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禮之中見文脈:在臺北孔廟感受考生祈福

2020-12-23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臺北5月12日電(記者賈釗 陳鍵興)12日一大早,70歲的黃女士就趕到臺北孔廟。滿頭白髮的她,在兩排中小學生裡顯得很特別。

她拿著孫子的準考證,代他參加孔廟今年首場考生祈福儀式。

為趕上「更加吉利的」第一梯次,她特地提早出門。到孔廟時,離儀式開始還有一個多小時,但前面已經有人在排隊了。

圖為考生在大成殿朗讀祝禱文。新華社記者賈釗攝

隊伍裡多是學生,大都由家長帶領。有些同學周末有課業,就請家人代為參加孔廟的這一特殊活動。

準考證和文具是參加活動的必備,也有家長提著蔥和芹菜,因為二者取諧音分別寓意聰明和勤奮。

九點整,孔廟鐘鼓齊鳴,古禮祈福儀式開始。

兩名身著白色唐裝的禮生帶領考生們依次於禮門前盥洗淨心,然後過泮橋。

相傳古時候狀元及第者才能從泮池中央的泮橋上步行而過參加祭孔,如今則象徵著鼓勵考生勤奮向學,彰顯勤學古風,祈求考試取得佳績。

隨後,入欞星門,寓意欞星得士。欞星就是文曲星,門板上108顆門釘,意在期盼考生在各個領域表現如閃耀的星星。

接下來穿過儀門進入大成殿祝告祈福。供桌上擺放了象徵「包中」的粽子和寓意勤學的芹菜。

大成殿內,考生排列整齊,一起朗讀事先填好個人和考試信息的祝禱文,祈求至聖先師孔子開通智慧,讓學子應試順利、金榜題名。

不能來現場的考生由家長代讀,也有人把準考證的複印件投入祈願箱。

離開主殿,鐘鼓聲再次響起,考生列隊在儀門廊下的智慧金牛上抽取象徵開聰啟慧的「蔥筆」。

最後則是走過今年新設的魁星拱門走廊,在兩側的紅線上高掛祈願書籤,代表魁星點鬥、獨佔鰲頭的好寓意,至此禮成。

12日上午的祈福活動中,每30分鐘安排一個梯次,幾乎場場滿員。

圖為考生和家長在魁星拱門走廊掛祈願書籤。新華社記者賈釗攝

在黃女士準備的卡片上,「祈願人」是她讀初中三年級的孫子,願望是希望能過目不忘,考上理想的高中。

這不是她第一次參加這項活動了。很多年前,她曾帶領即將參加重要考試的兒女前來祈福。

禮生之一的陳先生今年已經70多歲,日常工作之餘擔任禮生已超過20年。他說,考生祈福活動不僅是對考生的祝福,也是讓大家深入了解孔子和儒家文化的機會。

臺北景興中學的孫老師帶領17名畢業班同學集體參加了活動。她在祝告祈福時念的是一份名單,祝福自己所有的學生。

孫老師說,這樣的儀式感對於即將迎接人生大考的學生們很有意義,她希望大家能用恭敬的心態面對考試。

相關焦點

  • 臺灣寫真:考試季的臺北孔廟祈福禮
    中新社臺北6月21日電 題:考試季的臺北孔廟祈福禮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劉舒凌  距離7月1日的大學指考(臺灣的大學入學考試)僅剩10天,臺北市明倫高中三年級的詹昀儒,趁21日這個星期六早晨,與五位同學一起來到臺北市孔廟祈福,希望如願考上理想的大學
  • 臺灣考試季來臨 考生臺北孔廟祈福
    6月21日,臺北市孔廟舉辦「高中登科·考生祈福」典禮。自2007年起每年舉辦的這項活動,今年特別在春、秋祭之外,首度開放考生進入大成殿,禮敬至聖先師孔子,祈賜聰慧。    6月21日,臺北市孔廟舉辦「高中登科·考生祈福」典禮。
  • 古禮春祭緬懷先師 臺灣孔廟弘揚傳統
    中新社臺北3月22日電 題:古禮春祭緬懷先師 臺灣孔廟弘揚傳統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劉舒凌  「啟扉……」,伴隨著臺北孔廟內鼓樂齊鳴,在執事者抑揚頓挫的禮唱下,一身白衣黑褲傳統服飾的禮生,依序打開大成殿前三道正門,揭開一年一度春祭典禮序幕。
  • ...執過關牌考生搶購[組圖]-考生 孔子 公仔 AllPass 臺北孔廟 Q版...
