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別抑鬱症和抑鬱情緒?來聽聽華西專家怎麼說

2020-10-11 微成都

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

抑鬱症並不是矯情或者心情不好,這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很多開朗微笑的人,內心也可能正在經歷巨大的痛苦和煎熬。據2019年的統計,我國有心理問題的人群,包括需要心理幹預和藥物治療的,達到了16.6%。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如何判斷抑鬱情緒和抑鬱症?什麼樣的情況下應該就醫?記者採訪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支部書記邱昌建。

記者:我們經常覺得工作壓力大、生活不易,情緒低落,這樣的狀態是不是有心理疾病

邱昌建:感覺到工作壓力大,生活不易等等,這是很多人的共同感受。不過,有抑鬱情緒不等於是抑鬱症,抑鬱症的病因非常複雜,到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發病機制。抑鬱症是一種病理心理性的抑鬱障礙,常持續存在,不經過治療難以得到自行緩解,症狀會逐漸加重甚至惡化。

如果,當人們出現了失眠、焦慮,甚至嚴重影響到生活工作,並且持續一段時間就需要考慮抑鬱症,應該及時就醫。

記者:如何區別抑鬱症和抑鬱?

邱昌建:人遇到悲傷的情緒都會抑鬱,這是人之常情。比如說家庭、生活出現重大變故等等。而抑鬱症,則是沒有明顯的原因,持續兩周以上的情緒低落,引起自身痛苦,這樣就應該考慮抑鬱症了。

如果有了抑鬱情緒該怎麼辦呢?抑鬱是一種負性情緒,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我們要學會監測自己情緒的變化。對負性情緒,要分析它出現的原因,正視它、接納它,觀察它持續的時間和嚴重程度。積極採取轉換注意力、調整想法、適量運動、健康飲食、規律作息,以及傾吐、尋求專業幫助等手段,讓負性心理反應順利過去,防止發生抑鬱症。

即使被診斷為抑鬱症,只要在正規的專科醫生的幫助下,選擇合適的藥物、心理或物理治療方法,堅持全病程規範治療,抑鬱症不是不可戰勝的。有些患者還是可以恢復到生病前的正常狀態,擁有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記者: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看心理醫生?

邱昌建:以華西醫院為例,心理衛生中心包括了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精神科醫生等等,主要是根據患者病情的程度決定選擇什麼醫生。如果很長一段時間因為情緒低落嚴重影響到了生活和工作,就應該及時就醫。醫生可以通過心理疏導或者藥物治療的方式幫助患者。

記者:如何調整情緒,避免抑鬱?

邱昌建:情緒比較低落的,建議多出去走一走,與大自然多親近親近,也可以與自己的好朋友聊聊天,訴說一下心中的苦悶這樣情緒就會得到改善;也可以做一些有益的運動,這樣對於情緒的調整也是很有幫助的。

