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農民的「知心大姐」——訪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鹽城市農科院副...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財經報

做農民的「知心大姐」

——訪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鹽城市農科院副院長秦光蔚

秦光蔚,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鹽城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二級農業推廣研究員。多次參加部、省重點研發項目,榮獲農業農村部農業技術推廣貢獻獎及多項省科技成果推廣獎和發明專利,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江蘇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土壤汙染防治法實施一年多來,查處的土壤類違法案件數並不多,問題出在執法環節。」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秦光蔚建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開展執法檢查,並從完善監管體制、明確責任機制等方面構建綜合管理體系。

秦光蔚現任江蘇省鹽城市農科院副院長。她習慣於一頭短髮、樸素著裝,給人精幹利落之感;交談起來,就像拉家常,真誠、質樸的語言,有著天然的親和力。

1985年,秦光蔚報考了鹽城農校。兩年後畢業,這位上海姑娘來到鹽城市耕地質量保護站工作,從此「深耕」30餘年。

多年來,她始終堅持在農業生產第一線。「我沒事就喜歡到地裡轉轉,和大傢伙兒聊聊耕地保護知識,教他們一些實用技術,這樣的生活很充實、很幸福。」研究土壤,走訪農戶,秦光蔚早已成為農民口中的「老熟人」和「知心大姐」。

2013年,她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因為熟悉農業、農村、農民的緣故,她的建議多與「三農」有關。秦光蔚提出的第一份建議便是「關於儘快加強耕地質量保護的建議」。

「耕地保護,數量是基礎、質量是根本。全國耕地數量有『不少於18億畝』的紅線,但對耕地質量保護卻缺少硬性指標。」秦光蔚當年在小組會議上提出:「我國耕地質量總體不高,耕地土壤汙染問題日趨嚴重。」

在鹽城市土壤肥料技術指導站工作了20多年,秦光蔚注意到,許多農民靠使用化肥保產而不注重養地,日復一日,導致耕地出現養分失衡、生態調節功能減弱、基礎地力後勁不足等問題。更令她心憂的是,一些農民過量施用化肥,甚至施用偽劣化肥和農藥,不僅影響收成,還破壞耕地質量。

秦光蔚說,在耕地佔補過程中,根據目前「佔多少,補多少」這一原則,雖然管得住數量,但能否管住質量更須重視。非農建設的耕地多為城郊地區的良田沃土,補充的耕地多分布在山區、丘陵或灘涂,肥力低、結構差,難以達到良田熟土的產量水平,實際上等同於減少了耕地面積。

「耕地質量問題聽上去很抽象,其實很具體。小時候熬的米粥上面有一層厚厚的粥皮,喝到嘴裡香噴噴的,現在的粥怎麼不香了?」秦光蔚對記者說,「這與耕地質量下降有關。對比過去,現在不少耕地的土層變薄了,有機質含量減少,會直接影響大米的口感。」

秦光蔚呼籲,要明確耕地質量保護主管部門,改變當前多頭管理、職責不清的問題;強化工業汙染點源監控,防止和減少工業「三廢」進入農田;合理施用肥料、農藥、農膜等投入品等。

針對在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重數量輕質量的情況,秦光蔚建議,強制要求對補充耕地的質量開展評價,對佔補質量不平衡的建設單位,徵收耕地質量建設費用。

讓秦光蔚欣慰的是,2014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她看到政府工作報告中,在「堅守耕地紅線」之後新增了一句「提高耕地質量」,這一提法在此前歷年報告中從未出現過。

她是農業技術的推廣者,更是廣大農民的貼心人,多次把「土壤的聲音」帶到兩會上。

在2015年的全國兩會上,秦光蔚提交了《關於優化種糧農民農業補貼政策的建議》。從2004年起,中央財政從糧食風險基金中拿出部分資金直接補貼種糧農民。10多年來,農業補貼政策為穩定糧食生產、提高農產品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是,她在調研中發現,當時的農業補貼政策也暴露出一些問題。秦光蔚告訴記者:「按現行的補貼標準和種植規模計算,平均每戶農村家庭只有耕地6畝左右,每年拿到的補貼資金在1000元之內。在操作層面上往往採取按照田畝直接發放補貼,沒有起到普及良種的作用。而且,補貼政策不夠簡明,基層操作難度大。一是補貼種類多。就江蘇省而言,良種補貼的農作物有5種,分別為水稻、玉米、棉花、小麥和油菜。每年良種補貼工作開展兩次,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補貼每年一次。二是補貼方式不一致。良種補貼是『由下而上』的方式,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補貼是『由上而下』的方式。三是面積核定辦法不夠簡便,加大了基層落實政策的難度。四是時間安排不合理,容易導致補貼不公。」

