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劉學景:我是一位農民代表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連續五屆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新鳳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劉學景近日表示,響應國家發展戰略,重在俯下身子腳踏實地踐行,要真正以新理念引領新發展。近年來,新鳳祥始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聚焦高質量發展,為我國傳統製造業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實踐樣本。通過大力構建循環經營模式,新鳳祥在公司駐地構建了一個具有自身特色的農業與工業循環經濟生態圈,源源不斷地向社會和同行業傳遞綠色正能量。

  新鳳祥旗下的祥光銅業不僅堅持創新驅動,使中國銅冶煉技術躍升至國際領先水平,還堅決擁護大氣汙染防治行動,率先吹響從「超低排放」向「零排放」的衝鋒號,走出了一條生態環保、節能高效的銅工業綠色發展之路;鳳祥股份則不僅以全產業鏈經營模式築牢「食安長城」,還積極通過國內外聯動研發順應消費升級,讓中國消費者共享國際品質的安全健康美食,為業內樹立了農業循環經濟的範本。

  在「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的引領下,新鳳祥集團正在大力發展特色醫療健康產業。斥資興辦的魯西南醫院營業在即。該醫院正式營業後將為冀魯豫三省交匯區域72縣區4500萬人民群眾提供一個設施良好、技術一流、服務優質的醫療健康港灣。

