下,整個生鮮電商行業發展提速。(界面新聞)大盤調整也有機會?
  • 如何做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作為電商與實體之外的新興模式,由於模式的可行性被迅速模仿發展起來,像現在的阿里、美團、拼多多、京東、滴滴在今年下半年把重心放在了社區團購上,並且投入預算無上限的去拓展市場。巨頭們紛紛入局的原因,因為生鮮版塊一直沒能被電商運營起來,這次的社區團購把生鮮、日用品等應用起來,成為網際網路下半場中可能是最後一塊值得搶佔的市場。那我們應該如何參與到這場盛宴中,能夠做社區團購的人需要具備哪些資源。
  • 社區團購還能火多久?
    社區團購還能火多久?   基於微信端和熟人分享的一種社交電商,社區團購模式的核心是「團長」,團長不「忠誠」成為困擾眾多平臺的難題;此外,社區團購競爭激烈,價格戰在所難免,受此影響,產品品質也常受消費者質疑。
  • 「社區團購」火了 IDG、高瓴等爭相入局
    來源:中國基金報日前,今年8月正式上線的社區團購平臺「松鼠拼拼」完成了 3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本輪投資方可謂陣容強大,包括IDG資本、高瓴資本等知名機構,美團網原 COO 幹嘉偉也在其中。下半年以來,社區團購、社區拼團突然火了起來。除「松鼠拼拼」外有十幾家公司都傳出融資消息。
  • 山東青島社區團購平臺有哪些?社區團購產品批發供應商如何選擇?
    近些年來社區團購發展的如火如荼,各個社區團購平臺如雨後春筍,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最近各大網際網路巨頭資本入駐社區團購,把社區團購推上了前所未有的熱議高度。青島作為山東經濟發展較好的城市,山東青島社區團購平臺有哪些呢?做社區團購產品批發供應商又如何選擇呢?
  • 社區團購:大勢所趨還是曇花一現?
    社區團購作為當下興起的新風口,帶來震蕩的同時也蘊藏著機遇,對它不可一味否定,也不可一味熱捧。當下巨頭和人們都應回歸冷靜,認真思考如何迎接這一技術賜予我們的新產物,讓它更好地發揮價值,惠及萬家。 然而,隨著人民日報評論文章呼籲,「巨頭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之後,輿論對社區團購的討伐達到高峰,「巨頭退出社區團購」的消息也甚囂塵上,雖說後來被證實消息為假,但該評論文章也起到了為社區團購賽道降溫的作用。
  • 社區團購配送物流怎麼做?社區團購及時達怎麼做?
    社區團購這門生意,最近在各行各業的商家圈子裡都很火。放眼全國,例如興盛優選、美家買菜、食享會、十薈團、同程生活精選、考拉精選等行業頭部的社區拼團企業,更是都已經做到了上億、上5億乃至10億的月流水。
  • 如何讓社區團購成為放心團購
    同事小李聽了直搖頭,然後分享了她的團購經歷,前一段時間通過她朋友分享進了一個團購群,她想著也買點東西看看質量,所以就選擇了2包素三鮮水餃和青椒下單了,收貨後水餃煮完吃起來有一股怪味,彩椒1個是爛的,其它的也不新鮮。聯繫客服始終也沒有回應,想著自己也沒損失多少錢就果斷退群了,被她這麼一說,我們也不大相信了。
  • 社區團購供應商怎麼找社區團購採購,社區團購怎麼找貨源供貨商?
    做社區團購的朋友經常給我抱怨,找好的社區團購供貨商真是太難了!同樣作為社區團購供貨商的朋友也經常抱怨,現在社區團購越來越多,怎麼找到他們合作這麼難!那麼問題來了:社區團購供應商怎麼找社區團購採購,社區團購又怎麼找貨源供貨商呢?
  • 聊聊今年爆火的「社區團購」
    想要了解社區團購,看這一篇文章就夠了。01讓巨頭血拼的「社區團購」要說現在網際網路什麼最火爆、什麼是風口,那毋庸置疑是社區團購了。其實「社區團購」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15就出現過,當時流行了一段時間就消失了。
  • 一片死寂的社區團購為何一夜爆火?誰在布局?
