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
《弟子規》學習計劃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給人類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詩文。這些經典詩文寄託了先輩對人格與道義的追求與嚮往,是中華民族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的著名學者、教育家李毓秀先生所作。本書是一部針對兒童的行為規範,指導其身體力行的蒙學經典,雖然原文中一些形式上的繁瑣規則在當今已經失去了現實意義,但它的精髓——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對當今的孩子依然具有教育意義。
根據國學誦讀的課程安排,本學期計劃如下:
第一周 開學準備 第十二周 稱尊長——勿見能
第二周 開學準備 第十三周 長者立——卻非宜
第三周 總敘 第十四周 近必趨——視勿移
第四周 父母呼——行勿懶 第十五周 背誦PK賽
第五周 父母教——須順承 第十六周 晨必盥——輒淨手
第六周 國慶 第十七周 冠必正——致汙穢
第七周 冬則溫——業無變 第十八周 衣貴潔——勿過則
第八周 身有傷——貽親羞 第十九周 用人物——即為偷
第九周 背誦PK賽 第二十周 借人物——有勿慳
第十周 兄道友——孝在中 第二十一周 背誦PK賽
第十一周 或飲食——己即到 第二十二周 複習
二年級
《笠翁對韻》學習計劃
國學,中國之學,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創造的燦爛文化,是中華民族傳承血脈的精神紐帶,更是中華民族經歷劫難百折不回的力量源泉!
《笠翁對韻》是從前人們學習寫作近體詩、詞,用來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的啟蒙讀物。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見韻味。根據國學誦讀的課程安排,本學期計劃如下:
第一周 開學準備 第十二周 九佳 不為五鬥米折腰
第二周 開學準備 第十三周 十灰 竹杖化龍
第三周 一東 牛郎織女 第十四周 十一真 東施效顰
第四周 二冬 四面楚歌 第十五周 背誦PK賽
第五周 三江 劉邦斬蛇 第十六周 十二文 王羲之吃墨水
第六周 四支 割發代首 第十七周 十三元 孟子的仁政
第七周 五微 三顧茅廬 第十八周 十四寒 鐵麵包公
第八周 六魚 曾子殺魚 第十九周 十五刪 寬容厚道的舜
第九周 背誦PK賽 第二十周 背誦PK賽
第十周 七虞 完璧歸趙 第二十一周 國學考查
第十一周 八齊 商山四皓
三年級
《論語》上冊誦讀計劃
四年級
《三字經》學習計劃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給人類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詩文。經典詩文寄託了先輩對人格與道義的追求與嚮往,是中華民族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是最淺顯易懂的。它的取材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它的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根據國學誦讀的課程安排,本學期計劃如下:
第一周 開學準備 第十一周 背誦PK賽
第二周 開學準備 第十二周 香九齡——所當執
第三周 人之初——習相遠 第十三周 融四歲——宜先知
第四周 苟不教——貴以專 第十四周 首孝悌——識某文
第五周 國慶 第十五周 背誦PK賽
第六周 昔孟母——斷機杼 第十六周 一而十——日月星
第七周 竇燕山——名俱揚 第十七周 曰春夏——應乎中
第八周 背誦PK賽 第十八周 曰水火——不容紊
第九周 養不教——老何為 第十九周 背誦PK賽
第十周 玉不琢——習禮儀 第二十周 複習
五年級
《大學中庸》上冊誦讀計劃
六年級
《古文初探》上冊誦讀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