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農家書屋「飄書香」 文明鄉風煥發嶄新氣象

2020-12-19 中國文明網

  作為全民閱讀的鄉村主陣地,「農家書屋」擔任著「助推鄉村文化全面振興,構建農民精神文化家園」的重大作用。如今,在安徽省亳州市,「農家書屋」已經成為鄉村文化傳播站,在這裡,閱讀的種子撒落在鄉村的田野上,讓勤奮好學的農民來「充電」,讓滿溢的書香成為城市最有朝氣的文化標籤,讓鄉村文明煥發嶄新氣象。

  蒙城縣劉橋社區:閒暇時刻好去處 農家書屋來充電

  自今年8月份蒙城縣城關街道劉橋社區整體搬遷到京開城以來,該社區的農家書屋的讀者們就絡繹不絕。

  書屋坐落在燕京華府樓下,新建的功能室、新添置的沙發,柔和的燈光,1800本圖書讓這個書屋顯得格外溫馨。書屋內四面牆的書架整齊排列著各類書籍,內容涵蓋育兒、養生、文學、法律、科技、少兒讀物等諸多領域。

  幾位退休老大爺沒事就愛約著來看書,他們說:「這裡的書還挺齊全,有不少適合我們老年人看的書,就在樓下,沒事我們也不打牌,不如來這屋裡翻翻書,多學點養生知識,照顧好自己,不給孩子們找麻煩。周六日也開門,沒事我把孫子也帶來,看看書總比老是看電視強。」

  據悉,該社區全面規範農家書屋管理,提升書屋服務水平,將農家書屋與黨員教育、新時代文明實踐等內容結合起來,旨在提高居民素質,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譙城區城父鎮:農家書屋為群眾點燃「致富夢想」

  隨著經濟的發展,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與日俱增。「農家書屋」逐漸成為村民學習「充電」的好去處。在譙城區城父鎮劉樓村,村民劉海芹正在閱讀蔬菜種植方面的圖書。2018年,劉海芹開始從事大棚蔬菜種植,現在已經擁有33個大棚。劉海芹認為,作為種植戶,如果不懂種植技術,就很難獲得高收益,農家書屋點燃了她致富的夢想。

  在劉樓村,和劉海芹一樣通過農家書屋來學習技術的村民不在少數。這裡圖書種類齊全,涉及農業生產、疾病預防等,能夠滿足不同年齡人群的需求。隨著冬季農閒的到來,很多村民來到這裡學習技術,增長知識。

  近年來,城父鎮採取多種措施,不斷提升農民創業致富能力和文化素質,以建設農家書屋為切入點,根據各村產業發展的特點和優勢,為各村配備相應的圖書。目前,城父鎮13個行政村都建立了農家書屋,共配送圖書2萬多冊、報刊200多冊、電腦20臺,全年累計接納2萬多人次。

  鎮文化廣播經濟信息服務站站長蔣成超介紹,接下來他們將利用微信群、廣播進行宣傳,讓更多群眾走進農家書屋。

  渦陽縣石弓鎮:農家書屋助力「文化扶貧」

  「自從村裡農家書屋建成後,也成了俺們群眾常去的根據地,在農家書屋看書,不僅學到書本上的很多知識,還可以在交流中學到實用技術、經驗。」喜歡讀書的渦陽縣石弓鎮貧困戶曹恆高興地說道。

  「村裡農家書屋有養羊、養豬、養魚、種植蔬菜和西瓜等技術的書,我一有空就來看一看。」大黃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曹崇合感慨地說。為了提倡多讀書,更好地給貧困群眾帶來文化和精神方面的幫扶,石弓鎮不斷創新,充分發揮農家書屋在文化扶貧中的帶動作用,切實扶起貧困群眾的「精氣神」。

  走進大黃村農家書屋,一排排圖書整齊地擺放在書架上,有扶貧類、健康類、就業類、種養殖類、生活百科等方面的書籍2000餘冊,豐富多樣,一應俱全。每天幾位愛看書的貧困群眾都會來到農家書屋,手捧種養殖類書籍認真地閱讀著,讀得津津有味。有時大伙兒也會聚集在一起,向養殖大戶曹成連討教養殖管理經驗。扶貧先扶志、治貧先治愚是推進文化扶貧、脫貧攻堅一項重要措施。

  近年來,石弓鎮始終把文化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點工作來抓,根據貧困戶發展產業致富需求,整頓了農家書屋,統一配備了電腦、書櫃、桌椅等設施,新增了農業經濟、致富需求等方面的書籍,書屋已成為貧困戶增收致富的「信息橋」,讓貧困群眾既富了「腦袋」又富了「口袋」。同時,鎮還不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業技術知識培訓,種養殖技能培訓、送戲下鄉等文化惠民、文化育人活動,讓農民在提高文化素養同時,提高了種養殖管理能力和知識水平,讓文化扶貧真正成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路上的「加油站」。