因此,她建議優化農業補貼政策:整合補貼項目,形成綜合補貼政策,簡化環節和成本;增加補貼資金,採取「下報上核」的辦法確定補貼面積,確保每畝足額享受補貼。

2015年5月,財政部會同相關部門提出政策完善調整的建議,報國務院同意,印發了《關於調整和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的指導意見》。

看到自己的建議被採納,秦光蔚很高興。在第一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任期5年間,她共提交建議和議案16個,大部分建議內容被採納。當選十三屆人大代表以來,她已經提交了10餘份建議。

30多年來,秦光蔚去得最多的是農村,看得最多的是農田,離得最近的是農民。為了田野沃土的豐收,這位農民的知心大姐,仍在盡職盡責、奔走調研著。

來源:中國財經報

記者:李忠峰

編輯:劉彬

相關焦點

  • 鹽城市人民政府市長、副市長簡歷
    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省十二次、十三次黨代會代表,省九屆政協委員,鹽城市五次、六次、七次黨代會代表,五屆、六屆、七屆市委委員,市七屆、八屆人大代表。  蔣巍簡歷  蔣巍,現任鹽城市政府副市長。男,漢族,江蘇泰興人,1970年12月出生,1992年8月參加工作,農工黨成員,大學學歷,理學學士學位。
  • 張鎮任江蘇省鹽城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2月20日電 (任佳暉)據江蘇省鹽城市委機關報《鹽阜大眾報》消息,近日,鹽城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決定任命張鎮同志為鹽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1994年8月為江蘇省公安廳治安處見習幹部1995年8月為江蘇省公安廳治安處科員(其間:1996年1月至1997年1月下派無錫市公安局郊區分局蠡園派出所鍛鍊,1997年8月至1999年12月中央黨校政治法律專業學習)2001年4月任江蘇省公安廳治安管理局案件查處科副科長、治安行動隊副隊長
  • 江蘇省人大代表談社會治理「新思路」:黎明即起、灑掃庭除
    江蘇省人大代表、鹽城市副市長、鹽城市公安局局長王巧全出席江蘇省兩會。 楊顏慈 攝中新網南京1月15日電 (楊顏慈)近日,一則鹽城警方開展「新一輪黃海4號」集中行動的新聞火了。15日,在江蘇省兩會召開期間,江蘇省人大代表、鹽城市副市長、鹽城市公安局局長王巧全以本次「黃海行動」為由頭,提出社會治理的一些「新思路」。「我們將社會治理比作『打掃衛生』。《朱子治家格言》所講『黎明即起、灑掃庭除』,就是要每天要掃掃抹抹,到了過年過節,還要搞大掃除,全家動手、抬桌動櫃,平時清理不到的地方都要搞到位。」
  • 江蘇人大代表中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為何這麼多?
    1951年申紀蘭加入村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並當選為副社長。當時的婦女不下地勞動,申紀蘭就動員村裡婦女參加勞動,推動中國太行山腳下的這個小山村率先實現男女同工同酬。由於男女同工同酬的巨大影響力,1954年,全國勞動模範申紀蘭作為勞模代表,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也是在第一屆全國人代會上,男女同工同酬被正式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Agony Aunt 知心大姐
    Jean: OK – 原來這個agony aunt其實就是我們中國話「知心大姐」的意思。大家有了什麼苦惱煩心的事情就可以寫信給報紙雜誌上的知心大姐專欄,詢求指教和幫助。 John: Agony is another word for pain.
  • 人大代表眼中的濟南法院丨訪山東省人大代表、全國道德模範房澤秋
    人大代表眼中的濟南法院丨訪山東省人大代表、全國道德模範房澤秋 2021-01-09 1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鎮任鹽城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 王巧全不再擔任(簡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鹽城12月19日綜合報導 據江蘇鹽城市人大常委會官方網站消息,12月18日,鹽城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召開。會議決定免去王巧全鹽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職務,決定任命張鎮為鹽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
  • 江蘇省鹽城市——2020年十大高中排行榜
    鹽城,江蘇省地級市。 2018年底全市戶籍人口824.7萬人,常住人口720萬人。2019年,鹽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02.26億元。國家級培訓班學員3人,省級骨幹教師1人,全國模範、優秀教師各1人,鹽城市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36人,大豐市學科帶頭人57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人,市222工程培養對象11人,縣111工程培養對象20多人,數理化奧賽教練員10人,大豐市優秀拔尖人才8人。
  • 江蘇省農科院一群年輕「碼農」,種...