    圖片說明:孔子公仔  東方網6月29日消息:據臺灣「今日新聞」報導,7月是考試季節,為了祈求榜上有名,臺灣不少考生會到孔廟參拜臺北市孔廟特別推出Q版孔子公仔,不管是不倒翁、御守或祈福木片都有孔子身影,可愛的造型相當吸引考生,銷量也增加一倍。  睜著大眼睛,圓滾滾的孔子拿著AllPass的牌子,看起來超級可愛,火暴的公仔熱現在也吹進臺北孔廟,孔子大變身,徹底顛覆傳統,也大搶考試商機。民眾一出手就是好幾百元,還直說,「我覺得應該有加持作用,保個心安吧!」
  • 臺北孔廟的前世今生
    臺北孔廟的前世今生 2019-02-17 03:56:45臺北孔廟雖然「資歷」較淺,卻是臺灣唯一民間興建的孔廟,早年由泉州名師設計,是一座參照曲阜孔廟、融合閩南風格的建築群。  臺北孔廟坐北朝南,正南卻是一整面紅牆。紅牆正中,兩棵古樹分立,環擁一段雕有雙龍戲珠的飛簷高牆,上書「萬仞宮城」。這是孔廟特色之一,取自《論語》所載子貢曰:「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形容孔子學識高深淵博。
  • 臺北孔廟舉辦春祭典禮
    臺北孔廟春祭典禮現場。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新華社臺北3月22日電 (記者曹典、李寒芳)臺北孔廟春祭典禮22日在孔廟大成殿廣場隆重舉行,典禮依循29道儀程,以「禮、樂、藝、歌、饌」向孔子表達敬意,千餘名民眾前來觀禮。
  • 臺北孔廟的中國式春節
    虎年春節,前來臺北孔廟祭拜孔子的年輕人絡繹不絕。圖為書法家為前來膜拜進香的學生題寫祈福的墨寶,以期學業長進。中新社發閆曉虹攝  相對於各類喧囂擁擠、人滿為患的旅遊景點,別具一格的臺北孔廟是很多臺灣人過年時選擇的另一必去之地。  今日是大年初二,人們依然忙著祭祖。早晨10點15分左右,臺北市市長郝龍斌在有關人士的陪同下,著一身喜慶的紅色唐裝,來到肅穆莊嚴的孔廟大殿裡祭奠孔子這一中國人的聖祖先賢。在禮生的引導下,郝龍斌一行在靜謐端莊的孔廟大殿裡恭敬虔誠地完成了一系列祭孔儀式。
  • 臺北孔廟的前世今生(寶島紀行)
    臺灣最早的孔廟在臺南,有3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全臺首學」。臺北孔廟雖然「資歷」較淺,卻是臺灣唯一民間興建的孔廟,早年由泉州名師設計,是一座參照曲阜孔廟、融合閩南風格的建築群。  臺北孔廟坐北朝南,正南卻是一整面紅牆。
  • 臺灣孔廟:源流一脈中華情
    1666年,經諮議參軍陳永華倡議,臺灣首座孔廟在臺南建成。350年後,這裡仍是一派莊嚴景象。紅牆斑駁、古樹蒼鬱,引人思古幽情。臺南孔廟的入口設在東大成坊,上懸「全臺首學」金字橫匾。坊外立有清乾隆年間下馬碑,以滿漢文並刻「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字樣。東望可見一座四柱三間、重簷雙脊仿木構石坊,這也是全臺唯一的泮宮石坊。
  • 臺北孔廟隆重舉行祭孔大典
    9月28日電 (記者 蔣雪林 邢利宇)9月28日清晨,臺北孔廟隆重舉行祭孔大典。活動遵循傳統古禮儀節,分37個步驟進行。臺北市市長柯文哲上任後首次出席祭孔典禮。  典禮之初,主辦方邀請臺灣古琴演奏家袁中平遵古禮演出孔子所作的《幽蘭》琴曲,在清晨破曉時分,以「古音迎曉,琴德合一」的莊重氛圍,引導參加典禮的民眾寧靜心神,以示對孔子崇敬之意。9月28日清晨,臺北孔廟隆重舉行祭孔大典,紀念孔子誕辰2567周年。
  • 特寫:臺北孔廟雨中祭孔
    新華社臺北9月28日電(記者彭培根、趙博)下了一夜的秋雨,擋不住人們祭奠先賢的熱情。28日清晨,雨聲窸窣裡,臺北孔廟已是人潮湧動。9月28日是孔子誕辰紀念日。早上6時許,一年一度的紀念孔子誕辰釋奠典禮隆重舉行。
  • 臺北孔廟雅樂舞團曲阜孔廟展演佾舞祭奠孔子
