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地貧 科學防治

2020-12-25 瀟湘晨報

湛江市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林青主任為懷孕夫婦進行地貧遺傳諮詢。

地貧,全稱為地中海貧血,是中國南方地區高發的一種遺傳病,嚴重影響兒童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質。2020年5月8日是第27個「世界地貧日」,湛江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湛江市婦幼保健院、湛江市婦女兒童醫院)作為我市目前唯一一家省級定點地中海貧血篩查中心,一如既往進行地貧健教知識傳播,圍繞「關注地貧 科學防治」的主題進行地中海貧血預防控制項目推廣。

湛江市婦幼保健院是我市地貧防控項目的實施牽頭單位,帶領全市醫療機構規範有序地開展地貧防控項目工作。2014年5月,廣東省地中海貧血診斷中心湛江篩查分中心在湛江市婦幼保健院正式掛牌,成為我市唯一一家省級定點地中海貧血篩查中心,主要開展地貧篩查、診斷及相關遺傳諮詢工作。地貧難治 但可防可控

數據顯示,在廣東地區地貧基因攜帶者高達16.8%,即約每6個人就有一個人是攜帶者。有些家庭,地貧孩子出生後,才發現夫妻雙方都是地貧攜帶者;有的家庭,抱著僥倖心理拒絕進行產前診斷,或是查出了重型胎兒,追悔莫及。

地貧雖然難治,但可防可控。規範的婚檢和孕檢是消除地貧的關鍵。通過規範的地貧產前篩查程序,能有效地幹預重度地貧兒的出生。2012年起,廣東啟動了地中海貧血預防控制項目,廣東戶籍的夫婦能享受到從健康教育、地貧篩查、診斷、終止妊娠等一系列免費服務。

據統計,我市自2012年全面開展地貧防控項目以來,為了增強群眾的防控意識,減少重症地貧患兒的出生,在宣傳、篩查、診斷幹預、信息建設等方面已投入大量的人、財、物進行積極防控,取得顯著的效果。2012年以來,我市共為419445人進行地貧血常規初篩;78724對夫婦進行地貧電泳復篩;8958對夫婦進行地貧基因檢測;497位同型地貧需產前診斷孕婦進行產前診斷;121例重症地貧胎兒實施產前幹預終止妊娠。控制地貧 我市在行動

2014年5月,廣東省地中海貧血診斷中心湛江篩查分中心在湛江市婦幼保健院正式掛牌,成為我市唯一一家省級定點地中海貧血篩查中心,主要開展地貧篩查、診斷及相關遺傳諮詢工作。2014年至今,篩查中心已進行血紅蛋白電泳篩查檢測48071例,地貧基因檢測17600例,地貧產前診斷 497例,確診重度地貧胎兒133例,有效避免重度地貧患兒的出生,提高我市出生人口素質。

地貧不是小事情 健教知識記心上

問:什麼是地貧?

地貧的全稱叫地中海貧血,是一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是指人體造血所需的珠蛋白基因(地貧基因)缺失或突變,使血紅蛋白中的一種或幾種珠蛋白肽鏈合成減少或不能合成,所導致的血紅蛋白病,嚴重時發生溶血和貧血。根據血紅蛋白中珠蛋白肽鏈受損的不同,地貧最常見的類型是α-地貧和β-地貧兩類。

問:地貧會傳染嗎?

地貧是由基因缺陷導致的,只會遺傳,不會傳染。假如父母其中一方的染色體上攜帶這種異常基因,後代就有可能通過遺傳攜帶地貧基因。

醫務人員正在開展檢測工作。

問:地貧都需要治療嗎?

地貧按照臨床症狀可分為靜止型、輕型、中間型以及重型地貧。靜止型α地貧患者無症狀,血常規等指標也可以沒有任何異常,不需要治療。

而在輕型地貧中多數患者無明顯臨床症狀,不需要治療。少數患兒會表現出輕度貧血症狀,影響生長發育,因而需要定期進行輸血。中間型地貧患者的貧血程度有很大差異,輕者只有輕度的貧血,重者可出現肝脾腫大、疲乏無力等明顯地貧特徵,需要定期輸血。

要格外重視的是,重型α地貧胎兒一般在孕晚期會表現出水腫症候群,超聲檢查可發現胎盤增厚,胎兒心臟大,胸、腹腔積液,可能會出現死胎現象,或出生後隨即死亡。重型β地貧患兒出生時無臨床症狀,一般在3-6個月後開始出現逐漸加重的貧血,隨著年齡增長,會出現眼距變寬、鼻梁變扁等面容改變,還會出現呼吸道反覆感染、生長障礙,需要終身輸血和除鐵治療維持生命。

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地貧檢測。

問:地貧可以治癒嗎?

