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人難、留人難問題普遍 如何破解養老服務人才困境?_新聞中心...

2020-12-16 中國網新聞中心

多地出臺獎勵措施,護理員每月最高可獲津貼1500元,畢業生最高可獲6萬元入職獎勵

「真金白銀」能否破解養老服務人才困境?

閱讀提示

日前,北京市出臺政策,對養老護理員崗位和畢業生入職提供獎勵津貼,用「真金白銀」吸引養老服務人才。記者採訪發現,養老一線人員待遇有了明顯改善,但招人難、留人難問題仍較為普遍。破解養老人才困境,還需要多方合力、綜合施策。

「今年沒有去大中專院校招聘,明年準備去北方的院校招聘試試。」臨近年末,在北京市豐臺區一所養老院工作的韓慧澤和同事們已經在籌劃明年的工作了。他們希望,北京市最新出臺的政策,能為養老院吸引更多的畢業生。

當前,入住養老機構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養老方式,養老服務人才的數量與質量成為影響養老機構發展和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然而,養老機構卻面臨招人難、留人難等問題。日前,北京市出臺《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對養老護理員崗位和畢業生入職提供獎勵津貼。

業內人士認為,獎勵政策對養老服務行業的發展有利好作用。在「待遇留人」的同時,也需要「情感留人」「事業留人」,多方合力,綜合施策,解決養老服務行業「招不來人、留不住人」的現實困難。

「真金白銀」吸引養老服務人才

「眼下最著急的就是招聘養老護理員。春節快到了,人手越發顯得捉襟見肘。」工作了5年的韓慧澤,今年升職為養老院護理部副主任,負責老人和養老護理員的管理工作。

最近,正忙於招聘的韓慧澤獲悉,北京市將為養老護理崗位設立獎勵津貼,最高可達每人每月1500元。「看到這個新聞很振奮,希望能吸引更多人進入養老服務行業。」

這項讓韓慧澤感到振奮的政策來自於《實施辦法》,辦法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根據《實施辦法》,專職從事養老護理服務,且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養老護理員,將按照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分別給予每人每月500元、800元、1000元、1200元、1500元的崗位獎勵津貼。

此外,《實施辦法》提出,將按照本科及以上6萬元、專科(高職)5萬元、中職4萬元的標準,為應屆畢業生或畢業一年以內的往屆畢業生發放入職獎勵。

用「真金白銀」吸引人才進入並留在養老服務行業,並非北京首創。記者梳理發現,此前,江蘇揚州、福建泉州、廣西柳州、山東青島等多地,均出臺了針對養老服務行業人才的獎勵措施。其中,在揚州,全日制本科大學生一次性入職獎勵可達5萬元。上海明確,各類勞動者均可參加養老護理員技能培訓並申報技能等級認定,享受培訓補貼,最高補貼3560元。

「護理員與畢業生同樣難招」

來自民政部的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共有50餘萬名養老護理員,遠不能滿足2.54億老年人和4000多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顧需求,養老需求與人才供給之間缺口巨大。根據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人,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

「進入養老院的老年人越來越多,但我們護理員的人數並沒有跟上來,一直維持在不到40人的規模。」韓慧澤說,養老護理員太難招了,主動來面試的很少。

上周,韓慧澤所在的養老院裡,一位男性護理員通過熟人介紹,進入養老院工作,但短短幾天的試用期還未結束就離職了,據稱原因是「不想上夜班」。

「應屆畢業生和在一線工作的養老護理員同樣很難招,留住他們也不容易。」韓慧澤說,去年,她與同事們赴湖南長沙招聘了3名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畢業生,但不到兩年均陸續離職。

「對在養老院的老人來說,關愛大於幫助,幫助大於治療。」此前在一家醫療機構工作的馬麗今年入職了一家養老機構。在她看來,養老服務行業很有前景,但困難也是顯而易見的。「入職後,發現工作內容非常繁瑣,還有很多要學習了解的東西,需要極大的愛心和耐心。」

韓慧澤曾經做過兩年養老護理員,她坦言:「剛開始確實很辛苦,上夜班,協助老人洗澡排便,照顧不同老人的情緒等。這些事,直到親身面對的那一刻,才知道有多不容易,從業者需要做好心理建設才能堅持下來。」

「這個錢,花得值!」

記者採訪了解到,由於勞動強度大、工資待遇差、社會認同度低等原因,養老護理人才流動性大、隊伍不穩定等問題難倒了絕大多數養老服務機構,留在一線工作的養老護理員普遍存在年齡偏大、學歷水平較低、專業性不足等問題。

然而,養老服務已上升為不容忽視的剛性需求。為解決行業人才短缺問題,各地各部門都在加大投入,加快工作進度。按照民政部的時間表,到2022年底前,將培養、培訓1萬名養老院院長、200萬名養老護理員、10萬名專兼職老年社會工作者,切實提升養老服務持續發展能力。

