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亮點:大海道、羅布泊、達裡雅布依、喀什、紅旗拉普、塔莎古道、獨庫公路......
當越來越多的旅行者,將眼光投放在大美新疆的時候,當所有人執著於北疆的風景時,南疆的沙漠公路、塔莎古道基本很少有人涉足。
它很神秘——「樓蘭古國、羅布泊、「有去無回」的塔克拉瑪幹大沙漠」;
它歷史悠久——「曾經的西域三十六國、人來人往的絲綢路;它有許多傳奇——它是唐僧師徒西天取經路過的地方,還有武俠小說裡都會出現的崑崙山。在南疆——有一條中巴公路,坐擁崑崙三雄公格爾峰、公格爾久別峰、慕士塔格峰始終相伴。在南疆——有一條世界上最長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黃沙莽莽、寬闊荒涼之中相伴。在南疆——有一條至今都很少人敢走的南疆密境,塔莎古道,一路追隨玄奘的腳步穿越蒼涼的美麗,媲美318、丙察察線。在南疆——有一個塔縣,踏著三國邊境,隱居冰山之下。這裡有中國唯一的白色人種—塔吉克人,他們熱情、活潑、好客。在南疆——有一個中國最獨一無二的世外天堂:喀什。去了喀什就相當於穿越了好幾個異域國度。在南疆——它還有許多傳奇......
大致行程安排:
第1—3天:駐馬店—敦煌。(約2500KM)
第4—5天:敦煌—大海道—鄯善。(約500KM)
第6天:鄯善—庫爾勒。(約500KM)
第7天:庫爾勒—于田(約860KM)
第8—9天:于田—達裡雅布依—和田。(680KM)
第10天:和田—喀什。(約500KM)
第11天:喀什。
第12天:喀什—塔縣—紅旗拉普—塔縣。(約500KM)
第13天:塔縣—莎車。(300KM)
第14天:莎車—庫車。(700KM)
第15天:庫車—伊寧。(600KM)
第16天:伊寧—霍爾果斯—賽裡木湖。(200KM)
第17天:賽裡木湖—烏魯木齊。(600KM)
第18天:烏魯木齊—吐魯番—哈密。(600KM)
第19天:哈密—張掖。(830KM)
第20天:張掖—天水。(810KM)
第21天:天水—駐馬店。(950KM)
預留5天機動時間。預計行程26天左右。
大海道是古代敦煌-吐魯番之間最近的一條道路。它的開通和使用始於漢代,唐代以後官方的利用趨於停止,大海道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成為停留於歷史記憶中的絲綢之路古道。絲綢之路作為古代溝通中西方文明的通道,因其在人類文明交流史上的巨大作用,一直為學術界所關注。隨著學術研究的深入絲綢之路絕大多數路段已經被逐漸揭開歷史的面紗,惟獨大海道的具體路線仍然湮沒在歷史塵埃之中。
噶順戈壁是一個準平原(有低矮的小山),地貌呈風蝕剝蝕形態,遍布礫石、碎石和流沙,是我國石質戈壁(石漠)分布最廣的區域。這裡降水量極少,地表水和地下水非常缺乏,且含鹽量高,氣候極為乾旱,到處呈現荒漠景象,是世界上大陸性氣候最強烈的地區之一。噶順戈壁廣漠、空曠、無垠,似海茫茫,唐代被稱為「大沙海」,「大海道」也因此而得名。經過實地探查確知,從迪坎兒至敦煌玉門關遺址的直線距離僅400公裡左右,路面能通行汽車,只要做好相應準備,途中無饑渴之苦。在現代的條件下,「大海道」不僅遠沒有古人說的那麼可怕,而且沿路富於刺激性的獨特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不時出沒的野生動物,還可大飽眼福,觀景寓教,別有一番情趣。大海道裡的雅丹地貌,甚少被世人所知,其壯觀、華麗、令人神往,值得一看。因此,「大海道」無疑是未來探險旅遊的好去處。因而促進對「大海道」的綜合開發利用,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使"大海道"成為造福於民的新絲綢之路。
中國最後的沙漠部落:中國最神秘的古村落在被發現之前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直到20世紀50年代,和田縣政府才知道在其管轄範圍內的沙漠中有一個古老的部落。
達裡雅布依——身處中國最大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238公裡處,一個被稱為「塔克拉瑪幹的肚臍」的綠洲,是世界上最孤寂的地方之一!
