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月之恆:中秋將至,月亮攝影師分享的拍月秘笈

2020-12-12 澎湃新聞
對於北京城的月亮,鄭志也許是最熟悉它的那群人之一。他不僅用肉眼看月亮,也用照相機看,從鏡頭裡,他已經端詳過、記錄過月亮許多次。他拍過故宮角樓的月,也拍過北海公園的月,拍過如眉新月,也拍過維納斯帶上的滿月。今年中秋,讓他來告訴我們他的拍月亮心得。

2018年,於故宮北門拍攝的月食 本文圖除資料圖外均為 受訪者 提供

澎湃新聞:

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你是怎麼開始拍月亮的?

鄭志:

我喜歡雲,也喜歡拍雲,後來漸漸認識了一些拍攝天文現象的朋友。一開始,我拍月亮僅限於用普通相機,或者藉助望遠鏡拍,效果很不好。2012年,我買了一個手動的100-300mm的長焦鏡頭,後來再加上了兩個增倍鏡,就可以拍出比較理想的月亮照片了。

澎湃新聞:

北京月亮最美是在什麼季節?

鄭志:

其實我們並不挑季節,只要有滿月都會去拍一下。一年也就只有12次滿月。北京的天氣條件也不是特別好,如果遇上重霧霾或多雲,就拍不成了。

澎湃新聞:

那你會拍攝其他時候的月亮嗎?比如新月?

鄭志:

拍攝新月的條件更苛刻一些,需要空氣更清透,要天氣特別好。我們拍過最細的新月是初一的新月,肉眼幾乎無法觀察到。不過,我的運氣還算好,大概是在2017年冬季的一個月,天氣一直非常好,我連續拍完了一個完整的月相。據我所知,有人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拍了完整的盈虧過程。

一枚新月正要在夜空中落下

澎湃新聞:

您個人喜歡怎樣的拍攝月亮的前景?

鄭志:

有一次出去和朋友拍銀河,在草原上看到路的盡頭一輪巨大的月亮升起來。非常美,是城裡看不到的風景。在城市裡的話,我覺得古建築和月亮的搭配更有味道。

澎湃新聞:

在北京拍月亮,有哪些古建築是你愛去的麼?或者最近有發掘什麼新的拍攝地點麼?

鄭志:

我家離故宮比較近,所以我會經常去那裡拍攝,對故宮和景山都比較熟了。只是故宮一般關門比較早,外圍只有四個角樓,取景非常固定。而景山是城裡的一個制高點,從那裡可以俯瞰故宮。早年在景山看晚霞的人不少,前幾年開始景山也成了拍月亮的熱門地點。北海公園這兩年人也不少。北海公園的西岸正好在湖邊,視野也比較開闊,也看不見後面的樓房。是非常難得的一個機位,可以拍到景山萬春亭的月升。

每個滿月夜,都有很多人去故宮角樓拍攝月亮

我們也去找過很多其他拍攝地點。比如古天文臺,那裡的機位更少。以及鐘鼓樓,或是後海,這些地方我們都嘗試過。總的來說還是比較難選。高樓現在也越來越難上了。

2019年1月,北海公園的纖弱新月

澎湃新聞:

現在很多人喜歡拍月亮被端正地頂在某個建築頂端的照片。從構圖上來說,你個人覺得月亮和建築之間理想的關係是怎樣的?

鄭志:

看拍攝階段吧,初升的時候我個人喜歡月亮和地景有一些互動,有一些重疊,不想月亮和前景完全不挨著。月亮離開建築主體後,那就選一個畫面裡最合適的點睛的地方,比如黃金分割點。對齊是有趣的,但不需要每次都去對齊。現在我如果去拍月升,一般都至少帶兩個機器,一個負責長焦特寫,另一個變焦機動,每次感受都不一樣,一種表達有時候不夠。

北海公園,月升維納斯帶

澎湃新聞:

拍攝滿月理想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呢?