地貧是一種遺傳病,目前世界上還沒有研究出成熟的治療方法。骨髓移植是目前唯一可能治癒中重型地貧的方法,但大約只有25%的患者能配型相吻合,且治療費用昂貴,治療結局差異很大。因此,開展婚前、孕前以及產前地貧篩查,防止重型地貧患兒出生,是目前預防地貧最有效的措施。問:什麼是地貧篩查?夫妻雙方通過血常規、血紅蛋白分析等檢查即可對地貧進行篩查。若結果提示為地貧可疑,則必須進行地貧基因檢測來確診是否為地貧基因攜帶及地貧類型。

問:沒有任何症狀需要接受地貧篩查嗎?

地貧是一種隱性基因遺傳病,多數人只是攜帶地貧基因而不表現出任何貧血症狀,或者症狀非常輕微,多在篩查時才發現。因此,如果要了解個人地貧患病或基因攜帶情況,必須接受正規的地貧篩查和基因檢測才能確定。

問:夫妻雙方都是地貧基因攜帶者可以生育健康寶寶嗎?

夫妻地貧患病或攜帶基因狀況不同會對孕育的寶寶產生不同的影響。如果夫妻雙方攜帶的是不同類型的地貧基因,不會孕育中重型地貧胎兒;如果雙方攜帶同類型的地貧基因,則有1/4的機率孕育中重型地貧胎兒,應在孕前做好遺傳諮詢,每次懷孕都應進行地貧產前診斷。如果確定中重型地貧胎兒,應及時醫學幹預。

在湛江市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等候地貧遺傳諮詢的市民。

問:哪些孕婦需要做產前診斷?產前診斷怎麼做?

如果夫婦雙方是同型地貧基因攜帶者,或有重型地貧兒生育史,懷孕後應儘早接受產前診斷和遺傳諮詢,通過採集胎兒的遺傳物質(DNA)對胎兒進行基因診斷,確定胎兒的地貧基因類型,評估胎兒出生後患重度地貧的風險。

目前採集胎兒遺傳物質的方法主要有絨毛取材術、羊膜腔穿刺術和經皮臍血管穿刺術。湛江市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為我市目前唯一一家產前診斷中心,主要開展遺傳諮詢、產前篩查、產前診斷等業務。

問:我市地貧防控有哪些優惠政策?

廣東省戶籍(含一方)的新婚和計劃懷孕夫婦,以及孕期接受地貧篩查的夫婦。

1、如果雙方血常規之ー有下列情況之一者,雙方均免費進行血紅蛋白電泳分析。

2、夫婦雙方地貧血紅蛋白電泳結果均為陽性的,可為受檢者免費提供a+β地貧基因檢測一次;

3、夫婦雙方經地貧基因診斷為同型a或β地貧基因,其胎兒可免費接受地貧產前診斷1次;