達裡雅布依,依河而建,背靠沙漠,胡楊成林。他們已經在沙漠中生活了幾千年,還沒有被記錄下來,完全被孤立了!
和田市位於新疆西南部和田地區,塔克拉瑪幹沙漠南側邊緣的綠洲內,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以「和田玉」、「和田毯」以及「和田綢」聞名天下。和田夜市是吃貨們絕不能錯過的夜市,烤蛋、酸奶粽子、烤肉、烤全羊、雜碎湯、椒麻雞等美食讓人恨不得多長几張嘴,一樣美食吃上一口…
英吉沙縣,英吉沙小刀,因產地在英吉沙縣而得名,是喀什地區的傳統名牌手工藝品之一,約有400多年的歷史。它選料精良、做工考究,造型美觀,紋視秀麗,具有濃鬱的民族風格。英吉沙小刀目前已發展到16個品種30多具花色。主要有維吾爾族喜愛的鳳尾式、百靈鳥式、黃鸝式、哈薩克喜愛的紅嘴山鴉式、漢族喜愛的龍泉劍式、蒙古族喜愛的獸角式等。英吉沙小刀即是人們日常的生活用品,又是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工藝品。
喀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5個地區之一,駐地喀什市。三面環山,一面敞開,屬暖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帶,境內四季分明,光照長;。喀什地區古稱「疏勒」「任汝」「疏附」,包括古代的疏勒(今喀什市、疏附縣、疏勒縣、伽師縣一帶)、蒲犁(今塔什庫爾幹)、莎車、依耐(今英吉沙和阿克陶境內)、烏禾宅(今塔什庫爾幹南部)、西夜(今葉城)等地。喀什作為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國際商埠;還是新疆唯一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集中體現了維吾爾族民俗風情、文化藝術、建築風格及傳統經濟的特色和精華。
【艾提尕爾清真寺】這裡原是徵服中亞的阿拉伯大將屈底波·伊本留下的墓地。明正統(1436~1449)年間喀什噶爾統治者沙克色孜,米爾扎後葬於此,其後裔建造了一座小清真寺,即艾提尕爾清真寺之前身。這座規模宏大的建築物始建於1442年,後另經重修擴建,始具今貌。艾提尕爾,意為節日禮拜場所。為中國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大清真寺是新疆地區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
【香妃墓】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東郊5千米的浩罕村,系自治區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一座佔地2公頃。據說墓內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實際只見大小58個墓穴)。第一代是著名傳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後,其長子阿帕克霍加繼承了父親的傳教事業,成了明末清初教「依禪派」著名大師,並一度奪得了葉爾羌王朝的政權。他死於1693年,亦葬於此,由於其名望超過了他的父親,所以後來人們便把這座陵墓稱為「阿帕克霍加墓」。 傳說,埋葬在這裡的霍加後裔中,有一個叫伊帕爾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愛妃,由於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棗花香,人們便稱她為「香妃」。香妃死後由其嫂蘇德香將其屍體護送回喀什,並葬於阿帕霍加墓內,因而人們又將這座陵墓稱做香妃墓」。不過據考證,香妃並沒有葬在這裡,她確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東陵的裕妃園寢下。
