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孔廟的前世今生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臺北孔廟的前世今生

2019-02-17 03:56:45來源:人民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思碩

2019年02月17日 03:56 來源:人民日報

參與互動 

  臺北孔廟的前世今生(寶島紀行)

  臺灣最早的孔廟在臺南,有3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全臺首學」。臺北孔廟雖然「資歷」較淺,卻是臺灣唯一民間興建的孔廟,早年由泉州名師設計,是一座參照曲阜孔廟、融合閩南風格的建築群。

  臺北孔廟坐北朝南,正南卻是一整面紅牆。紅牆正中,兩棵古樹分立,環擁一段雕有雙龍戲珠的飛簷高牆,上書「萬仞宮城」。這是孔廟特色之一,取自《論語》所載子貢曰:「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形容孔子學識高深淵博。

  自萬仞宮城轉角向西,可看到一扇燕脊重簷的黌門。進入此門,即標誌進入這座儒家學堂。再經禮門入內,左手欞星門、右手是泮池。欞星門也是孔廟的必備建築,門前一對四爪蟠龍石柱。與臺灣很多傳統建築類似,石柱取自泉州,石質細膩,雕工生動。過欞星門進入第二座殿,即見大成門。

  進入大成門,便可見大成殿了。這座孔廟主殿採歇山重簷式屋頂,四周走馬廊上立有42根泉州白石雕柱。殿內供奉至聖先師孔子的牌位,左右神龕奉祀顏子、曾子、子思子、孟子與十二哲牌位。上方懸「有教無類」黑底金字匾額,其上是凸起向上的八角藻井,華麗壯觀。

  儘管與其他孔廟相比,臺北孔廟的大成殿不算恢宏,但院落古樸端莊,殿宇嚴謹有致。

  1925年,幾位臺北士紳發起,邀集200多位各界人士集資興建孔廟。歷經14年才建成如今的臺北孔廟。

  如今,每年9月28日孔子誕辰日,臺灣各地孔廟都要舉辦祭典。當天清晨6時,依循古禮,迎神、進饌、上香、獻禮、樂舞、恭讀祝文、行鞠躬禮以及飲福受胙、撤饌、送神等儀式一絲不苟。其間,最吸引人的便是佾舞。佾生右手秉翟,左手持鑰。他們先雙手合於胸前相交,以身體為中心舞動,每個舞蹈動作代表一字,每個獻禮有32個舞姿,配合詠唱四言八句詩歌。三章下來,96個動作要一個多小時。包括禮生、樂生、佾生、歌生、饌生在內的執事人員,均由臺北市的大中小學生受訓後擔任。典禮不設座位,所有人都站立祭祀,以示尊崇。

  9月,孔廟也會舉辦各種活動,介紹六藝和孔子生平;也有中小學老師帶著學生前來朝聖。大成殿前凸出的月臺或稱丹墀,平日裡,臺北孔廟也會在此舉辦一些活動。此前,有兒童劇團以丹墀為舞臺,演出一系列關於孔子的話劇。在孔廟觀看孔子顛沛流離仍不改其志的故事,大小觀眾都深受感染。莊嚴的孔廟也因孩子們清亮的笑聲多了親切和慈祥。

