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餐難」如何破解?嘉定鎮街道創新「舌尖養老」

2020-12-22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範潔)老舊小區多、社區用房少,老年就餐服務設施供給不足,上門送餐服務則存在飯菜難保溫、送餐時間長、菜品單一化等問題,老年人「用餐難」如何破解?地處嘉定老城中心的嘉定鎮街道,通過多方協作創新探索「舌尖養老」。

圖說:經過改造的社區分餐點。嘉定鎮街道 供圖

目前,嘉定鎮街道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比高達29.23%,養老服務壓力巨大,其中用餐問題最為突出。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啟動以來,圍繞「為民服務解難題」,調研發現老年人對於就近集中用餐需求較高。

街道建設「分餐點」,探索「螺螄殼裡做道場」,選定老年人口密集、用餐需求集中、條件相對成熟的桃園、葉池、秋霞、州橋四個社區設立分餐點,加強對社區各類公共資源的整合利用,在有限空間內實現助餐、活動兩不誤,並建立堂吃與打包錯時制度,擴大服務覆蓋面,重點解決高齡、獨居、純老家庭以及生活需要照料的老年人的日常用餐難問題,同時鼓勵具備行動能力的老人至分餐點,並根據政策享受政府補貼優惠。

「每個分餐點提前公示每周菜單,根據試運行期間的反映及時調整,菜品既少油、少鹽、少糖,搭配也更具科學性」「針對部分患有痛風、糖尿病的老年群體,嘗試實行定製個性健康餐」……變「單打獨鬥」為「多方協作」,服務質量不斷提升。藉助睦鄰點資源,嘉定鎮街道成立26人的分餐點志願者隊伍,增強服務的專業和規範,還搭建起餐飲企業、社區居委會、社會組織之間的溝通平臺,暢通交流渠道、定期組織會商,推動助餐服務良性發展。

圖說:老年人在用餐。嘉定鎮街道 供圖

通過聚焦居民最關切的問題,嘉定鎮街道推進主題教育見實效,下一步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轄區內養老服務資源整合與對接,推進「15分鐘為老服務生活圈」建設,向養老個性化服務轉變。

