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立言教語
國內有兩所高校,可以稱得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那就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有一種說法,雖然略顯誇張,但是也道出了清華、北大在國人心中的地位:
在中國,只有兩種大學,一種叫清華北大,一種叫其他大學。
能夠考上清華、北大,已經是不少人心中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有一些人,他們將目光直接「略過」清華北大,看向了大洋彼岸的大學。
而談及留學,就不得不提起美國,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美國的教育、科技水平有目共睹。
也因此,不少人都嚮往去美國留學。
作為美國甚至世界名校的哈佛大學,更是成為無數想要留學的學生心目中的求學聖地。
關於去哈佛留學的學生中,比較出名的就是當年因為考上哈佛,被稱為「哈佛女孩」的劉亦婷;還有就是拒絕北京大學的錄取,後來選擇去香港中文大學就讀,又貸款百萬到哈佛大學深造的詹青雲。
為何出國留學,就這麼「香」呢?
談及「哈佛女孩」,不少人就會直接想到劉亦婷,這位當年獲得全額獎學金考上哈佛大學,稱得上家喻戶曉的女孩。
劉亦婷當年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看看電視上的劉亦婷,再看看自己調皮搗蛋的孩子,不少家長就會唉聲嘆氣。
同樣是孩子,怎麼差距就這麼大呢?
可是不管怎樣,劉亦婷都實打實地考上了哈佛大學,一時間,不少家長也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劉亦婷」。
劉亦婷的父母也就「順勢」寫下《哈佛女孩劉亦婷》和《劉亦婷的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這兩本書也風靡全國。
而考上哈佛大學的劉亦婷,在考上大學之後就顯得「略微平淡」,安穩地讀書,並沒有什麼轟動性的成果。
在畢業後留在美國找到一份工作,成為一位諮詢公司的職業經理人,嫁給了美國人,也成為了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國人。
不免想起劉亦婷曾經在自己的哈佛大學申請函裡寫的話:
關心窮人,希望學成歸國後,可以為改變中國的貧窮奮鬥終生!
甚至當年,劉亦婷和剛剛出版《三重門》的韓寒被共同邀請到一檔節目。
在節目中:韓寒被定義為註定「曇花一現」的「教育體制外的小混混」;劉亦婷是「為國爭光」的「三好學生」。
然而時至今日,韓寒不僅是著名的作家,還是賽車手、導演、「國民嶽父」,他的作品和為人獲得很多人的認可。
反觀當年的好學生劉亦婷,如今卻「改換」美國國籍,不再有什麼太多變動的消息。
對於劉亦婷而言,她的留學經歷,讓她忘記了當初的「理想」,又或者當年的「理想」,不過是為了申請到哈佛大學的一個「藉口」。
而哈佛大學也成為她在美國工作的一個敲門磚,出國留學讓她有了成為美國人的機會。
劉亦婷之後,還有一位特殊的「哈佛女孩」,她就是詹青雲。
相比較劉亦婷原本優渥的家庭條件和家庭教育,詹青雲出身農村,小時候的成績也並不算好。
直到上高中前,詹青雲都是老師心中的「頭疼少女」。
連續轉學、學習也不上心,從而導致學習成績忽上忽下,面對這樣的學生,老師都覺得以後不會在升學方面有太大成就。
不過面對自己的女兒,詹青雲的母親卻始終沒有放棄,一直鼓勵她,就這樣,在母親的支持下,詹青雲考上了貴州市第一中學。
從此以後,詹青雲的人生如同開掛。
高中時就獲得北京大學的錄取意向,不過她對自己的未來求學之地早有打算,於是做出了一個令很多人無法理解的舉動。
她拒絕了北京大學的邀請!
而詹青雲也並非故意如此,而是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高考後憑藉優異的成績獲得香港中文大學的錄取邀請。
而在香港中文大學畢業以後,對於一位農村的孩子,詹青雲本可繼續找一份好工作,可是她再次放棄了在別人看起來的好機會。
她想要去美國哈佛大學留學。
可是去哈佛大學求學,需要很多錢,昂貴的學費,一般人都難以承受。
難道就此放棄嗎?
當然不能!
為了能夠到自己心儀的大學上學,詹青雲選擇貸款,而且一貸就是100多萬!
對於詹青雲的家庭而言,這是一筆天文數字,面對外人的不理解,她並沒有選擇放棄,毅然決然地選擇背負債務,奔向了哈佛大學。
詹青雲在哈佛大學順利攻讀下自己的法學博士學位,不同於劉亦婷的是,詹青雲在畢業後選擇回到國內。
回國後的詹青雲成為一名職業律師,同時開始「瘋狂」參加各種辯論、演講類綜藝節目,為自己增長了名氣。
如今的詹青雲早已還清了當初的貸款,並且還賺到了更多的錢。
對於詹青雲而言,她深知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並且願意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
詹青雲去美國留學,更多的可能是為了能夠感受更多西方的文化氛圍,而且還能得到哈佛大學的學歷。
這再次印證了她強大的目標執行能力,當初就想好了回國發展,那麼面對美國再好的條件,都選擇回國。
劉亦婷、詹青雲並非鍾愛去美國名校留學的個例。
其實出國留學的學生並不在少數,尤其是那些名校畢業的學生,諸如大家熟知的清華、北大,每年都有大量的學生選擇出國留學。
這麼多的精英、人才,為何都如此偏愛出國留學呢?
在筆者看來,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在現如今,國內學生升學壓力大,想要上一所好學校並不容易,而出國留學相對就容易很多。
尤其是那些名校的學生,本身就是在國內名校上學,為了再次提升本身「價值」,那麼出國留學,就成為「唯一的選擇」。
況且現如今很多高校、出名科研單位招聘時,都會要求有海外留學經歷。
出國留學,尤其是去發達國家留學,就成為不少人的選擇。
中國的思想文化和西方有些不同。
有些有想法的學子,就會想要去西方國家學習,從而讓自己接受不同文化的薰陶,從而開闊自己的眼界。
詹青雲就是屬於這樣的一類人,她歸來話的談吐和自我認知,確實更加兼容並包。
如劉亦婷這樣出國留學,並且選擇留在國外的學子,也不在少數。
相比較國內的就業環境和待遇,發達國家的待遇往往更高,各項福利更加完善,為了以後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很多人從一開始留學,就是為了當做跳板,從而留在留學地。
出國留學本身並沒有錯,可以提高自己,學歷也好、知識、文化也罷,但是始終不應該忘記生自己、培養自己的祖國。
一個人不忘本,才是真正的人才,不然只是專才!
本文內容【立言教語】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和分享,請勿抄襲或搬運,為你講述有深度、有趣味、有幫助的教育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