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遊背景下,如何讓景區更接地氣?

2020-12-23 昌吉州旅遊

傳統的旅遊發展模式是緊抓「吃、住、行、遊、購、娛」六大產業,但新形勢下,客群發生變化,市場需求發生變化,景區也需要根據行業發展,常變常新。

旅遊+美食

中華民族美食源遠流長,每個地區的飲食都有差異;吃不再是為了旅行而填飽肚子的行為,而是一種文化行為!一個地方的差異化第一感覺就停留在飲食上。對於美食的規劃往往是旅遊規劃的缺失,一些地方的「美食城」往往是夜市和燒烤的集散地,布局簡單散亂、特色不明顯、衛生堪憂,這些給遊客的體驗很不好。

地方發展旅遊,應該對美食進行合理布局,如高速公路休息站、景區、城市等地,有意識的進行特色美食產業的規劃布局,並進行指導。場地布局設計、產品設置、價格制訂、服裝穿著、點線片規劃等都是需要精心打造的。

旅遊+美宿

據有關統計,國內的住宿業趨於飽和。床鋪過剩是一個不爭的現實,但住宿業也不乏亮點頻出,帳篷客野奢度假酒店、松贊林系列酒店、裸心谷、拈花小鎮民宿等等。

近年來,鄉村民宿、海景酒店、野奢(輕奢)度假酒店、親子酒店、貨櫃酒店、膠囊旅社等等形態各異的酒店如雨後春筍,但一定要考慮到市場需求和所處的環境,這些酒店在甲地成功,但不見得在乙地成功。

如,西藏的納木錯景區,有世界級的旅遊資源,但沒有環境優雅舒適的酒店,更別說與環境匹配的特色酒店了。如新疆的塔什庫爾幹,擁有眾多的旅遊資源和地處國際大通道,但酒店建設意識還停留在「住宿」的階段。筆者在雲南幾個資源稟賦相當具有差異化的貧困地區調研時,地方領導竟然要在景區大門口建設高樓式五星級「高端」酒店!由此可見,酒店市場不是飽和了,而是沒摸清市場脈搏,造成市場脫節!

旅遊+美景

筆者認為,現階段旅遊發展不是「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而是「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融合」!雖然景點旅遊是歷史發展的初級階段,但不可否認,景點往往是前人創意的結晶,是最好資源的縮影和集中,現在、以後,景點旅遊都將會是遊客最為青睞的目標之一。

但全域旅遊時代,如何創新資源形態是最為關鍵的,修路、建圍牆、圈資源、賣門票的思維顯然不適合時代的發展,但創造效益是永恆的主題,如何讓遊客心甘情願的掏腰包卻值得商榷。

一個地區儘可能產品形態要具有差異性,否則市場競爭就比較殘酷,昆明方圓二百公裡,遍布各色溶洞景區,知名的有九鄉、阿廬古洞、白龍洞,不知名的有西遊洞、寶石洞等,據報導,附近的曲靖市,又開發了一個多樂原溶洞,產品單一重複,除了拼命開發上天留下的資源外,就不能有些創意了嗎?我相信,資源+創意,才是永恆不變的主題。

旅遊+美路

發展旅遊,交通便捷是前提。平原地區可以建設四車道、六車道、八車道,但偏遠山區就不行了。一次旅行,有大部分時間是在路上;路不僅是通道,也是疲勞之時的安撫區、風景道。

在交通部門修路規劃前,應到充分考慮到遊客的疲勞節點,觀賞節點,與旅遊部門或規劃部門充分協商,在哪裡建設休息區、臨時停車區、觀景臺等;多規合一不能再停留在口頭上,雖然涉及到不同專業,很難完全合一,但溝通和部分融合應該引起政府的重視。

西雙版納境內有一條穿越熱帶雨林的「思小高速」很值得一看,被譽為「中國」最美的高速公路之一;從浙江德清縣城到莫幹山的公路也值得讚許,沿途不僅風景優美,衛生也整治的很乾淨。

旅遊+美物

故宮的「文創商品」銷售據說已經超過了門票收入,浙江安吉帳篷客的「篷友三寶」銷售收入也佔據總收入的三分之一,這給業內帶來一針興奮劑,用旅遊術語來說:二消產品做的很棒!可現目前多數景區和旅遊目的地要麼沒有獨立IP的旅遊商品,要麼價格高、笨拙、原始、實用性不強。