來源:川觀新聞


相關焦點

  • 抑鬱情緒≠抑鬱症,抑鬱情緒怎麼調理?
    而其中這種心理障礙和精神障礙裡的百分之六七十,恰恰就是抑鬱症。抑鬱情緒是很常見的情感成分,人人均可出現,當人們遇到精神壓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等情況時,理所當然會產生憂鬱情緒。但是抑鬱症則不同,它是一種病理心理性的抑鬱障礙,與遇到挫折後出現的抑鬱情緒完全不同,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不產生抑鬱情緒,那才是不正常。
  • 科普|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
    預計到2022年,抑鬱症可能超過癌症,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對抑鬱缺少基本的認識,一般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是有區別的,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01持續時間一般人的情緒變化有一定的時限性,通常是短期性的,人們一般通過自我調適可以緩解;而病理性抑鬱症狀常持續存在,甚至不經治療難以自行緩解。
  • 抑鬱症低齡化 「厭學」和「抑鬱」有區別
    「厭學」和「抑鬱症」有區別王任昌認為,很多青少年的抑鬱症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不願意去學校甚至是厭學,而有些家長或者學校的心理衛生人員可能簡單的認為就是學習壓力太大,歸咎於「學校恐懼症」。其實情況並不是想像的這麼簡單。
  •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如何區分?關於抑鬱症你想了解的問題在這裡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如何區分事實上,抑鬱症並不是單純的心理問題,開朗的人也會得抑鬱症。它與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經遞質的功能紊亂有關,導致大腦總是會傳遞到一些不愉快的信息,不良事件只不過是誘因。」抑鬱情緒和抑鬱症也不相同。
  • 抑鬱情緒與抑鬱症的區別
    「 不想起床,不想出門,什麼都不想做,對啥都沒興趣,我是不是抑鬱了?」 「最近情緒低落,總是很疲憊,看不到希望,也沒有夢想了,我該不會是得了抑鬱症吧……」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想法,都曾懷疑過自己是否得了抑鬱症。
  • 抑鬱和抑鬱症的區別
    什麼是抑鬱?抑鬱是一種情緒。抑鬱加狂躁,時間久了會怎麼樣? 答:時間長了,可能會變成雙向情感障礙。有時候會對任何事物沒有任何的興趣,有時候會特別的亢奮,情緒的高漲和低潮配合的不是很穩定 心理學常用3低(抑鬱情緒)3無(抑鬱症) 來區別抑鬱狀態和抑鬱症。1.情緒低落 ,喪失了對一個東西的興趣,開心不起來。
  • 抑鬱症: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有什麼區別?中度抑鬱症不治療可以嗎?
    文/阿秋這篇文章主要是幫助抑鬱症患者和家屬們,認清抑鬱情緒和抑鬱症之間的關係,以及分享一些治療抑鬱症的科學常識,不至於盲目地去走彎路或者以「自己錯誤的認知去對待抑鬱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和啟發。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很多人分不清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其實抑鬱情緒在抑鬱症中就是一種常見的症狀之一,而我們通常指的:「抑鬱情緒,就是一種心情低落不開心的一個狀態,它並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也不會持續性存在,那麼這樣的抑鬱情緒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抑鬱情緒。」
  •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有什麼區別?如何改善這些症狀?
    所以,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去偏信網上的信息,也不要以為從網上做幾套抑鬱症測試,自己的分值高了就是抑鬱症。 事實上,我們常說的「我抑鬱了」和「抑鬱症」其實是兩個概念。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是什麼?心理學家教你如何識別
    我們所有人都有過「抑鬱情緒」因為失去戀人,因為親人離世,因為遇到挫折……但這些都是抑鬱情緒,不是抑鬱症,但有些人會因為缺乏抑鬱症的相關知識,錯把一段時間的心情低落、悲觀消極認為是抑鬱症。其實,這種一般都只是正常的情緒波動而已,也就是抑鬱情緒。
