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有這樣一所公辦學校,從開校起,就定位於國家戰略高度,服務於「一帶一路」;從開校起,就成為了四川最具特色的小語種學校,這所學校就是成都人民熟知的北二外成都附中。
原本已開設有6門小語種課程的北二外成都附中,今年再開2門課程,9月7日正式官宣,新增希伯來語和泰語。
希伯來語班正式落地,北二外集齊8門小語種
希伯來語是猶太民族的語言,以色列國官方語言之一,為世界上較為古老的語言之一。
公元70年,由於都城被毀,猶太人被迫流浪到世界各地,希伯來語滅亡了兩千多年,但在以色列建國後,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將希伯來語植根到日常生活中去使用,於是希伯來語奇蹟般地復活了,這門稀有的語言,未來北二外成都附中的學生將可以免費學!
9月7日,北二外成都附中舉辦希伯來語開班儀式,這次開班儀式邀請到了以色列駐成都總領事管總領事潘立文先生,省教育廳賀羽處長,四川省教育對外交流中心張展英部長、武侯區教育局黨工委委員、 教育考試中心主任胡曉東,對外交流科科長任懷湘、副科長武婷婷等領導參加。同時還有初高中選修希伯來語的首屆50餘名學生及家長代表,也出席了開班儀式。
學校校長何光友首先向來賓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並向來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寄語學子:「培養國際視野,為世界繁榮而奮鬥!珍惜青春年華,遇見更加美好的自己!」
對於孩子選修第二外語希伯來語,學生家長代表馬雲揚爸爸十分贊同,他認為猶太民族與華夏民族有很多共性。都是歷史悠久、飽受苦難而堅強不屈的民族,都是擁有高智商、依然非常重視教育的民族。語言人才的培養與儲備,必須經歷漫長的過程。雖然學習小語種不如英法等語種擇業面廣,但卻是我們國家人才儲備的需要。小語種人才的需求,是中華大國外交戰略的需要、更是中華民族兼濟天下的需要。
以色列駐成都總領事管總領事潘立文先生為嘉賓們介紹了以色列的文化,通過現場互動向學生教授簡單的希伯來語,並為學生贈送書籍和友誼勳章。
典禮的最後,與會嘉賓和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家長代表等共同種植下一顆橄欖樹,代表著友誼長存。
校歌發布,唱響青春之歌
除了正式官宣新增兩門小語種,北二外成都附中,還官宣了學校的校歌《青藍之約》。
今年是北二外成都附中辦學的第三年,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學校校長、老師聯合著名音樂人創作了校歌。
校歌的歌詞由四川省文化館編劇安慶雲和北二外成都附中校長何光友共同創作,曲作者則是西南交通大學音樂系主任劉飛雲和北二外成都附中音樂老師唐若玲。
在現場,學校35人組成的合唱團激情澎湃地將校歌演唱, 熱烈的情緒將現場的參會者點燃。
「芙蓉灼灼,校舍朗朗,二外紅牆共明窗。胸懷五湖之夢想,語言交融作橋梁……」
悠揚的樂聲迴蕩在師生的心中,這首《青藍之約》將激勵著學生們奮鬥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