相關焦點

  • 破解「舌尖養老」難題 徐州經開區:200萬午餐福利卡惠享老人
    這幾天,徐州經開區金龍湖街道老人們可高興壞了,原來是這裡的老年中心廚房發福利了!  破解「舌尖養老」難題,關注老年人飲食健康,不斷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從2020年5月1日起,金龍湖街道老年中心廚房面向轄區60歲以上老年人,
  • 明天上午10:00,嘉定鎮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郭亦鹿做客...
    明天上午10:00,嘉定鎮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郭亦鹿做客「我愛我嘉」民生訪談直播 2020-08-20 1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推進養老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保障老年人幸福、有尊嚴地生活
    在農村投資1.34億元分兩年在250個村建設了農村老年之家,"老年之家"以滿足老年人就近服務為目的,採取購置設備、改擴建及新建的形式,內部設置了用餐室、棋牌室、文娛室、保健室、休息室、洗浴理髮室、兒童之家和室外活動場等"一場七室",為農村老年人特別是空巢、留守、失獨老人提供膳食供應、文化娛樂、健身醫療、日間照料等服務,這種以老年人互幫互助、鄰裡相守的養老服務模式,深受農村老人的歡迎
  • 開辦「幸福餐廳」 老年人盡享「舌尖上的溫暖」
    1月6日,棗園街道利君西社區「幸福餐廳」開始試運營,老人們紛紛叫好。       利君西社區「幸福餐廳」設在社區活動室,配備了保溫餐車,由土門街道牡丹莊園社區老年助餐點「幸福餐廳」按菜譜做好及時送過來。1月7日11時,社區活動室的展板上列出了「幸福餐廳」當日的菜譜:雞排套餐、青筍肉絲、泡菜肉絲、醬燒茄子、麻婆豆腐、豆芽炒粉條、芹菜炒香乾、燴麵片、紫菜湯。
  • 滬嘉定鎮街道現有347個睦鄰點:自治有溫度 共治力量「聚沙成塔」
    2007年開展睦鄰點建設;2008年成立睦鄰會所;2011年成立睦鄰沙龍;2014年組建睦鄰家園服務中心……經過10年發展,嘉定鎮街道的睦鄰點建設取得矚目成就,曾獲市級優秀基層黨建創新成果獎、上海社會建設十大創新項目
  • 破題「舌尖上的養老」 祥符街道中央廚房今天「開夥倉」
    在這裡用餐,刷市民卡可打折、刷臉就能結帳。對於街道老年人而言,這無疑是一份最實惠的重陽節禮物。記者了解到,街道戶籍人口有9.6萬,其中60周歲以上近1.3萬人;街道面積為18.7平方公裡,在中央廚房建成以前,有廚房功能、可實行配送的助餐點僅有1處,無法滿足百姓需求。今年,為了進一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轄區老人吃上便捷又健康的餐食,祥符街道將中央廚房建設作為民生實事領域的「牛鼻子」工程 ,下定決心要為老年群體打通一碗熱湯的「最後一公裡」。
  • 招人難、留人難問題普遍 如何破解養老服務人才困境?
    日前,北京市出臺政策,對養老護理員崗位和畢業生入職提供獎勵津貼,用「真金白銀」吸引養老服務人才。記者採訪發現,養老一線人員待遇有了明顯改善,但招人難、留人難問題仍較為普遍。破解養老人才困境,還需要多方合力、綜合施策。「今年沒有去大中專院校招聘,明年準備去北方的院校招聘試試。」
  • 招人難、留人難問題普遍 如何破解養老服務人才困境?_新聞中心...
    多地出臺獎勵措施,護理員每月最高可獲津貼1500元,畢業生最高可獲6萬元入職獎勵「真金白銀」能否破解養老服務人才困境?閱讀提示日前,北京市出臺政策,對養老護理員崗位和畢業生入職提供獎勵津貼,用「真金白銀」吸引養老服務人才。
  • 蘭州晏家坪街道南院社區家門口的養老服務溫暖貼心
    原標題:晏家坪街道南院社區家門口的養老服務溫暖貼心說話的是晏家坪街道南院社區居民劉奶奶和李奶奶,而她們口中說的這個餐廳,就是南院社區的夕陽樂餐桌。此外,南院社區的日間照料等其他養老服務也贏得了居民的交口稱讚。  夕陽樂餐桌收到老人好評無數  提起夕陽樂餐桌,南院社區支部書記馬小麗對記者說,南院社區轄區內老人比較多,為了有效破解老人們吃飯難的問題,社區開展了夕陽樂餐桌服務。
  • 嘉定鎮街道州橋社區開展防寒、節前雙檢查
    在元旦節即將來臨之際,又恰逢寒潮降臨,為了防範各類事故的發生,營造一個歡樂、祥和、安全的節日氛圍,克服麻痺大意的思想,近期,嘉定鎮州橋社區在黨總支書記的帶領下,積極開展防寒、元旦節前雙檢查。   12月30日上午,嘉定鎮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街道辦事處主任胡建會、嘉定鎮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梁東紅、嘉城派出所副所長許峰、嘉定鎮街道社區發展辦公室(安監)主任王敏等一行領導更是對州橋社區節前的消防安全工作進行實地督查指導。
