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成才,而讀書才是每個孩子最公平的一條出路,讀好書未來才會自己新的出路。所以現在很多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都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也因此導致了很多孩子壓力山大,每天都被父母逼著學習。但是仍然也會有些孩子完全不需要父母的費心,因為他們有自己的主意,明白自己需要什麼,未來打算做什麼。
對孩子而言,上學學習是長大必經的道路,而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孩子成了學渣,有些孩子成了學霸。而對於學霸而言,清華與北大是她們的目標,還有一部分更高級的學霸,目標是哈佛。
對於她們而言,生活才剛剛開始,但是她們有野心,有追求,也因此在追夢的過程中,她們真的很努力很拼命。
還記得那條新聞嗎?
那個拒絕保送北大,而貸款100萬去上哈佛的農村姑娘。她的行為可謂非常的勵志,本身就很優秀了,上北大是多少人的夢想啊,可是於她而言,最終的目標是哈佛。
因此她用行動讓自己變得不一樣。農村姑娘的上進讓她平步青雲,她從小就知道讀書才是她唯一走出大山的出路,所以她非常的刻苦讀書,後來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高中、香港大學,大學畢業以後,她又得到了北大全額連讀保送的機會。
其實這一切對於一個農村姑娘而言已經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了,但是在她看來她還有自己的目標,她想要去美國發展,於是她貸款了100萬去考哈佛。
當然她也考上了,只是在美國那邊沒有獎學金的她,只能勤工儉學。當然她也被錄取了,在美國的生活肯定是非常辛苦的,但是她依然是尖子生,後來回國後,她被邀請上了一個節目,她的勵志事情才被更多人所熟知。
現在的她早就成為一名事業成功的女性,但是很多人對她當時拒絕保送,貸款上學的行為褒貶不一,有些人覺得這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朝氣,年輕就應該多折騰,看看更多的可能性。
而有些人覺得明明已經獲得很好的資源條件了,但是卻硬要去折騰來折騰去,這是何必呢?
其實不然,雖然這句話說的有些道理,但是我覺得一個人的上進是沒有問題的,國外學習,而且是在最好的學校裡學習,其實能夠獲得更多資源才對,而且中西方教育的差異,這樣反而可以更好的融合兩國文化。
當人變得大家所熟知的優秀以後,就會自帶很多話題,且不談那些不好的話題,說些好的,她這種上進的行為離不開的是她的自律。
一個自律的人,才能明白自己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情,也懂得為自己的目標而不斷的向前和奮鬥,相較於那些為自己天天打魚曬網的人而言,懂得自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也因此這個事例告訴家長們,培養孩子的時候,首先就需要培養孩子的自律,自律是教育成功的一半,自律的孩子基本上是不需要父母超太多心的,因為他們很自覺,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到什麼樣子。
那麼要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呢?以下有幾個點可以參考一下。
1、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就應該懂得給孩子制定規則,規則可以約束孩子,也可以讓孩子明白守規則的重要性。
給孩子制定規則的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一同討論,可以附帶一些獎罰規則,這樣孩子就會更有動力。
2,學會與孩子交換條件
家長一定要學會和孩子談條件,不要讓孩子覺得任何事情都來得太容易,隨便撒個嬌就可以得到,這樣的愛不是真愛,而是溺愛,長此以往是對孩子的縱容,孩子的成長有壞無益。
父母要與孩子談條件,告訴他們任何事物來之都不容易,想要獲得什麼,就應該付出相應的努力才行。
3,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時間
教會孩子做一個有時間觀念的人,家長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時間,給孩子制定一個時間表,教會孩子按照時間表來做事情,告訴孩子這樣做有什麼作用,讓孩子知道其中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不願意按照時間表走,那麼家長就應該去去督促孩子。時間久了,孩子的自律性會更高。要讓他們明白自我約束,懂得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優秀。
作者 | 湯先生編輯 | 湯先生參考資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讚和建議,我都會看,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