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黃志峰:整合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管理機構

2020-12-19 福州新聞網

  我省全國人大代表黃志峰提交建議,建議整合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管理機構。

  建議指出,近幾年,中央及地方政府對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極為重視,投資量逐年增加,為國家糧食安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生態改善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參與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有國土、財政、農業、水利、發改、菸草等部門。多部門參與,有利於增加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與規模,但也存在著人力資源浪費、規劃不統一、標準不統一、地點重複建設等問題。

  為此,建議整合農田基建項目、資金,由農業部門下設機構專門負責,國土部門的土地整治整理機構、財政部門的農業綜合開發機構及其他部門的職能相近機構可相應整合併入。各部門項目資金投入均為財政投入或國有資金投入,可一併預算轉入整合機構。機構整合後,有利於理順管理體系及職能發揮,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問題,有利於項目規劃、管理與實施,從而提高財政資金的投資效益,整體增強並持續發揮田間工程的建設效果。

相關焦點

  • 「五統一」推進農田基礎設施建設
    原標題:「五統一」推進農田基礎設施建設   福建省德化縣地處「閩中屋脊」戴雲山麓,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區縣。
  • 廖仁斌代表:以「網際網路+」助推新農村 建議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湖南公司總經理廖仁斌在今年兩會上除了關注大數據安全管理,還高度關注「網際網路+」戰略助推新農村建設的相關情況,並提出了相關建議。他提出了以「網際網路+」助推新農村建設四點建議,即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確保網絡覆蓋到位;建設好可持續運營的農村綜合信息服務體系;整合資源,制定「網際網路+」新農村建設的標準;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和管理體系,保障政策落實。
  • 堅持不懈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堅持不懈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2020-11-13 11:23:04   來源:阜陽日報
  • 建設高標準農田 實現農業現代化
    標準農田質量得到明顯提升標準農田是指通過農村土地整治建設形成的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基本農田。建設高標準農田,從社會民生角度來看有利於保障農業經濟發展對糧食需求、提高農作物質量、有利於保障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加快農業綜合生產水平的提高,促進農民增收。從國家長遠發展角度看,建設高標準農田可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助力城鎮化發展;實現耕地高效利用、科學管理及保障農民增收等目的,更重要的是藏糧於地。
  • 小港鎮高標準農田建設火熱進行中
    小港鎮高標準農田建設火熱進行中 2020-12-15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建設海洋強國的關鍵點:將陸海系統整合為一個新的整體 | 全國人大代表、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印萍
    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洋的論述,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印萍的心一下子被點燃了。來自海洋、研究海洋、投身海洋,印萍是不折不扣的「海的女兒」。
  • 人大代表林美娟:加強貧困山區水利設施建設 保障飲水安全
    全國人大代表林美娟接受南海網記者採訪。住瓊全國人大代表,保亭南林鄉黨委委員、宣傳委員,羅葵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林美娟建議,加強貧困山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水利設施的建設。  林美娟說:「我們鄉存在地下水礦物質超標的情況,鄉裡有自來水喝,是山上流下來的地表水,到了雨季水勢大了,水就變得渾濁。為了預防旱季水不夠喝,我們也打了地下井,但地下水大多用作洗漱用途。」
  • 博州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施情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情況2014年以來博州農業綜合開發累計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面積9萬畝,用於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投資1215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8100萬元,自治區財政配套資金2592萬元,州財政配套資金324萬元,縣市財政配套資金324萬元,項目區自籌810萬元。
  • 【項目】清水河縣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有新進展
    【項目】清水河縣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有新進展 2020-05-13 0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推動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國家重大戰略項目
    打開APP 推動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國家重大戰略項目 MEMS 發表於 2020-12-23 15:53:44 建議「十四五」規劃在科技基礎建設、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產業鏈垂直整合等三方面進行側重。
  • 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忙
    立冬以來,多地積極開展農田水利、設施大棚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做到冬閒人不閒,為來年增產增收打好基礎。↑2020年11月12日在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王稱堌鎮漫渡村拍攝的硬化河道施工現場。
