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清歷史上的王爺,最具傳奇色彩的當屬八位鐵帽子王。而這當中多爾袞和代善的知名度最高,當年的代善擁戴皇太極有功,還輔助順治登基。而多爾袞的貢獻則更大,他不僅帶領八旗徵戰李氏朝鮮和漠南蒙古,對於大清疆域的開拓起到了尤為關鍵的作用。今文所提及的一個王爺,屬於大清最後一任,身著黃馬褂的他,為何最後會慘死麥田之中呢?
其實,在晚清時期,八旗子弟們已經陷入了頹敗之地。他們個個玩物喪志,從驍勇善戰的將領,變成一些沉浸於玩物喪志、駕鷹逗狗的腐朽子弟。當然,在他們之中曾出現過一位與眾不同的王爺,他便是以剛猛英勇著稱的僧格林沁,可以講他曾是晚晴的一塊珠石...
興許是僧格林沁經歷過貧苦的日子,所以兼備了戮力奮鬥的基本品質。尤其是在後來抗擊太平天國及英法聯軍等戰爭中,可謂是軍功卓著。正是介於他的一戰成名,鹹豐帝對他非常賞識,還一度加封其親王的爵位,並將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這一最高榮譽賞賜於他。
介於僧格林沁出色的表現,鹹豐帝對其十分重視。在緊急關頭,特任命其為平定北方捻軍叛亂的統帥,迫切的希望他可以再度立下不朽的功業。自他接到命令之後,他便躊躇滿志的去制定詳細的作戰方略,對於軍隊的訓練和把控更是他人無法逾越的。
畢竟在之前的作戰經驗中,連太平軍都不是僧格林沁的對手,這小小的捻軍想必會被很快成功鎮壓。果不其然,大戰一開,僧格林沁的隊伍好似勢如破竹,讓捻軍一時難以招架。興許是接連的勝利,讓僧格林沁衝昏了頭腦。他竟然只帶了少量的士兵,孤軍深入...
捻軍一看,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於是將計就計,準備將其徹底圍堵。待僧格林沁回過神來,發現自己已經被包圍於大軍中時,此事的後悔已經沒有任何補救了。他在拼死突圍之後,為了躲避追捕,在情急之中突然逃到了附近的一塊麥田中。
就是在這樣的匆忙之中,他早已忘記身上鮮豔的軍服,捻軍很快發現了他,並上前一刀將其斬殺。誰曾想到,作為大清的最後一塊柱石,他卻在陰溝裡翻了船。看到此處,大家有哪些方法呢?請踴躍留言於文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