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變得「翻臉不認人」,認生階段只能媽媽帶,膽量需要鍛鍊嗎

2020-08-15 奶豆育兒

寶寶小月份的時候不是吃就是睡,誰抱著都行,但是稍微長大點就開始「認人」了。有些媽媽說寶寶會突然不認人,自己白天工作把寶寶交給家裡的老人帶,晚上再回來,寶寶竟然不願意跟自己了。

也有的媽媽說自己的寶寶一直帶著,時間久了就只有自己帶,別人一碰就會哭。

兒子別人一抱就哭,媽媽很苦惱

劉靜生了一個兒子,長得白白淨淨好看極了,剛出生人很多人喜歡,但是多了幾個月就開始只讓爸爸媽媽抱了,別人抱就哭。這讓他十分的疑惑,寶寶為什麼對別人越來越排斥呢?

其實寶寶逐漸的變的人生是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也是寶寶認知逐漸完善的標誌之一。

從認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寶寶出現認生是因為他經歷了不同的認知發展階段。

寶寶為什麼會認生?

1)6個月開始,寶寶逐漸與父母建立依戀關係

寶寶在6個月左右認知逐漸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能夠逐漸意識到父母對自己的重要,並且能夠意識到熟悉的環境與陌生的環境之間的區別,因此出現認生行為。

數據也統計過:「寶寶在6個月左右的時候,他會意識到照顧自己的一直是哪一個人,並且會將其作為獨一無二的存在,並逐步形成心理學上所說的『親密性』以及『排他性』。」

在這個階段一直照顧寶寶的人會被寶寶視作為與自己一體化的存在,所以對其他人會十分的排斥。

2)8個月左右,寶寶意識到自己是獨立個體

寶寶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會逐步的擺脫自己與他人是一體的的思想觀念,逐步認識到自己也是獨立個體。這一階段往往會發生在寶寶8個月左右。

8個月的寶寶發現,如果自己的媽媽不能立刻回應自己了,並且無法與自己具有同步的情緒,這些改變會逐步的讓他感覺到一定的危機性,認為自己的母親會被奪走。

所以寶寶會看到媽媽抱著別的孩子的時候,就會產生一定的崩潰,情緒變得焦慮和恐慌。

3)10個月左右,寶寶逐漸開始區分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

寶寶的認生行為其實是一種在他看來尋求保護和規避風險的途徑。任何個體在發展過程中會逐步獲得社會性,表現在寶寶身上,就是它會逐漸的區分開照顧自己的人和沒有照顧自己的人,也就是將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做區分。

這個階段的人生其實是有利於寶寶以後的社會生活的,作為家人大可不必擔心。

寶寶出現認生行為,父母應該怎麼做?

1)理解孩子的表現

寶寶的認生行為主要表現在碰到陌生人會哭鬧,許多父母對此都是不理解的,認為寶寶是男小性格內向的,而且會因此生氣。

作為父母,首先要對寶寶的生活環境以及敏感程度進行了解。試想一下,作為一個成年人,對於陌生的環境有可能都會表現出一定的焦慮情緒,更何況是小孩子呢。

這種情況只想父母要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這一階段,理解他們的這一行為,對他們的這一行為表示理解,減輕他們的惶恐和不安的情緒。

2)杜絕強迫孩子與其他陌生人進行接觸

許多父母認為減緩認生行為的一個方式就是讓他多與陌生人進行接觸,美其名曰對寶寶進行鍛鍊,但實際上這樣的行為只會加重寶寶的焦慮和恐慌。

尤其是有一些父母會強制的讓寶寶被別人抱著,這會讓寶寶認為陌生人的出現是將其與父母分開,更加重他們的不安。


3)多陪伴寶寶,強化與寶寶的依戀關係

當孩子與父母建立的依戀關係時,父母要多陪伴他們。所謂依戀關係的建立,實際上來源於寶寶認為會與父母分離的焦慮。多陪伴寶寶,增加高質量的相處,可以減緩寶寶的焦慮情緒。