4、夫婦雙方經地貧基因診斷為同型a或β地貧基因,其胎兒在我省產前診斷機構確診為重度地貧,可免費接受重度地貧胎兒終止妊娠。

【來源:湛江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科學幹預產前診斷 地貧夫妻可生育健康寶寶
    旨在引導動員全社會弘揚抗疫精神、凝聚奮進力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婦幼健康工作,加強出生缺陷防治知識普及和宣傳教育,引導公眾主動獲取知識、接受服務,科學孕育健康新生命。  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將「主動學習掌握出生缺陷防治知識」,作為適用於個人和社會的倡導性指標納入評估指標體系。
  • 提倡婚檢、產檢、孕檢等,加強源頭篩查防治地貧高發
    貴州省屬於地中海貧血高發地區,約有10%的人群是地貧基因攜帶者,患重度地貧的患兒出生率較之我國其它地方要高,因而專家建議防治要從源頭篩查做起。   5月8日,第27個「世界地貧日」,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血液病房舉行了防治活動。
  • 世界地貧日:南方朋友尤其要警惕地貧,防治知識您懂多少?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稿件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相信有不少人有聽過「地中海貧血」這個疾病,5月8日是第27個世界地貧日,今年的主題是「地貧防控不幸患有重型地貧的患兒,由於體內不能生成足夠的血紅蛋白,一出生就貧血,但目前臨床可以治癒的方法及其有限。據了解,王先生結婚多年,他和愛人一直想要個寶寶,最近,他做的一個孕前篩查發現了問題。
  • 廣東地貧發病率約16.8%,這些地貧知識你要知道
    今日(5月8日)上午,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在廣州市舉辦2019年世界地貧日現場主題宣傳活動,首次發布地貧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識要點,基本涵蓋了公眾關心的相關問題和需要公眾知曉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防控:應在適當時間進行產前診斷「地貧是一種遺傳性血液病,目前尚無藥物和成熟的基因治療方法,靜止型和輕型地貧無需特殊治療,中重型地貧患者需要定期輸血和排鐵治療維持生命。」
  • 世界地貧日|易防難治的它,防控應從婚前孕前開始
    5月8日是第27個「世界地貧日」,為了引導公眾科學認知、有效防控,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聯合大鵬新區醫療健康集團於即日起開展為期一周的網際網路醫院線上健康諮詢和防控知識宣傳活動,讓廣大深圳市民在獲取知識的基礎上,積極轉變觀念、增強意識,支持地貧一級防控工作,一起進行科學有效的防治。
  • 「地貧」基因攜帶者向北方蔓延 南北通婚群體漸增
    《中國地中海貧血防治藍皮書(2015)》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地貧」基因攜帶者約3000萬人,涉及近3000萬家庭一億人口,其中重型和中間型「地貧」患者約30萬人且正以每年約10%的速度遞增。廣西基因攜帶率約為24.5%,廣東約為16.8%,海南省約為7%,還有重慶、雲南等地,基因攜帶率約為人群的2%以上,重慶每100人中就有3人攜帶此基因。
  • 新婚或計劃懷孕夫婦 可免費篩查地貧
    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將「主動學習掌握出生缺陷防治知識」作為適用於個人和社會的倡導性指標納入評估指標體系。 為進一步加強出生缺陷防治健康教育,深入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和健康中國建設,海南省優生優育公共服務中心推出本期地貧防治知識,旨在提高群眾對地貧的了解和認識,倡導新婚夫婦或計劃懷孕夫婦在婚前或孕前進行地貧篩查,對地貧篩查陽性的夫婦進行基因檢測,明確夫婦雙方地貧基因攜帶狀況,及時幹預,為家庭生育健康寶寶提供更多幫助。
  • 夫妻為「地貧」基因攜帶者,為什麼有的孩子正常,有的卻遺傳了?
    經檢查發現,小婷和阿輝都是地中海貧血的基因攜帶者,由於婚前兩人未進行科學的婚檢,才導致了現在嚴重的後果。夫妻倆商量這幾年多攢點錢,再生個二胎給大寶再做骨髓幹細胞移植。說到「地中海貧血」,很多朋友都談之色變。這幾年,國家對地貧的宣傳和防治也做了很多工作,但依然有很多育齡夫婦並未在孕前做好科學的檢查。
  • 避免「地貧寶寶」 深圳孕婦可免費做地貧篩查
    &nbsp&nbsp&nbsp&nbsp根據2016年12月發布的《深圳市衛生計生委市財政委關於印發深圳市地中海貧血預防控制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深圳希望通過地貧防控項目,使育齡人群地貧防治知識知曉率達80%以上,孕產婦夫婦產前地貧初篩率(血常規)達95%以上,所有檢測陽性夫婦個案(包括單方陽性)系統錄入率為100%;攜帶相同類型地貧基因的夫婦生育時進行產前地貧基因診斷的比例達
