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來,很多家長會給用洗熱水澡的方式,來讓寶寶暖和一點。但是,許多家長給幼兒洗澡的習慣是錯誤的,有些甚至非常危險,寶寶洗澡這件事一定要避開這些誤區。
×誤區1 天冷了要洗「燙」水澡?
水溫過高容易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加劇皮膚乾燥的程度。同時,還會增加心臟負擔,因為全身皮膚血管明顯擴張,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膚,會使心臟缺血缺氧。
小億育兒經:寶寶的洗澡水應在38℃-40℃,最高不能超過40℃。家中應常備溫度計,每次洗澡水測量好後再給寶寶用。
×誤區2 浴霸讓浴室更溫暖?
如果你家使用燈暖式浴霸絕對不能讓寶寶直視浴霸燈。浴霸燈很容易傷害到孩子眼睛的黃斑區域,輕微刺激會出現水腫,影響視力發育,嚴重會導致黃斑區出現黑洞且無法修復,造成視力永久受損。
小億育兒經:建議家長儘量優先選擇風暖供熱方式的浴霸。如果家裡只有燈暖式浴霸,給孩子洗澡時,可提前15分鐘左右將浴霸打開,讓浴室預熱。洗澡時關掉浴霸,避免孩子直視浴霸的燈光。
×誤區3 冬季每日都要洗澡?
冬天寶寶出的汗量減少,加上空氣乾燥,自動脫落的皮垢不會很多。太勤洗澡,會把皮膚表面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洗掉,容易傷害到皮膚的角質層,引起皮膚瘙癢。
小億育兒經:天氣寒冷乾燥的北方,建議一周給寶寶洗澡1-2次為宜;而稍微暖和的南方,建議一周給寶寶洗澡2-3次即可。
1、早晨晚上。冬天的早晚溫度比較低,寶寶的皮膚調節能力遲緩,在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感冒;
2、飽餐後。吃飽飯後洗澡的話,表皮血管被熱水刺激,血管擴張,血液大量的流向體表,腹部的血液相對減少,影響腸胃消化吸收,容易引起低血糖;
3、玩耍後。寶寶玩耍後,應該先休息30分鐘再去洗澡,否則易引起心臟、腦部的供血不足,導致昏厥;
4、發燒時。寶寶發燒時,身體熱量消耗較快,這時候的身體比較虛弱,不易洗澡。
有些媽媽表示,寶寶會出現抗拒洗澡的情況,搞得媽媽筋疲力盡還是不能給他洗完。每次要給洗澡前都很頭疼,想起孩子哭的樣子就讓媽媽既心煩又心疼。這該怎麼辦呢?
- 寶寶抗拒洗澡一般有三個原因 -
1. 水流到臉上眼睛睜不開,呼吸嗆水。
2. 寶寶安全感不足,怕水。
3. 有的家長洗澡時太用力,弄疼寶寶。
4. 水溫沒掌握好,燙著了或涼著了。
- 學會3招讓寶寶愛上洗澡 -
1. 不要強迫孩子洗澡。
如果寶寶十分抗拒,先不要坐在盆裡洗了,可以衝涼,多觀察孩子對水的感受。如果無異常,可能只是寶寶對洗澡方式厭倦了。最近可以選擇淋浴洗澡或者換個新的好看浴盆。
2. 營造輕鬆、愉快的洗澡氛圍
除了要把寶寶洗乾淨,洗澡也是一個很適合親子活動的機會。趁著洗澡的時候給撫摸寶寶的肌膚,和寶寶一起玩水,和寶寶一起唱洗澡歌,還可以在澡盆裡放一些小玩具……製作愉快的氛圍,讓寶寶愛上洗澡。
3. 尊重寶寶的獨立意識
隨著月齡的增長,寶寶的自我意識也在加強,很多寶寶已經不願意乖乖待在那裡讓媽媽洗澡了,他們或是自己動手洗,或是想抓其他東西。這個時候,如果硬逼著寶寶乖乖洗澡,可能會讓寶寶非常反感,不妨尊重寶寶的要求,同時試著引導寶寶學會自己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