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普京被逼反制歐美 歐盟須巧力化解危機

2021-01-21 中國新聞網

境外媒體:普京被逼反制歐美 歐盟須巧力化解危機
2014-08-08 10:50:2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吳合琴

    當地時間8月6日,在波蘭華沙市的超市,一位婦女正在購買蘋果。波蘭是俄羅斯最大的蘋果供應商,自8月1日起,俄羅斯不再從波蘭進口水果和蔬菜,果農鼓勵波蘭人多吃蘋果以應對俄羅斯對于波蘭的進口食品禁令。據估算,俄羅斯進口禁令對波蘭果蔬行業造成的損失可能高達5億歐元(約合6.69億美元)。?  

 

    當地時間7月27日,俄羅斯海軍日慶祝儀式在符拉迪沃斯克的海軍港口舉行,俄羅斯海軍裝備紛紛亮相。圖為俄羅斯海軍兩棲裝甲車參加閱兵式。  

  中新網8月8日電 目前,烏克蘭危機愈演愈烈,美歐對俄制裁一再加碼。境外華文媒體表示,普京被逼死角,解鈴還需系鈴人,要避免各方衝突,需要美歐政治家拿出勇氣和智慧,應多在停火及緩和緊張局勢上作點實事。目前美俄表面對峙氣氛雖緊張,只要歐盟巧用其影響力,或能化解烏國亂局。

  香港《大公報》8日文章表示,烏克蘭局勢波譎雲詭,漸漸步入最後攤牌決戰階段。烏東地區,政府軍將民間武裝團團圍困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大重鎮,隨時可能發起總攻。

  國際上,美歐與俄的制裁與反制裁如火如荼,雙方你來我往水火不容。普京已被逼到退無可退的死角,通過談判、對話和平化解危機已成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

  分析稱,普京是被一步步逼向死角的。俄一直未放棄與美歐對話的努力,特別是當各方聯手對其制裁後,俄仍致力外交解決危機,在反制上出手謹慎,儘量避免徹底撕破臉皮。但隨著美歐推出一輪又一輪新的制裁,從象徵性告誡到實質懲罰,俄已實實在在感受到不斷加碼的壓力。

  文章表示, 解鈴還需系鈴人,需要美歐政治家拿出勇氣和智慧,勿再升級制裁,步步進逼,應多在停火及緩和緊張局勢上作點實事。

  新加坡《聯合早報》8日刊文表示,儘管美國講北約東擴不是針對俄羅斯,但是當北約軍隊進入新歐洲,美國飛彈防禦體系指向俄羅斯的時候,俄羅斯還會這樣認為嗎?

  對此美國國際問題研究學者米爾斯海默在一篇分析文章中講,歐巴馬總統決定硬抗俄羅斯,發動制裁、進一步支持烏克蘭新政府,這是個嚴重錯誤。他的回應和當初加劇危機的邏輯是一樣的,這不僅無助於解決分歧,還將製造更多麻煩。

  對俄制裁無助解決烏問題

  澳門日報8日社論分析,美歐要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表明之前的制裁已告失敗,至少沒有實現讓莫斯科放棄在烏「取得的好處」。令美歐懊惱的是,俄羅斯第二季度GDP,竟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2%。因此,美歐才祭出新一輪制裁,冀能迫使俄羅斯放棄在烏克蘭的利益訴求。

  分析稱,面對歐美的制裁,俄羅斯正通過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來減低其影響。例如,普京最近就借出席金磚峰會的機會,與拉美國家籤署了許多能源合作協議。另外,通過與金磚國家成立開發銀行,為抗衡歐美對俄金融制裁提供有力支撐。

  社論表示,經貿制裁從來都是導致兩敗俱傷的雙刃劍,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尤其如此。美歐一些與俄關係密切的巨型石油企業,特別是那些已成為俄油企股東的公司,更是首當其衝,都將不可避免地要為制裁付出代價。

  歐盟須巧用影響力化解緊張氛圍

  臺灣《經濟日報》8日報導稱,俄羅斯禁止歐美食品進口,從波蘭蘋果農到挪威鮭魚出口業者將蒙受其害,仰賴俄國貿易的芬蘭恐重創最烈。德國農業部長認為此舉將拖累德、俄兩國經濟。

  香港《經濟日報》7日評論稱,美國大力主導西方國家,以強硬姿態加強對俄羅斯經濟制裁,打壓俄國。惟美俄經貿關係一般,制裁行動對美國影響有限,真正首當其衝的,實是和俄國接壤、經貿關係密切的歐盟。

  面對美國執意加壓,俄羅斯總統普京要找反制施力點,歐盟就是最佳開刀對象。如自上周起禁止進口歐盟蔬果,以小試牛刀,近日更放風將禁歐洲航機飛越西伯利亞,軍事上則在烏東駐紮大軍,令歐盟的地緣局勢風險大大升高。