    從今年年初開始,原本一片死寂的社區團購生意突然火了起來,隨之而來的是眾多巨頭跑步進場,首先阿里、騰訊等公司不斷加碼相關企業,隨後美團、拼多多、盒馬、滴滴等公司紛紛自建關聯企業想分一杯羹,除此之外,字節跳動和京東也正忙著籌備相關企業,摩拳擦掌準備入場廝殺。  巨頭湧入看重的是社區團購巨大的市場。
  • 社區團購「降溫」
    與此同時,全市超過1100萬人的全員核酸檢測仍在繼續,鰲頭財經多方了解到,目前石家莊各社區、農村均採取封閉政策,減少人員外出。疫情之下小區封鎖,如何保障市民「菜籃子」也成了重中之重,去年下半年以來,社區團購站上風口,然而目前在石家莊巨頭布局的社區團購也按下了「暫停鍵」。
  • 2020年社區團購運營策略!社區團購如何增加盈利?
    隨著興盛優選、美家買菜、食享會、十薈團、同程生活、等行業頭部的社區拼團企業迅速做到上億的月流水,越來越多人知道社區團購模式具有極大的賺錢潛力,紛紛開始進入開展社區團購的行列。那麼社區團購運營策略有哪些?
  • 鄰裡線上拼單 家門口取貨 新型社區團購模式火了
    春節臨近,不少市民開始忙著採購年貨的時候,一種以鄰裡線上拼單、家門口取貨的新型零售模式社區團購漸火,便捷實惠的購物形式受到市民熱捧。社區團購為什麼能火?「有了社區團購,除了賣糕點,我還能賣水果和百貨,僅針對果果家一天的走貨量都在幾千塊。」王俊霞說。在西虹東路南二巷店春天水果店,店裡的部分水果、百貨也參加了社區團購。店長小慧說,社區團購是線上提前預定在走貨,這樣就大大減少了貨品的積壓和損耗。「社區電商」為什麼能火?
  • 盒馬入局社區團購,勝算幾何?
    三、盒馬的主要競對情況雖說剛剛「重生」的社區團購還遠未到拉開市場層次的時候,但在社區團購戰場廝殺的可都是江湖老手,各自盤踞一方蓄勢擴張,且都實力雄厚,各有所長。目前社區團購戰場上主要分為創業公司和網際網路巨頭2大類平臺,下面我們分別來看看這2類平臺中的代表公司。1.
  • 社區團購,瘋了
    來源:投資界這或許是繼O2O團購、外賣、網約車之後,中國網際網路最慘烈的一場戰役,而當前顯然還處在最混亂的早期階段。這或許是繼O2O團購、外賣、網約車之後,中國網際網路最慘烈的一場戰役,而當前顯然還處在最混亂的早期階段。如今,大家都知道社區團購很熱鬧,行業很瘋狂,大佬很重視,巨頭要搞事情,但社區團購到底是什麼,巨頭的打法有何差異,用戶層面的體驗如何,少有人系統講清楚。深燃試圖穿過熱鬧的表象,還原一個真實的社區團購江湖。
  • 社區團購團長如何做好微信群運營?
    社區團購風口的打響,也吸引了眾多創業者。但是社區團購不是一個人的戰爭,而是要和一群人甚至幾群人打交道。如何做好社群運營成了很多團長的難題。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社群運營怎麼做。一、找準種子用戶:一個人拉新人還是一幫人拉新人容易呢。
  • 一片死寂的社區團購為何一夜爆火
    據天眼查App顯示,近日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社區團購行業專題研究報告》指出,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發後,線上買菜的頻次急速上升,整個社區團購行業迎來春天,資本大舉進入,加碼社區團購,行業一時好不熱鬧。如今的社區團購平臺普遍可以分為三類:實體零售企業轉型、網際網路玩家入場和獨立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