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裡的小書屋——走進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農家書屋

2021-01-15 徽鄉悅讀訂閱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軍號。習近平總書記頂風雪、冒酷暑、踏泥濘,翻山越嶺、跋山涉水,走遍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先後到24個貧困村考察調研,這其中就有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大灣村。


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來到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走訪村民。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李濤 攝


2016年4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一路奔波,來到大灣村走訪村民,了解革命老區扶貧實際情況,同當地黨員幹部共商脫貧攻堅大計,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如今,距離習近平總書記走訪大灣村已經過去了4年,在黨中央的精準扶貧政策指導下,在當地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和殷切希望已成為現實,昔日窮鄉僻壤的小山村早已改舊貌換新顏,脫胎換骨,實現美麗「蝶變」、華麗轉身,成為了一個旅遊網紅打卡地,老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紅紅火火。



金寨縣,地處大別山腹地,素有「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之美譽。這裡是紅四方面軍、紅25軍的主要發源地,先後組建過11支主力紅軍隊伍,革命戰爭年代,10萬金寨兒女為國捐軀。作為國家級首批重點貧困縣,金寨縣2011年被確定為大別山片區扶貧攻堅重點縣。


花石鄉大灣村位於金寨縣中南部,地處山區,總面積25.6平方公裡,轄37個居民組,1032戶3778人,曾經是金寨縣71個重點貧困村之一,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相對落後。



扶貧先扶智,用知識改變命運,方能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在農家書屋工程尚未實施之前,農村地區尤其是偏遠山區精神文化生活異常貧乏,既沒有書屋,也沒有免費借閱的圖書。大灣村也不例外,當時群眾人均圖書0.1冊。大多數家庭中,除了小孩的課本,幾乎沒有其他書籍。



2007年六安市著手開展農家書屋建設試點並隨之全面推廣,歷時六年,全市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全面完成,實現了行政村的全覆蓋。建築面積25平方米的大灣村農家書屋應時而生,現有圖書2200冊以上,有效解決了當地農民群眾「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的問題,保障了農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同時,縣文旅體局在大灣村大灣組還興建了圖書閱讀點,閱讀點面積14平方米,藏書近1000冊。大灣村現有人均圖書近1冊,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大灣村農家書屋位於大灣村村部,村文書兼職農家書屋管理員,能夠做到按時開放,年開放量近2000個小時,年閱讀量達3000餘人次。每年結合節慶民俗等節點,開展閱讀講座、技術指導、寫送春聯等各類活動,充分發揮了農家書屋在移風易俗、文化育人以及脫貧致富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孩子們在農家書屋開展集中閱讀活動


2020年,大灣村農家書屋圍繞「關愛留守兒童」「脫貧攻堅」「民法典」等主題學習,舉辦了6次讀者活動,效果明顯。活動期間,收到村民讀者意見16條,進一步促進村農家書屋完善管理使用工作。大灣村大灣組閱讀點除了圖書外,還配備有投影屏幕,為村民和遊客循環播放紅色電影和愛國主義教育片,傳承紅色文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作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場所,農家書屋活躍並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因此被親切地形容成「精神樂園」和「致富加油站」。老人可以在此打發時間,孩子可以拓展課外知識,婦女能夠學習手工手藝......農民群眾通過讀書學習,湧現出了一批學習型農民、一批「活字典」「土專家」。



創辦大灣村茶葉合作社的汪達海就是一位「土專家」。汪達海說:「沒事時就喜歡到村裡的農家書屋看看,書屋裡圖書的種類很多,有農業種植、政策法規、婚姻健康、社會生活等,其中農業類的圖書是我最感興趣的。茶葉一直是我家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以前種茶一直用的是父輩傳下來的土辦法,種出來的茶葉茶色不純,茶香不濃。自從農家書屋建成後,我空閒時間便去借種植類圖書。書中知識專業,內容通俗易懂,還配有圖片,即使初中文化的我讀起來也毫不費力。讓我對種茶、採茶、制茶都有了新的理解。現在家裡茶葉產量、質量都上來了,合作社的收入也上來了,還帶動了貧困戶發展,我覺得特別有意義,應了『書中自有黃金屋』那句話。」



大灣民宿裡的管家小劉在農家書屋也學了不少本事。她經常做出不同花樣的早餐,讓前來住宿的客人讚不絕口。她說:「最開始時有個客人在我這裡住了三天,我每天做的早餐都一樣,客人就問我能不能換個早點吃。這可把我給難住啦,後來我就想到書屋去取經,在那借到一本菜譜,裡面有很多簡餐和點心的做法,我照著菜譜嘗試著做,後來技術成熟了就做給客人們品嘗,一些熟客、回頭客都說我的手藝進步了,下次還要來。」