  「現在的書屋每天都會有不少群眾前來看書,種養殖戶是農家書屋的常客,農家書屋激發貧困群眾自發、自願、自覺投入到脫貧致富中,不斷學習新技術,充分發揮文化在脫貧攻堅中扶志扶智作用,全面提升文化建設水平,助力脫貧攻堅。」大黃村書記曹成燕介紹說。(亳州文明網綜合 李飛)

相關焦點

  • 安徽亳州:農家書屋文化雨露潤澤鄉村 共享"精神食糧"
    博覽群書添雅趣,縷縷書香勝飯香。農家書屋作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陣地,也是滿足基層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安徽亳州譙城區持續把農家書屋的建設作為重要民生工程來抓,全面完善農家書屋建設,充分利用農家書屋平臺,發揮其在智志雙扶、移風易俗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讓文化雨露潤澤鄉村。
  • 安徽亳州:線上線下閱讀新模式 讓市民愛上"讀來讀往"
    在持續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道路上,安徽亳州「全民閱讀」蔚然成風,線上線下不斷融合發展,「愛讀書、愛生活、愛亳州」已成為全體亳州人的自覺行動和精神追求!  全民閱讀 倡樹文明鄉風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時間變得更加碎片化,閱讀成了一種奢侈。
  • 晴耕雨讀書滿鄉——農家書屋探訪記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題:晴耕雨讀書滿鄉——農家書屋探訪記新華社記者農家書屋「搬」到農民家門口,農村的公共文化資源觸手可及,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直接的載體。陳玉榮說,通過開設留守兒童「四點半課堂」、閱讀兌換文明積分等方式,書屋實現了「一專多能」。速展村書屋的發展,折射了全國更多地區農家書屋「用起來、活起來」的生動場景。人性化、綜合化、現代化成為更多書屋的升級方向,催生多種業態。
  • 安徽泗縣:用好農家書屋 助力文明實踐
    為進一步發揮農家書屋作用,培養中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豐富中小學生暑期生活,讓農家書屋真正成為中小學生的暑期樂園。暑假期間,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積極組織志願者開展「我的書屋·我的夢」新時代文明實踐暑期全民閱讀讀書活動。
  • 金寨縣關廟鄉:「面子」美「裡子」實 繪就文明鄉風新樣子
    近年來,在實施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中,金寨縣關廟鄉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建設,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扮靚鄉村「面子」,做實文化「裡子」,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激活鄉村振興文化基因,全鄉煥發出鄉風文明新氣象。
  • 安徽亳州:「特色文化牆」扮靚美麗鄉村 文明鄉風吹進村民心頭
    近年來,安徽亳州把鄉村文化牆作為宣傳鄉風文明的有效載體,充分利用壁畫、牆體繪畫等表現形式,將村民喜聞樂見的內容等展現在村民面前,既給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了別樣的色彩,也在潛移默化中滋潤了村民的精神土壤。近年來,祝集村在環境「硬體」和文明「軟體」上加大投入民生實事建設,經過環境整治、實施垃圾分類、打造法治文化廣場,設立宣傳長廊等真正實現了如詩如畫的鄉村風景,使得鄉村文明和諧之花得以綻放,成為村民們心中真正的美麗鄉村。
  • 農家書屋就是我們的書房
    「從我們村有書屋開始,我就經常去書屋看書。剛開始看帶拼音的童話,後來看《駱駝祥子》,現在看《昆蟲記》,能學到好多知識。農家書屋就是我們的書房,陪伴我們成長。」被14歲的劉丹陽視為成長加油站的書屋,正是近日獲得「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農家書屋和基層圖書發行單位先進集體」稱號的我市薊州區漁陽鎮小龍扒村農家書屋。  村民打心底裡喜愛的人生補給站  作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陣地,農家書屋是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
  • 「書香鄉村 閱讀驛站」走進平谷暨「書香飄鄉村 秉『閱』話中秋...
    本網訊(記者李婧璇 王坤寧)9月25日,「書香鄉村 閱讀驛站」走進平谷暨「書香飄鄉村 秉『閱』話中秋」主題閱讀活動在北京市平谷區拉開序幕。平谷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方建卿,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總經理張金龍等出席活動。
  • 精神文明創建丨農家書屋沁墨香 文明實踐潤童心