【老城】在新疆喀什市老城區猶如置身新疆維吾爾族民俗風情的生動畫卷。喀什老城區位於喀什市中心, 面積為4.25平方公裡,約有居民12.68萬人。老城區街巷縱橫交錯,布局靈活多變,曲徑通幽,民居大多為土木、磚木結構,不少傳統民居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喀什大巴扎】喀什大巴扎位於喀什市東門,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國際貿易市場。巴札,系維吾爾語,意為集市。喀什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商品集散地,當年由西安出發的商旅,無論走天山南路抑或走天山北路,均在此地匯合。喀什及新疆的各種土特產、手工藝品、日用百貨、瓜果蔬菜、生產資料以及大小牲畜等應有盡有,可以說這裡是體現新疆維吾爾族民俗風情最集中、最濃鬱的地方。
喇崑崙公路(中巴國際公路)是一條連接中國西部與巴基斯坦的公路,英文簡稱為KKH。喀喇崑崙公路北起中國新疆城市喀什,穿越喀喇崑崙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脈西端,經過中巴邊境口岸紅其拉甫山口,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全長1224公裡。其中中國境內415公裡,巴基斯坦境內809公裡。喀喇崑崙公路是巴基斯坦北部地區的交通紐帶,是通往首都伊斯蘭瑪巴德及南部沿海地區的交通要道,對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喀喇崑崙公路也是巴基斯坦國家公路網的組成部分,對於巴基斯坦的國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和軍事意義。同時這條公路還是亞洲公路網的組成部分,是中國通往巴基斯坦地區及南亞次大陸的交通要道。中巴友誼公路被稱為世界上最高最美的公路,整條公路中國境內最低海拔1154米,最高海拔4733米(即紅其拉甫山口海拔),被評為」世界十大險峻公路」之一。
白沙湖:沿著中巴友誼公路可以看到一些列帕米爾高原的自然風光,通常第一站是白沙湖。白沙湖是一個很大的高原平湖,湖水異常的清澈,白沙山在白沙湖的岸邊,山是沙山,沙子非常的細膩柔軟,整體呈現出銀白色。白沙湖緊緊依偎在崑崙懷抱,南岸是赫赫有名的公格爾峰。公格爾峰海拔7719米,山峰呈金字塔形,幾乎全由巖石和冰雪構成,雪山冰峰直刺蒼穹,儀態高雅,氣度非凡。
卡拉庫裡湖位於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的山腳下。。水面映襯著巍峨又神秘的【慕士塔格峰】,白雪皚皚,山水同色,景色十分迷人。
慕士塔格冰川公園,距塔什庫爾幹縣城72公裡,距314國道12公裡,平均海拔5000米,其資源稟賦屬於國家級冰川公園。在這裡,可以看到冰川的雄偉、冰蛇的秀麗、冰塔、冰洞的多姿多彩,四層冰湖的柔情和峻冷,還可以觀賞到奇山怪石、奇花異草、珍貴的野生動物。目前最好爬的冰川是慕士塔格峰4號冰川,最高點海拔接近5000,一個小時可以爬到冰川腳下,近距離接觸億萬年前冰川。慕士塔格冰川有著世界最容易登頂和登山訓練大本營的美稱。
塔什庫爾幹是南疆的一個小眾目的地,任何時候人都不多,但民俗極具特色,景色絕對無敵,是一個能充分體現逼格的好地方。
塔縣有四牛:
第一牛:一縣對三國。塔縣接壤了三個國家,分別是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這也讓塔縣成為國內接壤最多國家的縣。
第二牛:千年石頭城。
