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書屋提質增效,農民代表有話說

2021-01-08 中國新聞出版網

李連成


黨永富


馬慧娟


張全收


程桔


葛樹芹



  □本報記者 李婧璇 袁舒婕 李明遠



  李連成:農家書屋缺會講故事的管理員。講故事,不是單純地照本宣科,而是把你對書的理解和體會,用大家能聽得懂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樣的人其實也背負著鄉村文化傳承的責任。


  黨永富:農家書屋就是我們鄉村文化建設的載體。書屋管理員更是我們農民的引路人,引著我們去學更多新鮮有用的知識。


  馬慧娟:過去常說,「富了口袋,更要富腦袋」,其實是「富了腦袋,才能富口袋」,我希望依託農家書屋教會更多的鄉親使用電腦、網絡,讓他們不做新時代的「文盲」。


  張全收:引導小孩子多看書,就能從孩童時期種下奮鬥的種子。


  程桔:我們村委會的每個人都是農家書屋管理員,都會積極參與其中。


  葛樹芹:要讓村民感覺到農家書屋有新鮮的東西、有可取的東西、有可用的東西。



  「農民的第五個夢想,是想要村裡有一個好的文化陣地。」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濮陽縣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在發言時暢談農民的「八個夢想」。


  3月11日,李連成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第五個夢想』不難實現咧!關鍵就看如何管好用好農家書屋!」他說,充分利用已經建好的農家書屋,就可以為村民打造出一片好的文化陣地。


  像李連成一樣來自農村的代表們,作為農家書屋的使用者、受益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心願:管好用好農民自己的農家書屋。


  需要願意紮根的人


  「書屋建好啦,書配全了,關鍵是看管書屋的人,能不能讓書屋『動』起來、『活』起來。」在李連成看來,農家書屋由什麼樣的人來管才是關鍵。


  「農家書屋管理員,要管更要理。這裡面的學問可深嘞!」李連成表示,農家書屋管理員不光是管理這間書屋,還得肩負起村裡的文化活動建設,「在書屋裡搞些俺們農民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豐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李連成感慨道,農家書屋管理員首先得對農村有感情,「才會願意去管去幹這件事,也才能幹得好」。


  馬慧娟正是「對農村有感情」的人。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文化站站長馬慧娟,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農民作家」,由她牽頭成立的公益性組織——泥土書香讀書社,手把手教當地的農民讀書識字。


  在馬慧娟的幫助下,很多沒念過書的姐妹,第一次走進了課堂。她還在讀書社裡牽頭成立中小學生假期閱讀班,舉辦農民朗誦比賽,「過去常說,『富了口袋,更要富腦袋』,其實是『富了腦袋,才能富口袋』,我希望依託農家書屋開展相關閱讀活動,教會更多的鄉親使用電腦、網絡,讓他們不要做新時代的『文盲』。」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鹹寧市崇陽縣大市村黨支部書記程桔是一名「90後」。她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建設,為當地百姓提供更多就近就業的機會,讓志願服務鄉村建設的人才引得進、留得住。「我們村的農家書屋就設在村委會的辦公室,村委會的每個人都是農家書屋的管理員,都會積極參與其中。」程桔坦言,「我們有精力也有能力做得來。」


  需要鄉村說書人


  伴隨著鄉村城鎮化轉型進程,留在農村的很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如何有效滿足老年人的閱讀文化需求,也成為農家書屋管理員工作的重點。


  「兒女不在身邊,讀書能解悶兒,但老年人本身視力就不好,再加上大部分農村老人識字數量有限,自己讀起書來很費勁。其實,農家書屋缺會講故事的管理員。你不要覺得只有小孩子需要大人講故事,老年人照樣想聽別人講故事。」李連成對記者說道。


  「講故事,不是單純地照本宣科,而是把你對書的理解和體會,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才是老人們最喜歡的。其實,就跟過去的說書人差不多。」李連成向記者解釋道,這樣的人其實也背負著鄉村文化傳承的責任,「讓一輩輩傳下來的鄉間文化和民俗,繼續傳承下去,讓鄉村傳統文化的根厚植於農家書屋這片土壤」。