鄭志:

拍攝滿月不一定在滿月當天拍,可能在滿月前一天或兩天拍攝,此時月亮和天空的光比不會太大。此外,拍攝月亮也需要結合天氣,如果有一點霧霾,光比也會比較合適,反而會方便曝光一點。有時輕微的霧霾還會產生紅月亮的效果,在拍攝者中也比較受歡迎。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會特別希望拍攝時是無雲、通透的「完美」天氣,拍多了發現各有各的美。有時有一點薄雲,也帶來含蓄的美感。

景山公園萬春亭,輕雲逐月

澎湃新聞:

選擇拍攝月亮的地點是不是要經過複雜的計算?

鄭志:

就在兩三年前,我在要拍攝前還要先去一個網站查方位,去另一個網站計算到拍攝點的距離、月亮高度和角度,總之要用到兩三個程序。而現在我們常用的是一款叫「巧攝」的App,更為直觀。可以自己利用衛星地圖設置標記、高度、寬度,便可以從app的虛擬取景框裡看見月亮。它的資料庫也很強大,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查找月亮、太陽等天體的位置。不過,在標記之後提前去踩至少一次點也是必需的,因為地圖經常會漂移,現場情況也可能會與預期的不同。

在古觀象臺拍攝的日落和新月,兩個天體都位於渾天儀之中

澎湃新聞:

除了長焦頭、三腳架以外,拍攝月亮還需要什麼特別的器材麼?

鄭志:

其實沒有。不管多長焦段的鏡頭都可以拍月亮,只是表現形式不同。長焦可以拍到更簡潔的畫面和更多的月亮細節,曝光上好控制一些。不是長焦的話,最好不要選擇滿月的時候拍,那時候月亮不會過亮,和天空光比比較小。對前期時間選擇要求更嚴格。不是特別大的月亮作為天空的點綴,也是一種表現方式。

在加拿大的冰雪童話世界,不同於大月亮的特別氛圍

澎湃新聞:

有什麼失敗的經歷?

鄭志:

一開始的時候,位置找得不準。月亮出來後不在預期的位置。如果是長焦鏡頭裡月亮移動很快,拍攝時間也很短,只有幾分鐘。光比也是一個問題。天氣如果太好了,月亮會太亮。景山萬春亭只有周末亮燈,所以滿月的周五是最理想的拍攝時間,其他時候建築是暗的,月亮幾乎一出來就過曝。

澎湃新聞:

你拍出的最滿意的月亮照片是哪一張?

鄭志:

2017年的一個周四,我去了萬春亭。那次準備得很充分,也都事先踩過了點,曝光也試完了。而當晚除了有大風,其他條件都很順利,而且那天也亮燈了,算是天時地利人和,拍攝效果很理想。2018年我又拍攝了一次,那天是滿月的第二天,構圖比第一次好,但當晚天很暗,效果就不如第一次。

2017年拍攝的景山萬春亭月升

2018年的角樓月升

澎湃新聞:

你說到有點大風,大風也會影響拍攝麼?

鄭志:

如果是長焦題材,晃動會非常明顯,對快門速度要求很高,如果拍延時的話,也要把晃動的時間計算進去。

澎湃新聞:

有喜歡的拍攝月亮的攝影師麼?

鄭志:

安塞·亞當斯是我印象很深的一位攝影師,他拍的幾張月亮都不是大月亮,但我覺得他的照片非常有意境,也認識到長焦拍攝的月亮只是拍月亮的一種題材而已,有時因為留下的周圍環境太小,反而不容易出意境。