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產品,只是沒有發現、沒有提升,旅遊目的地和景區如何開發、提升、銷售,是需要專業團隊規劃設計的,是需要經營者用心發掘的。筆者認為做好一個地方的旅遊商品需要3個步驟:

1、提高認識,旅遊商品不是小買賣;

2、提升老產品,開發新產品,杜絕偽產品,打擊假產品;

3、開闢多種銷售渠道,加大宣傳力度。

旅遊+文化

旅遊產品的差異化不僅僅體現在有型的產品上,更重要的區別展現在文化方面。南有江南小橋流水,北有粗狂原野,東有沿海萬裡,西有民族風情,這些差異都是最具吸引物的文化。

全域旅遊,在產業布局上,有形的展現非常重要,但歷史的、民族的、民俗的、無形的也很重要。這些形態是可以轉化的,可以通過演藝、旅遊商品、建築特色、交通特色等等融入到旅遊行為之中,從而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旅遊+村鎮建設

藉助旅遊大發展,給村鎮建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快速提升。通過國家、地方資金扶持,通過旅遊投資者投資、通過自身投入等渠道將目的地建成處處是特色、處處是美景的遊覽場所。

特色旅遊村鎮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同,前者是圍繞者旅遊要素進行建設,是圍繞「特色化」、「差異化」「旅遊化」為核心,後者是生活居住條件的改善。

旅遊+市場

旅遊發展的成敗在於有沒有消費群體,就是市場。筆者認為,全域旅遊創建是行政行為,而按照全域旅遊思維打造旅遊產業是一種市場行為。

不管自駕營地、旅遊小鎮、度假區、休閒街區、露營地、購物區、旅遊綜合體、旅遊風景道、特色度假酒店、民宿、特色歌舞、旅遊購物體系布局如何合理,都不能偏離市場的需求,不能不考慮身處的區位和未來的客源來源。

雲南某地,一口氣建設了三個「旅遊特色小鎮」,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環境,但遊客寥寥、經營蕭條,這就是在建設初期對市場研判不夠,好的產品是自帶流量的。

旅遊+

旅遊業是脆弱的,受政治、經濟、自然災害、國際國內形式的影響比較大,畢竟旅遊不是生存第一要務,旅遊行為歸根結底是精神需求。在創建全域旅遊區或者以全域旅遊思維發展的同時,指導思想高固然重要,但梳理自身資源,進行有步驟、分類建設更加重要,這就是能否落地的實質。

有人會說,這不就是把傳統的「旅遊六要素」和全域旅遊理念結合了一下而已嘛?又對,又不對,這種結合不是不是簡單的結合,是具有時代感,是具有創新意義的,細節決定成敗,合理布局、用心、用情才是發展全域旅遊的關鍵!