  • 招人難、留人難……「真金白銀」能否破解養老服務行業人才匱乏難題
    行業現狀一線護理員與優秀畢業生同樣難招民政部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共有50餘萬名養老護理員,遠不能滿足2.54億老年人和4000多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顧需求,養老需求與人才供給之間缺口巨大。「進入養老院的老年人越來越多,但護理員的人數並沒有跟上來。」
  • 這個街道新建社會化老年人分餐點
    這個街道新建社會化老年人分餐點 2020-12-10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第四批智慧健康養老示範企業、示範街道(鄉鎮)和示範基地名單...
    據靖遠路街道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滿足轄區老齡化社會養老需求,街道圍繞「老有所養,智慧養老」工作思路,採取由街道牽頭和社區參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導方式,積極探索以家庭養老為核心、社區服務為依託、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的居家養老服務新路子,通過「開通一條線、破解一道題、做實一個點、織就一張網」舉措,堅持全生命周期服務老年人群,全方位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全面增加社區居民在醫療
  • 可供300多人同時用餐,嶽陽街道社區食堂來了!
    在家門口就能方便享用價平味美的餐點,老年人用餐還有補貼優惠,廣受居民歡迎的社區食堂,你家附近有嗎?小鬆了解到,作為嶽陽街道重點實事工程之一,居民們期盼已久的社區食堂項目已正式啟動,預計2021年5月進行試運營。
  • 就在桃園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您沒聽錯,前不久,桃園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正式推出獨居老人6元自助晚餐,以自助形式滿足老年人的多樣需求,也解決了他們無子女陪伴就餐的困難。該中心多次深入調研,摸查老年人用餐習慣,在提供午餐的基礎上推出6元自助晚餐,主打適合老年人口味的菜品及主食,讓老年人能夠吃好吃飽。家住桃園街元興西裡的劉大爺說:「這兒的晚餐種類豐富,也很好吃,以後晚餐有著落了。」
  • 社區食堂紅紅火火 線上+線下讓老年人「吃得好」
    社區食堂紅紅火火,線上平臺推出「老人餐」——線上+線下,讓老年人「吃得好」年紀大了牙口不好、自己在家買菜做飯不方便……隨著老齡化的加深,老年人「吃飯難」的矛盾日漸突出。近年來,各地線上線下齊發力,社區老年食堂、線上老人餐等老年助餐服務模式不斷創新,受到歡迎。
  • 社區食堂紅紅火火線上平臺推出「老人餐」——線上+線下讓老年人...
    年紀大了牙口不好、自己在家買菜做飯不方便……隨著老齡化的加深,老年人「吃飯難」的矛盾日漸突出。近年來,各地線上線下齊發力,社區老年食堂、線上老人餐等老年助餐服務模式不斷創新,受到歡迎。老年人最需要什麼樣的服務?調查顯示,「想在家門口吃上一頓健康營養又物美價廉的熱乎飯」,成為不少老人特別是高齡、空巢、獨居老人的強烈需求。為解決老年人「用餐難」問題,中國各地紛紛出實招,通過社區自辦、和企業餐館合作等方式探索社區老年助餐服務模式。
  • 「養老床位」搬進家智能監護都有啥 青島獨居養老難這樣破題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和老年人口失能化、失智化的發展,加之家庭結構小型化、空巢化,傳統家庭養老方式受到嚴重衝擊,出現了大城市普遍存在的養老機構數量不足、服務質量不高和市場化程度低、發展動力不足、養老護理員缺乏等「養老難」問題。為此,本報推出「解困養老」特別策劃,將陸續從多個角度全面細緻地探究養老難題,展現青島在養老服務發展中的探索與創新。
  • 「真金白銀」能否破解養老服務人才困境?
    原標題:「真金白銀」能否破解養老服務人才困境?記者採訪發現,養老一線人員待遇有了明顯改善,但招人難、留人難問題仍較為普遍。破解養老人才困境,還需要多方合力、綜合施策。
  • 開啟老有所依新模式 南湖區新嘉街道「智慧養老」亮點多
    作為一個60周歲以上老齡人口佔30%以上的街道,嘉興市南湖區新嘉街道多年來不斷探索養老服務新模式,形成「立體式」的養老服務新格局,不僅有全市首條「為老服務一條街」,還誕生了全市首個適老化改造家庭,並在全區率先試水街道老年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