  李連成的這番想法,得到了自稱「土代表」的河南遠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黨永富的贊同:「我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農家書屋就是我們鄉村文化建設的載體。書屋管理員,不僅是我們農民的說書人,更是我們農民的引路人,引著我們去學更多新鮮有用的知識。」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上蔡縣朱裡鎮拐子楊村黨支部書記張全收認為,農家書屋管理員還擔負著鄉村兒童教育啟蒙的職責,「引導小孩子多看書,學習知識,立下志願,脫貧先立志裡的『立志』,就能從孩童時期種下奮鬥的種子」。


  需要更多獲得感


  「過去,我們的村民,沒事的時候蹲大街聊天;如今,我們的村民,沒事的時候就來書屋找書讀。」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向陽莊村黨支部書記葛樹芹向記者說,湯陰全縣開展農民夜校學習,向陽莊村依託農民夜校學習,用好用活農家書屋。向陽莊村的農家書屋也因此被評為全國示範農家書屋。


  如何讓農民夜校學習落腳於當地的農家書屋,葛樹芹告訴記者:「就是讓我們的村民,感覺到農家書屋有新鮮的東西、有可取的東西、有可用的東西,農家書屋真正在他們心中獲得了認可。」



  據葛樹芹介紹,她們村的農家書屋每周二到周四都會開展農民夜校學習,「有時請到專家講解,農民來農家書屋學習的熱情更加高漲咧!因為不少專家都是平時碰不上的!」


  為了讓來農家書屋學習的大人們能靜下心來讀書,向陽莊村的農家書屋還專闢了兩間屋子給孩子們,裡面有畫冊和玩具等。葛樹芹說:「很多時候,都是大人在這裡津津有味地看書學習,小孩們在隔壁玩得不亦樂乎。」


  「我們除了專門的農家書屋配送圖書,還有大家捐贈的圖書。」葛樹芹建議,農家書屋可多輸送國家關於農業、農村政策解讀的圖書,與農村、農業發展相關的圖書,「讓老百姓能夠學習到相關政策,用知識武裝頭腦,提升自身文化素質」。


  據葛樹芹介紹,依託夜校學習和農家書屋開展的相關活動,鄉村文化建設也初見成效。她自豪地說道:「每家每戶門前的家訓牌上的內容,都來自書屋裡的家訓家風圖書,大家明白鄉鄰和睦,鄉村振興才能落地生根。」