  •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在哪裡?千萬別自己嚇自己了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是有區別的!千萬別搞混淆了! 今天這篇文章其實就是跟大家講解講解一下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以便掃除大家內心的盲目和緊張。 抑鬱情緒,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它,抑鬱情緒其實是人的一種常態,時不時低落消沉一下,過幾天或者出去散散心、聊聊天、轉移一下注意力,它就消散了,那麼這就不能看作是抑鬱症,頂多就是一種抑鬱情緒罷了。
  • 青少年抑鬱症患者增加 2%學生有抑鬱焦慮情緒
    抑鬱核心症狀自測表 製圖 高翔  川大華西醫院在成都中小學抽樣調查,2%學生有抑鬱焦慮情緒,女多於男  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心理健康近期,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接診了不少青少年抑鬱症患者,其中最小的年僅8歲,大大顛覆了常人的認知。醫學專家提醒:抑鬱症不分年齡,如果超過兩周處於抑鬱狀態,可考慮為抑鬱症。
  • 抑鬱情緒≠抑鬱症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儲潔雅、魏星)據世界衛生組織估算,全球共有約3.5億名抑鬱症患者,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但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抑鬱情緒並不意味著患了抑鬱症。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其中抑鬱情緒每個人都有
    抑鬱症這個詞想必大家已經不陌生了,那麼你真的了解抑鬱症嗎?抑鬱症又稱為抑鬱障礙,是一種精神類疾病,根據權威機構研究發現如果按照目前抑鬱症的增長狀態,那麼2030年抑鬱症將超管所有心腦血管疾病的總和,成為致殘率第一的疾病,重度抑鬱症患者將喪失學習和工作的能力。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
    抑鬱症,是一種病,是一種精神疾病。病因還在研究當中,但是人們遇到挫折或者經歷重大變故,也可能會導致抑鬱。尤其是女性和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曾遭受過虐待或忽視的人群,易得抑鬱症。(當然這並不絕對)抑鬱情緒,顧名思義,他只是一種情緒。正常的抑鬱情緒不是抑鬱症,正常的抑鬱情緒不是抑鬱症,抑鬱情緒≠抑鬱症,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華西醫生解讀心理疾病——開朗的人也可能患抑鬱症
    抑鬱症並不是矯情或者心情不好,他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很多開朗微笑的人,內心也可能正在經歷巨大的痛苦和煎熬。據2019年的統計,我國有心理問題的人群,包括需要心理幹預和藥物治療的,達到了16.6%。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如何判斷抑鬱情緒和抑鬱症?什麼樣的情況下應該就醫?
  • 你真的分清抑鬱症和抑鬱情緒嗎?
    現在很多人因為生活的種種瑣事,多多少少都會有那麼一點抑鬱情緒。那麼當你聽到「我好像得了抑鬱症」這句話你會怎麼想?是不是覺得這個人真會小題大做,只是不開心就說自己有抑鬱症or這個人是不是他想的太多了?然後來一句「哦,我也抑鬱了」。其實,明明可能只是需要一句安慰就能平息一下他的抑鬱情緒,為什麼要懷疑他是不是真的有抑鬱症?這重要嗎?
  • 學會辨別抑鬱情緒和抑鬱症
    我是初二級的一名學生,我最近因為學習成績下降總覺得心情不好,老是提不起勁來, 一想到學習我就會很煩躁,甚至晚上失眠睡不著。我最近剛好看到有關抑鬱症的新聞,心裡總是害怕自己會不會得了抑鬱症,甚至在網上找了抑鬱症自評量表,做完發現自己好像每一條都能對上,就更緊張了!老師,我應該怎麼辦?  小蘭  親愛的小蘭:  你好!我知道現在你肯定很難過,而且也充滿了擔憂。
  • 合肥專家:抑鬱情緒不等於抑鬱症 這四類人群要注意
    如何早期識別抑鬱症,遭遇心理困境有哪些求助途徑 …… 近日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安徽省精神衛生中心)知名專家、合肥市 " 名醫工作室 " 領銜人王克永教授在採訪中就相關話題進行了解讀。早發現、早治療是防治關鍵作為研究治療抑鬱症的資深專家,王克永認為,《工作方案》的出臺是心理健康行動的一項重要落地舉措。
  • 抑鬱症也是病,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
    有人說是因為想太多,有人說是因為太敏感,有人說就是閒出來的……實際上,抑鬱症不但與性格有關,與遺傳、環境、生物化學因素都有一定的關係。性格因素:研究表明,自卑、悲觀、敏感、偏執等性格的人更容易患抑鬱症,這些性格的人一般都不善表達,把壓力和負面情緒長期積壓在心裡,長期以往就會陷入嚴重的焦慮和絕望中。
  •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兩者本質不同,萬不可混為一談
    西醫見效快能夠快速控制病情,緩解抑鬱帶來的痛苦,之後利用中醫標本同治的思想從根源著手治療能夠真正見效,治療初期李靜芳的病情很快好轉,主要體現在心態的轉變和對待周圍事物的態度上變化很大。後期配合科學、專業心理疏導及合理飲食調養,由內到外根源鞏固,最終幫助李靜芳擺脫了抑鬱症煩惱,實現全面康復!