    在由江蘇省農科院智慧農業創新團隊打造的「智慧溫室」裡,種出了科技含量滿滿的小番茄。「智慧溫室」全部採用自動化控制,對溫室內溫度、光照、溼度、CO濃度等環境因子能夠實現自動化監測、記錄和調控,為番茄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這項技術已經走出實驗室,在江蘇省農科院農業信息館集中展示,2021年還將在高郵高新區落地應用。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近期來到江蘇省農科院,探尋智慧小番茄的「尋夢之旅」。
  • 江蘇鹽城市亭湖區:田園鄉村讓農民安居又樂業
    原標題:江蘇鹽城市亭湖區:田園鄉村讓農民安居又樂業   「你看我們小區多好,配套齊全,居住環境也好,關鍵是我在家門口找到了
  •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激活漁業漁港發展新動能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激活漁業漁港發展新動能2020-12-01 14:2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鹽阜大眾報        瀏覽量: 1910 次 我要評論 11月24日,中國漁業協會四屆九次理事會、分支機構代表會議暨射陽縣漁業漁港經濟專場推介會在射陽舉行。
  • 南農大與江蘇省農科院合作 累計培養700名農學研究生
    上世紀80年代,南京農業大學在全國首開先河,與江蘇省農科院探索合作培養研究生。30年來,已累計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664名,博士研究生33名。「十三五期間,江蘇省農科院將繼續投資6億元用於條件建設。」江蘇省農科院院長易中懿說,兩年內,各學科板塊實驗平臺將全面建成,「每年有4億多元的科研經費和一億元智慧財產權收益,我相信農科院將為農學研究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條件。」
  • 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逝世
    總臺央視記者從山西長治平順縣委宣傳部獲悉,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於6月28日凌晨在山西長治逝世。 由於提倡「男女同工同酬」的巨大影響力,1954年,25歲的申紀蘭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出席了1954年9月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這次大會上,男女同工同酬正式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全國優秀法院、全國優秀法官和全國法院...
    江蘇省高院今天在本報就全國優秀法院、全國優秀法官和全國法院辦案標兵候選名單進行了公示。祝賀這些入圍的優秀法院、法官!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全國優秀法院、全國優秀法官和全國法院辦案標兵候選名單的公示 全國優秀法院、全國優秀法官和全國法院辦案標兵評選是法院系統綜合性表彰獎勵活動
  • 江蘇省鹽城市「雄霸一方」的三大高中,2020年高考成績說話!
    鹽城市的人口約720萬,是江蘇省的地級市。在2020年高考結束後,鹽城市的各大高中陸續地公布了今年的高考成績,結合400分以上的高分學生數量,來看下鹽城的三所實力雄厚的高中吧。江蘇省鹽城中學是蘇北地區最強的高中之一,也是國家級的示範學校、首批省級重點高中。2019年400分以上的學生人數89人,本一批次上線率97%,排在鹽城市榜首。2020年再創輝煌:參加高考的758名學生裡,總分400以上的學生多達160人,排在江蘇全省第二,絲毫不弱於南通、無錫的幾所超級中學。該校的學生以432分、413分的成績取得鹽城市理科、文科狀元。
  • 江蘇省農科院專家生吃3500份包菜培育出來的水果味包菜
    原標題:江蘇省農科院專家生吃3500份包菜培育出來的水果味包菜 江南時報記者秦懷珠攝  中國江蘇網4月22日訊 大家都吃過包菜,但是你知道包菜究竟有多少種,知道它們究竟有啥口味嗎?在江蘇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就藏著一個神秘的包菜種質資源庫。
  • 共建美好環境 共享幸福生活——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開展「共同締造...
    走進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的鄉間小路,只見花紅柳綠,河流清清,屋舍儼然,阡陌縱橫,讓人仿佛置身一幅美麗的田園風景畫中。鹽城市鹽都區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確定的全國第一批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試點縣(區),也是江蘇省唯一入選的試點縣(區)。
  • 2018年鹽城市全國、省、市五一勞動獎和工人先鋒號名單!
    祁洪兵    響水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所長   李  勇    國網響水縣供電公司總經理兼黨委副書記   胡友超    江蘇海鑫工具機製造有限公司銷售經理   嚴漢祥    江蘇神龍控股集團辦公室主任   石  鑫    鹽城市鹽都區漁政監察大隊副中隊長
  • 全國人大代表劉學景:我是一位農民代表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連續五屆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新鳳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劉學景近日表示,響應國家發展戰略,重在俯下身子腳踏實地踐行,要真正以新理念引領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