  • 地貧是什麼病 地貧具有五種食療方
    地中海貧血就是常見的貧血疾病之一,那麼地貧是什麼病呢?地貧的症狀有哪些呢?地中海貧血食療方又有哪些呢?感興趣的朋友請看下文吧。地貧是什麼病由於基因突變導致血紅蛋白(Hb)的珠蛋白太鏈生成障礙,稱地中海貧血(又稱海洋性貧血)。
  • 預防出生缺陷日|免費篩查地貧,海南在行動
    功能或代謝異常是導致流產、死胎、嬰幼兒死亡和先天殘疾的主要原因所以為了家長和寶寶的健康這些知識點你一定要知道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將「主動學習掌握出生缺陷防治知識為進一步加強出生缺陷防治健康教育,深入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和健康中國建設,省優生優育公共服務中心推出本期地貧防治知識,旨在提高群眾對地貧的了解和認識,倡導新婚夫婦或計劃懷孕夫婦在婚前或孕前進行地貧篩查,對地貧篩查陽性的夫婦進行基因檢測,明確夫婦雙方地貧基因攜帶狀況,及時幹預幫助家庭生育健康寶寶。
  • 孕婦進行地貧篩查免費了!
    地貧全稱為地中海貧血,是一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可分為α地貧與β地貧兩類,在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尤其是廣西、廣東和海南發病率較高。廣西的地貧基因攜帶率為24.5%,廣東約為16.8%,海南約為15.63%。 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其中來自長江以南省份的移民佔比較高。過去5年,深圳檢出α地貧基因攜帶者的比例為4.72%,檢出β地貧基因攜帶者的比例2.24%。
  • 世界地貧日:造血幹細胞「以小救大」,發揮積極作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今年「世界地貧日」主題宣傳以網際網路宣傳為主,主題為:「地貧防控,從婚前孕前開始」。旨在強調預防為主、共建共享防控策略和工作方針,進一步加強地中海貧血(以下簡稱地貧)防治宣傳教育,營造全社會關注和支持地貧防控工作的良好氛圍,宣傳地貧一級預防措施的積極作用和重要意義,引導公眾強化個人健康意識和責任,科學認知地貧,有效防控地貧。
  • 深圳孕婦可免費篩查地貧了!
    記者從深圳市衛計委獲悉,從2017年起,深圳市針對「地貧」的免費服務已從婚前、孕前篩查擴大到產前幹預,這意味著,如果孕婦不幸懷上了地貧寶寶,也可以接受免費終止妊娠治療。    地貧全稱為地中海貧血,是一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可分為α地貧與β地貧兩類,在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尤其是廣西、廣東和海南發病率較高。廣西的地貧基因攜帶率為24.5%,廣東約為16.8%,海南約為15.63%。
  • 郴州市免費為近兩萬名孕產婦進行地貧基因篩查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兒童醫院)舉行郴州市2020年「世界地貧日」大型宣傳活動,主題為「地貧防控,從婚前孕前開始」,旨在強調預防為主,進一步引導公眾有效防控地貧。活動現場,25名地貧患兒接受了來自相關愛心單位和企業捐贈的愛心救助金10萬元。
  • 懷孕後發現自己患有地貧曾惴惴不安
    改革開放二胎後,已進入高齡還沒有做好各種檢查準備的我,已發現懷上了二胎,在懷上二胎後做各種檢查時,發現了自己患有地貧(地中海貧血),當時有點不相信,也覺得驚奇,這麼多年了,而自己一直都不知道,平時除了偶爾有輕度的貧血之外,沒感覺有什麼異常。
  • 去年篩出中重型地貧1281胎
    為加大防控力度,2012年廣東啟動了地貧防控項目,平均每年投入超3500萬元專項經費用於經濟欠發達地區地貧產前防控,珠三角經濟較發達地區則參照省的做法自籌經費開展地貧產前防控,去年篩查出中重型地貧胎兒數1281,重型地貧胎兒出生率得到了初步遏制。
  • 珠海近五年減少143例重型地貧患兒出生
    金羊網訊記者黃珏報導:5月6日,珠海市婦幼保健院的醫護人員走進珠海市香洲翠香社區,開展的「世界地貧日」暨「關愛千日婦幼健康進社區」主題宣傳和義診活動,記者從活動中了解到,2013-2017年珠海共篩查出地貧基因攜帶1201例,減少了143例重型地貧患兒出生,控制率提高至92%,直接減輕社會經濟負擔約5000萬元。
  • 聚焦世界地貧日:守護「缺血」生命,共同關注地中海貧血患兒及其家庭
    基金會安琪爾專項基金工作人員探望地貧兒童 基金會安琪爾專項基金工作人員探望地貧兒童 根據《中國地中海貧血藍皮書》我們統計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國重型和中間型地貧患者在30萬人左右,「地貧」基因攜帶者超過3000
  • 這四個城市地貧基因攜帶率高達20%
    南都訊 記者王道斌 通訊員林惠芳 每100名廣東人就有16 .83人攜帶地貧基因,每10 0對廣東夫妻就有1 .8 7對為同種的地貧基因攜帶者。如此龐大的基因攜帶基數,廣東省每年的重症地貧患兒分娩量和地貧患兒數一直處於較高的水平。而這一問題,正在通過加大宣傳、幹預,普及高危人群產前篩查等工作得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