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補貼實施辦法》日前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11月1日記者從北京市民政局獲悉,《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補貼實施辦法》日前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辦法擬規定,大中專院校學生入職北京市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的,最高可享6萬元的一次性入職補貼。
一次性入職補貼分三年發放
這個辦法規定,在北京市就讀老年服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可獲得生活補貼,進入北京市養老服務一線崗位工作的大中專學生可獲得入職補貼、連續在養老機構服務的可獲得崗位補貼。
其中,在北京市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中高職院校就讀期間,學生與學校、教育部門籤訂三方協議後,在校就讀期間免除學雜費和住宿費,並發放就讀期間的生活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600元,即每年發10個月。學生畢業後,在北京市養老服務一線崗位服務期限原則上不得少於5年。
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的應屆畢業生和畢業一年以內的往屆畢業生,進入北京市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驛站(農村幸福晚年驛站)從事一線專職養老護理工作的,在同一機構入職滿兩年後分三年發放一次性入職補貼,標準為本科及以上6萬元、專科(高職)5萬元、中職4萬元。
護理失智老人,每月可補貼1000元
在養老服務崗位補貼方面,辦法擬規定,連續在同一養老服務機構從事一線養老護理服務工作的,結合崗位設置和工作年限,按月發放崗位補貼。
其中護理失智老年人的,每月1000元;護理失能老年人的,每月800元;護理其他老年人的,每月500元。工作年限滿1年後,每增加一年,每月增加200元。崗位補貼暫按五年期限實施。
辦法也對適用補貼的養老機構和養老服務人員作了明確的規定。包括養老護理員、失能老人照護員、失能老人評估員(師)等在基層一線從事養老護理或服務工作的技能人員屬於養老護理人員。養老服務機構內從事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等服務的醫生、護士、評估員(師)、社會工作者、心理諮詢人員、康復護理人員、消防中控從業人員等則屬於專業技術人員。此外還包括養老服務機構的管理人員等。
參加養老培訓一次補貼900元
在培訓補貼方面,這個辦法規定了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專業技術培訓補貼、管理人員培訓補貼,以及居家養老服務實訓補貼4類。對於這些培訓,辦法都規定,在培訓人員取得相應結業證書後,按照900元/人標準給予機構培訓補貼。
職業技能培訓補貼,主要進行法律法規、職業道德素質、老年人生理心理特點、老年護理基礎知識、生活照料方式等培訓,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培訓時間不少於90學時。
專業技術培訓則包括安全教育、職業素養教育、健康管理、康復護理、技術護理、心理護理等。是對養老服務機構專業技術人員更新知識、提升能力的培訓,以及創新改革的養老護理職業體系改革補缺型培訓。
此外,除了上述補貼外,辦法還提出,區級養老服務實訓基地建設給予一次性補貼。各區充分整合現有培訓資源或利用自有存量設施建設一所至少承接200人培訓規模的示範性培訓基地,承擔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工作。市級財政按照每區不超過200萬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貼,用於裝修改造和設施設備購置,具體以實際發生的發票額度為準。(記者 吳為)
底薪4500-6000元/月+提成+獎金(能力特別優秀,薪酬可面談)
1.負責會員的日常維護,招募新會員並完成相應的業績指標;
2.根據項目的推廣要求,做好會員單位的服務工作;
3.收集和分析國內外養老產業市場數據,並不定期反饋最新信息;
4.積極參與單位安排的活動項目執行工作;
5.挖掘會員需求,提升會員單位服務質量。
任職要求:
1.熱愛並熟悉養老服務行業;
2.有較強的溝通及理解能力,應變能力強;
3.學習能力強,抗壓能力強,有挑戰精神;
4.有論壇、培訓、會議相關業務拓展工作經驗者優先。
5.大專以上學歷,2年以上工作經驗
6.年齡23—35歲(男女不限)
招聘名額:3人
薪酬福利:五險一金、績效獎金、交通補助、通訊 補助、帶薪年假、節日福利、升職空間
工作地址:北京朝陽區東大橋斜街4號
聯繫方式:張老師 010-57114537 13681034886(手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