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各種負性情緒困擾,其中最常見的莫過於抑鬱和焦慮,甚至成為了我們的口頭禪。當我們出現一些小的失誤,一些壓力或者是一些不開心時,焦慮或者抑鬱的情緒就會出現,特別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城市群體中,比如像一線城市北上廣深。
我們常說自己焦慮了,抑鬱了,是不是病了呢? 焦慮和焦慮症,抑鬱和抑鬱症的界限是什麼?為什麼那麼多人會被焦慮和抑鬱困擾?除了就醫之外,我們自己應該如何緩解?
焦慮情緒,按照定義指當發生一些威脅自身安全,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會導致不良後果的事情時,產生的一種擔心的心理狀態。比如2020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防護物資緊缺脫銷,宅家時面對持續上漲的感染數字,大家感同身受陷入了全民焦慮狀態。這就是典型的對健康的一種焦慮。還有一種更為常見的焦慮,相信大家都有過體驗,當我們在一個正式的場合做報告或是發表演講,我們會出現緊張,說話結巴,甚至冒汗,渾身發抖。我們常說自己心理素質低就是工作中典型的一種焦慮。
抑鬱和常見我們說的不開心有所不同,它程度更深,抑鬱的一些核心症狀,包括情緒的低落,興趣的缺乏,熱情的喪失。我們生活中最常聽見的比如說產後抑鬱。情緒低落是抑鬱核心的症狀之一,可以用三無來描述,無望、無助和無用。當產生這三種情緒的時候,自暴自棄就會想到自殺。抑鬱症群體中,60%的人都會產生自殺的想法。
焦慮情緒很多情況下是來源於自己對未來及周圍秩序的一種失控感,不知道該如何把控就會產生焦慮。生活中常見的,比如說源於攀比心理、急於求成、過多不切實際的願望等。
抑鬱情緒時常和焦慮情緒相生相伴,70%-80%的時候會同時存在。當我們收到打擊之後,情緒自我調節失衡,我們就會出現情緒低落、樂趣喪失,慢慢就會演化為抑鬱情緒。快節奏的生活中,設置的過多目標和壓力,導致我們出現焦慮和抑鬱情緒的概率非常高。
我們首先要知道,每一種情緒都有他對應的功能。當焦慮出現的時候,會督促我們的行動,比如說備考前的焦慮,疫情期間的焦慮。適度的焦慮可以把我們機體的機能發揮出來,讓我們充滿更多的鬥志、動力去克服一些困難。焦慮有它積極意義的一面,我們如何好好的利用它,才是我們要做的事。但過度的焦慮可能引起一些崩潰,失控,那就是我們要去防治的一個問題。
同樣抑鬱是也是一種有功能的情緒。比如當面對重要親人的去世,我們會非常傷心,會流淚、會傾訴,甚至會嚎啕大哭,這都是一些抑鬱的表現。但當把這種哀傷,痛苦全部表達出來之後,就可以慢慢的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中。我們常說情緒沒有好跟壞之分,只要我們掌握好尺度。
焦慮症是一個醫學的定義,是一種疾病,是一種診斷的標準。焦慮症的診斷標準,有4個維度,第一是時間,第二是症狀的表現,第三個是嚴重程度,第四個是排除的標準。例如,你有明確的一些焦慮的體驗,如心慌、胸悶、忐忑不安等等,然後如果是急性焦慮的話,一般時間是一個月,慢性焦慮可能需要6個月,然後嚴重程度已經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最後需要排除因為某些疾病引起,比如說心臟或者說其他一些內分泌疾病引起類似的問題。焦慮情緒只是一種短期之內出現的情緒,可以自己的緩解。當焦慮來源消失的時候,焦慮情緒也就消失了。
同樣抑鬱和抑鬱症也是這樣的一個差異。抑鬱症同樣是四個維度,首先是上文說的情緒低落,興趣喪失等,第二個這種抑鬱的症狀要持續超過兩個星期,第三個是嚴重程度,已經影響到生活和工作,最後是排除一些其他的原因引起的,比如說一些甲狀腺功能減退或者說腦中風等等。
當我們緩解焦慮情緒的時候,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我們需要把焦慮情緒控制在一個適度的範圍內,並不是完全消除焦慮。當我們正視焦慮的時候,把他當成一種正常的情緒,這就可以敦促我們去採取積極的措施,比如當工作壓力過大的時候,積極思考通過什麼樣的解決辦法可以達成目標。第二是保持生活規律。平衡好工作和生活,不能因為工作對生活失去可控感和秩序感。第三,適當遠離焦慮信息源。比如此次的疫情播報。第四,找到讓自己感到放鬆的一種方式,比如之前在睡眠障礙推文中給大家介紹過的正念冥想。
抑鬱情緒如何緩解呢?《自身體會》這本書表達過這樣一個觀點,你經歷的很多事情,你的很多創傷、很多不開心,最終都會通過你的身體會把它表達出來。所有當你出現這種情緒的時候,不要去壓制,讓他自然的流露,或者找信任的人或者心理醫生傾訴。或者我們可以做些運動。從醫學的角度來說,我們出現焦慮和抑鬱情緒是因為體內神經遞質濃度的改變,比如說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五羥色氨等。有一些運動可以讓我們多巴胺的濃度暫時升高,這樣你的情緒暫時會好一點點,可以嘗試跑步、瑜伽或者太極拳,這三種比較有效的方式,是詢證醫學認可的。
當你發現這種基本的幹預方式都無法調節的時候,你就需要尋求醫療幫助了。
在整個心理學界,我們對抑鬱焦慮的幹預包括三個方式,一個心理諮詢,但通常要得到緩解,可能需要幾個月。第二個方式,是一些物理療法,比如一些儀器,可以刺激我們,讓我們多巴胺的濃度升高緩解你的不良情緒。第三個方式是藥物,藥物是一個最快的一個方法,也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通過以上方式,大多數的情緒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只是有時候因為我們的誤解,因為不了解,耽擱了我們的治療。
首先需要的是學會接納,建議不要說想開點,什麼都會過去類似的話,如果不知道如何安慰的話,可以試陪伴,也可以傾聽。或者說提供幫助,比如說去線下就診。
如果當事人有病恥感,可以嘗試用別的說法交流,比如說睡眠障礙等,這樣更能讓其接受,並陪他做一些諮詢和治療,這種做法更為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