記者走訪北京市養老機構發現,政策的發力在養老一線已經得到體現,一些從業者反饋積極。一家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說:「在我們養老院,試用期的養老護理員拿3000多元的工資,轉正後可以拿到4000元到6000元不等,包吃住、有社保。」

「得知有獎勵津貼,原本因年齡偏大、學習相對困難的養老護理員們,考證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了。」馬麗向記者表示,準備在養老服務行業長期發展的她,也在尋找適合自己的「證書」。

「這個錢,花得值!」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民政部培訓中心)教授、樂齡研究院院長楊根來在接受《工人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實施辦法》為養老服務行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好。不僅能吸引更多的包括應屆畢業生在內的人才進入養老服務行業,也會對相關專業的招生起到積極影響。

然而,行業的人才困境還需要進一步破解。楊根來表示,養老行業在人才待遇以及工作穩定性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養老服務也有待得到社會更多的認知和理解。應多方合力、綜合施策,通過「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事業留人」,進一步充實養老人才隊伍。

 

相關焦點

  • 招人難、留人難問題普遍 如何破解養老服務人才困境?
    日前,北京市出臺政策,對養老護理員崗位和畢業生入職提供獎勵津貼,用「真金白銀」吸引養老服務人才。記者採訪發現,養老一線人員待遇有了明顯改善,但招人難、留人難問題仍較為普遍。破解養老人才困境,還需要多方合力、綜合施策。「今年沒有去大中專院校招聘,明年準備去北方的院校招聘試試。」
  • 「真金白銀」能否破解養老服務人才困境?
    原標題:「真金白銀」能否破解養老服務人才困境?記者採訪發現,養老一線人員待遇有了明顯改善,但招人難、留人難問題仍較為普遍。破解養老人才困境,還需要多方合力、綜合施策。
  • 招人難、留人難……「真金白銀」能否破解養老服務行業人才匱乏難題
    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養老服務的發展,養老護理員作為新興職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與此同時,養老機構、為老組織高層次專業人才明顯匱乏,在崗養老護理員經驗、技能和專業化程度較低,長期面臨「招不來人、留不住人」的現實困難,也制約著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 招人難,留人更難 服務業如何破解「用工荒」
    編者按:招人難,留人更難。「用工荒」不僅困擾著中國製造,更困擾著服務行業,特別是低端服務業,感受尤為明顯,有的行業人員年流失率超過50%,這對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不過,楊靖浩也指出,由於目前的大學生主要是80後、90後,他們與70後對工作的認識和要求已經很不一樣,而快遞工作辛苦,作業時間晚等性質,更讓公司難以招到合適的80後、90後人才。「目前快遞企業的確面臨招人難的多重挑戰。」
  • 招人難,餐飲業招人更加難,燒烤如何招人?
    在廣州服務人員出到月薪4500,連阿姨都招不到,出6000元也招不到大長腿的美女」未來「做餐飲業的人力資源工作」,是十年後大的機遇,如何解決餐飲業,招人難,用人難的問題,是未來人力資源機遇。但是,老一傳統招人留人模式己經過時,怎麼招,還是留不住,太難了。 近日,傳統餐飲業遇到最嚴峻的招人難、留人難、用人難狀況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 教你怎麼解決招人難,留人難,培養人難的問題!
    導讀:現在招人難,留人難,培養人難的問題基本上困擾著我們家裝行業的每一位老闆。大部分門店都是夫妻店甚至一個人的店。很多老闆不會用人,不會管人,導致了人手不足,銷量和服務質量的不足。今天這篇文章就是專門這幾個問題來進行闡述的。作者從自己的維度給到大家許多不錯的建議,希望大家認真拜讀!
  • 培養難、留人難,東北人才「出走」逐年攀高
    人才資源是創新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東北三省通過實施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生態優化等,不斷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但與此同時,培養難留人亦難,留住人才絞盡腦汁,由於現有創新平臺凝聚人才作用不突出、人才發展環境生態等原因,成熟高端人才外流形勢十分嚴峻。
  • 老年人「用餐難」如何破解?嘉定鎮街道創新「舌尖養老」
    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範潔)老舊小區多、社區用房少,老年就餐服務設施供給不足,上門送餐服務則存在飯菜難保溫、送餐時間長、菜品單一化等問題,老年人「用餐難」如何破解?地處嘉定老城中心的嘉定鎮街道,通過多方協作創新探索「舌尖養老」。
  • 泰州養老服務「三張券」破解困難失能老人照護難
    泰州養老服務「三張券」破解困難失能老人照護難 發布日期:2018-04-04 17:27 來源:泰州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日前,為解決泰州市區經濟困難失能老人照護問題,該市出臺《泰州市區經濟困難失能老人養老服務券實施辦法》。
