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盟試圖挽救伊核「心有餘力不足」?
歐盟試圖挽救伊核(原標題:歐盟試圖挽救伊核協議歐企擔憂美國制裁萌生退意)當地時間2018年5月15日,比利時布魯塞爾,伊朗外長扎裡夫會見了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裡尼美國恐嚇見效歐企萌生退意法國能源巨頭道達爾石油公司5月16日說,除非能在法國政府和歐盟機構支持下爭取到美國政府的「豁免」,它將在11月4日之前逐步減少乃至停止投資伊朗南帕爾斯天然氣田項目。白宮5月8日宣布退出2015年7月籤署的伊核協議,下令恢復美方對伊朗一系列經濟和金融制裁措施,其中針對伊朗能源行業的制裁措施將在截至11月4日的半年「緩衝期」結束後生效。
-
楊成玉:反制美國「長臂管轄」之道——基於法國重塑經濟主權的視角
然而,歐洲議會指出,歐盟的一系列措施雖然保護了企業的經濟利益,但沒有對美國「長臂管轄」構成原則上的質疑,阻斷法令的部分條款反映了歐盟及成員國在反制「長臂管轄」理念上的矛盾。對此,歐洲議會表示遺憾。「模仿」體現了反制措施的進攻性,如佔據道義制高點,施行法國版或歐洲版「長臂管轄」。近年來,歐盟渴望最大程度地發揮其國際影響力,同時「模仿」美國加強立法的域外延伸。
-
單邊主義加劇孤立 美國受挫單方面重啟對伊朗制裁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美國政府於9月21日宣布對與伊朗核、飛彈和常規武器項目有關的實體與個人實施新一輪制裁。此前,據英國《衛報》報導,美國政府於美國東部時間19日晚8點恢復所有針對伊朗的制裁。這是安理會8月14日壓倒性否決美國提交的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提案後,美國單方面對伊朗採取的舉動。
-
美國宣布對伊朗實施新制裁
新華社華盛頓1月10日電 美國財政部10日宣布制裁伊朗8名高官和礦業公司等,以回應此前伊朗對駐有美軍的伊拉克軍事基地實施飛彈襲擊,進一步減少伊朗資金來源。美國財政部當天發表聲明說,被制裁的8名伊朗高官包括伊朗最高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阿里·沙姆哈尼和伊朗武裝部隊副總參謀長穆罕默德·禮薩·阿什蒂亞尼等人。制裁還涉及17家伊朗金屬生產商和礦業公司等。
-
法律實務 | 美國的經濟制裁製度簡介(一)
近期,美國制裁華為、微信、TikTok的理由無一例外都是主張「美國國家安全受到威脅」。1945年二戰結束以後至今,各種名目的國際制裁頻繁增多,這其中,美國主導的單邊或聯合制裁佔了全球制裁的一半以上。尤其是2000年以來,美國以反恐、生產大規模殺傷武器、侵犯人權、洗錢、販毒等理由大大增加了國際制裁的頻次。
-
反制措施來了,中國宣布制裁美三大軍火巨頭
本次美國國務院通過的軍火訂單,主要是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波音防務公司、雷神公司出售,出售武器包括SLAM-ER增程型空對地飛彈等。中國隨後也向美方嚴正交涉,但是美方卻一直執迷不悟,仍舊是要完成這筆訂單。中方在利益受到侵害的情況下,必然不可能坐以待斃,於26日正式宣布採取反制措施。
-
揮制裁大棒成癮 美開始遭受「反作用力」
對伊朗實施制裁只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實施的眾多制裁中的一個,稍微回顧一下這些制裁,我們就會發現,這些制裁理由不同,方式不同,對象不同,程度也不同,但是都是制裁,以至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疑問:美國,為什麼如此迷戀制裁,頻頻制裁,真的只會傷害別人嗎?
-
制裁成癮、霸凌成性 美國屢屢濫用其在國際體系中的強勢地位謀取...