寶寶認生期的誤區

1)強迫寶寶接觸陌生人

這樣做並不能鍛鍊寶寶,反而會讓寶寶失去安全感,阻礙寶寶與媽媽建立依戀關係,我們要做的永遠都不是強迫,而是幫助寶寶克服認生。

2)避免寶寶接觸陌生人

一味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面對陌生人,是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無法避免的事情,我們要做的,不是讓寶寶逃避,而是幫助寶寶克服困難。

需要注意的是,人生並非是膽小。許多父母將寶寶的認生直接歸結為膽小,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寶寶的認生是一種生理發展階段必須要經歷的過程,而寶寶的膽小則是性格上的缺陷。

寶寶的認生可以通過不同的生理發展階段,進行不同的陪伴方式來進行調解,而寶寶的膽小則需要進行性格上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也是容易產生誤區的地方。

相關焦點

  • 寶寶幾個月開始認生?
    小寶寶幾個月開始認生對於寶寶多大會認生,有研究表明:0-2個月的嬰兒還沒有形成圖象知覺,所以開始一二個月的寶寶往往分不清自己家裡人和陌生人。到了3個月以後,寶寶已有了接觸人面孔的經驗,母親與撫育者的面孔逐漸由模糊變得清晰,這種對親人圖形模式視覺的發展,不僅在嬰幼兒成長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還可以促進嬰兒的社會性認知和情感水平的提高。
  • 寶寶認生咋回事?「機智爸爸」哄娃深諳其道,寶寶認人過程要了解
    還看到一則視頻,因為媽媽要做事,哄寶寶睡覺的任務就交給了寶寶,可是對於平時都是媽媽哄睡的寶寶,對爸爸一點都不買帳,最後爸爸只能使出了絕招,穿上媽媽的睡衣,帶上媽媽的面孔面具,自己躲在面具後面,既可以玩手機,還把娃哄得服服帖帖,這一招簡直堪稱機智。
  • 五個月的寶寶認生,只讓媽媽抱,掌握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還有些寶媽覺得孩子小,帶出去不好,於是成天就悶在家裡,這也缺乏了和外界接觸的機會,而家裡大部分的時間,只有寶媽和寶寶兩個人,寶寶也就習慣了只有寶媽的存在。剛開始寶寶是不認人的,但是到了四個月之後,寶寶開始認人,而此時他們所認識的人只有寶媽,因此他們就對寶媽格外的依賴,只要是有其他人靠近他,寶寶就會感到很不安,內心也會變得很緊張,進而大哭。
  • 五個月的寶寶認生,只讓媽媽抱,掌握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剛開始寶寶是不認人的,但是到了四個月之後,寶寶開始認人,而此時他們所認識的人只有寶媽,因此他們就對寶媽格外的依賴,只要是有其他人靠近他,寶寶就會感到很不安,內心也會變得很緊張,進而大哭。2、 認知能力的不足越是小一點的寶寶,他們的認知能力就越低,因為小寶寶還在發育期,他們的腦部發育還不成熟,此時父母想要跟寶寶交流,寶寶可能聽不懂,寶寶也只會對熟悉的人,或者熟悉的味道,有一定的認知。當孩子處於一個讓他覺得陌生不熟悉的地方,寶寶就會自然表露出害怕,進而產生抗拒!寶媽想要幫寶寶度過這個階段,需要怎麼做呢?
  • 寶寶特別認生怎麼辦
    認生對於寶寶來說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它是寶寶感知,辨別和記憶能力,情緒能力和人際關係獲得發展的體現。大部分寶寶都會有認生的表現,但這並不絕對的,現實生活中也有寶寶沒有出現認生期,認生的程度也有個體差異,相對來說,性格內向,體弱多病,較少接觸人,環境單調的寶寶更容易認生,而有的寶寶只對某種特徵的人認生,如戴眼鏡,戴帽子。