    9月2日一大早,賀蘭縣洪廣鎮金山村的農家書屋陸陸續續來了不少學生。清涼、舒適、安靜的農家書屋成為了孩子們閱讀、學習的好去處,也有不少家長來農家書屋,和孩子一起讀書。整個暑假,金山村的農家書屋洋溢著濃濃的書香。
  • 無為市洪巷鎮:聚力鄉風文明 奏響振興大曲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更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無為市洪巷鎮將鄉風文明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載體,堅持激活、整合、下沉、共享,積極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提升鄉村社會文明程度,助力鄉村振興。
  • 泗縣:以德治村賦能鄉風文明
    近年來,泗縣劉圩鎮西馬村把精神文明作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改善農村面貌的大事、改善農民生活的實事,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創建活動,鄉風民風美、人居環境美、文化生活美的文明風尚逐步形成。西馬村是皖東北一個古老小村落,為泗州戲的重要發源地。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安徽宣城績溪縣實施「百村家風家訓引領工程」,不斷提升群眾的道德素質和文明素養。績溪縣將立於祠堂中、家譜裡的家訓家規拿出來,讓村民們時刻比照、爭學趕超、提升素養,此外,良好的家風家訓經過提煉,有些已寫入「村規民約」,並成為每位村民自覺遵守的準則,從而帶動鄉風民風的轉變。
  • 「我的書屋·我的夢」 句容農家書屋成孩子們的校外「充電站」
    金山網訊 伴隨著周末清晨的陽光,鎮江句容市後白鎮五星村農家書屋裡傳來孩子們琅琅讀書聲。
  • 臨夏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新陣地
    農家書屋建設是滿足人民群眾公共文化服務需求的重要抓手和當前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有效載體,臨夏市在實現村級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的基礎上,持續推動農家書屋提質增效,助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深入開展。近日,記者來到臨夏市西關街道新橋社區農家書屋看到,門口社區工作人員正在一一為來看書的群眾測量體溫,登記信息,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向轄區群眾免費開放農家書屋,提高農家書屋的利用率。走進農家書屋,前來看書的群眾嚴格落實間隔一米以上的要求,端坐在桌邊,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
  • 古田縣大甲鎮林峰村:文明鄉風涵養美麗家園
    村民的文明自覺是如何形成的?這要從2015年的林峰村兩委換屆選舉說起,當時在外經商的林治法帶著鄉親們的期待與信任,回村成功當選村主任,與熟悉村務的村黨支部書記林立開配合默契,為鄉村治理注入活力。「當時,我看到村民家裡的環境衛生都做得很好,可溪裡卻不知為何堆積了許多雜物。」
  • 浠水精心打造農家書屋 點亮鄉村多彩生活
    留守兒童的「自習室」 在蔡河鎮太平橋村,不少留守兒童結伴來到農家書屋,翻閱自己喜歡的書籍,並在當日村委會值班幹部的指導下完成家庭作業,農家書屋逐漸成為留守兒童學習的「自習室」。經常來農家書屋看書的學生華昭陽說:「學校放假的時候,我會來農家書屋看書,這裡有很多類型的書,也有自己喜歡看的勵志類。
  • 天津薊州區漁陽鎮小龍扒村:農家書屋就是我們的書房_地方_中國西藏網
    原標題:農家書屋就是我們的書房  「從我們村有書屋開始,我就經常去書屋看書。剛開始看帶拼音的童話,後來看《駱駝祥子》,現在看《昆蟲記》,能學到好多知識。農家書屋就是我們的書房,陪伴我們成長。」
  • 尋烏「農家書屋+電商」服務平臺促農村脫貧致富
    尋烏縣南橋鎮鎮在古坑村文化活動廣場舉行「六星文明家庭」授牌暨文藝演出  村裡的文藝愛好者在古坑村農家書屋電商服務站演出  中國江西網訊 藍玉林、範絞金、記者楊澤雷報導:10月14日,在尋烏縣南橋鎮古坑村,「農家書屋+電商」服務站電子信息顯示屏滾動播放著各種服務信息。
  • 書香濃鬱!茂名「好心書屋」24小時智慧圖書館@你來打卡
    這是我市打造「書香茂名」品牌,推進全民閱讀,提升城市文化內涵的一個縮影。自大力推動「書香茂名」建設以來,全市公共閱讀資源日益增多,文化活動層出不窮,市民熱愛閱讀蔚然成風,文明禮儀深入人心。跟著茂小布一起去看看!
  • 2019安徽遴選策論文:文明鄉風「光著腳」 農村建設「無法跑」
    2019安徽遴選策論文:文明鄉風「光著腳」 農村建設「無法跑」 方今之時,農村建設步伐蹄疾步穩,農村建設進程循序漸進,農村建設成果不斷鞏固,農村建設「新時代」催生文明鄉風「新內涵」,文明鄉風「新思想」呼喚文化觀念「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