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前段時間,老師發了一段幼兒園孩子們午睡的視頻到家長群內,大家一看,都不淡定了!
午睡是很多幼兒園的常例,而且老師會把孩子們一天的校園活動發到群裡,以便讓家長知道孩子的真實情況,也能夠更加安心。
這天,老師照例安排小朋友們午睡,等一定的時間過去,老師想大部分的孩子應該已經自主入睡了。
但有很多新進的小朋友剛離開親人,心理不太適應學校的新的入睡環境。於是老師很輕聲的詢問著:「大家都睡著了嗎?沒睡著的小朋友舉手示意一下!」
在一群已經熟睡的小朋友中間,開始有幾個小朋友舉起了自己的小手,於是老師一個一個耐心的陪伴、安撫孩子們,直到所有小朋友都安然入睡。
老師的這一暖心小舉動,也著實溫暖了家長們的心,家長紛紛不淡定了,許多家長在群內感謝老師,更是有心軟的父母被暖哭直言:「有這麼好的老師真是孩子們的福氣。」
這個視頻,讓我想起了幼師朋友圈裡面一句自勉的話:班裡每個普通的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全部!
是的,幼兒園最重要的不是硬體設施,而是一個有家的氛圍。當很多孩子離開熟悉的家庭,去一個新的大集體時,孩子的健康成長成了父母最大的「不安心」。
而如何挑選一個合適的幼兒園,也成為了家庭的一個重要的選擇。
那麼,家長該怎麼為孩子挑選幼兒園呢?
第一要看幼兒園的教學理念
楊康的父親是物理教育,母親是科研員,孩子從小就是一個極愛思考的孩子,很喜歡擺弄模型,有時會對著一個小動物看一整天。
所以,這樣的孩子骨子裡,就是一個愛「思考」的孩子。
如果父母將孩子送去以「強健體魄」為代表的幼兒園,每日不是跑步,就是練拳的武術型幼兒園,不是要說孩子會不喜歡,父母也很難接受。
所以,選學校第一重要原則就是:幼兒園要與孩子「志同道合,興趣相投」!
每一個學校的教學理念不一樣,有的幼兒園強調習慣的養成,有的專注於運動與身體的強健,有的強調知識的啟蒙,有的則更專注於思維的開發。
幼兒園種類繁多、形式各異,有的公立有的私立,還有的是雙語教學的國際幼兒園,也有國學幼兒園。
選擇一個合適的幼兒園,父母要提前了解幼兒園的教學理念,在教學理念中初步了解學校,選擇與你的家庭教育理念相融合的一個幼兒園就可以了。
第二要看幼兒園老師的品性。
曾經有新聞爆料過:孩子挑食,老師就直接打翻孩子的飯碗。當然,這樣的低素質的老師是非常少的,但還有很多很隱性的「粗暴」行為,是不適應孩子成長的。
國內有很多雙語學校,非常地在意老師的英語專業能力,這樣理念的驅使下,幼兒園很可能找到那些「專業必須第一」的老師。
而這些老師中,「你說一句中文就必須罰站」的老師也是存在的,這樣強迫孩子說英文的行為也是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的。
所以,在選擇幼兒園時候,最重要的就是看老師的人品。
一個溫柔、有愛心、有耐心的老師,才是最好的啟蒙者。她可以溫暖孩子的心,讓孩子學會「愛」這個世界。
而只有孩子被愛,才可能成長得越來越健康、越來越開心,也只有當孩子在愛中去付出愛,孩子的心智才會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有力。
所以,一個好老師,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第三就要看幼兒園近不近。
曾看到一個家長,每天帶著孩子橫跨大半個城區,從城東坐車到城西去上幼兒園。光是在路上的時間,每日就要花費2小時,有時候遇到暴風下雨,孩子與家長都是身心疲憊,孩子甚至傷心的哭泣到:「媽媽,我不想上學了,我真的好累呀!」
長途跋涉,對於一個4歲的孩子來說,是不是有點太過辛苦。
所以,在選擇幼兒園時,家長要儘量選擇離家比較近的。
離家近的幼兒園,會方便父母接送,這樣可以極大的減輕家庭的負擔,輕鬆環境下的父母情緒也更佳,如此,孩子也不容易感到壓力,從而可以更加開心與自由的上學,對嗎?
你節約下來不只是時間,還有孩子與父母共同的舒心,少了很多擔心,也少了很多孩子的彷徨。
幼兒園是孩子的社會社交能力的第一步,也是獨立的開始,過渡階段很重要。所以需要父母和老師好好地配合,才能培養出越來越優秀的孩子。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