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農家書屋努力成為鄉村振興「加油站」

2021-01-15 濰坊市政府門戶網站

   「我們農家書屋裡有少兒、科技、文化、政經、醫衛生活等各類圖書,其中種植養殖技術、健康保健、育兒知識和繪本方面的書籍大家最愛看了。」日前,說起濰坊壽光市洛城街道屯田西村農家書屋的情況,電話那頭69歲的屯田西村農家書屋管理員王蘭星打開了話匣子。
 近年來,屯田西村農家書屋通過不斷升級軟硬體設施、建設數位化平臺等運營新模式,不僅解決了村民「買書難、借書難、讀書難」的問題,還通過不斷創新農家書屋管理模式,將服務做到老百姓心坎兒裡,吸引更多村民走進書屋、愛上了學習。 

優化書屋布局  滿足多元需求 

     「前幾年,來農家書屋看書的大多是中小學生,現在家裡有孩子的年輕父母、搞種植養殖的年輕人,還有一些老年人也都愛來書屋看書了。」屯田西村黨支部書記葛茂學介紹了近年來屯田西村農家書屋裡發生的變化。 當前,屯田西村農家書屋一共有兩處,分別位於黨群服務中心和老年活動中心,共有圖書2.5萬多冊,報刊60餘種,電子音像製品300多張。 

    為什麼會設立兩處農家書屋?葛茂學解釋道,屯田西村目前共有963戶3340人,隨著村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對文化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因此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閱讀需求,在黨群服務中心和老年活動中心各設立一處農家書屋,均佔地200平方米。 

    這兩處農家書屋各有側重,黨群服務中心的農家書屋主要面向少年兒童和中青年讀者,在圖書種類配備、閱讀區裝修風格、電子閱覽室開放時間等多方面滿足讀者的需求;老年活動中心的農家書屋主要服務全村老年讀者,在桌椅設計、書籍擺放、茶水供應等各個細節上方便老年人。 

     為實現農家書屋可持續管理運營,屯田西村農家書屋專門設立了管理辦公室,由村集體配備專職工作人員。王蘭星負責位於老年活動中心的農家書屋,另一位管理員葛青玲則負責管理位於黨群服務中心的農家書屋。 

 

強化拓展功能  提供精準服務

    自從村裡建了農家書屋,屯田西村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有了濃鬱的「書香氣」。 為保證農家書屋務實管用,避免虛設、閒置現象出現,壽光市文化部門創新思路,通過調整書架結構、改善閱讀環境、增設休閒設施,將屯田西村傳統的農家書屋變成了「休閒書吧」,完成了「圖書+休閒」的新型模式提升,同時面向群眾免費開放。

   農家書屋內專門設立了「學習書房」,讓大家更方便、更安靜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寫的書,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讀的書,真正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書屋還專門設立了「新書推薦專區」,圖書全部出自國家和省級推薦目錄,保證村民能第一時間讀到新書、好書。 

    屯田西村在注重發揮好農家書屋主功能的同時,不斷拓展服務功能。比如,依託農家書屋設立了「四點半學校」,為附近5個村的300多名孩子提供閱讀指導、國學課堂等公益服務;與壽光市作家協會結成對子,引進作協「書潤鄉村」公益閱讀項目,指導村民閱讀和青少年寫作;依託農家書屋成立創意空間,引導青年農民從「村民」變「創客」。 


創新活動形式  引導村民閱讀 

   為進一步提高村民的讀書興趣,屯田西村農家書屋每年都會積極參加新時代鄉村閱讀季、「好書送基層」、「書潤鄉村」、「送書進大棚」、「全民閱讀,學生進農家書屋」等各項活動,不斷提高村民讀書參與度和農家書屋的利用率。 為了更好地提升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屯田西村農家書屋還創新方法,專門推出了農家書屋積分管理制度,引導村民「走進書屋,暢享閱讀」。 

    通過在書屋門口設置智慧屏,村民刷指紋就可以進入各個場所,智慧系統會自動記錄大家參加活動時長,進行積分排名,並給予相應獎勵。「這一做法充分調動了大家的參與熱情,更多村民自覺自發自願走進農家書屋,節假日更是天天爆滿、一座難求。」王蘭星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緊張期間,屯田西村組織村民利用「雲上農家書屋」,開展了「雲文藝·雲閱讀」、讀書競賽等線上活動,在疫情期間累計開展線上文化活動2000多場,滿足了特殊時期村民的閱讀需求,也引導更多村民參與閱讀。 

   王蘭星和葛青玲都提到了愛來書屋看書的村民葛懷堂。在他們的印象中,葛懷堂喜歡看大棚種植類圖書,是一個大棚種植的能手。「他一有空閒時間就會來到書屋,幾乎是把空閒的時間都用來看書了,他從書上學到了很多種植的知識,大棚種得越來越好,現在都建起了高科技的大棚。」葛青玲提起他,滿是讚許。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村民像葛懷堂一樣,成為屯田西村農家書屋的常客。「接下來,我們將持續創新農家書屋管理服務模式,讓農家書屋真正成為農民精神生活的『充電寶』和鄉村振興的『加油站』。」李瑞蘭說道。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相關焦點