    目前海內外共存有1300多處孔廟,每年孔子誕辰曲阜孔廟、臺北孔廟等多地孔廟、文廟都會舉行祭孔大典。8時整,30位臺北孔廟雅樂舞義工身著典雅漢服,持翟與籥,在曲阜孔廟大成殿前展演「三獻禮」雅樂舞,整場表演由進饌、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四部分組成。臺北孔廟管理委員會約聘企劃師陳靖怡介紹說,臺北市孔廟保存完整祭孔音樂、舞蹈原貌,承襲古代宮廷雅樂舞,演奏傳統八音樂器。
  • 上海嘉定孔廟「牽手」臺北孔廟,幹了這件大事
    9月19日,首次以上海、臺北孔廟交流為載體,主題為「儒行雙城」的2020年上海孔子文化節在嘉定孔廟開幕。此次孔子文化節,嘉定孔廟設主會場,臺北孔廟設分會場,全程線上直播,並進行實時互動,共同宣揚和傳承儒家文化。
  • 臺北孔廟舉行祭孔大典展現中華文化傳承
    新華社臺北9月28日電(記者劉歡 吳濟海)晨光微亮,鼓擂鐘鳴。28日清晨6時起,臺北孔廟舉行隆重的釋奠典禮,紀念孔子誕辰2569周年,緬懷這位受到中華民族世代尊崇的「至聖先師」。  臺北市民劉冠毅凌晨4點半就從家裡出發,5點半前趕到了孔廟。「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祭孔大典,很是震撼。」
  • 臺灣寫真:臺北孔廟"春祭" 五種語言誦《論語》
    3月13日早上,臺北孔廟舉行一年一度的「春祭」大典,儀式包括鳴鼓、迎神、進饌、恭讀祝文、送神等29項禮節,現場鼓樂陣陣,煙氣繚繞,古味十足。圖為孔廟大成殿典禮現場。中新社發 符永康 攝   中新社臺北3月13日電 題:臺北孔廟「春祭」:五種語言誦《論語》  中新社記者 符永康 董會峰  3月13日早上8時許,臺北孔廟鼓樂齊鳴,隨著執事者一聲悠揚的禮唱——「啟扉!」身著白色唐裝的禮生打開三道正門,掀開了一年一度「春祭」典禮的帷幕。
  • 臺北孔廟紀念孔子誕辰 隆重釋奠典禮雨中舉行
    中新社臺北9月28日電 (記者 邢利宇 楊程晨)臺北已連續兩天陰雨綿綿。28日上午,臺北市各界紀念孔子誕辰釋奠典禮在孔廟冒雨隆重舉行。9月28日上午,臺北市各界紀念孔子誕辰釋奠典禮在臺北孔廟冒雨隆重舉行。圖為典禮現場。
  • 臺北孔廟首個紀錄片《樂生·聲年》首映
    中新社臺北9月10日電 (記者 邢利宇 楊程晨)臺北市孔廟首個以祭孔釋奠典禮上的樂生為拍攝對象的紀錄片《樂生·聲年》,10日在臺北舉行首映記者會。一年一度的臺北市孔廟祭孔釋奠典禮將於本月28日舉行。典禮秉持尊師重教傳統,參與典禮的執事禮生、樂生、佾生,絕大多數為中小學生。從完全未接觸古禮樂器,到正式典禮上站兩個多小時並完成雅樂鳴奏,樂生們為此付出的辛苦,此前鮮為人知。在一年的拍攝中,《樂生·聲年》記錄了臺北市重慶中學的學生們為擔任臺北市孔廟祭孔大典樂生,辛苦訓練歷程及心境上的成長。
  • 臺灣寫真:臺北孔廟裡的經典誦讀嘉年華(圖)
    中新社臺北八月四日電 題:臺北孔廟裡的經典誦讀嘉年華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黃少華  居住在基隆的吳女士四日早晨七點和該市讀經學會其他志工搭上公車來臺北。七個頑皮的讀經學童隨她們趕往臺北市孔廟,和數百個北臺灣的孩子一起誦讀《大學》、《老子》中華文化經典。
  • 臺北孔廟舉行隆重釋奠典禮紀念孔子誕辰
    中新社臺北9月28日電 (記者 邢利宇 楊程晨)臺北市各界紀念孔子誕辰釋奠典禮28日上午在臺北孔廟隆重舉行。6時許,孔廟大成殿前,隨著鐘鼓聲響起,分別身著深紫、朱紅、鵝黃色傳統服飾的禮生、樂生、佾生,依序出場,立於大殿丹墀兩側。
  • 孔子誕辰2556周年 臺南孔廟依康熙時制古禮祭孔
    新華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陳鍵興)臺北消息:今年是孔子誕辰2556周年,臺灣島內祭孔活動已陸續展開。25日,臺南孔廟有170年歷史的以成書院舉行了祭祀至聖先師孔子、五文昌帝君暨諸先達釋奠典禮。  臺南孔廟建廟已有340年,以成書院又系臺南孔廟的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