  • 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不能「掉鏈子」
    農田是農業的根基,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隨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縱深推進,貧困山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明顯加強。但筆者在湖北省一些山區調查時發現:現在農村水、電、路、網等老大難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了。究其原因,一是土地承包到戶後,農村土地條塊化、分割化、無序化與土地管理使用鬆散化、自主化、放任化,使過去農村一些創造性、實用性、有效性兼顧的管護措施已不復存在。二是農村所建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由於缺乏系統性規劃,配套性、功能性、實用性不夠兼容,造成農業生產取水和人畜生活用水矛盾加劇,有的地方出現了耕地撂荒現象。三是農田水利設施因年久失修、人毀水毀十分嚴重,放水與管水脫節,利用與管護失衡。
  • 全面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整合基礎設施資源建設交通強國
    2020年,中建一局二公司2項基礎設施領域科技成果獲評國際領先。「十三五」期間,中建一局二公司全面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整合基礎設施資源,組建基礎設施事業部,廣泛利用PPP、EPC、融投資帶動總承包、產城融合等模式開展基礎設施各領域項目建設。
  • 南師學子調研疫情下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結果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村水利與電力發展可以更好地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截止目前,我國的農村供水供電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農村用戶基本在用水用電上不犯愁。在接下來的建設中,可以進一步改進的地方有:農田水利灌溉設施進一步完善:從調查統計的數據來看,農村居民對農田水利灌溉建設的滿意度還有待提高,通過採訪我們了解到,部分地區因為新修公路將原有用於農田灌溉的溝渠破壞後沒有及時補建,導致農村農田漫灌的現象重現。
  • 涼州區紮實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
    、確保產能,因地制宜、綜合治理,依法嚴管、良田糧用,政府主導、多元參與」原則,精心組織,科學規劃,規範管理,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連日來,在涼州區清源鎮劉廣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工程現場,挖掘機等大型機械機聲隆隆,往來穿梭在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景象,劉廣村高標準農田工程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
  • 湖南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衡山探索」
    常見的如,雙季稻和水稻油菜輪作模式,但這對基本農田的土壤肥力、水利設施,有相對更高的要求。而大力建設高標準農田,正是衡山縣「四兩撥千斤」的秘訣。觀潮君先跟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是高標準農田:高標準基本農田是一定時期內,通過土地整治建設形成的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宜機械化耕作,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基本農田。
  • 全國人大代表張敬華:加強0-3歲公共託幼機構建設
    要針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後的新情況,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興辦託育服務機構,加強兒童安全保障。」全國人大代表、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貨車分廠電焊工張敬華認為,目前,接收0至3歲嬰幼兒的託兒所和託兒班萎縮嚴重,入園難、入園貴現象突出。各地大多數公辦幼兒園都不招收0至3歲幼兒,部分民辦託幼園所雖然提供0至3歲幼兒的照顧服務,但卻存在收費過高、服務時間短、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
  • 做農民的「知心大姐」——訪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鹽城市農科院副...
    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秦光蔚建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開展執法檢查,並從完善監管體制、明確責任機制等方面構建綜合管理體系。秦光蔚現任江蘇省鹽城市農科院副院長。她習慣於一頭短髮、樸素著裝,給人精幹利落之感;交談起來,就像拉家常,真誠、質樸的語言,有著天然的親和力。1985年,秦光蔚報考了鹽城農校。
  • 積極爭取項目資金 全力做好農田建設
    年初以來,市農業農村局強化責任擔當,加大項目資金爭取力度,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積極與省農業農村廳協調溝通,在農田建設方面全力爭取項目資金,交出一份滿意的成績單。一、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020年我市爭取建設任務25.13萬畝,佔比全省10.7%,爭取省以上資金31062萬元,現已全部撥付到縣區。截止目前,所有項目均已開工建設,已完成工程量資金19001萬元,完工比例60%,完成面積居全省第一,年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內容。
  • 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築基「雙循環」發展格局
    基礎設施建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和基礎,是塑造「雙循環」格局的重要先手,具有強大的乘數效應。「十三五」以來,進出口銀行山東省分行積極發揮自身職能作用,不斷加大對「一帶一路」、省內交通運輸、重點園區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服務力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截止2020年末,分行基礎設施貸款餘額超過200億元,比「十三五」期初增長超過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