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範潔)老舊小區多、社區用房少,老年就餐服務設施供給不足,上門送餐服務則存在飯菜難保溫、送餐時間長、菜品單一化等問題,老年人「用餐難」如何破解?地處嘉定老城中心的嘉定鎮街道,通過多方協作創新探索「舌尖養老」。
圖說:經過改造的社區分餐點。嘉定鎮街道 供圖
目前,嘉定鎮街道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比高達29.23%,養老服務壓力巨大,其中用餐問題最為突出。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啟動以來,圍繞「為民服務解難題」,調研發現老年人對於就近集中用餐需求較高。
街道建設「分餐點」,探索「螺螄殼裡做道場」,選定老年人口密集、用餐需求集中、條件相對成熟的桃園、葉池、秋霞、州橋四個社區設立分餐點,加強對社區各類公共資源的整合利用,在有限空間內實現助餐、活動兩不誤,並建立堂吃與打包錯時制度,擴大服務覆蓋面,重點解決高齡、獨居、純老家庭以及生活需要照料的老年人的日常用餐難問題,同時鼓勵具備行動能力的老人至分餐點,並根據政策享受政府補貼優惠。
「每個分餐點提前公示每周菜單,根據試運行期間的反映及時調整,菜品既少油、少鹽、少糖,搭配也更具科學性」「針對部分患有痛風、糖尿病的老年群體,嘗試實行定製個性健康餐」……變「單打獨鬥」為「多方協作」,服務質量不斷提升。藉助睦鄰點資源,嘉定鎮街道成立26人的分餐點志願者隊伍,增強服務的專業和規範,還搭建起餐飲企業、社區居委會、社會組織之間的溝通平臺,暢通交流渠道、定期組織會商,推動助餐服務良性發展。
圖說:老年人在用餐。嘉定鎮街道 供圖
通過聚焦居民最關切的問題,嘉定鎮街道推進主題教育見實效,下一步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轄區內養老服務資源整合與對接,推進「15分鐘為老服務生活圈」建設,向養老個性化服務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