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幹部助力、熱心網友眾籌、同齡孩子認領……
「烤箱收到啦!政琪很開心,非常感謝愛心人士的禮物!」昨天下午,政琪媽媽打來電話給新快報記者,分享她與兒子的快樂。給地貧孩子政琪捐贈烤箱的是與她同齡的廣州女孩小予,小予告訴新快報記者,她用自己的零花錢幫助政琪實現兒童節願望。記者了解到,除了小予,還有扶貧幹部、普通讀者……紛紛出手獻愛心,加上網友眾籌,越來越多「許願瓶」被認領,地貧小「瓶主」的夢想逐漸成真。
「滿滿一箱東西,不光給政琪寄來烤箱,還有一大堆配套食材。」政琪媽媽說,她和政琪一起拆開大大小小的盒子,將小鍋、廚房秤、打蛋器、烘焙教程……擺滿一桌。得知認領禮物的是與政琪同齡的一個女孩,政琪媽媽連聲道謝,請記者轉達謝意,「祝福愛心女孩,祝她和家人身體健康,好人一生平安!」
為政琪圓夢的是廣州女孩小予,她告訴新快報記者,看到新快報報導後深受感動。「我和政琪同齡,也喜歡烘焙,看到他這麼不容易,想幫他完成心願。」小予說,為政琪買禮物的錢是自己平時積攢的零花錢,小予媽媽也非常支持她,母女倆一起選購了烤箱和輔助用品,希望政琪學好烘焙技術,做出美味的蛋糕犒勞自己,回報父母。
大愛無處不在。20個地貧孩子的心願,經由新快報「許願瓶行動」漂流人海,與溫暖相遇,激起朵朵浪花。其中,東莞幹部何齊英也通過新快報記者捐款,表達自己的心意。2016年至2019年,何齊英擔任扶貧幹部,參與了對口揭陽市的精準扶貧駐村工作,對於重型地貧群體並不陌生。
「近幾年參加精準扶貧工作,對『貧友』的遭遇感觸頗深,一方面覺得這樣的家庭很偉大,一方面深感他們的不容易。消除貧困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理想,貧困村要脫貧,重症兒童家庭也希望脫貧。」何齊英說,從新快報上了解到「許願瓶行動」,覺得很暖心,「我謹代表個人聊表心意,想和大家一起,幫小朋友們實現願望」。
「我認領4號盧同學的願望,希望他好好學習,勇敢面對生活;也希望社會接納、幫助和關懷地貧孩子,讓他們感受到愛。」讀者曾小姐送出禮物,也送出祝福。
「祝佳瑤小妹妹早日康復,治療很辛苦,但一定會越來越好。」另一名讀者馮小姐則寄出了禮物,佳瑤的節日心願實現了!
在騰訊公益平臺,「許願瓶行動」眾籌進展迅速,5元、20元、200元……捐款總數在上升,對地貧孩子的愛也不斷升溫。
感恩有您,與我們一起,守護孩子。
■專題策劃:新快報記者 張英姿
■專題統籌:新快報記者 潘芝珍
■專題採寫:新快報記者 潘芝珍 李斯璐 嚴蓉
許願瓶 15 號
「想要一臺消毒櫃,消過毒的碗筷沒細菌」
從中職學校輟學後,李土文一直待業在家,雖有去找工作,但沒有願意聘請他的。
土文的爸爸李鬱又黑又瘦,不到50歲已滿頭白髮。李鬱是茂名化州人,來廣州已經20多年,靠打散工和擺地攤維持生活。「賣一雙襪子只能掙幾角錢。」他苦笑著說,他和妻子擺地攤的收入大部分用來給土文輸血,背井離鄉在大城市裡打拼,只為讓土文能按期「加油」。擺地攤的收入並不固定,入不敷出的時候,李鬱只能為兒子優先選擇輸血,而放棄排鐵,最終導致土文鐵元素沉積,脾臟腫大。10年前,李鬱帶著腹大如球的土文在中山三院門口乞討,希望籌到手術費為孩子切脾。「是新快報報導了我們的困境,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土文完成了手術。土文當時的情況很危險,如果不是好心人幫忙,他撐不到今天。」提起往事,李鬱感慨不已。
脾臟切除後,土文得以繼續讀書,考入一間中職學校。但遺憾的是,隨著年齡增長,他的用血量越來越大,輸血頻率也從每月一次變成兩次,李鬱和妻子擺地攤的收入根本無法承擔。李鬱說,土文輟學後想去打工,但找了幾次工作,都在面試中被淘汰,「他想隱瞞自己的病,但人家看得出」。
土文已經20多歲,但看上去還像一個十多歲的羸弱少年。他性格內向,很少與人交往,每天在家洗衣、煮飯、做家務,盡力減輕父母的負擔。得知能參加許願瓶行動,土文睜大眼睛露出笑容。「想有一臺消毒碗櫃。我看過廣告,消過毒的碗筷沒有細菌。」土文說。
許願瓶 16 號
「有了烤箱,我和姐姐可以一起學做蛋糕」
6歲的穎歡愛笑,她在幼兒園大班讀書,有很多好朋友。「媽媽,我什麼時候可以回幼兒園?」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幼兒園還沒複課,穎歡很想念幼兒園的集體生活,經常催媽媽何燕維去「打探」開學的日期。「再不開學,你就買一個烤箱,我可以和姐姐一起學做蛋糕,自己烤出來的蛋糕肯定最好吃。」穎歡說。
看著女兒期待的眼神,何燕維每次都一邊點頭一邊「嗯嗯」回應,但遲遲未見兌現。「最便宜的烤箱也要幾百元,總捨不得買。」她說,自從穎歡確診重型地貧,家裡的每一項開支都被嚴格限定,除了每月雷打不動要支出的穎歡輸血、排鐵費用,何燕維還要精打細算,騰出一筆給丈夫的藥費。3年前,本是家中主要勞動力的穎歡爸爸,突然在家暈倒,幸虧及時送院搶救才保住性命,但不幸的是,被醫生診斷患有煙霧病,不能再從事重體力活,還要長期服藥控制病情。
穎歡有個姐姐,今年剛剛大專畢業,目前還沒有找到工作。「姐妹倆特別親密,如果不是姐姐在家,穎歡這個假期更無聊。」何燕維告訴新快報記者,姐姐很懂事,經常在家琢磨妹妹愛吃的東西,自己動手煮給她吃。「兩姐妹都愛吃糕點,前段時間拿電飯煲蒸蛋糕,試了幾次都失敗了」。
有幾次,何燕維看到姐妹倆腦袋擠腦袋,拿著爸爸的手機翻看烤箱的售賣信息。「我知道她們都想要烤箱,兩隻小饞貓。」何燕維笑著說。
【來源:新快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