  • 安徽亳州:農家書屋文化雨露潤澤鄉村 共享"精神食糧"
    農家書屋作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陣地,也是滿足基層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安徽亳州譙城區持續把農家書屋的建設作為重要民生工程來抓,全面完善農家書屋建設,充分利用農家書屋平臺,發揮其在智志雙扶、移風易俗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讓文化雨露潤澤鄉村。如今,農家書屋已成為農民的「充電站」和鄉風文明的「助推器」。
  • 不能讓農家書屋成擺設
    隨著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深化和鄉村振興戰略的紮實推進,農家書屋早已深入千鄉萬村,受到廣大農民的廣泛歡迎。有資料顯示,全國各地目前已建成農家書屋60多萬個。在很多地方,農家書屋已經成為農民致富的學堂、農村文化的殿堂、農村學生的第二課堂。
  • 農家書屋就是我們的書房
    「從我們村有書屋開始,我就經常去書屋看書。剛開始看帶拼音的童話,後來看《駱駝祥子》,現在看《昆蟲記》,能學到好多知識。農家書屋就是我們的書房,陪伴我們成長。」被14歲的劉丹陽視為成長加油站的書屋,正是近日獲得「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農家書屋和基層圖書發行單位先進集體」稱號的我市薊州區漁陽鎮小龍扒村農家書屋。  村民打心底裡喜愛的人生補給站  作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陣地,農家書屋是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
  • 晴耕雨讀書滿鄉——農家書屋探訪記
    柏培軍說,現在書屋就在家門口,不僅培養了讀書的習慣,還學到了實用的知識。「現在牛生啥病,不用請獸醫,我自己就能看病買藥,也會做防疫。」他說。速展村農家書屋管理員陳玉榮介紹,現在書屋共有書籍5000多冊,涉及農業技術、少兒、文化藝術等20多個領域,基本能滿足農民的閱讀要求。鄉村閱讀氣氛越來越濃厚,書屋人氣漸旺,去年村民共借閱圖書約500冊。
  • 安徽亳州:農家書屋「飄書香」 文明鄉風煥發嶄新氣象
    作為全民閱讀的鄉村主陣地,「農家書屋」擔任著「助推鄉村文化全面振興,構建農民精神文化家園」的重大作用。如今,在安徽省亳州市,「農家書屋」已經成為鄉村文化傳播站,在這裡,閱讀的種子撒落在鄉村的田野上,讓勤奮好學的農民來「充電」,讓滿溢的書香成為城市最有朝氣的文化標籤,讓鄉村文明煥發嶄新氣象。
  • 程海農家書屋:文化惠民潤心田
    原標題:程海農家書屋 文化惠民潤心田  人們常說,一本好書就是一所學校。在新農村建設中,程海鎮黨委政府始終立足「選好每一本書,建好每一個農家書屋」,讓每一個村的農家書屋真正成為一所用知識武裝頭腦、用科技帶動農民致富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好學校。
  • 在青浦「最美農家書屋」邂逅鄉村生活的詩意
    早就聽說林家村倪馬205號有個「薄荷香文苑」,已被大家公認為是「最美農家書屋」。小小的農家書屋,美在哪裡?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為此,解放日報·上觀記者專門來這裡探訪這個置身于田壟間的農家書屋。「為了滿足一下這個『偉大』的虛榮心,我也要把這件事繼續下去。」選定老宅,重開農家書屋,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儘管在城區工作,但在2008年,陳君芳與丈夫就已回到林家村居住。「回到農村,有種回歸的感覺,這裡的慢節奏和離土地的近距離是城市所沒有的。」
  • 鄉村振興,他們在行動
    若羌縣副縣長左勇表示,今後若羌縣將繼續強化科技支撐,加大對紅棗產業的扶持力度,努力開拓市場,把若羌打造成為中國優質紅棗基地,幫助更多棗農走上幸福之路。(記者 宋衛國)「我們用『黨建+產業』『黨建+生態』『黨建+工會』的方式推動基層黨建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齊頭並進,嚴格選配優秀村幹部,不斷強化村級黨組織的領導責任。」
  • 天津薊州區漁陽鎮小龍扒村:農家書屋就是我們的書房_地方_中國西藏網
    原標題:農家書屋就是我們的書房  「從我們村有書屋開始,我就經常去書屋看書。剛開始看帶拼音的童話,後來看《駱駝祥子》,現在看《昆蟲記》,能學到好多知識。農家書屋就是我們的書房,陪伴我們成長。」
  • 農家「小書屋」 精神「大糧倉」
    「走,上農家書屋看書去。」每當空閒時,吳窯鎮的村民們就紛紛來到鎮上的「農家書屋」埋頭閱讀,品嘗讀書的樂趣。據了解,近年來,吳窯鎮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把農家書屋作為豐富農民群眾文化生活、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的重要舉措,堅持「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將種植養殖科技知識、法律常識類書籍送到農民家門口,不斷提升農民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 農家書屋提質增效,農民代表有話說