大灣組的閱讀點擺放有《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和《這裡是中國》《國家相冊》《光輝的歷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等書籍,配備的閱讀桌椅等閱覽設施舒適。一位遊客老先生在書吧中流連忘返,他跟圖書管理員感嘆道:「室小乾坤大,書中看世界,書籍是精神的食糧,感謝政府給我們一片美好的閱讀空間,文化惠民也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來源 | 六安市金寨縣文化旅遊體育局(部分圖片來源見水印)

編輯 | 陶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個告訴書屋君呀

相關焦點

  • 大別山區·安徽省金寨縣大灣村:春風吹別大山裡的貧困
    位於大別山腹地的大灣村,隸屬安徽省金寨縣,平均海拔800米以上,一度是個貧窮閉塞的「落後村」。如果說集老區、庫區、高寒山區於一體的金寨,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那大灣村就是金寨縣難啃的「硬骨頭」。  如今,大灣村變了。村民們住進了新房子、吃上了「旅遊飯」、做起了採茶工,村裡環境越來越美,日子越來越好。
  • 農家「小書屋」 精神「大糧倉」
    「我把閱讀當成了一種習慣」走進吳窯鎮三元社區的農家書屋,一本本圖書擺放整齊,不少村民正在這裡安靜地閱讀。村民繆德建說:「自從有了這個農家書屋,我就經常過來看書,學到了不少農業、健康知識。」繆德建說,自從家人患上高血壓、糖尿病後,他就經常來書屋了解這些慢性病的預防、治療知識。
  • 晴耕雨讀書滿鄉——農家書屋探訪記
    走進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甘浚鎮速展村的農家書屋,二樓整齊擺放著幾個木桌,牆兩邊立著一大一小兩個玻璃書櫃,放滿了書。陽光灑在桌子上,書頁翻動的聲音伴著明黃的燈光,幾名村民手捧著書,靜靜閱讀。56歲的村民柏培軍正翻著一本種植技術類書籍。眼下正值農閒,他每周都有兩天在農家書屋讀書、學技術。
  • 安徽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第一書記餘靜:總書記要我們用行動兌現承諾
    走進安徽省金寨縣大灣村,安置房寬敞明亮,水泥路連組到戶,農家樂生意紅火,小民宿一房難求,綿延8公裡的漂流水道施工正忙,「幸福小鎮」建設納入規劃……  「金寨山水秀,大灣村換新裝。山高水長千萬裡,迎來百花香。」一首由當地人填詞譜曲的《情懷大灣》,讓人回憶起2016年4月24日的情景。
  • 農家書屋就是我們的書房
    被14歲的劉丹陽視為成長加油站的書屋,正是近日獲得「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農家書屋和基層圖書發行單位先進集體」稱號的我市薊州區漁陽鎮小龍扒村農家書屋。  村民打心底裡喜愛的人生補給站  作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陣地,農家書屋是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
  • 不能讓農家書屋成擺設
    隨著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深化和鄉村振興戰略的紮實推進,農家書屋早已深入千鄉萬村,受到廣大農民的廣泛歡迎。有資料顯示,全國各地目前已建成農家書屋60多萬個。在很多地方,農家書屋已經成為農民致富的學堂、農村文化的殿堂、農村學生的第二課堂。
  • 我市一名農家書屋管理員獲安徽省「新時代鄉村閱讀榜樣」稱號
    近日,由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安徽省新聞出版局、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聯合主辦的「新時代鄉村閱讀季」活動之一的推薦「鄉村閱讀榜樣」評選活動落下帷幕,我市潘集區蘆集鎮羅集村農家書屋管理員陳玲獲安徽省「新時代鄉村閱讀榜樣」稱號。
  • 湖北省農家書屋趕集活動走進黃石
    1日,記者從黃石市委宣傳部獲悉,2020年「書香門第·耕讀人家」農家書屋讀書用書趕集活動暨全省印刷發行農家書屋管理工作推進會,將於3日在黃石舉行。 湖北於2012年6月在全國率先實現農家書屋在行政村的全覆蓋,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村無圖書,農民買書貴、借書難、讀書少等問題,農家書屋成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標配」。隨著數位化閱讀的到來,如何使農村地區群眾足不出戶就能通過手機進行閱讀,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拓展農家書屋作用,有效提高書屋利用率,成為當前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 「我的書屋·我的夢」啟動儀式在寧遠舉行 湖南共建成農家書屋...
    「我的書屋·我的夢」啟動儀式在寧遠舉行全省共建成農家書屋43888個華聲在線8月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嚴萬達 通訊員 駱力軍)鄉村新時代,書香沁農家8月7日上午,湖南省2020年「我的書屋·我的夢」啟動儀式暨「新時代鄉村閱讀季」示範引領活動,在寧遠縣灣井鎮下灌社區舉行。這次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主辦,永州市委宣傳部、寧遠縣委宣傳部等協辦。
