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一位大將軍被派到騰衝鎮守邊關。他到後,看到因路途遙遠,戰士們每天都只能吃到冷菜冷飯。於是他叫當地工匠,燒制而成這種土鍋子用來煮食。既方便省事,又無論多遙遠的路程,戰士們都能吃到熱乎乎的飯菜。這種土陶火鍋,講究慢火慢煮,因而味道格外鮮甜醇和。所以,從此以後,土鍋子就成為騰衝的名菜之一。
這種土鍋子,是以騰衝當地的一種陶土烤制而成的,和常見金屬製成的火鍋不同。,更大的區別,是土鍋子烹製獨特。用雞和鮮排骨熬成的骨湯,加以豐富的底菜。以青菜為主,配上芋頭、山藥、黃筍、 酥肉、等十幾種原料,加上多種工序,烹製而成。最上面還要鋪上工藝極複雜,口感極好的泡皮。泡皮之上再點綴上一圈蛋卷、青豆等,才算完成一道色香味俱佳的騰衝土鍋子。因為鍋子是陶土製成的原因,能夠吸收鍋中原料的香味,且保持原汁原味。所以倍受騰衝人熱愛。
過去,土鍋子多在春、秋二季,騰衝人,山野掃墓,祭祖時食用,也會做為年三十的年菜,被端上團圓飯桌。如今,已不再受時間限制,風味土鍋子,也成為日常,宴請,賓客的常用餐食,受到外來遊客的青睞。
來源: 西董花園餐廳
文圖:張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