亞當斯於1941年拍攝的新墨西哥州月升 資料圖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今年中秋月亮「瘦」了!榮耀30最強拍月亮教程來了
    再過幾天,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就要來了,據悉,今年中秋月最圓時刻出現在10月2日凌晨5時5分。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往年,今年的月亮會略「瘦」一些。月球繞地球公轉每繞一周都各有一次遠地點和近地點。受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影響,今年中秋最圓月有些「小」。系本年度「第二小滿月」。
  • 今年中秋,想把月亮放進你手心
    似乎老天有意,今年讓中秋與國慶長假牽手。好讓2020跌跌撞撞的我們,有更多時間與家人共度月下,療愈心傷。想起以前中秋,風中的電波,會淺唱著鄧麗君《月亮代表我的心》。窗外夜空如洗,唯一輪玉盤高掛。所以今年中秋,除了月餅與茶,我更想採下當空之皓月,放進你的手心。看,這便是中秋的圓月。它的光,存放在一盞紙雕燈裡。蘇軾問:明月幾時有?現在無論陰晴,你身邊都能有「月」相伴,且永不西沉!
  • 中秋拍月亮 不是一支長焦鏡頭可以搞定的事
    中秋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對於攝影師來說確是拍攝的好時機。很多人覺得拍月亮,無非就是拿上一支長焦鏡頭對著月亮一頓拍而已,其實拍月亮絕對不是一支長焦鏡頭就能解決的事情。今天我們就通過一些我們拍攝的月亮照片,來說一說中秋拍月亮的故事。
  • 中秋月亮「瘦臉」了!今晚陪娃賞月,這些小竅門請收好
    不過,今年的中秋月有點特別—— 中秋最圓月「瘦」了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據紫金山天文臺消息,今年中秋月亮最圓的時間在10月2日的5時5分。 目前看,今日中秋夜,天氣非常不錯,多雲到晴,雲量不多,幾縷薄雲更添賞月趣味。
  • 今晚月色真美、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你被拍月亮大賽刷屏了嗎
    除署名外,本文圖片均來自網友這兩天,你的朋友圈被月亮刷屏了嗎?夜空中,雲彩邊,樹梢旁、高樓間、塔頂處……圓圓的月亮高懸,時而皓月當空,時而彩雲追月,賞月的人們紛紛拿出相機或手機,拍下中秋月的最美模樣,在微博、朋友圈等展開了一輪又一輪「曬月亮」比賽。
  • 中秋賞月好去處!天台巨型月亮庭園 近距離與月亮拍照
    中秋將至,大家有沒有想好到哪裡賞月呢?D2 Place將於中秋節舉行為期兩星期的日式中秋祭典,活動包括手作創意市集、天台巨型月亮庭園攝影區、水燈許願池、和服體驗以及多個祭典活動,加上「中秋離奇之謎」有獎遊戲,為大家帶來與別不同的中秋嘉年華,感受濃厚的日本祭典氣氛,留下難忘的回憶!
  • 中秋月亮瘦了什麼梗 今年月亮都瘦了是什麼意思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網絡最新資訊 > 正文 中秋月亮瘦了什麼梗 今年月亮都瘦了是什麼意思
  • 中秋之夜沒有月亮,幸好詩歌裡還有圓月
    一代名相雖受貶謫,心胸依然雄渾廣大,毅力剛健,在中秋之夜看到明月從海上冉冉升起,想到天涯海角的這一時間,人人都在過中秋,都在團圓,都仰望一輪明月。首句懷遠,第二句就開始思念,他從自己思念親人,聯想到天下有多少有情人,他們怨恨這樣遙遠的夜空,讓他們徒生多少思念之情啊。第三句愛月。
  • 中秋將至,帶孩子賞月,為孩子讀一首優美的詩詞【帆果教育】
    中秋將至,帶孩子賞月,為孩子讀一首優美的詩詞【帆果教育】 在這中秋之夜, 誰能夠和我共同欣賞這美妙的月光? 我只能拿起酒杯,悽然望著北方。
  • 中秋,曬曬我拍的大月亮
    中秋,曬曬我拍的大月亮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姚苑 張雷 李建文責任編輯:張詩夢2019-09-23 08:44剛剛過去的中秋節,在朋友圈曬曬自己拍的大月亮,成為某高山雷達站官兵的心頭樂事。這份來自山巔的快樂,傳遞給每一位親人,感染著每一位朋友。原來,雷達站官兵的快樂竟來得如此簡單,簡單到因為一臺天文望遠鏡。這個夏天,上級配發的天文望遠鏡「落戶」雷達站,這個寂寞小站沸騰了。
  • 今年中秋的月亮「瘦」了!你呢?