  在劉學景看來,相對於「企業家代表」的身份,他更看重的是自己「農民代表」的基因。在他看來,作為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對帶動農民脫貧致富,促進農業轉型升級負有責無旁貸的責任。新鳳祥的存在就是為了「讓農業更強,讓農村更美,讓農民的生活更富足」。「這才是新鳳祥存在最大的價值。」劉學景表示。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逝世
    總臺央視記者從山西長治平順縣委宣傳部獲悉,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於6月28日凌晨在山西長治逝世。 由於提倡「男女同工同酬」的巨大影響力,1954年,25歲的申紀蘭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出席了1954年9月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這次大會上,男女同工同酬正式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全國人大代表吳彥:尊重農民主體地位,改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
    圖為全國人大代表、重慶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彥。受訪者供圖(兩會速遞)全國人大代表吳彥:尊重農民主體地位,改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中新網北京5月26日電 (記者 鍾旖)全國人大代表、重慶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彥在此間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建議,尊重農民主體地位,發展並進一步改善具有農村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 全國人大代表呂春祥:以「專業」態度履行代表職責
    全國人大代表呂春祥:以「專業」態度履行代表職責 2019-02-28而在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材料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副所長、碳纖維學術帶頭人呂春祥,剛剛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還未來得及閱讀並回復朋友們發來的祝福信息。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一年來,翻開呂春祥的履職日曆,連軸轉是他的工作常態。在他看來,自己的代表性應該體現在四個方面,即人大代表、學者代表、山西代表、基層代表。
  • 做農民的「知心大姐」——訪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鹽城市農科院副...
    來源:中國財經報做農民的「知心大姐」——訪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鹽城市農科院副院長秦光蔚秦光蔚,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鹽城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二級農業推廣研究員。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秦光蔚建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開展執法檢查,並從完善監管體制、明確責任機制等方面構建綜合管理體系。秦光蔚現任江蘇省鹽城市農科院副院長。她習慣於一頭短髮、樸素著裝,給人精幹利落之感;交談起來,就像拉家常,真誠、質樸的語言,有著天然的親和力。1985年,秦光蔚報考了鹽城農校。
  • 全國人大代表「西瓜皇后」林燚:我關心農業
    人物:  林燚,全國人大代表、溫嶺市農林局農技推廣站副站長。  簡介:  她被稱為「西瓜皇后」,培育的溫嶺「玉麟」西瓜在浙滬一帶乃至全國都耳熟能詳。  作為連任兩屆的全國人大代表,這次到北京開會,我最關心的,還是農業話題。  我和農民打了30多年的交道,我自己也是一個農民。我知道他們的生活不容易,因此,跟他們最有感情。  跟你說一個例子,去年,在辦公室的走廊上,我遇到一個種糧大戶,她種植了將近800畝的西蘭花。她正和其他人在說,等價格漲到4塊錢一斤的時候,再把西蘭花賣掉。
  • 服務地方經濟 發揮代表作用——記市人大代表李佔一
    在集安市,有這樣一位事業有成的企業家,自2017年當選通化市人大代表以來,真情回報社會,反映百姓呼聲,樂於代言、敢於直言、善於獻言,他就是集安市佔一旅遊產品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佔一。
  • 申紀蘭:資歷最深的人大代表
    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在從1954年至今超過60年的時光裡,她一直在努力地為自己代表的婦女和農民爭取權益。她更是唯一一位出席從第一屆到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人大代表。申紀蘭也因此當上了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第一次人代會最難忘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中南海舉行,會議歷時14天,參會代表1226名,其中婦女代表147名。
  • 劉華檢察長已與79名全國和省人大代表面對面!代表的認可和好評源於這樣的聯絡工作...
    ,使我也深受啟發和教育。」全省檢察機關共聯絡新一屆駐蘇全國人大代表85人、省人大代表365人,分別佔兩級代表數的62%、46.79%。省檢察院劉華檢察長今年已與79位全國、省人大代表面對面溝通交流。諸如唐慧娟代表對檢察機關聯絡工作予以肯定的場景,在其他地方也經常上演。代表的認可和好評,源於江蘇檢察全覆蓋、精細化、多方式的聯絡工作。
  • 全國人大代表履職「加油」記
    「我去年去美國交流學習,他們知道我是全國人大代表後,邀請我去給一個院系的研究生作了一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專題講座,在場的聽眾都很感興趣,還紛紛提問。」來自貴州的全國人大代表曾麗介紹。提出議案、建議,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職和行使權力的基本形式,是集中反映民意、實現民主監督的重要途徑。
  • 全國人大代表郭素萍:李保國想幹的事沒幹完,我接著幹
    全國人大代表、63歲的河北農業大學林學院研究員郭素萍說。郭素萍習慣稱丈夫李保國為李老師。李保國同樣來自河北農業大學,生前是一位把「論文」寫在太行山上的農業教授,30多年如一日,通過科技助農,帶動超過10萬農民脫貧致富,被稱為「太行新愚公」。2016年4月,因病離世。作為李保國團隊的核心成員,郭素萍毅然選擇接力前行,轉眼已將近5年。
  • 農家書屋提質增效,農民代表有話說
    「農民的第五個夢想,是想要村裡有一個好的文化陣地。」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濮陽縣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在發言時暢談農民的「八個夢想」。  3月11日,李連成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第五個夢想』不難實現咧!
  • 大河報記者"代表通道"提問:帶著"翻譯"參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怎樣...
    、賈樟柯等7位全國人大代表分別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河南報業全媒體、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搶到提問機會,成為河南首家在「代表通道」提問的媒體。聽!帶著「翻譯」的這位藏族全國人大代表是怎樣為民發聲的?「卓嘎代表不太熟悉漢語,她用藏語回答大家的問題,我們安排了翻譯。」主持人介紹。這也是今年首位帶著翻譯走上「代表通道」的全國人大代表。央視記者提問:您來自西藏玉麥鄉,位於遙遠的邊境地區,這是中國人口最少的鄉。去年你們給總書記寫信,介紹了玉麥鄉的情況,習總書記也給你們回了信。我們想知道,玉麥鄉現在怎麼樣?你們的生活這些年有什麼樣的變化?卓嘎用藏語回答。
  • 招遠市人大代表王金勇:圓全村百姓農民夢
    原標題:招遠市人大代表王金勇:圓全村百姓農民夢
  • 首席訪談|代表,更要帶領——專訪全國人大代表、雅安市石棉縣慄子...
    川報集團特派記者 梁現瑞 攝影 歐陽傑 發自北京5月23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四川代表團第一次代表小組會議第四小組會場,全國人大代表、石棉縣慄子坪彝族鄉公益村婦聯主席毛珍芳在發言,先從文件袋裡抽出厚厚一本《古路之路》。
  • 李長庚代表——更感覺「肩膀上沉沉的」
    李長庚代表 記者 馬彥銘攝□記者 馬彥銘      來北京參加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沙河市欒卸村黨總支書記李長庚的文件包塞得滿滿當當
  • 全國人大代表梁益建:讓更多人重獲健康(新春走基層·代表委員履職...
    全國人大代表梁益建:讓更多人重獲健康(新春走基層·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原標題:   2月12日中午12時,記者在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見到了剛結束門診的梁益建。他步履匆匆,聲音有些嘶啞。「不好意思,讓你久等了。」
  • 補貼人大代表應「論功行賞」
    針對「廣東省給省人大代表每人每年發1000元補貼是否合法」的提問?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李肇星回答說:這由各地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自行決定。據報導,這一話題前天在廣東代表團「激起千層浪」,其中全國人大代表陳舒的觀點最直截了當:「我覺得給代表發1000元補貼完全合情合理,甚至還遠遠不夠!」  能否給人大代表發補貼的議題,上個月已經有過一輪討論。
  • 全國人大代表王秋玲:對農業一線科研人員考核,不能單憑論文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山東代表團26日舉行小組會議,來聽聽代表們都說了啥↓全國人大代表王秋玲:對農業一線科研人員考核不能單憑論文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菏澤市農業科學院大豆研究所所長王秋玲在發言中建議放寬對農業科研人員,特別是農業一線科研人員的考核機制
  • 在甘全國人大代表教科文衛工作代表小組到蘭州新區開展集中視察
    在甘全國人大代表教科文衛工作代表小組到蘭州新區開展集中視察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尤婷婷)9月15日,在甘全國人大代表教科文衛工作代表小組到蘭州新區職教園區等地進行視察,聽取了有關方面情況匯報,並圍繞全省職業教育發展進行了座談交流。
  • 代表姚勁波:外婆也在用微信 農民對網際網路的渴望讓我感到責任重大
    全國人大代表、58集團執行長姚勁波。紅網時刻3月4日訊(記者 楊豔 攝影 張必聞)從益陽小山村走出來的姚勁波,在網際網路大潮裡披荊斬棘,成為58集團的執行長。這個眾人眼中的網際網路創業大咖,始終不忘用手裡的平臺和資金助力鄉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