來源:旅遊節慶營銷智匯

本期編輯:馬方波

責任編輯:周靜

審 核:韓益民

投稿郵箱:cjzly@qq.com

相關焦點

  • 全域旅遊如何發展?世界級旅遊景區如何打造?專家學者有話說
    12月23日,浙江省世界級旅遊景區建設暨全域旅遊(新昌)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新昌舉行。與會專家、學者以「共建世界級旅遊景區、助推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就如何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實現文化與旅遊產業的同步高質量發展展開研討。全域旅遊「新昌經驗」是什麼?
  • 全域旅遊背景下金華鄉村旅遊發展的對策建議
    近年來,在「兩山」理念和鄉村振興戰略指引下,金華深入貫徹「萬村景區化」工作部署,將鄉村旅遊作為推進旅遊全域化的工作重點,通過促統籌、強整合、提質量、創機制等措施,鄉村旅遊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實現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轉化。
  • 從「景區旅遊」到「全域旅遊」
    據了解,當前該景區正以中山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圍繞文商旅融合發展思路,充分挖掘現有資源優勢,聚焦旅遊產品品質提升,全力推動景區文化旅遊產業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每年超百萬人次前來參觀採購據了解,華藝廣場前身為舊華藝門市和南方電飯煲廠,是我市三舊改造的成功案例。
  • 在全域旅遊視角下的休閒露營地與景區融合發展研究
    一、 全域旅遊1、全域旅遊的內涵全域旅遊就是在特定的區域內, 以旅遊為目的, 進行全面的建設和運營, 發揮整個區域內有效資源的優勢, 發展旅遊+產業, 在共同融合的條件下, 建設旅遊化社會, 也實現利益共享
  • 天柱山景區獲評「全域旅遊優質目的地」
    近日,在浙江省寧波市奉化溪口,全域旅遊品牌影響力活動組委會、全域旅遊聯盟聯袂舉辦了「2020長三角一體化(寧波)景區發展大會」。    會上,來自全國各省市文化旅遊政府部門、旅遊協會、院校專家、百家中國優質人氣旅遊目的地、國內知名旅遊達人和國內外主流媒體齊聚一堂,線下交流、線上分享,深入探討文旅大運營時代發展趨勢與思路,用落地案例生動講解了打造文旅融合創新品牌的實操關鍵點,有力促進了文旅生態圈優質資源、實戰經驗的交流與對接。
  • 全域旅遊:如何理解?如何規劃?如何落地?
    時至今日,全國已有200多個區市縣提出「全域旅遊」發展計劃,其中浙江、山東、福建等省啟動了全域旅遊改革試點。那麼「全域旅遊」真正的內涵是什麼,如何正確理解全域旅遊,全域旅遊的規劃重點是什麼,又該如何落地?
  • 全域旅遊背景下,「泛旅遊」吸睛更吸金
    隨著全域旅遊的不斷發展,旅遊業開始與餐飲業、酒店業、零售業、交通業、文化娛樂業、體育運動業、房地產業等眾多相關產業不斷發生融合與創新,形成了多行業聚集融合的「泛旅遊」產業。同時,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和人民全域旅遊意識的增強,為應對全面小康社會大眾旅遊規模化需求,旅遊產業也不再「單槍匹馬」,開始謀求「合力」,向「泛旅遊」產業鏈整合方向發展。具體表現:1.非旅遊產業旅遊化發展其他非旅遊產業開始主動謀求與旅遊進行融合化,想要依託旅遊過程,將眾多產業整合在全產業鏈關係中,形成「泛旅遊」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 金山區楓涇鎮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
    上海楓涇古鎮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煒介紹道:「根據旅遊規劃,這裡原派出所和稅務所的場所將會被打造成為精品民宿,補齊古鎮酒店較少的短板,而原經濟區管理委員會則會被改造為一家國藥館,供中藥展銷和名醫坐堂。」  與此同時,作為古鎮發展的重要項目,丁聰美術館的土建已經結束,目前正在裝潢和布展,預計明年將對外開放,屆時古鎮的多元魅力將會更全面地呈現在遊客面前。
  • 利川:「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利川市榜上有名全域旅遊示範區本著「整體布局,全域規劃」的全域旅遊發展戰略,旨在推動旅遊業由「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推動旅遊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利川城》陳小林攝 利川「全域旅遊」更接地氣利川,擁有「中國涼爽之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國家園林城市」、「湖北省森林城市」等眾多名片。
  • 全域5A級旅遊景區打造策略——以青州王府旅遊目的策劃為例
    山東省政府下發《關於提升旅遊業綜合競爭力加快建成旅遊強省的意見》。2015年國家旅遊局公布的首批262個「國家全域示範區」創建單位名單中,青州成功入選。在山東建設旅遊強省和青州旅遊立市的大背景下,青州市王府街道委託綠維文旅編制《青州王府旅遊目的地開發運營及重點項目概念性策劃》,旨在充分挖掘「王府」文化價值,帶動青州全域旅遊的跨越發展。