帕米爾高原上的塔縣石頭城,它被認為是公元初期塔吉克先民建立的朅盤陀國的都城,分內、外城,外城風化破壞嚴重,內城保存較完好。從公元初期塔吉克人祖先建造 羯盤陀國 都城,歷經漢、唐、元、清各朝代,基本都是東聯西出,西進東銷的交通中樞,交流要道。現在保存下來最完整的便是清代遺址。內城皇宮和唐玄奘高僧講經處的城牆是最完好無損的,佛龕中的佛像依稀可見,外城在歲月的侵蝕中坍毀,隱約看到幾段殘破的城牆圍出石頭城的大致範圍,即便在今日看來也是十分雄偉壯觀。
石頭城是古代絲綢之路經過蔥嶺(帕米爾高原)的最大驛站,直到清代,它仍然在發揮作用。法顯、宋雲西天朝聖;玄奘取經東歸;高仙芝率軍遠徵;斯坦因、斯文·赫定探險考古等都在這裡駐足過。曾經多少商人、僧侶、探險家從這裡西去或東來,多少政權和部落在這裡興盛或滅亡。
石頭城東面是巍巍的喀喇崑崙山,西面是白雪皚皚的興都庫什山,南面是帕米爾高原的薩雷闊勒嶺,北面是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城下還是水草豐茂的金草灘,日光閃耀,牛羊成群。
第三牛:有我國最美的冰塔林和杏花村。 冰塔林是很罕見的景觀,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才能形成,僅在中國珠峰腳下的絨布冰川、希夏邦馬峰下的野博康加勒冰川上存在。而塔縣的克勒青河谷匯集了很多冰川,形成了大量的冰塔林。冰塔晶瑩剔透,如林矗立,隨冰川前行,如白帆片片,水晶顆顆,克勒青河谷無疑是中國欣賞冰川和冰塔林最好的地方之一。
在人們印象中,杏花總是和煙雨、江南聯繫在一起,事實上,杏花更喜歡乾燥的北方。新疆各地都有杏花,塔縣的杏花是新疆最早綻放的。行走在河谷中,兩邊是寸草不生的絕壁,突然在河水的轉彎處,層次豐滿的粉跳躍出來,一樹樹杏花開得正旺,整個村莊就掩映在杏花之中。在塔縣,這樣的杏花村隨處可見,冰川融水匯成的河流,仿佛一條碧綠的絲帶,把這些寧靜純美的村莊串聯起來,組成塔什庫爾幹河谷中一道別開生面的壯麗風景。
第四牛:高峰林立,南有喬戈裡,北有慕士塔格。全球12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中,有4座在塔縣境內,分別是K2(海拔8611米)、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加舒爾布魯木Ⅱ峰(海拔8034米)、加舒爾布魯木Ⅰ峰(海拔8068米)。
K2早已聲名在外,它冰崖立壁,外形冷峻,關於它的故事大多是人類徵服雪峰的悲慘史,多少登山英雄魂斷喬戈裡。
慕士塔格號稱「冰川之父」,外形看起來像是一個大包子,和喀拉庫裡湖相映成趣。攀登難度也是公認的七千米級別的高峰中最容易的一個。
紅其拉甫口岸位於中國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境內,紅其拉甫口岸海拔4733米,同巴基斯坦毗鄰,北距塔什庫爾幹縣城125千米,是國家批准對外開放的一類口岸,1986年5月1日正式向第三國人員開放。紅其拉甫風光壯美,但由於環境惡劣素有死亡山谷之稱,當地居民主要為塔吉克族。
金草灘是塔什庫爾幹河與其支流縱橫交錯、流淌出的一片水草豐茂的溼地,是國家一類保護溼地,佔地面積10萬畝,2015年4月被評為「國家溼地公園」。一望無垠的草灘綠意盎然、氈房點點、炊煙嫋嫋、宛如繁星灑在綠色的綢緞上,「風吹草低現牛羊」的詩意畫面與古老的石頭城、連綿起伏的冰山交織成一幅獨一無二的高原奇景。
塔莎古道:塔什庫爾幹縣到莎車縣的一條道路,早在千年以前,它便是唐玄奘取經回歸所經之路,這是一條至今都很少人敢走的南疆密境。
時至今日,行車塔莎公路也絕非易事,大部分路段甚至都不能稱其為公路,砂石遍布顛簸的難以前行,不難想像玄奘當年經過時是有過怎麼的艱難險阻。柏油路只修了前面不到20公裡,後面200多公裡全是顛簸的土路,盤山、過橋、甚至從懸崖上穿行而過,險峻程度堪比318、219 、317、丙察察線,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條路的魅力在於,有時仿佛像進入了世外桃源,流水、人家獨居一隅;有時方圓百裡都荒涼無人,蒼涼孤寂。