  分析指,現時歐盟在烏國問題上的角色,尷尬得儼如難為了家嫂,既被美國推上前線和俄國碰撞,又被俄國要挾向背後操控的美國叫價。若美俄為烏國愈鬥愈激,甚至釀更大的經貿甚至軍事衝突,那夾在美俄中間的歐盟,恐無辜淪為戰場。

  評論指出,俄國營造緊張氣氛,很可能是堆棧籌碼,迫歐盟擺脫與美國捆綁一起,扮演調解角色。歐盟與美國是傳統盟友,對俄則經貿利益緊密,歐盟對美對俄皆有商量空間,確有斡旋本錢。故目前美俄表面對峙氣氛雖緊張,只要歐盟巧用其影響力,遊走美俄之間,或能化解烏國亂局。

相關焦點

  • 俄羅斯,被逼到了牆角!普京臨危授命!既然你們趕盡殺絕,我只能絕地反擊....
    但這次政變後的烏克蘭將堵死俄羅斯通向歐洲的通道,也必然將清除俄羅斯的克裡米亞軍港,俄羅斯將永遠失去黑海的出海口。俄羅斯,再次被逼到了牆角,普京,再次面臨任命總統時刻的危機。我們首先回顧一下2014年克裡米亞危機的國際局勢。烏克蘭旁邊就挨著的是波蘭,波蘭和俄羅斯是幾百年不可化解的血海深仇,數次主動要求美國永久駐軍。
  • 境外媒體關注!中國經濟韌性和市場是反制貿易戰的重磅「彈藥」
    境外媒體關注!中國經濟韌性和市場是反制貿易戰的重磅「彈藥」 國際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10月19日 22:22 A-A+ 「彈藥」》的文章,多家境外媒體轉載和引用。
  • 歐盟被美國激怒 亮出120億美元關稅反制清單
    綜合多家外媒報導顯示,歐盟外交官員於當地12日以匿名方式吹風,歐盟委員會(下稱「歐委會」)正尋求對價值在120億美元的美國出口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以報復美方未能遵守停止向波音公司提供補貼的世貿組織(WTO)初裁。歐盟委員會總部所在地——貝雷蒙大樓 來源:新華社圖庫據悉,歐委會實際起草的是一份價值在200億歐元的關稅反制清單。
  • 普京到訪奧地利,會晤「西方最後的朋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普京訪問西方最後的朋友」,據奧地利《新聞報》5日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二對即將於7月成為歐盟輪值主席國的奧地利進行工作訪問。這是普京連任後首次訪問歐盟國家。有媒體認為,在歐美關係日益緊張之際,普京此訪有望推動俄歐關係轉暖。
  • 白俄羅斯:歐美與俄羅斯新的「角力場」?
    微妙時刻發生的微妙事件,以及西方與俄羅斯之間的微妙表態,表明白俄羅斯危機已非單純的一國內部事務,而再次成為歐美與俄羅斯爭奪戰略空間的新「角力場」。大選引發白俄羅斯內政危機此次危機幾乎延續了蘇聯解體後前蘇聯多個加盟共和國的傳統套路,即大選成為社會動蕩乃至「顏色革命」的導火索。
  • 當默克爾與普京相遇,用的德語還是俄語?
    談話間,普京的愛犬、黑毛拉布拉多犬「科尼」突然闖進會場,默克爾神色當即有點發慌,但很快恢復了自持風度。普京對她說:「這狗沒嚇到您吧,它很乖的。」這狗繼續在默克爾面前逗留了好一會兒。  此事當時被德國媒體廣泛討論,普遍認為是普京藉以威懾默克爾的「小把戲」。多年後,普京對媒體解釋說他當時只想活躍下氣氛,他以為默克爾喜歡狗。  默克爾因被狗咬過,所以怕狗。這件事德國人都知道。
  • 與川普比握力後 馬克龍與普京"過招"
    普京表示,俄羅斯和法國的主要利益超過兩國之間的分歧。他說:「我們同意將打擊恐怖主義作為優先事務。我堅信,如果我們能協力合作,就能夠成功戰勝恐怖主義。」 馬克龍說,雙方就敘利亞問題、烏克蘭危機等進行了「極其坦率和直接的交流」。普京則表示,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無助於解決烏克蘭危機,只有合作才能重新帶來和平。
  • 正中普京下懷?這一回,歐盟下錯一步大棋
    正當白俄羅斯局勢迅速惡化之時,歐盟也「不合時宜」趟了這攤渾水。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9日,歐盟就白俄羅斯局勢舉行視頻會議。會後,歐洲理事會主席明確表示,歐盟不承認白俄羅斯大選結果,還將對那些在不正當選舉和鎮壓示威隊伍過程中負有責任的人,實施制裁。
  • 俄外長突然打響反制第一槍,德法瞬間方寸大亂
    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納瓦利內是被俄羅斯的情報人員下毒昏迷的,但是以德國、法國為首的歐洲國家仍然是緊咬著俄羅斯不放,還上述歐盟要求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在包括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局長在內的多名俄政府高官被歐盟制裁後,普京不再心慈手軟,突然命令俄外長打響反制第一槍,讓德國、法國瞬間方寸大亂。