  • 寶寶如何順利度過「認生」階段?6個月誰都讓抱,不一定是好事
    遠離陌生人,不喜歡接觸陌生人,產生敏感、躲避、呆滯,甚至哭鬧。而對於親近的人,媽媽是首選,並無可替代,對媽媽的這種依戀,也稱為「認生」或「認人」。這是孩子正常的心理表現,也是成長發育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階段,他的認知能力和記憶能力同步加強,對熟人和陌生人有著敏感的區分能力,認生意味著寶寶開始依戀父母,同樣,也預示著親子情感的建立成功。
  • 孩子認生怎麼辦?抓住1歲之內關鍵扭轉期,不認生的寶寶更聰明
    這時,他並不像原來那樣,遇到所有的人都回以笑臉。自此,對自己的表情有所保留和取捨,開始挑選對他親近的人了。爸爸陪伴時還可以和平相處,情緒也相對穩定,在陌生人和爸爸之間,他會驚慌失措,重點選擇爸爸,並做出抗拒陌生人的聲音和動作。但是,如果和爸爸單獨相處時,媽媽突然出現,或外出歸家,寶寶會表現出異常興奮的狀態,立馬「拋棄爸爸」,衝向媽媽的懷抱。寶寶這種「背叛」的舉動,多少讓爸爸有些失落。
  • 寶寶開始認生,是3大方面的進步,這麼幫寶寶順利度過認生期
    妞妞半歲了,最近她變得特別黏媽媽,除了媽媽誰都不要。一向誰抱都可以的小可愛怎麼變成這樣了?別著急,寶寶這是進步了,因為她會認人了!3 大進步,使寶寶開始認生獨立意識萌芽,寶寶會認生寶寶剛出生時,和媽媽處於共生階段,沒有獨立意識。
  • 小孩子是認生好,還是不認生好?家長首先搞清楚,什麼是「認生」
    陌生焦慮的本質是寶寶變聰明的一種表現:說明寶寶的大腦發育到,能夠分辨出「熟悉」與「陌生」面孔的區別,對熟悉的面孔有安全感,但還不知道怎麼處理陌生的面孔,所以面對陌生人就產生不安、害怕甚至恐懼的情緒,在大人看來,就是「認生」了。所以,「認生」是一種年齡特點,既不是「天生膽小」、更不是「缺乏鍛鍊」;每個寶寶都會有認生的階段,只不過輕重程度不同而已。
  • 小孩子是認生好,還是不認生好?家長首先搞清楚,什麼是「認生」
    周末跟同學吃飯,聽她表達了對寶寶「不認生」的焦慮:寶寶現在1歲8個月,一點都不認生,誰有吃的就跟誰走,怎麼辦?同事的寶寶跟我們相反,非常認生,根本就不怕他跟人走。於是同學受到了我們的集體鄙視,大家都覺得她是在故意炫耀自己的寶寶開朗外向。
  • 寶寶認生是逐漸顯現的,五種寶寶易認生,解決認生問題我有小妙招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讀書寫作,喜歡分享備孕、孕期、育兒知識,喜歡我的文可以關注我哦!導語:很多媽媽們都有這樣的問題,自己的寶寶認生,一看到陌生人就躲到身子後面,或者是直接嚇哭。怎麼能讓自己的寶寶活潑大膽起來呢?寶寶認生是因為看到了不熟悉的人表現出一種害怕的反應。
  • 「變臉媽媽」變出4張臉,一看寶寶的架勢和眼神,網友:心疼
    不讓陌生人抱自己當寶寶還不會認人的時候,如果有陌生人來抱一下,寶寶是不會有什麼反應的。但是當寶寶開始認人時,就不喜歡陌生人抱自己了,尤其是自己媽媽還在身邊的時候。當寶寶有這個表現,寶寶就會開始認人了。3.
  • 說明孩子開始認生了,媽媽2種行為會讓寶寶變笨
