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6日,在波蘭華沙市的超市,一位婦女正在購買蘋果。波蘭是俄羅斯最大的蘋果供應商,自8月1日起,俄羅斯不再從波蘭進口水果和蔬菜,果農鼓勵波蘭人多吃蘋果以應對俄羅斯對于波蘭的進口食品禁令。據估算,俄羅斯進口禁令對波蘭果蔬行業造成的損失可能高達5億歐元(約合6.69億美元)。?
當地時間7月27日,俄羅斯海軍日慶祝儀式在符拉迪沃斯克的海軍港口舉行,俄羅斯海軍裝備紛紛亮相。圖為俄羅斯海軍兩棲裝甲車參加閱兵式。
中新網8月8日電 目前,烏克蘭危機愈演愈烈,美歐對俄制裁一再加碼。境外華文媒體表示,普京被逼死角,解鈴還需系鈴人,要避免各方衝突,需要美歐政治家拿出勇氣和智慧,應多在停火及緩和緊張局勢上作點實事。目前美俄表面對峙氣氛雖緊張,只要歐盟巧用其影響力,或能化解烏國亂局。
香港《大公報》8日文章表示,烏克蘭局勢波譎雲詭,漸漸步入最後攤牌決戰階段。烏東地區,政府軍將民間武裝團團圍困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大重鎮,隨時可能發起總攻。
國際上,美歐與俄的制裁與反制裁如火如荼,雙方你來我往水火不容。普京已被逼到退無可退的死角,通過談判、對話和平化解危機已成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
分析稱,普京是被一步步逼向死角的。俄一直未放棄與美歐對話的努力,特別是當各方聯手對其制裁後,俄仍致力外交解決危機,在反制上出手謹慎,儘量避免徹底撕破臉皮。但隨著美歐推出一輪又一輪新的制裁,從象徵性告誡到實質懲罰,俄已實實在在感受到不斷加碼的壓力。
文章表示, 解鈴還需系鈴人,需要美歐政治家拿出勇氣和智慧,勿再升級制裁,步步進逼,應多在停火及緩和緊張局勢上作點實事。
新加坡《聯合早報》8日刊文表示,儘管美國講北約東擴不是針對俄羅斯,但是當北約軍隊進入新歐洲,美國飛彈防禦體系指向俄羅斯的時候,俄羅斯還會這樣認為嗎?
對此美國國際問題研究學者米爾斯海默在一篇分析文章中講,歐巴馬總統決定硬抗俄羅斯,發動制裁、進一步支持烏克蘭新政府,這是個嚴重錯誤。他的回應和當初加劇危機的邏輯是一樣的,這不僅無助於解決分歧,還將製造更多麻煩。
對俄制裁無助解決烏問題
澳門日報8日社論分析,美歐要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表明之前的制裁已告失敗,至少沒有實現讓莫斯科放棄在烏「取得的好處」。令美歐懊惱的是,俄羅斯第二季度GDP,竟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2%。因此,美歐才祭出新一輪制裁,冀能迫使俄羅斯放棄在烏克蘭的利益訴求。
分析稱,面對歐美的制裁,俄羅斯正通過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來減低其影響。例如,普京最近就借出席金磚峰會的機會,與拉美國家籤署了許多能源合作協議。另外,通過與金磚國家成立開發銀行,為抗衡歐美對俄金融制裁提供有力支撐。
社論表示,經貿制裁從來都是導致兩敗俱傷的雙刃劍,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尤其如此。美歐一些與俄關係密切的巨型石油企業,特別是那些已成為俄油企股東的公司,更是首當其衝,都將不可避免地要為制裁付出代價。
歐盟須巧用影響力化解緊張氛圍
臺灣《經濟日報》8日報導稱,俄羅斯禁止歐美食品進口,從波蘭蘋果農到挪威鮭魚出口業者將蒙受其害,仰賴俄國貿易的芬蘭恐重創最烈。德國農業部長認為此舉將拖累德、俄兩國經濟。
香港《經濟日報》7日評論稱,美國大力主導西方國家,以強硬姿態加強對俄羅斯經濟制裁,打壓俄國。惟美俄經貿關係一般,制裁行動對美國影響有限,真正首當其衝的,實是和俄國接壤、經貿關係密切的歐盟。
面對美國執意加壓,俄羅斯總統普京要找反制施力點,歐盟就是最佳開刀對象。如自上周起禁止進口歐盟蔬果,以小試牛刀,近日更放風將禁歐洲航機飛越西伯利亞,軍事上則在烏東駐紮大軍,令歐盟的地緣局勢風險大大升高。
分析指,現時歐盟在烏國問題上的角色,尷尬得儼如難為了家嫂,既被美國推上前線和俄國碰撞,又被俄國要挾向背後操控的美國叫價。若美俄為烏國愈鬥愈激,甚至釀更大的經貿甚至軍事衝突,那夾在美俄中間的歐盟,恐無辜淪為戰場。
評論指出,俄國營造緊張氣氛,很可能是堆棧籌碼,迫歐盟擺脫與美國捆綁一起,扮演調解角色。歐盟與美國是傳統盟友,對俄則經貿利益緊密,歐盟對美對俄皆有商量空間,確有斡旋本錢。故目前美俄表面對峙氣氛雖緊張,只要歐盟巧用其影響力,遊走美俄之間,或能化解烏國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