相關焦點

  • 農民信箱開通農家書屋 農民輕鬆「網上充電」
    浙江在線05月06日訊農民看書不再是難事。昨天,浙江農民信箱農家書屋在線閱讀欄目正式開通,以後嘉興農民只要在家中點擊滑鼠,就可以免費閱讀各類書籍,不出門,不花錢,就能輕輕鬆鬆地「網上充電」。  進入農民信箱,點擊打開農家書屋,仿佛走進了一個巨大的圖書館,有農業政策、農業科普、農業技能等專業書籍,還有時政社會、文藝小說、科技電腦等大眾暢銷書籍。在閱讀排行榜上,記者看到,除了《國家法定牛羊疫病診斷與防治》、《蔬菜主要病蟲害防治》等農業專業書籍名列前茅外,《圖說三國演義》等書籍也很受農民信箱用戶的歡迎。
  • 臨夏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新陣地
    農家書屋建設是滿足人民群眾公共文化服務需求的重要抓手和當前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有效載體,臨夏市在實現村級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的基礎上,持續推動農家書屋提質增效,助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深入開展。近日,記者來到臨夏市西關街道新橋社區農家書屋看到,門口社區工作人員正在一一為來看書的群眾測量體溫,登記信息,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向轄區群眾免費開放農家書屋,提高農家書屋的利用率。走進農家書屋,前來看書的群眾嚴格落實間隔一米以上的要求,端坐在桌邊,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
  • 打通農家書屋服務的「最後一公裡」還要做什麼?
    作為一項惠民工程,農家書屋在豐富農民日常文化生活、促進農民致富、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陝西省未央區漢城街辦店子村村民說:「農家書屋的圖書、音像製品、報刊特別豐富,熱門暢銷圖書、科技書籍等各類書籍都有,過去只在電視廣播一晃而過的歷史文化故事,如今在書屋都可以找到源頭,我們的注意力一下子都吸引到書屋裡了」。
  • 公益性文化服務活動 - 無為市召開2020年數字農家書屋建設推進暨...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促進農家書屋提質增效,增強文化自信,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無為市一手抓實體農家書屋管護和運行,一手抓數字農家書屋農家書屋建設
  • 不能讓農家書屋成擺設
    隨著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深化和鄉村振興戰略的紮實推進,農家書屋早已深入千鄉萬村,受到廣大農民的廣泛歡迎。有資料顯示,全國各地目前已建成農家書屋60多萬個。在很多地方,農家書屋已經成為農民致富的學堂、農村文化的殿堂、農村學生的第二課堂。
  • 安遠打造"農家書屋+電商"模式 讓農民富了腦袋飽了錢袋
    「農家書屋+電商」 書本和平臺一樣不能少  中國網記者在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鳳山鄉「農家書屋」看到,貨架上整齊有序地擺放著琳琅滿目的紫山藥、臍橙糕、百香果膏等商品,裡面是農家書屋書架、諮詢臺和電子借閱機,幾位諮詢臺工作人員正在熱情地與村民互動、交流。
  • 懷安縣西灣堡鄉農家書屋成為農民群眾精神樂園
    長城網張家口11月19日電(李宏 通訊員王棟 高小雨)2012年11月 ,正值農閒時節,我們在懷安縣西灣堡鄉西灣堡村村民活動中心的農家書屋內,看到10多位農民正圍坐在書桌旁專心地讀書看報。到農家書屋看書,成了村民茶餘飯後的主要節目。
  • 晴耕雨讀書滿鄉——農家書屋探訪記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題:晴耕雨讀書滿鄉——農家書屋探訪記新華社記者農家書屋「搬」到農民家門口,農村的公共文化資源觸手可及,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直接的載體。眼下正值農閒,他每周都有兩天在農家書屋讀書、學技術。「以前村上哪有書店,大家閒了就是打打牌、曬曬太陽。」柏培軍說,現在書屋就在家門口,不僅培養了讀書的習慣,還學到了實用的知識。「現在牛生啥病,不用請獸醫,我自己就能看病買藥,也會做防疫。」他說。
  • 農家「小書屋」 精神「大糧倉」
    據了解,近年來,吳窯鎮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把農家書屋作為豐富農民群眾文化生活、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的重要舉措,堅持「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將種植養殖科技知識、法律常識類書籍送到農民家門口,不斷提升農民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 湖北省農家書屋趕集活動走進黃石
