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保研er衝刺的關鍵時候了,疫情的影響今年的保研過程變化太多,種種阻礙一直讓大家的情緒持續緊繃,這個時候大家的心理狀況非常不平衡,可能正在被失眠、沒有食慾、身體狀態差所困擾,這時候需要好好警惕起來。
最近聽到太多的心聲都是負面情緒,許多保研er難以找到足夠理解你的人來寬慰你,聽到外界太多嫉妒和不被理解的聲音,自己的情緒又開始作祟了。長時間的種種情緒的疊加和大腦裡常常播放悲傷情緒,就會有惡魔焦慮症或者抑鬱症來纏繞你,這讓你的保研過程更加艱難。
保研er的情緒時常在崩潰的邊緣。
研究生還有保研生因學業壓力大而休學或者被迫退學甚至發生惡性事件的新聞比比皆是。
2020年9月19日,南京大學女博士跳樓自殺。
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生楊寶德在灞河溺亡。
武漢理工大學碩士生陶崇園跳樓自殺。
華中科技大學陳澤民跳樓身亡。
......
而這種情況,似乎在國外也是一樣的。一份來自美國科學家的調查報告顯示,讀研的人(含碩士博士)患有抑鬱症的可能性比不讀研的高出6倍之多!更何況是準備了三年之久的保研er,他們不也是這樣嗎?
2018年3月,國際頂級期刊《Nature》的子刊《Nature Biotechnology》在線出版了一篇研究性論文,題目為《Evidence for a mental health crisis in graduate education》。在該研究團隊中,5名來自美國的科學家。作者使用了2個經典心理學量表對研究生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探究,結果發現,研究生群體患抑鬱和焦慮的比例顯著高於一般人群。
總的來說,在眾多大學或高等研究機構中,正在攻讀研究生的學生普遍認為自己正在承擔著「超過平均水平」或「巨大的」壓力,而他們這些壓力的來源是學校和教育部門。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數據,全球共有約3.5億抑鬱症患者。中國的抑鬱患病率達到了2.1%,高發人群覆蓋到了從青春期到老年期的人生階段。
作為發病率最高的單病種精神疾病,抑鬱症已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
但抑鬱症患者那些無法言說的痛苦,卻經常被認為是「矯情」、「做作」、「裝」。大眾對抑鬱症的誤解,早就堆積成了一座大山。因為沒有人會去對一個哮喘病人說:「你努力呼吸不就好了麼?」那是因為都了解哮喘。但卻有人對抑鬱症患者說:「想開點不就好了麼?」這樣抑鬱症患者又會怎麼去想,會對抑鬱症患者有效嗎?可能還會導致抑鬱患者的情緒加深,讓人覺得沒有人能理解他。
「悲傷的人知道自己為何悲傷,但抑鬱的人不知道。」
研究生是保研er即將步入的階段。但是保研的這些時間,他們的情緒起伏也很大。
保研生在準備的這三年裡,不僅僅是要成績靠前,還需要各項比賽得獎、準備各種加分項,這三年裡,他們沒有什麼太多的娛樂活動,都在為自己的保研道路精心準備著,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大機會得到心儀的offer。
似乎這個過程很漫長,但是他們有沒有照顧好自己呢?他們看起來很正常,可是有沒有抑鬱傾向呢?他們有時候說的很奇怪讓人難以理解的話,是不是就要留意一下?
無論你是家長還是保研er,亦或者是他們身邊的朋友,希望你們看到這篇文章,都要好好站在保研er的角度替他們想想,帶他們緩解焦慮,釋放壞心情。
接下來小設說一下該如何緩解抑鬱與焦慮!
提升自我調控能力
現階段,我們必須要學會自我調適壓力的方法和技巧,增強其自我調控能力,自己調節好了,才能夠更好地做好接下來的事.
學會尋求積極的支持
當陷入焦慮的困境時,積極的支持可以使他們走出困境。所以,當我們產生焦慮情緒或者抑鬱情緒時,要及時採取正確的調控方法,可以去進行心理諮詢、或者尋求家人與懂你的朋友的幫助,給你鼓勵的語言要進行自我梳理,自己不太能接受的要進行自我過濾。
學會看清現實
在選取學校時,多進行諮詢與了解,個人期望值不能太高,若是達不到容易產生挫敗感,心情容易低落。
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
自己的生活中一定要做一些積極的,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不僅能舒緩你的心情,還能緩解壓力。
若是實在不行,可以來小設的工作室來看看,這個陰雨連綿的天氣,你來到這裡,遠處能聽到三隻狗的狗吠聲,還能看到山上霧氣迷濛,到了公司樓下,可以在桂花樹附近聞到清新的桂花香,缸裡的睡蓮開了,恬淡的香氣舒適著每一個細胞,金魚在秋季陰雨的天氣裡自由散漫。這也是個橘子成熟的季節,橘子的香味早已瀰漫開了。
是不是對這裡很心動,遛彎來一趟吧!舒適你的全身上下。
記住,你不是孤獨一個人的。許多保研er都和你一樣,面臨各種各樣的煩心事。
要記得有條有序的生活,生活會給予你更溫暖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