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你是怎麼開始拍月亮的?
鄭志:我喜歡雲,也喜歡拍雲,後來漸漸認識了一些拍攝天文現象的朋友。一開始,我拍月亮僅限於用普通相機,或者藉助望遠鏡拍,效果很不好。2012年,我買了一個手動的100-300mm的長焦鏡頭,後來再加上了兩個增倍鏡,就可以拍出比較理想的月亮照片了。
澎湃新聞:北京月亮最美是在什麼季節?
鄭志:其實我們並不挑季節,只要有滿月都會去拍一下。一年也就只有12次滿月。北京的天氣條件也不是特別好,如果遇上重霧霾或多雲,就拍不成了。
澎湃新聞:那你會拍攝其他時候的月亮嗎?比如新月?
鄭志:拍攝新月的條件更苛刻一些,需要空氣更清透,要天氣特別好。我們拍過最細的新月是初一的新月,肉眼幾乎無法觀察到。不過,我的運氣還算好,大概是在2017年冬季的一個月,天氣一直非常好,我連續拍完了一個完整的月相。據我所知,有人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拍了完整的盈虧過程。
一枚新月正要在夜空中落下澎湃新聞:您個人喜歡怎樣的拍攝月亮的前景?
鄭志:有一次出去和朋友拍銀河,在草原上看到路的盡頭一輪巨大的月亮升起來。非常美,是城裡看不到的風景。在城市裡的話,我覺得古建築和月亮的搭配更有味道。
澎湃新聞:在北京拍月亮,有哪些古建築是你愛去的麼?或者最近有發掘什麼新的拍攝地點麼?
鄭志:我家離故宮比較近,所以我會經常去那裡拍攝,對故宮和景山都比較熟了。只是故宮一般關門比較早,外圍只有四個角樓,取景非常固定。而景山是城裡的一個制高點,從那裡可以俯瞰故宮。早年在景山看晚霞的人不少,前幾年開始景山也成了拍月亮的熱門地點。北海公園這兩年人也不少。北海公園的西岸正好在湖邊,視野也比較開闊,也看不見後面的樓房。是非常難得的一個機位,可以拍到景山萬春亭的月升。
每個滿月夜,都有很多人去故宮角樓拍攝月亮我們也去找過很多其他拍攝地點。比如古天文臺,那裡的機位更少。以及鐘鼓樓,或是後海,這些地方我們都嘗試過。總的來說還是比較難選。高樓現在也越來越難上了。
2019年1月,北海公園的纖弱新月澎湃新聞:現在很多人喜歡拍月亮被端正地頂在某個建築頂端的照片。從構圖上來說,你個人覺得月亮和建築之間理想的關係是怎樣的?
鄭志:看拍攝階段吧,初升的時候我個人喜歡月亮和地景有一些互動,有一些重疊,不想月亮和前景完全不挨著。月亮離開建築主體後,那就選一個畫面裡最合適的點睛的地方,比如黃金分割點。對齊是有趣的,但不需要每次都去對齊。現在我如果去拍月升,一般都至少帶兩個機器,一個負責長焦特寫,另一個變焦機動,每次感受都不一樣,一種表達有時候不夠。
北海公園,月升維納斯帶澎湃新聞:拍攝滿月理想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呢?
鄭志:拍攝滿月不一定在滿月當天拍,可能在滿月前一天或兩天拍攝,此時月亮和天空的光比不會太大。此外,拍攝月亮也需要結合天氣,如果有一點霧霾,光比也會比較合適,反而會方便曝光一點。有時輕微的霧霾還會產生紅月亮的效果,在拍攝者中也比較受歡迎。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會特別希望拍攝時是無雲、通透的「完美」天氣,拍多了發現各有各的美。有時有一點薄雲,也帶來含蓄的美感。
景山公園萬春亭,輕雲逐月澎湃新聞:選擇拍攝月亮的地點是不是要經過複雜的計算?
鄭志:就在兩三年前,我在要拍攝前還要先去一個網站查方位,去另一個網站計算到拍攝點的距離、月亮高度和角度,總之要用到兩三個程序。而現在我們常用的是一款叫「巧攝」的App,更為直觀。可以自己利用衛星地圖設置標記、高度、寬度,便可以從app的虛擬取景框裡看見月亮。它的資料庫也很強大,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查找月亮、太陽等天體的位置。不過,在標記之後提前去踩至少一次點也是必需的,因為地圖經常會漂移,現場情況也可能會與預期的不同。
在古觀象臺拍攝的日落和新月,兩個天體都位於渾天儀之中澎湃新聞:除了長焦頭、三腳架以外,拍攝月亮還需要什麼特別的器材麼?
鄭志:其實沒有。不管多長焦段的鏡頭都可以拍月亮,只是表現形式不同。長焦可以拍到更簡潔的畫面和更多的月亮細節,曝光上好控制一些。不是長焦的話,最好不要選擇滿月的時候拍,那時候月亮不會過亮,和天空光比比較小。對前期時間選擇要求更嚴格。不是特別大的月亮作為天空的點綴,也是一種表現方式。
在加拿大的冰雪童話世界,不同於大月亮的特別氛圍澎湃新聞:有什麼失敗的經歷?
鄭志:一開始的時候,位置找得不準。月亮出來後不在預期的位置。如果是長焦鏡頭裡月亮移動很快,拍攝時間也很短,只有幾分鐘。光比也是一個問題。天氣如果太好了,月亮會太亮。景山萬春亭只有周末亮燈,所以滿月的周五是最理想的拍攝時間,其他時候建築是暗的,月亮幾乎一出來就過曝。
澎湃新聞:你拍出的最滿意的月亮照片是哪一張?
鄭志:2017年的一個周四,我去了萬春亭。那次準備得很充分,也都事先踩過了點,曝光也試完了。而當晚除了有大風,其他條件都很順利,而且那天也亮燈了,算是天時地利人和,拍攝效果很理想。2018年我又拍攝了一次,那天是滿月的第二天,構圖比第一次好,但當晚天很暗,效果就不如第一次。
2017年拍攝的景山萬春亭月升你說到有點大風,大風也會影響拍攝麼?
鄭志:如果是長焦題材,晃動會非常明顯,對快門速度要求很高,如果拍延時的話,也要把晃動的時間計算進去。
澎湃新聞:有喜歡的拍攝月亮的攝影師麼?
鄭志:安塞·亞當斯是我印象很深的一位攝影師,他拍的幾張月亮都不是大月亮,但我覺得他的照片非常有意境,也認識到長焦拍攝的月亮只是拍月亮的一種題材而已,有時因為留下的周圍環境太小,反而不容易出意境。
亞當斯於1941年拍攝的新墨西哥州月升 資料圖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