  • 陝鋼漢鋼:一次用「巧力」化解「蠻力」的成功實踐
    陝鋼漢鋼:一次用「巧力」化解「蠻力」的成功實踐 2019-11-05 14:25:00
  • 歐盟宣布更新「阻斷法令」反制美國重啟對伊制裁
    美國6日宣布將對伊朗重啟金融、汽車等一系列制裁,歐盟針鋒相對宣布更新「阻斷法令」,力爭反制美國制裁。   當日早些時候,在美國宣布重啟對伊制裁前夕,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宣布8月7日起更新後的「阻斷法令」將正式生效——對照美國8月7日起重啟對伊制裁,歐盟「對抗」美國意圖十分明顯。
  • 普京首談美國近期局勢:是美國內部深層危機的體現
    「現在發生的這些事,是(美國)出現內部深層危機的體現。」據俄塔社報導,在14日播出的俄羅斯政論節目《莫斯科·克裡姆林宮·普京》中,普京談及美國近日暴發的抗議示威活動以及該國疫情形勢相關話題,作出如此評價。
  • 關稅施壓再加碼 互信基礎遭蠶食 歐美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結構性倒退...
    儘管歐盟曾借疫情復甦向美拋出緩和雙方關係的橄欖枝,但美方仍繼續秉持「美國優先」的單邊思維,不斷加大對昔日盟友的施壓力度,甚至威脅將採取「旋轉木馬」策略,意圖將美關稅打擊覆蓋到更多歐洲部門和區域,使得歐美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結構性倒退凸顯,雙方關係裂痕已「慾壑難填」。
  • 勇闖中俄間諜扎堆的「歐盟牛排館」,老闆:我一會兒就給普京打電話
    「你以為歐盟官員都是傻子?他們能在一個公眾場所談論機密?!」韋納頗為氣憤地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們來這裡就是用餐,與同事聊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你聽聽,這麼嘈雜的環境,你根本聽不到鄰桌的顧客在說什麼!」韋納消消氣後說:「前兩天英國一家媒體的記者來採訪我,他說德國那家媒體的報導應該是可信的。
  • 一言不合就飆德語,普京訪華之前,亮點超多!
    文 /須盡歡明天,6月8號,俄羅斯總統普京就要來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了。他不僅要在9號、10號出席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還會在訪問期間體驗一把中國高鐵。而就在編奮力寫稿的時候,普京開始了一年一度的「與普京直接連線」電視直播節目。
  • 楊成玉:反制美國「長臂管轄」之道——基於法國重塑經濟主權的視角
    尤其是「301調查」不惜對歐洲盟友下手,鋼鋁關稅、汽車關稅、航空業補貼爭端、數字服務稅反制等負面措施持續對歐美關係造成衝擊。自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美國「長臂管轄」更加強硬,通過2017年的《制裁打擊美國敵人法案》(CAATSA)、2018年的《外國投資風險評估現代化法案》(FIRRMA)進一步擴大了經濟制裁權力。
  • 歐盟:已準備好反制
    【文/觀察者網 鄧睿侃】美國不顧歐盟威脅「反制」,在當地時間周五(18日)正式對歐洲空客飛機加徵10%、7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43億元)商品加徵25%的關稅。這一舉措,離國際貿易組織(WTO)正式授權僅僅過去3天。空客飛機(10%)、法國紅酒(25%)、蘇格蘭威士忌(25%)以及歐洲各地的奶酪(25%)等悉數在列。
  • 普京休假活動是「獵殺老虎」?法國媒體新聞讓俄羅斯人笑掉牙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很多人眼中是「無所不能」的硬漢形象:能上天開戰機、下水乘潛艇。一張PS普京騎熊的照片曾經在網路上熱傳,而一些歐美媒體還真的把普京能「殺虎獵熊」當真了……
  • 學者稱90%俄民眾認同"沒有普京就沒有俄羅斯"
    25個國家的國際專家和政治家參加會議,主要討論中東局勢、烏克蘭危機等。俄總統普京將在24日會議閉幕時出席會議,闡述俄全球戰略。俄新網23日稱,在會議的第一天,俄羅斯總統辦公廳副主任沃洛金說:「當前俄羅斯的社會狀況是——有普京,就有俄羅斯,沒有普京,就沒有俄羅斯。」沃洛金對外國專家表示,西方認為制裁會分裂俄羅斯,這是個嚴重的錯誤,西方並不了解俄羅斯社會的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