  • 葉縣昆陽街道:農家書屋 孩子們的假期「充電站」
    8月20日上午,在河南葉縣昆陽街道圪壋店村的農家書屋,孩子們和家長正坐在桌邊聚精會神地閱讀,這個漫長的暑假,一個小小的書屋,卻讓孩子們沉浸在濃鬱的書香裡不能自拔。「暑假沒事的時候,我經常來書屋看書,對我寫作文幫助很大。看書看累了,還可以打打球,運動運動,在這裡非常開心。」正在看書的學生華躍蕾說。近期以來,昆陽街道在各村(社區)積極打造農家書屋,為孩子們提供了假期裡的好去處。
  • 這個農家書屋努力成為鄉村振興「加油站」
    「我們農家書屋裡有少兒、科技、文化、政經、醫衛生活等各類圖書,其中種植養殖技術、健康保健、育兒知識和繪本方面的書籍大家最愛看了。」日前,說起濰坊壽光市洛城街道屯田西村農家書屋的情況,電話那頭69歲的屯田西村農家書屋管理員王蘭星打開了話匣子。
  • 金寨大灣村黨總支第一書記餘靜:小小村莊 脫貧有方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安徽省金寨縣中醫醫院工作7年多後,我的人生翻開了嶄新的一頁。2015年7月,組織選派我到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擔任第一書記。
  • 古坑村這個書屋不簡單
    推門走進「農家書屋+電商」服務站,幾名村民正伏在桌前讀書閱報。  山疊萬峰,溪回百線。誰能想到,羅霄山深處一間面積僅30餘平方米的書屋,每年卻為古坑這個省定貧困村在網上售出各類產品1000餘萬元。書屋管理員彭芳說:「電商為農家書屋增添了人氣,使基層文化設施接上了地氣,村民增收致富有了底氣,更鼓足了鄉親們的精氣神。」
  • 安徽亳州:農家書屋「飄書香」 文明鄉風煥發嶄新氣象
    作為全民閱讀的鄉村主陣地,「農家書屋」擔任著「助推鄉村文化全面振興,構建農民精神文化家園」的重大作用。如今,在安徽省亳州市,「農家書屋」已經成為鄉村文化傳播站,在這裡,閱讀的種子撒落在鄉村的田野上,讓勤奮好學的農民來「充電」,讓滿溢的書香成為城市最有朝氣的文化標籤,讓鄉村文明煥發嶄新氣象。
  • 農家書屋提質增效,農民代表有話說
    李連成表示,農家書屋管理員不光是管理這間書屋,還得肩負起村裡的文化活動建設,「在書屋裡搞些俺們農民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豐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李連成感慨道,農家書屋管理員首先得對農村有感情,「才會願意去管去幹這件事,也才能幹得好」。  馬慧娟正是「對農村有感情」的人。
  • 「我的書屋·我的夢」 句容農家書屋成孩子們的校外「充電站」
    金山網訊 伴隨著周末清晨的陽光,鎮江句容市後白鎮五星村農家書屋裡傳來孩子們琅琅讀書聲。
  • 睢陽區毛堌堆鎮組織轄區學生走進農家書屋開展暑期閱讀活動
    為進一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豐富中小學生暑期生活,睢陽區毛堌堆鎮組織轄區學生走進農家書屋開展暑期閱讀活動,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倡導學習、增進交流、促進友誼的平臺。在農家書屋內,孩子們根據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認真閱讀,一個個看得津津有味,不時分享閱讀心得,向彼此推薦、介紹自己喜歡的書籍。
  • 【關注】農家書屋——「暑期聖地」
    8月4日,在融安縣雅瑤鄉福田村的農家書屋裡近日,該縣中小學生已經放假,到農家書屋借閱圖書的讀者也變得越來越多。8月4日,在融安縣雅瑤鄉福田村的農家書屋,四名小學生在看書。8月4日,在融安縣雅瑤鄉福田村的農家書屋,第一書記徐向陽(中)和孩子們交流讀書心得。
  • 店家必備+農家書屋,三折圖書
    /新中國工人429787500851370紅牆裡的領袖們--周恩來實錄/新中國工人389787500851363紅牆裡的領袖們--朱德實錄/新中國工人399787500851356紅牆裡的領袖們-劉少奇實錄(新版)中國工人389787516014820農產品市場營銷中國建材工業26.89787504673459妙用枸杞治百病(第二版)(2020農家總署推薦書目中國科學技術19.59787504673428
  • 臨夏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新陣地
    農家書屋建設是滿足人民群眾公共文化服務需求的重要抓手和當前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有效載體,臨夏市在實現村級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的基礎上,持續推動農家書屋提質增效,助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深入開展。近日,記者來到臨夏市西關街道新橋社區農家書屋看到,門口社區工作人員正在一一為來看書的群眾測量體溫,登記信息,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向轄區群眾免費開放農家書屋,提高農家書屋的利用率。走進農家書屋,前來看書的群眾嚴格落實間隔一米以上的要求,端坐在桌邊,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