    1日,記者從黃石市委宣傳部獲悉,2020年「書香門第·耕讀人家」農家書屋讀書用書趕集活動暨全省印刷發行農家書屋管理工作推進會,將於3日在黃石舉行。 湖北於2012年6月在全國率先實現農家書屋在行政村的全覆蓋,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村無圖書,農民買書貴、借書難、讀書少等問題,農家書屋成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標配」。隨著數位化閱讀的到來,如何使農村地區群眾足不出戶就能通過手機進行閱讀,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拓展農家書屋作用,有效提高書屋利用率,成為當前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 農家書屋就是我們的書房
    「從我們村有書屋開始,我就經常去書屋看書。剛開始看帶拼音的童話,後來看《駱駝祥子》,現在看《昆蟲記》,能學到好多知識。農家書屋就是我們的書房,陪伴我們成長。」被14歲的劉丹陽視為成長加油站的書屋,正是近日獲得「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農家書屋和基層圖書發行單位先進集體」稱號的我市薊州區漁陽鎮小龍扒村農家書屋。  村民打心底裡喜愛的人生補給站  作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陣地,農家書屋是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
  • 44個村農家書屋收穫圖書
    黑龍江日報12月8日訊為了推動農家書屋高質量發展,讓更多農民群眾享受圖書資源並接觸到不同種類的圖書來滿足日益增長的文化知識需求,近日,哈爾濱市香坊區圖書館舉行了築「文化糧倉」2020年農家書屋圖書配送活動。
  • 程海農家書屋:文化惠民潤心田
    原標題:程海農家書屋 文化惠民潤心田  人們常說,一本好書就是一所學校。在新農村建設中,程海鎮黨委政府始終立足「選好每一本書,建好每一個農家書屋」,讓每一個村的農家書屋真正成為一所用知識武裝頭腦、用科技帶動農民致富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好學校。
  • 大山裡的小書屋——走進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農家書屋
    在農家書屋工程尚未實施之前,農村地區尤其是偏遠山區精神文化生活異常貧乏,既沒有書屋,也沒有免費借閱的圖書。大灣村也不例外,當時群眾人均圖書0.1冊。大多數家庭中,除了小孩的課本,幾乎沒有其他書籍。2007年六安市著手開展農家書屋建設試點並隨之全面推廣,歷時六年,全市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全面完成,實現了行政村的全覆蓋。
  • 農家書屋裡的故事:有文章,有故鄉,有力量,有遠方
    津雲新聞記者 吳宏如果談閱讀,也許,一千個人有一千種方式,有一千種收穫。因為,閱讀不僅需要儀式感,同時,她帶給人的總是意想不到的驚喜,還有收穫。再過幾天,史佳鑫就要開啟大學生活了。今年高考她考出了611分的高分,這樣的好成績除了來自於小姑娘自身的勤奮和天賦以外,村裡的農家書屋是助力她圓夢的「充電器」。
  • 農家書屋裡的故事:有文章,有故鄉,有力量,有遠方……
    如果談閱讀,也許,一千個人有一千種方式,有一千種收穫。因為,閱讀不僅需要儀式感,同時,她帶給人的總是意想不到的驚喜,還有收穫。再過幾天,史佳鑫就要開啟大學生活了。今年高考她考出了611分的高分,這樣的好成績除了來自於小姑娘自身的勤奮和天賦以外,村裡的農家書屋是助力她圓夢的「充電器」。
  • 「我的書屋·我的夢」啟動儀式在寧遠舉行 湖南共建成農家書屋...
    「我的書屋·我的夢」啟動儀式在寧遠舉行全省共建成農家書屋43888個華聲在線8月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嚴萬達 通訊員 駱力軍)鄉村新時代,書香沁農家8月7日上午,湖南省2020年「我的書屋·我的夢」啟動儀式暨「新時代鄉村閱讀季」示範引領活動,在寧遠縣灣井鎮下灌社區舉行。這次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主辦,永州市委宣傳部、寧遠縣委宣傳部等協辦。
  • 這個農家書屋努力成為鄉村振興「加油站」
    「我們農家書屋裡有少兒、科技、文化、政經、醫衛生活等各類圖書,其中種植養殖技術、健康保健、育兒知識和繪本方面的書籍大家最愛看了。」日前,說起濰坊壽光市洛城街道屯田西村農家書屋的情況,電話那頭69歲的屯田西村農家書屋管理員王蘭星打開了話匣子。
  • 店家必備+農家書屋,三折圖書
    (2017農家書屋總署推薦書目)安徽人民25.89787212084035農村消防要覽   (2017農家書屋總署推薦書目)安徽人民309787212079871農民致富實用手冊   (2017農家書屋總署推薦書目)安徽人民25.89787567619685宋詩舉要  (2016教育部推薦/2017總署指定書目)安徽師範大學60.59787550007956微閱讀1+1工程第三輯:茉莉的婚事百花洲文藝
  • 浠水精心打造農家書屋 點亮鄉村多彩生活
    留守兒童的「自習室」 在蔡河鎮太平橋村,不少留守兒童結伴來到農家書屋,翻閱自己喜歡的書籍,並在當日村委會值班幹部的指導下完成家庭作業,農家書屋逐漸成為留守兒童學習的「自習室」。經常來農家書屋看書的學生華昭陽說:「學校放假的時候,我會來農家書屋看書,這裡有很多類型的書,也有自己喜歡看的勵志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