這條路的魅力在於,有時仿佛像進入了世外桃源,流水、人家獨居一隅;有時方圓百裡都荒涼無人,蒼涼孤寂。
大同鄉:在帕米爾高源的腹地,峽谷深邃,與世隔絕,民風也特別淳樸,村裡屋舍儼然,雞犬相聞,宛若世外桃源。每年3月中旬左右,大同鄉的杏花率先開放,成為全國各地攝影愛好者的天堂。從喀什去大同鄉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從塔縣進塔縣回,大約耗時3天左右。另一條路是從大同鄉穿到莎車去,再繞回喀什。無論從那個方向走,沿途都會遇到很多個杏花村,個個都開滿杏花,像一場色彩的盛宴,而冷峻的雪山和蒼涼的峽谷就圍著那些杏花林子,視覺上強烈的對比,美得令人窒息。
而且,大同鄉還是知名的「玉石之鄉」。每年去和田、喀什淘玉的人太多了,不容易分辨真假。大同鄉因為路況不好,至今仍然是世外桃源,鮮有外地人到達,是個不錯的淘玉寶地。
這裡生活著的是中國唯一的白種人—塔吉克族,個個長的眉眼深邃,輪廓優美,他們非常熱情好客,一壺奶茶,饢,蔬菜,是深山裡塔吉克族對待來客的最好招待。
庫車系突厥語譯音,維吾爾語地名,胡同之意。庫車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境內保存有大量的古城牆、古寺、洞窟、烽燧、古冶煉地、古墓等文物古蹟,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70餘處。另外龜茲樂舞、樂曲、樂器、民風民俗、傳統工藝及其產品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
庫車主要看點:庫車王府、庫車天山大峽谷、庫木吐喇千佛洞等。
庫車大峽谷又稱克孜利亞大峽谷,位於天山山脈南麓、阿克蘇地區庫車縣(古稱龜茲)以北64公裡處,北緯42°8′,東經83°5′,呈東向西縱深長約5.5公裡。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峰2048米。峽谷南北走向,最寬處53米,最窄處0.4米。
獨庫公路從獨山子到庫車,是217國道的早期形態,縱貫天山南北,全長561公裡,過半以上地段橫亙崇山峻岭、穿越深川峽谷,連接了眾多少數民族聚居區,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縱貫天山脊梁的景觀大道」。它把雪山、草甸、森林、峽谷、河流、雅丹、驢車、巴扎等這些獨屬新疆的元素,都能在路上一覽無餘,簡直就是新疆這一部雋永畫卷濃縮的影集。
獨庫公路途徑景區(由南往北)克孜利亞山地景觀、天山神秘大峽谷、大小龍池、鐵力買提達坂、巴音布魯克大草原、那拉提、喬爾瑪革命烈士陵園。
獨庫公路有三分之一是懸崖絕壁,五分之一的地段處於高山永凍層,跨越了天山近十條主要河流,翻越終年積雪的四個冰達坂,其駕駛難度可想而知。但沿途風景只能用神奇來形容,從古龜茲王國所在地庫車向東北方向沿國道217線前行,獨庫公路就開始一層層剝開它的神秘。沿途可欣賞火紅乾燥的克孜利亞山地景色,神秘險峻的峽谷風景,天山腹地茂密的植被和遊牧風情及浩瀚的草原景色等等。
從莎車出來都是常規線路。獨庫公路經巴音布魯克草原,轉往阿拉提草原、伊犁草原到達霍爾果斯。欣賞賽裡木湖風光後前往烏魯木齊。修整一兩天,踏上返程。南疆之行結束。
另外招全程旅拍女性模特一名
費用全免
(活動組織方:駐馬店放輕鬆戶外俱樂部)
實習編輯:朱贇
責任編輯: 李飛 圖片製作: 李娜
總編: 村夫
本平臺上凡標註攝影來源的作品均由駐馬店微攝影特約攝影師提供,並由駐馬店微攝影全媒體平臺授權發布,作品版權歸攝影師本人所有,部分作品肖像權歸當事人所有,未經我平臺工作人員許可,禁止任何媒體和個人轉載,如果需要轉載,請聯繫我中心小編,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