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八章的題目叫做:上善若水,不爭無憂。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水是一種至善的物質,它因為不與其他物質爭搶,所以才沒有任何憂患。在《道德經》思想體系中,水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老子認為水是世界上最接近道的物質。因此,老子在《道德經》中是這樣描述水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就是從水中誕生的,從最初的單細胞生物發展到如今高智慧的人類,水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因此說水是萬物之母一點也不過分。況且水不僅孕育了萬物,而且還可以供萬物飲用,讓萬物能夠維持其生命。
當我們的物品變髒時,也可以通過水來洗乾淨。水自己承受了髒汙,卻給萬物帶來了清潔。儘管水為我們做了這麼多的事情,但是它卻絲毫沒有向萬物索要什麼,所以老子才會說水是一種至善的物質。那麼,老子想要通過水向世人傳遞什麼智慧呢?我認為有兩點智慧值得學習。
第一點智慧是當你還非常弱小的時候,要學會積蓄自己的力量,而不是選擇抱怨和消極處世。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現代人通常通過修壩攔水來進行發電,當水非常弱小的時候,人們是可以輕易的把堤壩修起來的。面對堤壩這個強有力的對手,水會乖乖的停下腳步,選擇暫時的屈服。
但是水從來沒有放棄對堤壩的反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水都在積攢自己的力量。當水量積攢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水就會對堤壩造成威脅,如果這時候堤壩再不開閘洩水,水將會毫不猶豫的將堤壩衝垮,奔騰入海。
每個人生下來都不是天生的強者,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個又一個比自己強大的對手。面對這些對手,我們應該做的不是放棄,也不是通過詆毀對手而獲得可憐的自尊。而是應該學會從對手身上學習,並通過大量的時間磨練自己的技能。唯有如此,你才能擁有威脅到對手的能力,甚至毫不費力的戰勝對手。
第二點智慧是當你身處絕境的時候,要學會從絕境中尋找生機。舉個例子,在一些巍峨的大山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山間石縫中流出涓涓的細流。孱弱的水流和巍峨的山峰相比簡直不堪一擊,這樣的情況對於水來說完全是絕境了吧。
但是水並沒有因此放棄擁抱大海的夢想,所以它在大山之中到處尋找可乘之機。最終它通過巖石間的裂縫或者稀鬆的土壤從山頂就到了山腳下,最終匯入河流,奔騰入海。
我們的生活其實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境,甚至有時候會被逼到絕境。但是水的精神讓我們知道,即便是看起來毫無希望的絕境,只要你肯努力去尋找,也能夠發現一線生機。
以上就是我認為老子想要通過水向世人傳遞的處世智慧,希望大家也可以向水學習,做一個擁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