    這樣的人其實也背負著鄉村文化傳承的責任。  黨永富:農家書屋就是我們鄉村文化建設的載體。書屋管理員更是我們農民的引路人,引著我們去學更多新鮮有用的知識。  馬慧娟:過去常說,「富了口袋,更要富腦袋」,其實是「富了腦袋,才能富口袋」,我希望依託農家書屋教會更多的鄉親使用電腦、網絡,讓他們不做新時代的「文盲」。
  • 閒看書卷奧秘,漫隨書卷人生——來自農家書屋的故事
    作為農家書屋的常客,她知道書屋裡有一排書架上全是和當地歷史文化有關的圖書。「付村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村子,在鄉村振興進程中探索了不少好的做法。我想,生活在這裡,我也願意將付村作為一個特色村進行學術方面的研究。」  平日裡,只要在家,田月梅都是一早就到書屋報到。「書屋裡紅色圖書很多,平時給研究生出題,還有我們黨員學習都可以從書屋找到相應的圖書作為參考。
  • 農家書屋裡的故事:有文章,有故鄉,有力量,有遠方
    劉成功在農家書屋讀了十幾本書植物方面的書籍。他說:「平時的閱讀對寫作文有提高。開學就讀初一了,上初中以後學習會緊張一些,如果有時間還是會到書屋來讀書。」陳耀華目前的學習成績是每科八九十分,開學以後,他就是初一的學生了。這次返校,老師說之前帶的初中班級5門課的平均分數都在110分以上。陳耀華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開學以後要認真聽講,努力趕上110分的標準。
  • 農家書屋裡的故事:有文章,有故鄉,有力量,有遠方……
    作為農家書屋的常客,她知道書屋裡有一排書架上全是和當地歷史文化有關的圖書。「付村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村子,在鄉村振興進程中探索了不少好的做法。我想,生活在這裡,我也願意將付村作為一個特色村進行學術方面的研究。」平日裡,只要在家,田月梅都是一早就到書屋報到。「書屋裡紅色圖書很多,平時給研究生出題,還有我們黨員學習都可以從書屋找到相應的圖書作為參考。
  • 涿州南任村:讓農村書屋成為農民的「加油站」,凝聚鄉村「精氣神」
    南任村農家書屋添彩新農村 俗話說要想富口袋,先要「富」腦袋,我市義和莊鎮南任村「圖書閱覽室」以精神文明建設為推手,不斷豐富群眾的文化精神生活,通過各種途徑補充法律、文藝、旅遊發展和農村電商等方面的書籍,讓這個閱覽室真正成為了農民的精神糧倉。
  • 鄉村振興|孟津娃的「百草園」與「三味書屋」
    近年來,孟津縣深入踐行十九大關於推動文化繁榮的論述,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以「文化惠民」為抓手,營造「書香孟津」,打造「15分鐘閱讀圈」,形成了縣城有城市書房、鎮鎮規劃新建有「河洛書苑」、村村改造提升有「農家書屋
  • 大山裡的小書屋——走進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農家書屋
    如今,距離習近平總書記走訪大灣村已經過去了4年,在黨中央的精準扶貧政策指導下,在當地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和殷切希望已成為現實,昔日窮鄉僻壤的小山村早已改舊貌換新顏,脫胎換骨,實現美麗「蝶變」、華麗轉身,成為了一個旅遊網紅打卡地,老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紅紅火火。
  • 河口區舉行2020年農家書屋圖書發放儀式暨農家書屋管理員培訓班
    、「新時代鄉村閱讀季」和《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關於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有關部署安排,總結回顧河口區2020年農家書屋工作開展情況,安排部署明年工作任務,12月25日上午舉行了2020年農家書屋圖書發放儀式暨農家書屋管理員培訓班。
  • 從化仙娘溪村幸福書屋落成 教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教育+文化 書屋助力鄉村振興  據介紹,從化仙娘溪村幸福書屋的落成源於嶺南教育基金會打造的鄉村振興品牌項目——嶺南幸福書屋項目。該項目通過「一村一書屋,一鄉一傳承」的模式,以書屋為載體,立足家鄉,打造具有本地鄉土元素的閱讀空間,並結合鄉村特色資源,開展口述史、社區學堂、自然導賞等系列文化教育活動,同時加強城鄉互動,逐步建立起以書屋為平臺的社區營造體系,重新激活鄉村的文化生命力,助力鄉村振興。
  • 我市一名農家書屋管理員獲安徽省「新時代鄉村閱讀榜樣」稱號
    近日,由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安徽省新聞出版局、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聯合主辦的「新時代鄉村閱讀季」活動之一的推薦「鄉村閱讀榜樣」評選活動落下帷幕,我市潘集區蘆集鎮羅集村農家書屋管理員陳玲獲安徽省「新時代鄉村閱讀榜樣」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