美國商務部日前宣布,將一批俄羅斯機構列入制裁名單,其中包括幾家正在研發新冠病毒疫苗的科研所。此舉遭到俄方批評。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指出,美方對制裁上癮,每天不宣布制裁人,就活不下去。寥寥數語,形象地勾勒出美國一些政客濫用制裁成癮、霸凌成性的面目。
-
中、俄、歐盟統一反對美「對伊制裁」 魯哈尼:美方言論無任何意義
伊朗總統 魯哈尼:作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總統,我宣布:如果美國採取霸凌行為,發表所謂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等無人接受的錯誤言論,勢必將面臨伊朗的「決定性回應」。魯哈尼表示,此前美國在安理會提出了非法且錯誤的要求,遭到絕大多數安理會成員國的反對。
-
美重啟制裁後伊朗海軍少將稱準備好護衛本國油輪面對任何威脅
伊朗海軍少將穆罕默德·莫薩維 來源:伊朗通訊社 美國財政部11月2日宣布,將對涉及伊朗金融、航運、航空、能源等領域的超過700個個人、實體、飛機和船隻實施制裁這是美國自伊核協議籤署3年以來、今年5月宣布退出之後再度對伊朗實施制裁。 美國國務院伊朗問題特別代表布萊恩·胡克(Brian Hook)上周三表示,「伊朗油輪在蘇伊士運河至馬六甲海峽當中的所有海運樞紐都面臨被查處的風險」。他警告,若有任何國家允許伊朗籍船隻使用國際水道或港口設施,都將以伊朗「非法活動共謀」的名義受到美國處罰。
-
歐盟被美國激怒 亮出120億美元關稅反制清單
目前美歐雙方都要等待WTO對最終的反制額度做出仲裁,且WTO對歐盟的仲裁結果恐怕要等到2020年3月才得分曉。「你可以說歐委會準備的有點早,是被美國激起的(provoked)。」一位歐盟外交官表示。第一財經記者亦從權威渠道獲悉,美國在此次會議上所提出的要求WTO授權每年對歐盟實施的反制措施還比此前USTR公布的額度多2億美元,為112億美元。不過,歐盟方面則在4月9日指出,該110億美元的額度未經過WTO授權,僅僅是基於美國的內部估計,並且被嚴重誇大了。
-
2X2>4:通過一個矩陣看《阻斷辦法》的適用範圍
以上情形不屬於《阻斷辦法》的範疇,但反制手段不排除中國商務部於去年發布的《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及其他外交方面的措施。 B. 相當於用中國的禁令宣布美國對中國企業的制裁無效。而遵從美國禁令的其他實體,則可能同時面臨需要遵守商務部禁令的合規風險。 C.
-
境外媒體:普京被逼反制歐美 歐盟須巧力化解危機
國際上,美歐與俄的制裁與反制裁如火如荼,雙方你來我往水火不容。普京已被逼到退無可退的死角,通過談判、對話和平化解危機已成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 分析稱,普京是被一步步逼向死角的。俄一直未放棄與美歐對話的努力,特別是當各方聯手對其制裁後,俄仍致力外交解決危機,在反制上出手謹慎,儘量避免徹底撕破臉皮。
-
魯哈尼:下屆美國政府將放棄對伊制裁併屈服於伊朗
伊朗總統魯哈尼海外網12月18日消息,伊朗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當地時間周四(17日)表示,他對下一屆美國政府將放棄對伊朗人民的制裁政策充滿信心,美國政府亦將在伊朗「國家力量」和人民的抵抗下屈服
-
美官員遭制裁後,美國對人大副委員長出手,中方:將堅決有力反制
近段時間,美國等西方國家屢次對香港問題指手畫腳,妄圖幹涉中國內政。在中國下令禁止4名美機構官員入境後,美國沒有謹記教訓,反而再次揮舞著制裁大棒對更多中國官員下手。近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就涉港問題非議中國,還叫囂要對中國人大常委會14名副委員長施加所謂制裁。
-
替美國幹活?英屬直布羅陀當局扣押伊朗油輪,伊朗表示強烈反對!
他們扣押油輪的主要依據就是其違反了歐盟在2011年對敘利亞施加的石油禁令。(被截獲的格雷斯1號) 雖然歐盟對敘利亞施加石油禁令,但是歐盟國家從未在海堵截過伊朗石油。很顯然英國此舉是與近日伊核問題緊張升級有直接關係。
-
美國再對伊朗實施制裁 伊朗民眾:美國制裁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自從美國去年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以來,並對伊朗進行的極限施壓,不僅無助於伊核問題的解決,也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當地時間4日,美國又宣布對伊朗石油運輸實施制裁。針對目前的局勢,許多伊朗民眾表示,美國的制裁已經嚴重影響到伊朗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
美國追加對華制裁,中方對等反制毫不留情
近期,川普政府以所謂"威脅香港和平與安全"為由,對4名中方官員實施制裁。對此,11月30日,中國外交部宣布,將對4名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方官員進行制裁,而且這些制裁對象將被禁止進入中國。美國野蠻幹預香港事務輿論認為,此舉是中方對美方無理制裁中國官員而做出的回應。
-
孟剛 李思佳:歐盟經濟制裁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2012年12月,歐盟再次出臺「最嚴厲對伊制裁措施」,將制裁擴大到金融交易、出售船運設備和鋼鐵以及進口天然氣等領域。(二)歐盟經濟制裁的動因21世紀以來,歐盟對外經濟制裁態度的轉變並非偶然,其根本動力來自國際外交背景特別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改變以及歐盟一系列政策制度改革所帶來整體實力的變化。
-
面對美國極限施壓,伊朗「棋出險招」 中東核危機潛伏……
去年差不多在此時,美軍擊殺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讓伊朗反美情緒高漲;一年過後,伊朗政府發言人宣布伊朗重啟核活動,局勢仿佛陷入輪迴。 在「老對手」美國政府即將換屆之際,伊朗如此「出招」,背後有多重考量。專家指出,通過一系列舉動,伊朗在對美國川普政府的極限施壓做出強烈反應,美伊雙方實際均在追加談判籌碼。如果美國不重返伊核協議,伊核問題可能會迅速地升級為「核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