    除了日子和國慶節是同一天以外,今年的中秋節還有些不一樣……天文專家指出,受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影響,今年中秋最圓月有些「小」,是本年度「第二小滿月」。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是橢圓,因此地月之間的距離並不恆定,地月之間的距離平均值是38.4401萬公裡,最近距離為35.6410萬公裡,最遠距離為40.6700萬公裡。
  • 《DNF》2018中秋套禮包怎麼獲得 願滿如月禮包內容介紹
    導 讀 DNF2018中秋禮包公布啦!這一次禮包主題是願滿如月禮包。那麼該禮包有哪些禮盒呢?
  • 今年中秋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本報訊 中秋節將至,又到賞月時。天文專家表示,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最圓時刻出現在10月2日(農曆八月十六)凌晨5時5分。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每逢農曆初一,我們看不到月亮,叫「新月」,也叫「朔」;到了農曆十五左右,我們可以看到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
  • 中秋節的月亮怎麼拍?用手機就能留下美景,送你手機拍月亮的技巧
    隨著手機相機的發展,手機的拍照功能越來越強大,千元機都能在白天輕鬆拍出好照片,但在光線較差的晚上時,手機拍出的照片質量就顯得較差,夜間拍攝除了挑戰手機的質量以外,對攝影師也是一項挑戰。拍攝月亮有的變化可以給照片帶來很多活力,可以使用多重曝光或者後期疊加的方法來實現。用九宮格構圖法將畫面平分,月亮放在交叉點的位置,地景處剛好處於水平三分線中,畫面十分和諧。中秋節大家都在拍月亮,如何才能讓你的作品更耐看呢?
  • MIUI的月亮模式:中秋賞月,怎麼少得了「超級月亮」
    再過一個月,就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中秋了,中秋節是我國最古老最著名的節日之一,而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宮廷和民間賞月活動更具規模。還指八月十五中秋節觀看滿月,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盛於唐朝。到了2020年的現在,這個習俗也依舊延續至今,而不同的時,以前我們都只是看月亮,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拍月亮。
  • 中秋賞月正當時,教你拍月亮的正確姿勢
    明天就是中秋節了在這裡祝大家中秋節快樂中秋節是一年一度的吃月餅,賞月的節日,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拍攝月亮的相關技巧,希望能幫助大家在中秋節拍出一張又圓又大的月亮照。一、器材選擇拍月亮最好用相機拍,最好不要用手機拍,手機拍出來的月亮照就是一個光點不好看。月亮離地球大概38萬公裡,那麼遠的距離,拿手機也就能拍出一個光點來。
  • 中秋節如何拍月亮?有什麼小技巧呢?用手機應該怎麼拍?
    中秋節的月亮很美,我們用肉眼都能看得非常清楚,如果你想將中秋節月亮拍下來分享到朋友圈,手上沒有單眼相機不要緊,用手機也能拍攝,只要方法正確,一樣能拍出很不錯的月亮。ISO值拍攝星空和拍攝月亮都是在晚上拍照,那麼,我們是否需要提高感光度來捕捉月光呢?拍攝月亮是不需要的,原因是星星的光線很弱,而月亮本身就非常亮,如果強行提高感光度,照片的噪點就會很多,對拍月亮來說是大忌。
  • 今年中秋月亮「瘦」了!原因竟是地球和月亮「異地戀」
    眼看國慶中秋假期即將到來很多小夥伴打算和家人一起賞月然而頻頻要偷偷告訴你今年中秋月亮「瘦」了中秋將至,天文專家指出受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影響今年中秋最圓月有些「小」系本年度「第二小滿月」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月亮也分大小?
  • 攝影師拍攝最美月亮瞬間
    明天就是中秋了,中秋賞月是必不可少的活動,但你知道嗎,紐約時間9月27日21時51分,位於西半球的美洲人民會先看到黃金時刻的月亮,而對應的北京時間10時51分,我國才能看到「超級月亮」。不過,來自美國洛杉磯的攝影師和錄像藝術家Dan Marker-Moore先給大家分享了一組關於月亮的攝影作品。
  • 《DNF》2018願滿如月禮包多少錢 2018中秋套價格屬性詳解
    導 讀 DNF9月以及10月活動十分頻繁,這一次除了會有玩家所期待的國慶套外,還增加了中秋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