相關焦點

  • 臺北孔廟的前世今生(寶島紀行)
    臺灣最早的孔廟在臺南,有3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全臺首學」。臺北孔廟雖然「資歷」較淺,卻是臺灣唯一民間興建的孔廟,早年由泉州名師設計,是一座參照曲阜孔廟、融合閩南風格的建築群。  臺北孔廟坐北朝南,正南卻是一整面紅牆。
  • 展扶貧成效|臺北村的「前世今生」
    展美麗鄉村畫卷譜脫貧致富華章今天【展扶貧成效】小布帶給大家的是臺北村的「前世今生」2015年,蘭花集團莒山煤礦與陵川縣附城鎮臺北村開展結對幫扶以來,用實際行動踐行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如今的臺北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公共服務日新月異、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美麗鄉村的嶄新藍圖完美展現,脫貧致富華章振奮人心。
  • 臺北孔廟舉辦春祭典禮
    臺北孔廟春祭典禮現場。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新華社臺北3月22日電 (記者曹典、李寒芳)臺北孔廟春祭典禮22日在孔廟大成殿廣場隆重舉行,典禮依循29道儀程,以「禮、樂、藝、歌、饌」向孔子表達敬意,千餘名民眾前來觀禮。
  • 臺北孔廟雅樂舞團曲阜孔廟展演佾舞祭奠孔子
    目前海內外共存有1300多處孔廟,每年孔子誕辰曲阜孔廟、臺北孔廟等多地孔廟、文廟都會舉行祭孔大典。8時整,30位臺北孔廟雅樂舞義工身著典雅漢服,持翟與籥,在曲阜孔廟大成殿前展演「三獻禮」雅樂舞,整場表演由進饌、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四部分組成。臺北孔廟管理委員會約聘企劃師陳靖怡介紹說,臺北市孔廟保存完整祭孔音樂、舞蹈原貌,承襲古代宮廷雅樂舞,演奏傳統八音樂器。
  • 臺北孔廟隆重舉行祭孔大典
    9月28日電 (記者 蔣雪林 邢利宇)9月28日清晨,臺北孔廟隆重舉行祭孔大典。臺北市市長柯文哲上任後首次出席祭孔典禮。  典禮之初,主辦方邀請臺灣古琴演奏家袁中平遵古禮演出孔子所作的《幽蘭》琴曲,在清晨破曉時分,以「古音迎曉,琴德合一」的莊重氛圍,引導參加典禮的民眾寧靜心神,以示對孔子崇敬之意。9月28日清晨,臺北孔廟隆重舉行祭孔大典,紀念孔子誕辰2567周年。活動遵循傳統古禮儀節,分37個步驟進行。
  • 臺北孔廟的中國式春節
    虎年春節,前來臺北孔廟祭拜孔子的年輕人絡繹不絕。圖為書法家為前來膜拜進香的學生題寫祈福的墨寶,以期學業長進。中新社發閆曉虹攝  相對於各類喧囂擁擠、人滿為患的旅遊景點,別具一格的臺北孔廟是很多臺灣人過年時選擇的另一必去之地。  今日是大年初二,人們依然忙著祭祖。早晨10點15分左右,臺北市市長郝龍斌在有關人士的陪同下,著一身喜慶的紅色唐裝,來到肅穆莊嚴的孔廟大殿裡祭奠孔子這一中國人的聖祖先賢。在禮生的引導下,郝龍斌一行在靜謐端莊的孔廟大殿裡恭敬虔誠地完成了一系列祭孔儀式。
  • 特寫:臺北孔廟雨中祭孔
    新華社臺北9月28日電(記者彭培根、趙博)下了一夜的秋雨,擋不住人們祭奠先賢的熱情。28日清晨,雨聲窸窣裡,臺北孔廟已是人潮湧動。9月28日是孔子誕辰紀念日。早上6時許,一年一度的紀念孔子誕辰釋奠典禮隆重舉行。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作者:胡楊映月情人之所以對你柔情似水,之所以是浪漫溫柔的代名詞,之所以讓你感覺愛得百轉柔腸,之所以讓你刻骨銘心,是因為你們是前世的夫妻。今生之所以尋你而來,只因為前世的一份緣還沒有盡,所以今生來續前緣,是來還債的。
  • 前世今生因果輪迴
    世界如此之大無奇不有,我們生活在這美好的世界裡,人生在世是否真的會有前世與今生。每一個人都在猜想,都在找答案。如果真的有前世,就會想到有沒有來世。前世與今生如果真的還有今生,那麼今生無法報答的恩情等到來世再報 。人世間是如此美好,今生修來的福分是前世的因果。好人必有好報。前世的因果,決定了今生的命運。
  • 臺北孔廟舉行隆重釋奠典禮紀念孔子誕辰
    中新社臺北9月28日電 (記者 邢利宇 楊程晨)臺北市各界紀念孔子誕辰釋奠典禮28日上午在臺北孔廟隆重舉行。6時許,孔廟大成殿前,隨著鐘鼓聲響起,分別身著深紫、朱紅、鵝黃色傳統服飾的禮生、樂生、佾生,依序出場,立於大殿丹墀兩側。