  • 門店招人難?這家門店兩個月入職7名優質新人,秘訣都在這了
    大到企業集團,小到中介門店,人才無疑是第一生產力。然而,許許多多的企業都在面臨著「招工難」困境。而對於沒有專業HR的中介門店來說,招人可謂難上加難。另一方面,2020年畢業季,被稱為疫情之下最難畢業季。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從未像今年這樣困難重重。那麼,在如此困境之下,如何尋求破解之法?
  • 著力解決農村空巢老人養老難問題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針對部分群眾反映農村空巢老人養老難,已成為不少農村家庭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的問題,尋烏縣立行立改,採取集中照料護理、加大資金投入、示範帶動等方式,著力解決問題。    該縣在充分調查摸底的基礎上,著力開展農村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建設,將各村(居)閒置校舍、村委會和祠堂等改擴建成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場所。同時,結合「黨建+頤養之家」模式,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三治」工作示範點開展聯創共建,在全縣各鄉鎮均設立「孝老食堂」,有效破解農村獨居老人和70歲以上留守老人飲食不便和精神孤獨問題。
  • 1人服務近10個老人,養老護理人員為何如此緊缺?
    文/李佳3月9日,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司長俞建良就武漢養老院普遍面臨護理人員短缺表示,全國養老院普遍存在養老護理力量緊缺的問題。現在全國有200多萬名老人入住在約4萬個養老院,但是工作人員只有37萬人,其中真正的護理員只有20多萬人。
  • 疫情暴露紡企「留人」比「招人」更難
    大多數人只意識到工廠"招工難",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工廠"留不住人"。 進入十月,紡織行業的運氣仿佛一下子好了起來。 新興行業在搶人 那麼根據現在的社會情況,什麼工作更具有優勢呢?根據中國人民大學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就業市場需求報告》所顯示,2020年將大量招工的會有銷售、餐飲服務和快遞三大行業。
  • 長三角議事廳︱長三角養老一體化的困境及出路
    但異地養老作為一種新型養老模式,還存在養老資源不平衡、醫保跨區域結算程序複雜、養老服務異地對接難、養老服務專業化人才欠缺等瓶頸問題。因此,亟需政府從法律政策方面予以保障支持,真正推進異地養老的「互聯互通」,使老年人「到綠水青山的地方安度晚年」成為現實。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如何補養老護理員的巨大缺口?
    寧夏華圖同步寧夏人事考試中心為大家準備了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如何補養老護理員的巨大缺口?為實現這一目標,各地民政、人社部門都進行了積極探索,上海、江蘇、福建、廣東、山東等地相繼建立了養老服務培訓補貼制度;廣東、浙江、陝西等地建立了養老服務崗位補貼制度;上海、四川、甘肅等地建立了養老服務專業大學生學費減免制度。   【模擬試題】   根據媒體報導「目前中國有2.49億老年人、4000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而養老護理從業人員僅有30萬名。」
  • 護理員收入低流動大,養老院難招到大學生,留住養老人才先從「錢...
    對於《辦法》中提及的每月1000元一線養老護理服務獎勵津貼,曉芳十分期待。至於補貼如何發放,曉芳也提出了自己的盼望——審核後直接發放到個人工資帳戶。「我們公司應該不會扣我們的錢,但有些公司就很難說了。」招人難養老院數年未收科班生而在補貼之外,曉芳坦言一線護理人員更期待社會上的理解與尊重。
  • 服務業如何破解「用工荒」
    招人難,留人更難服務業如何破解「用工荒」  編者按:  招人難,留人更難。「用工荒」不僅困擾著中國製造,更困擾著服務行業,特別是低端服務業,感受尤為明顯,有的行業人員年流失率超過50%,這對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 「智慧養老」破解高齡老人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難題
    「智慧養老」破解高齡老人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難題 2020-01-13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泰康打通醫養服務人才發展通道
    為吸引、培養更多醫養服務專業人才,打通醫養人才發展通道問題。近日,泰康之家在北京燕園養老社區舉辦第一屆醫養服務人才論壇。當天,泰康與來自北京、上海等地20餘所開設護理等專業的高校籤訂「訂單式」人才培養協議,破解養老產業發展中的人才短缺問題。
  • 中小企業經營越來越難,是什麼原因,如何有效破解?
    很多中小企業主越發深切感受到經營越來越困難,在2020年很多企業主更是回到原點,認真思索為何中小企業的經營越來越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並且如何能有效破解?未來發展與轉型空間很多行業都存在一定的僵局,行業市場資源被頭部、大企業佔據主要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