    認生是孩子情感發展的重要裡程碑估計很多父母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四五個月的時候還特別大方,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看到以後都笑嘻嘻的,誰抱都跟;但是到了6個月以後,孩子突然變得膽小起來,不熟悉的人誰抱都不跟,有時連看都不許他看一眼,不是躲在媽媽懷裡拽得緊緊地,就是哭的撕心裂肺,讓人不禁感嘆:孩子這是怎麼了?為什麼突然變得這麼膽小了?
  • 寶寶認生期到了,媽媽如果有以下這三種行為,小心孩子會變「笨」
    相信很多的家長都有相同的經歷,本來寶寶還是見誰都不怕,誰抱都願意的乖孩子,為什麼一夜之間開始變得「害羞」了呢?有的時候孩子只願意被媽媽抱,連自己的爸爸都不願跟著。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責怪孩子,而且還要感到高興,因為這是他的認知在進步了。這說明寶寶的大腦發展的很好,家長們遇到這種情況要順其自然,千萬不能強迫他們接受他們眼裡的陌生人。寶寶一般多大會認生?
  • 「不好意思,孩子比較認生!」|孩子的認生不需要道歉
    同事A說,周末經常遛娃的,只是娃在外面也是除了家裡人,誰都不讓碰,所以一直都很「認生」,讓同事很是頭疼。01 你還在為孩子的認生而煩惱嗎?和同事一樣,我娃在幼嬰期的時候也比較認生。就如同我同事娃這種2歲多還這麼認生的情況其實也是正常的。只是認生期持續時間過長會讓人通常認為是孩子的問題,也是父母教導的問題,所以同事A就特別羨慕那些從小就不認生的娃和她的母親。
  • 孩子「認生」啥情況?值得恭喜,但家長帶養不當影響心智發展
    寶寶開始變得認生,正是因為智力發育到了一定階段,標誌著寶寶開始與人建立關係,那麼哪些表現證明,寶寶開始認生了呢?一、孩子的哪些表現,說明寶寶開始認生了孩子認生是生長發育的必經階段,在孩子小的時候,如果家裡經常有陌生人逗孩子玩,這種孩子的認生反應就不明顯。如果寶寶的環境比較單一,認生反應就會比較強烈。
  • 「趕緊生個娃,孩子我幫忙帶」,寶媽剛坐月子,婆婆翻臉不認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獨立女性也變得越來越多,以前女孩子生下來就不被家裡待見,因為她們早晚都會嫁人,所以父母也都比較「重男輕女」。現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家長對他們的愛都是相同的,所以女生即便是嫁人了,父母依然會繼續寵愛自己的孩子,惡婆婆也變得越來越少。
  • 寶寶認生,僅僅是在自我保護嗎?
    幾乎每個寶寶都會經歷一個「認生期」,這是寶寶心智發展和社會經驗積累的過程,從5個月開始,寶寶便出現了認生現象,到2-3歲,寶寶認生情緒會變得最為強烈。除了寶寶的自身天性,還有一些遺傳因素和家庭因素會影響寶寶的認生情緒。寶媽們可以從五個方面來正確的了解寶寶的「認生」情緒。
  • 寶寶多大開始認人?這個月認人的寶寶很健康,注意5個特徵
    寶寶出生後,媽媽們對寶寶的期待特別多,什麼時候會笑,什麼時候會哭,什麼時候會認人,什麼時候會吸手指,什麼時候會牙牙學語,什麼時候會翻身,什麼時候會坐,什麼時候會爬,什麼時候會站,什麼時候會走,等等等等。每個媽媽都對寶寶充滿了很多的期待,看到寶寶一個個的實現自己的發育目標,打心眼裡高興。
  • 帶孩子出去遊玩,收穫了快樂,鍛鍊了膽量
    婆婆就跟我說孩子膽子小,就得多加練練,沒事帶著孩子多去人多的地方,或者帶著孩子都去外邊玩耍,給他壯壯膽量,見的人多了,自然就不再怕生人了,而且去到外邊玩耍,還會讓孩子收穫很多的快樂,那是在家裡,沒法體會到的另一種快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