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使用方塊字的國家。
其他的國家多數是使用字母文字,
而正是因為中國使用的文字是漢字
所以我們國家文字有其他國家文字所不具有的「意」
中國是一個意境大國,詩書禮樂,生活的柴米油鹽總能促發中國人的思考
從而製作出各種充滿意境的文章
就比如代表了我們相思意的古詩就有王維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借紅豆來寄託自己的相思意,含蓄而又自然,相思意蘊綿綿不絕。
而關寫出它的翻譯「紅豆樹生長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將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採摘一些紅豆,它最能夠引起人們的思念之情。」就這樣寫出來的話,雖然意思上有相似的感覺,但是卻唯獨缺了意境的美感,也少了一絲綿綿不絕的相思之意。
再說寫環境的惡劣的那就不得不說一首李白的《蜀道難》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蜀道難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李白的一首《蜀道難》不僅道出了蜀地地形的危險,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寫下這首《蜀道難》時豪放的意境。詩詞的意是中國人才能感受到的,而用漢字承載的詩詞就是中國上下五千年裡最顯示中國人意境的體現。
當然還有王之渙·《 登鸛雀樓》的「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更是體現了一種人生需要不斷向上的態度。而這些用英文來表示的話就是「If you want to see far, please go upstairs.」翻譯過來就是「如果你想看得遠一點,請上樓。」這就無限的缺失了一種美感,也少了一種意境。
當然對於很多人來說,其實這些就是從小學開始到高中都在背誦的詩詞,很多時候就是死記硬背。不過有的時候如果可以放下我們的緊張感,慢下來,欣賞我們的漢字,我們的詩詞。那我們就可以從一個人的書法作品中明白他的心情與人格,從一個人的詩詞中讀懂他的靈魂。
就比如杜甫為國為民的靈魂就是他筆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就可以看出杜甫心懷天下,甘心付出的精神也可以看出他的無奈。
中國的漢字之美,在中國的各個方面都可以欣賞到,在花燈節的「燈火闌珊處」,在新春的「爆竹聲中一歲除」在田野中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又或是在都市中感受到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生活太忙,太累,如果有閒暇的時光,泡一壺淡茶,讀一首美詩,品其中意蘊,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雖然英語用的多,但是也不要忘記我們中國的詩詞之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