  • 臺灣考試季來臨 考生臺北孔廟祈福
    6月21日,臺北市孔廟舉辦「高中登科·考生祈福」典禮。自2007年起每年舉辦的這項活動,今年特別在春、秋祭之外,首度開放考生進入大成殿,禮敬至聖先師孔子,祈賜聰慧。    6月21日,臺北市孔廟舉辦「高中登科·考生祈福」典禮。
  • 臺灣寫真:考試季的臺北孔廟祈福禮
    中新社臺北6月21日電 題:考試季的臺北孔廟祈福禮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劉舒凌  距離7月1日的大學指考(臺灣的大學入學考試)僅剩10天,臺北市明倫高中三年級的詹昀儒,趁21日這個星期六早晨,與五位同學一起來到臺北市孔廟祈福,希望如願考上理想的大學
  • 上海嘉定孔廟「牽手」臺北孔廟,幹了這件大事
    9月19日,首次以上海、臺北孔廟交流為載體,主題為「儒行雙城」的2020年上海孔子文化節在嘉定孔廟開幕。此次孔子文化節,嘉定孔廟設主會場,臺北孔廟設分會場,全程線上直播,並進行實時互動,共同宣揚和傳承儒家文化。
  • 臺灣寫真:臺北孔廟裡的經典誦讀嘉年華(圖)
    中新社臺北八月四日電 題:臺北孔廟裡的經典誦讀嘉年華  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黃少華  居住在基隆的吳女士四日早晨七點和該市讀經學會其他志工搭上公車來臺北。七個頑皮的讀經學童隨她們趕往臺北市孔廟,和數百個北臺灣的孩子一起誦讀《大學》、《老子》中華文化經典。
  •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世今生(圖)
    左起:故宮副院長莊嚴、孔德成(孔子後人)、王世傑、羅家倫、杭立武、譚先生 圖/莊靈先生提供 2圖 二戰期間的文物運輸船隊 圖/莊靈先生提供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世今生  一件宋代汝窯杯可以蓋一座故宮,而故宮擁有21件汝窯杯,價值千億  本刊記者 李乃清
  • 廖閱鵬: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你夢回前世,總結今生!
    最近在最右上,看到了一則消息,許多人聽了廖閱鵬的前世今生催眠曲,都看到了自己的前世,我覺得很神奇,便趁著月黑風高之夜,孤身一人躲在被窩裡,悄悄的打開了喜馬拉雅收音機,點開了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上耳機,準備一場穿越之旅。
  • 走入西安碑林博物館:尋找碑林前世今生
    今天讓我們走入碑林博物館,尋找碑林的前世今生。西安碑林因碑石林立而得名。始建於北宋哲元祐二年(1087年),距今已有九百二十餘年的歷史了,這裡陳列著從漢至明清各個時代的碑石、墓誌3000多方,是我國保存古代碑石最多的地方。
  • 臺北孔廟與現代劇團"親密相約" 用表演宣揚儒家
    印象裡,供奉至聖先師的孔廟莊嚴肅穆,只在重要祭典時才會鼓樂齊鳴、人潮雲集,平日裡則多顯寧靜甚至有些空寂。  臺北孔廟,不是臺灣最古老的孔廟,但始建於清光緒年間,也有百多年歷史。多年來,記者到過臺北孔廟不止一次,但這次來卻意外見到她的「另一張面孔」,見證了孔廟與一個現代劇團的一次「親密相約」。
  • 臺北孔廟紀念孔子誕辰 隆重釋奠典禮雨中舉行
    中新社臺北9月28日電 (記者 邢利宇 楊程晨)臺北已連續兩天陰雨綿綿。28日上午,臺北市各界紀念孔子誕辰釋奠典禮在孔廟冒雨隆重舉行。9月28日上午,臺北市各界紀念孔子誕辰釋奠典禮在臺北孔廟冒雨隆重舉行。圖為典禮現場。
  • 臺北孔廟首個紀錄片《樂生·聲年》首映
    中新社臺北9月10日電 (記者 邢利宇 楊程晨)臺北市孔廟首個以祭孔釋奠典禮上的樂生為拍攝對象的紀錄片《樂生·聲年》,10日在臺北舉行首映記者會。一年一度的臺北市孔廟祭孔釋奠典禮將於本月28日舉行。在一年的拍攝中,《樂生·聲年》記錄了臺北市重慶中學的學生們為擔任臺北市孔廟祭孔大典樂生,辛苦訓練歷程及心境上的成長。紀錄片主人公之一、從事樂生訓練32年的樂長孫瑞金老師說,祭孔典禮流傳至今兩千五百多年,有著無形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