  • 大量之旅:智聯景區服務全域 搶佔智慧旅遊高地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 鄒暢)12月23日,由智慧旅遊解決方案提供商大量之旅主辦、第一旅遊網協辦的「智聯景區?服務全域——大量之旅2017年年會·發布會」在京召開。分會場論壇就智慧旅遊應用、智聯景區平臺建設召開各專項研討會,同時,參會各單位代表及嘉賓接受媒體專訪。據大量之旅董事長凌宇介紹,2017年,大量之旅以智慧化旅遊為核心,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的應用環境中,面向景區升級、規劃建設、全域旅遊等一系列行業體系化應用,大量之旅攜手眾多旅遊局、涉旅集團和旅遊景區取得了驕人的業績。
  • 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青州市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全市總面積1569平方公裡,平原、山地、丘陵各佔其一,現有國家5A級旅遊景區1處、國家4A級旅遊景區2處、國家3A級旅遊景區9處,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區、中國人居環境獎等50多項國家級榮譽。
  • 補充特色文化食糧規劃全域旅遊發展
    12月15日,吳堡縣文化和旅遊文物廣電局在縣委黨校舉辦特色文化旅遊培訓班。特邀國內知名旅遊行業操盤人、著名文旅實戰專家、陝西省旅遊設計院副總規劃師竇化侖為縣文旅局全體人員、文化系統各下屬單位副科級以上領導和縣域各景區講解員,以及團省委、省團校、省郵政公司、省郵儲銀行、中交二公局五家駐吳堡扶貧工作隊員進行了授課。政府副縣長張臘梅、賀翔參加了培訓。
  • 全域旅遊下的「寧夏探索」:特色旅遊業態助推鄉村振興
    全域旅遊下的「寧夏探索」:特色旅遊業態助推鄉村振興 2020-01-13 20:05:311月13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期間,寧夏人大代表、固原市西吉縣吉強鎮龍王壩村致富帶頭人焦建鵬向中新社記者算起了「致富帳」,「從脫貧到致富,找對產業很重要,鄉村特色旅遊是我們探索的路徑。」  寧夏於2016年成為中國第二個全域旅遊示範(省)區創建單位,按照「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的模式發展全域旅遊,寧夏把全區當成一個「大景區」來打造。
  • 雲南石林:發力全域旅遊
    由「觀光遊」向「觀光遊、休閒遊、度假遊」三者並重的深度體驗遊轉型,促進傳統旅遊向現代旅遊轉變,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成為石林縣順應旅遊業發展趨勢、補齊發展短板的重要抓手。 全域旅遊,規劃先行。去年,石林縣制定了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全縣各類規劃都需服從服務於旅遊發展規劃。
  • 青州打造全域旅遊空間 建設全域旅遊目的地
    青州緊扣「美麗青州、全域旅遊」主線,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旅遊品質,著力打造全域旅遊空間,建設全域旅遊目的地。春日的青州大地風光秀美、景色迷人。在5A級景區青州古城旅遊區,古色古香的街道建築,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日益完善的服務設施,提升著景區內涵品質。每天都吸引了眾多遊客慕名而來,觀民俗、品美食,賞美景。在古城旅遊區的帶動下,得益於「景美、城古、寺幽、花香、文祥」的資源優勢,青州旅遊品牌形象不斷提升。泰和山景區連續三年遊客接待量以20%的速度遞增。
  • 英德開啟全域旅遊新篇章
    吳耿淡也提出,全市上下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主動擔當、真抓實幹,進一步整合各方力量,積聚各類資源要素,爭取創建為全省乃至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 重點 完成全域旅遊總體規劃編制 下一步,如何建設高水平高質量的全域旅遊示範區?
  • 劉珍瑜:加快打造精品景區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紅網吉首分站8月11日訊(分站記者 肖慶賓)8月10日,湖南省湘西州委常委、吉首市委書記劉珍瑜率相關部門深入矮寨景區,調研景區項目建設和旅遊開發工作。市領導陳曉龍、劉小軍、吳勇陪同。劉珍瑜一行來到流紗瀑布、玉泉門查看電瓶車道及玉泉門至天問臺遊步道等項目建設進展情況。流紗瀑布電瓶車道全長1613米,玉泉門電瓶車道全長1075.911米。
  • 如何打造全域旅遊的導視標識系統?
    打造全域旅遊導視標識系統應需具備多國語言(一般是中、英、日、韓四國文字)以便於國內外遊客順利完成遊玩體驗。為更好地發展旅遊,提升整體旅遊服務品質,打造全域旅遊。
  • 《中國瀑鄉·秀美安順》全域旅遊折頁...
    近日,記者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獲悉,為加速推進我市全域旅遊建設,圍繞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工作,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立足我市旅遊資源稟賦,通過加快《中國瀑鄉·秀美安順》全域旅遊攻略畫冊和旅遊折頁的設計工作,抓好城市品牌的塑造,講好安順故事、宣介安順美景、展示安順風情、提振安順形象,提升「中國瀑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